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776815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百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百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百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百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百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所名校】2017-2018年广西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7-2018学年广西南宁三中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学者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

2、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A. 分封制推动了中原文明的传播B. 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统治C. 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范围D. 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22013年11月,复旦大学经过DNA检测和历史考证,证实曹操并非汉相曹参后人,也不是名门夏侯氏后裔,相关史料和文件中所描述的曹操身世应只是顺应当时的政治习惯而进行的杜撰行为。材料中“顺应当时的政治习惯”是指A. 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 B. 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C. 出身门第决定了政治前途 D 孝廉是士人入仕的主要途径。3“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明代提升为正二品。

3、这主要是因为明代A. 官员晋升相对容易B. 科举选拔日益趋向严格C. 中枢机构设置调整,六部地位提高D. 官员数量相对减少,行政待遇提高4对于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道光皇帝和耆英等人所看重的是把条款中“割让”换成“赏借”二字。这说明清统治者A. 统治黑暗腐败投降卖国B. 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C. 认为丢失香港意义不大D. 用“礼”维护国家主权5近代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 领事裁判权B. 片面最惠国待遇C. 居住及租地权D. “门户开放”政策6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

4、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A. 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 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 D. 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7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A. 平均土地分配B. 产品上交国库C. 建立民主制度D. 兴办学校教育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A. 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 对西方列强缺乏警觉C. 没有彻底地革命精神 D.

5、 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9近代列强在中国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归根结底是为了获取权益。在这一过程中,马关条约的特殊性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A割地方面 B赔款方面 C通商方面 D投资方面10徐中约在评价甲午战争时指出:“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从中可知A.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B. 中国民族主义意识严重缺失C. 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D. 中国主要军事将领妥协退让11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下图),残缺不全,原文有:“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

6、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清王朝260多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B. 辛亥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C. 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创造了条件D. 中国从此结束了封建制度131851年和1911年都是辛亥年,在中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革命化运动,这两场革命运动的相似之处是A. 发动者都希望按照西方的模式改造中国B. 都大大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C. 发动者都尝试用暴力推

7、翻清朝,最后被其绞杀D. 都是从中国南方开始,高潮发生在长江流域14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A. 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B. 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C. 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D. 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15“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这段材料主要论述了A. 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必要性B. 中共的革命任务C. 党的性质D. 党的最低纲领16罗马法中有句名言,

8、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这说明古罗马A. 压制平民的利益 B. 注重法律程序C. 维护贵族利益 D. 强调证据作用172016年6月,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揭晓后,支持“留欧”的卡梅伦宣布辞去首相职务。依据英国的政治体制,卡梅伦内阁成员A. 全体辞职 B. 由女王决定去留C. 继续履职 D. 由议会裁定去留18有人抱怨说,法国1875年宪法只有两条,第一条“总统具有一切权力”;第二条“总统不得内阁批准不能行使任何权力”。该观点认为法国A. 共和制确立历经曲折B. 内阁凌驾于总统之上C. 内阁制约总统的权力D. 内阁独掌国家行政权1918

9、78年,德国宰相俾斯麦提交的一项议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新一届帝国议会投票通过了该议案,经皇帝批准后生效。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A. 皇帝只有形式上的权力 B. 宰相有权力解散议会C. 立法权受到行政权限制 D. 联邦议会没有立法权20议会(国会)是近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晚期,英、法、美、德四国议会制度的相同之处在于A. 四国议会都实行两院制B. 所有议员都由选举产生C. 议会都掌握最高行政权D. 四国内阁都对议会负责21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

10、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种现象说明A. 分封制在秦汉以后仍然长期存在B. 郡县制不能完全解决地方行政的弊端C. 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汉后受到削弱D. 郡县制大大地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22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夕李鸿章多次提及,“己付各国公论”,英、俄等国“必有办法”;“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据此分析,李鸿章寄希望于列强调停的原因是A. 中国综合国力比日本差B. 日本的侵略活动破坏了世界和平C. 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长期实行友好政策D. 日本的侵略会危及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23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巨大的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

11、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 终结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C. 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D. 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24雅典人的政治与宗教经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雅典宗教活动中妇女经常参加并拥有特殊地位,而且常常担任祭司和预言者的身份;伯利克里的法令规定享有公民权利之人仅以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为限。这说明雅典妇女A. 通过宗教拥有政治权利 B. 虽无政治权利但部分人有公民身份C. 完全被剥夺了公民身份 D. 与男性一样都可拥有完全的公民权25陈旭麓说:“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

12、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解正确的是A. 革命任务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不一致B. 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C. 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D. 未来前途是资本主义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起初多为列强强迫清政府所开,因此又被称为“条约口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王朝开始自开商埠,一种新型的通商口岸由此出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认为五口同开,必将祸患中国更甚李鸿章曾

13、就烟台条约中“添开口岸”条款发表评论,认为中国已经门户洞开,“即添数口,利弊各半”;“西洋各国到处准他人寄居贸易,而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甲午战败后,伍廷芳认为,中国不如主动打开国门,像日本那样全境开放,无论大小各国皆于通商,应是“利多弊少”。申学锋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材料二“使皆由中国自辟商埠,则此疆彼界虽欲尺寸侵越而不能。今通商之地日益多,占地之谋日益甚,非自辟华市以清其限制,则官司隔膜无可稽查大兴商埠,则商贾通而民不为病,厘捐撤而国不患民贫。”维新志士陈炽大兴商埠说材料三1898年4月,清总理衙门相继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这是

14、中国第一批自开的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布“广开口岸”上谕:“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惟有广开口岸之一法。著沿江、沿海、沿边各将军督抚,迅就各省地方悉心筹度,如有形势扼要、商贾辐辏之区,可以推广口岸展拓商埠者,即行咨商总理衙门办理。惟须详定节目,不准划作租界,以均利益而保事权。”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通商开埠”认识的变化轨迹。(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国人主张“自开商埠”的原因。(3)据材料二、三,概括维新志士与清廷主张“自开商埠”的相同意图,并结合所学指出其与“条约口岸”本质上有何不同?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摈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