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上传人:ha****o 文档编号:117760166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高二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计50分)读某城市城区示意图,该城市主城区的面积为60平方千米,回答12题。1若海平面上升0.5米,该城市主城区被海水淹没的面积约为A18平方千米 B33平方千米 C51平方千米 D78平方千米2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主城区四个地点的地面坡度最大的是Ae地 Bh地 Cq地 Df地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某地等高线图,图中虚线表示景观步道。读图,回答34题。3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常年水域为海洋B该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C最高峰不超过110米D站在山顶可全

2、程观看景观步道4图中虚线是景观步道的一段,其最大的缺点是A林荫蔽日B云雾缭绕C坡度过大D山洪隐患下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b、c、d为等高线上的数值,xy为过等高线的一直线,虚线表示河流,图中等高距为200米。读图,回答56题。5若c值为300米,dc,图中等高线a和等高线内b的数值可能分别是A100350B100500 C500300 D5002506若图中c数值为300米,da,沿图中xy直线的地形剖面图是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78题。7图中隧道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 B长度大约为6 000 m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8图中M、N、P、Q四点高差最大的

3、一组是AMN BPQ CMQ DNP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50米)”。读图回答910题。9图示区域的地形主要为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10图中能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箭头是A B C D下图为我国M、N两地某日的日出和日落时刻示意图,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回答1112题。11.该日最接近的日期是A.10月1日 B.7月1日 C.4月1日 D.1月1日12. M地位于N地的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下图所示区域在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表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答1315题。

4、1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120E,20S) B(60W,20S) C(120E,23.5S) D(60W,20.5S)14.若图中乙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10,则乙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为A76.5S, 36 B80S,10C76.5S, 10 D80S,3015.一架飞机自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地,其飞行方向是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C先东南后东北 D先东北后东南下图为某区域图。读图完成1617题。16下列关于图中县界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河流为分界线,是模糊的 B以湖泊为分界线,是模糊的C以公路为分界线,是明确的 D以山脉为分界线,是明确的17图示区域A水稻田的空间形态呈面状 B森林

5、公园、河流和湖泊均呈线状C城镇呈线状,乡村呈点状 D公路呈线状,高速公路呈网格状下图为某区域自2000年至2014年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18在时期的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依次约为A302050B451045C372637D25522319按时间由早到晚的先后顺序,该国依次经历的发展阶段是A BC D读图,回答2021题。20划分三大自然区主要依据是A气候和地貌 B土壤和气候C植被和土壤 D地貌和植被21图中2所代表的重要地理界线相当于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B.600mm年等降水量线C冬季1月0等温线 D.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线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是我国重要的

6、资源和能源跨地区调配工程。据此完成2223题。22.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与东线工程相比,中线工程线路短,建成后可自流引水,投资较小 南水北调“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南水北调工程不会对北方地区产生不利影响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调水量大,但水质较差,必须加强取水区的保护A. B. C. D.23.关于西电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青海输出的主要是火电,主要输送到上海 内蒙古输出的是火电,主要输送到北京、天津 四川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 云南输出的主要是水电,主要输送到广东A.B.C.D.专家认为:我国能源供应紧张,实际上就是电力供应

7、紧张,由此,才导致了煤炭和石油的连锁反应。在未来23年时间内,中国将出现电力紧张状况。浙江、江苏和上海将是缺电的重点地区。我国的天然气资源分布、西气东输工程线路图及西电东送示意图。阅读材料,完成2425题。24不属于缓解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区能源短缺的重大工程的是A南水北调B西电东送 C三峡工程 D西气东输25由于沿线城市可用清洁燃料取代部分生产、生活中使用的煤炭,这将主要降低城市环境污染中哪种污染的程度A水体B固体废弃物 C大气 D噪声26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27西电东送输送的电能属

8、于核电水电火电风力发电一次能源 二次能源A B C D28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东部首先应向西部迁移的产业是高科技产业高耗能产业高原料消耗产业 高污染工业A B C D梯度转移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获得发展。读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图,完成2931题。29影响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环境 B经济发展水平C劳动力数量 D能源消费结构30中、西部地区承接转移产业的类型主要是A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C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

9、集型产业31中介机会是在产业转移中,介于企业及其转移潜在目标地之间,起沟通、协调、服务等作用的外在因素。这种中介机会可能是A乡土情结和政府合作 B政府合作和能源供应C能源供应和土地价格 D乡土情结和土地价格读“我国西北地区沙地分布及内蒙古某县20世纪7090年代末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完成3233题。32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 B过度开垦C开采矿产 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3针对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A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 B实施人工降雨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 D发展立体农业34读我国部分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

10、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肃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3537题。35“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C沉积作用 D风化作用36“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是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37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被覆盖率B.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11、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截止2010年,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为262.3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33%,读我国2010年(与2004年相比)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图,完成3839题。38我国土壤盐渍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 B灌溉方式不合理,只灌不排等C地势低洼,地下水溢出地表 D过度放牧,草场大面积退化39影响图示荒漠化面积动态变化的人类活动主要有A洞庭湖区推行退田还湖政策 B“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C呼伦贝尔草原大规模开采煤矿 D云贵高原开荒种植玉米40.关于湿地的叙述错误的是A.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B.湿地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常年有水或

12、经常有水C.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湿地类型多样D.我国的湿地仅分布在沿海和平原地区41. 我国湿地的特点是类型多样 分布广泛 数量很少 均为自然湿地A. B. C. D.42.森林被称为“地球的肺”,湿地被称为“地球的肾”。湿地与森林相比独有的功能是A.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 C.美化环境 D.净化水中的污染物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344题。43图中反映的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丁D乙和丙44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主要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速度加速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扩大耕地面积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