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7767244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第小题1.5分,共48分)1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器牛耕的推广 C国家走向统一 D原始自然崇拜2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记载:“战国亩产量7941斤,西汉初年9368斤,汉武帝时期11711斤,1938年115斤,1949年130斤。”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具有()A脆弱性 B落后性 C封闭性 D先进性3宋代农学家陈敷说:“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明代农学家沈氏说:“作家第一要勤耕多壅,少种多收

2、。”该材料主要表明从宋代到明朝的农业生产中()A人地矛盾的显现 B精耕细作的传承 C稻麦种植的减少 D技术交流的增加4. 井田制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但汉代董仲舒曾大加赞赏,王莽改制也试图恢复井田制,直到宋代朱熹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对这种制度称慕不已,这种现象根本上反映了()A井田制是一种适合古代中国的制度 B学者批判现实的意识C封建土地私有制带来土地兼并问题 D井田制是仁政的标志5. 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而入宋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表明()A. 自然经济迅速发展 B. 小农经济遭遇危机C. 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D. 农民生活艰难困苦6唐玄宗敕令,男15、女

3、13,听婚嫁。“刺史、县令以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量准户增多,以进考第。”这一规定为了()A规范普通民众生活 B加强官员监督考核C增加户口发展生产 D婚姻生活受到重视7. 明朝中叶的福建漳州,佃户向地主租田时只要交纳若干押金即“佃头银”,便可获得长期佃种地主土地的权利。该现象说明当地()A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 B雇佣剥削关系的出现C农村土地产权归属于佃户 D土地兼并问题的缓和8. 下表摘自余也非 中闰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由表中所给的数据可知() 中国历代粮食亩产量变化一览表 单位:市斤/市亩朝代 先秦 两汉 魏晋 隋唐 宋 元 明清 全国粮食亩产 8784 9648 9492

4、 9084 8328 11568 15624 南方(稻区) 6432 9492 13632 16644 23124 31248 A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南稻北粟”格局 B魏晋时期农业重心出现南移趋势C唐宋时期国家分裂导致农业经济衰退 D明清时期北方农业税赋高于南方9 白寿彝先生说:“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这说明我国古代手工业()A技术水平领先世界 B技术工艺不断创新C技术传承封闭保守 D技术交流范围广泛10. 唐长安城中设有东、西两市,市下设行,如肉行、绢行、药行、鼓行、铁行等。可见唐都

5、长安( )A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管 B商品交易打破了空间限制C城市的政治功能日益减弱 D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化明显11. 宋代官员待遇优厚,俸禄以货币为主,官员除了月给俸钱之外,还有“农粮钱”、“餐钱”、“晶给券”、“彭茶汤钱”等津贴。据此可知,宋代的俸禄制()A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促使经济中心南移完成C促使重文轻武局面出现 D易于滋生腐败堕落现象12. 据史料记载,从商朝开始,平民一日吃两餐,分别在早上79时和下午1519时。然而到了宋朝,开封市民入夜后会再吃一餐,由此形成一日三餐的习俗。推动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农业的发展,粮食产量的增加 B儒学发展,满足市民的欲望C打破时间限制,商品

6、经济的繁荣 D对外交流频繁,受西方的影响13明中叶,在江南地区的濮院镇,“机杼为阖镇恒产,男女赖此养育余若丝绸牙行,若市坊,并一切贸易莫不仰给于是”。这说明当时江南一些市镇()A地域性商人活动比较活跃 B对外丝绸贸易较为兴盛C丝织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4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机,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下列最能支撑这一“研究结论”的史实是()A战国时期私商大量出现 B宋代商业突破坊市限制C明清出现工商业市镇 D明清商帮的兴起和发展15明代冯梦龙和凌蒙初在“三言”、“二拍”中描述的商人不再是追名逐利的投机分子,也不再是为富不

7、仁的不义之徒,而是表现出了善良、正直、慷慨、讲义气,是一群有道德、重情重义的商人形象。这反映出()A文学叙事方式出现创新 B文学创作摆脱了儒学的束缚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改变 D商品经济繁荣引起观念变化16. 据统计珠江三角洲地区,永乐年间该地区乡村共有墟市(乡村集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发展到176个。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从原来的1个增至9个。材料反映了()A明朝地方行政机构有所发展 B珠江三角洲已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C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D江南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影响不大17. 明清年间,佛山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和河南的朱仙镇并称我国

8、的“四大名镇”, 与北京、汉口、苏州并称为“天下四大聚”,材料体现了以佛山为代表的()A由于闭关锁国松弛,沿海城市的发展B江南工商业市镇发展C我国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D近代城市兴起18在福建抗倭的名将谭纶(15201577)说:“闽人滨海而居,非往来海中则不得食,自通番禁严,而附近海洋渔贩,一切不通,故民贫而盗愈起。”这表明谭纶主张()A实行闭关政策 B开放海禁政策C发展福建海洋渔业 D采取抗倭安民政策19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图中有五大洲、四大洋等地理信息,还绘有16艘船,8种海洋生物。据此材料可以判断()A以

9、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B新式交通工具蒸汽轮船广泛应用于航海C中国人广泛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绘图技术D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海陆轮廓日渐清晰20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年份(年) 1684 1689 1701 售价(荷盾) 80 775 232 A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B中国自然经济解体C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1.近五百年来,荷兰、英国和美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国家推行重商主义、奖

10、励对外贸易的经济政策 B.创立现代金融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22“劳动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从户外转向室内,从家庭小作坊转向工厂和矿场,从相对健康的环境转向不那么健康的环境,”这说明()A家庭手工业已经不复存在 B工业经济完全取代了农业经济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工业革命带来生产领域巨大变革23. 民国初年,苏州丝绸业从业者大多世代相传,各织绸厂都采用手拉织机。1925年,在延龄冠记绸厂采用电力织机后,各家绸厂纷纷效尤,舍木机、手拉机而采取电力机。这一变化( )A.未能突破传统丝织业的技术瓶颈 B.反映苏

11、州重工业发展领先轻工业C.标志着我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D.是工业革命成果在华的应用24摩根于1901年正式成立美国钢铁公司,它首先通过抬高产品价格、提升行业门槛来挤压中小公司,然后趁其财务吃紧时予以兼并或收购,最终控制全国钢产量的65%。其做法反映了()A手工工场的消失 B工厂制度的出现C垄断组织的发展 D跨国公司的衰落25“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成为所有工业生产的组成部分。电力时代,也就是第二次技术革命,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兴起于重工

12、业 B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C首先发生在英国 D电力的广泛使用26. 据记载,至1894年为止,全国工业、采矿和交通运输业的资产总额6749万元;其中官方资产为4751万元,占70%。而在官办企业中,属轻工业的资产仅占官办企业总资产的103%。导致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顽固派的阻挠作用C列强未觊觎我国重工业 D洋务运动的影响27江苏松江、太仓一带是中国棉纺织业中心,索有“衣被天下”的美誉。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以低廉的价格长驱直入。因为洋布充斥市场,布市很快萧条。当地一些专门靠纺织为业的乡村已经无纱可纺。材料说明()A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家庭手工棉纺织业转型28据统计,1904-1908年,政府登记在册的近代中国公司有227家,到1912年,运作的中国公司已有20749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型企业,只有750家公司雇工超过100人。材料主要表明()A民族企业在前行中仍有不足B外国资本制约民族工业发展C新政成为民族工业发展主因D近代工业先天不足后天畸形29中外日报1897年9月21日载:“宁波通久源机器轧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日本纺织机器,所有前次所用女工,不敷工作,因此招募女工,闻近日女工向该厂报名者颇多发展较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