【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7770349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所名校】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下图到下图的变化,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

2、耕的产生B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C单位产量的提高D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2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风力水车3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4宋代诗人叶茵在田父吟中写道:“桃花深映水边庄,夫妇相携笑语香。

3、耕耨有粮蚕有种,丁男戽水妇要桑。”此诗反映了( )A男耕女织的分工性B田园生活的艰难性C农业生产的富足性D小农经济的自给性5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 )A井田制的瓦解B重农抑商政策C赋税制的改革D铁犁牛耕的运用6诗经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其中,“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反映的是( )A精耕细作技术成熟B小农经济发展完善C井田制趋于瓦解D土地兼并严重7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于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4、( )A政府“不抑兼并”B地主阶级掌握封建政权C重农抑商政策D封建土地私有制8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与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B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C以法律形式废除了井田制D实际上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9宋代官田招佃,往往张榜招募流民,采取自愿原则,并订立租佃契约,同时规定如果佃农不愿继续承佃,要求退佃和迁徙,官府不得无理阻拦。据此可知当时( )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松驰B中央对地方权力失控C租佃双方毁约现象严重D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10下列事件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BCD11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

5、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重农抑商政策没被完全执行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12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13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 )A促进小农经济发展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强化14古代人与夏天的斗争:“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2015年的3 781年间,中

6、原地区每3年5个月就有一次较大水灾,每3年4个月就有一次严重旱灾。”这些自然气候现象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A水排成为汉代抗旱利器B灌溉工具创新不断C重视水利工程的修建D重视农耕经验、技术的总结15“锦上添花”、“丝丝入扣”等成语都是对中国古代纺织工艺的赞誉。下列对古代纺织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丝绸产品远销欧洲B唐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C汉代中国获得“丝国”称号D清朝官营手工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16经文献资料和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多,城内有8条主要大街,均与城门相通。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5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50米。长安商业繁荣,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对

7、此理解正确的是( )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分散在城中 是研究西汉城市与商业发展的素材之一 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促进商业的繁荣 青花瓷的热销给许多店铺带来丰厚利润ABCD17“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尚书酒诰)“如贾三倍,君子是识。”(诗经大雅)这两段材料的主题虽然是儒家思想,但也可以用来研究( )A农业的产生B商业的发展C手工业的进步D城市的变迁18宋朝时期,本来衣食国家、与市场联系有限的士卒、宗教人士、官吏、皇室成员等人也积极介入商业,使宋代从事市场交换活动的人群变得复杂起来了,真可谓“全民经商”。形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城市经济的日益繁荣B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C重农抑商政

8、策的放宽D社会上层可倚权获利19明朝时期江浙地区市镇与明朝以前的城市相比,其主要特点有( )多为商业中心个别市镇出现新的生产方式呈现专业化特色兼有政治、商业中心的双重功能ABCD20有史家描述:西汉时“经商为富的,虽富而不荣;耕读传家的,虽贫而尊。一旦显扬,远为富人所不及因此商人只要家境粗给,便急于改业,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进学校。”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当时( )A商人谋求政治地位B工商业经济的发展C农民地位比商人高D儒学独尊地位确立21“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儿歌中的“集”在宋代应属于(

9、)A城市B都市C草市D夜市22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诸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交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段材料实质说明( )A唐政府限制城市商业的发展B唐政府重视城市商业的发展C唐政府重视商品的质量D唐代城市实行严格的等级管理23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清代的盛衰一文中作出如下判断:“清朝的衰机,可以说是起于乾隆之世。”下列对于“衰机”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 )A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创设军机处强化封建专制统治C开始实行海禁政策D高度重视农耕经济而丧失向工业文文明过渡的机遇24有学者说:“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

10、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 )盐铁官营制度 早市夜市出现 商人群体形成 重农抑商政策ABCD25明代后期在景德镇的部分民窑中出现了“工兴则挟佣以争,工毕则鸟兽散”的现象,这说明当时的私营手工业( )A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B孕育着雇佣劳动关系C生产规模不断地扩大D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26现存苏州碑刻博物馆的永禁机匠叫歇碑,是清朝雍正年间机房机户为禁止机匠聚众叫歇(罢工),勒加工银而立。下列有关该碑反映的历史信息的表述正确的是( )反映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清朝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兴起于苏州资本主义萌芽时期手工业中的劳资斗争苏州手工业中已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ABCD27明清之

11、际,在封建经济的内部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但其发展非常缓慢,其原因包括( )封建政府“重农抑商”政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深刻存在明清曾经长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资本主义大规模入侵ABCD28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世界贸易中心发生改变B与西班牙和葡萄牙竞争失利C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其造成冲击D受英国殖民霸权的挑战29有一本名为归来没有统帅的传记,记述欧洲航海家环球航行的事迹,

12、其主人公肯定是(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伽马D麦哲伦30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早期殖民者从美洲掠夺来大量黄金白银。这些黄金白银主要流入西班牙,直接导致该国( )A国力增强,从而确立了世界霸主地位B获得资本原始积累,进而引发本国工业革命C对华贸易占据出超的有利地位D物价上涨,从而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31近代以来,外来饮食文化的传入对中国传统食俗产生了重要影响,新的蔬菜、粮食品种大量进入百姓饭桌,其中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而由美洲带到中国的是( )A土豆(马铃薯)、玉米B烟叶、甘蔗C葡萄、土豆D甘蔗、水稻321618世纪,美洲大陆出现了诸多以“新”为前缀的地名,如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英格

13、兰等。这一现象源于( )A工业城市涌现B新兴国家独立C民族区域增多D早期殖民扩张33葡萄牙占据的澳门一度在世界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以这里为中心,曾建立起几条重要的国际贸易航线(见以下示意图)。下列对这种贸易的评述,正确的是( )A它兴起于13世纪,以葡萄牙为主导B它说明中国已经全面卷入世界市场C它有利于白银流入中国并成为主要货币D它刺激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的形成34英国首相老皮特曾说:“我要把美洲的重要性说给你们听;它是一个双重市场:既是一个消费市场,也是一个供应市场。”其主要观点是( )A美洲是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B美洲是英国理想的资本输出对象C英国对美洲社会既有建设又有掠夺D英国应使用武力和商品征服美洲35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按照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BCD36“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由工场制到工厂制,再到大企业制,其根本原因是( )A大机器生产出现的需要B科学和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D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37“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这个材料反映出早期铁路运输业的发展( )A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极大的冲击B使英国出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