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7741589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疆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疆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疆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疆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疆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鲁迅主张掀翻吃人的宴席,捣毁安排这宴席的厨房,但是,这宴席的一切享有者都必然要保卫这盛宴免遭扰乱,这就决定了鲁迅与权威话语之间的对立关系。鲁迅的一生,直接干预政治的行为不多,极少发表政治时评。他总是守在文化阵地上,从事他的文学活动,而政治家们却对他视若洪水猛兽,原因大半在此。但是,鲁迅与权成话语的冲突不仅在于他对古老传统的无情批判,还在于他虽然很少谈政治,却从骨子垔与政治权威格格不入,作为独立的现代知识分子,他不可能重新回到依附权威的旧路。他获得了现代独立性,也为这独立性付出了人生的代价,那就是要孤独地承受来自权威的各种压迫.而鲁迅的性

2、格又使他越是在压迫之中,越容易坚守阵地。他顽强地坚守着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立场,捍卫着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空间,无论有什么样的压迫,也决不放弃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独立批判权,在对权威话语的反抗中,鲁迅以自己的话语实战确立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独立性。大概应该承认,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也有自己的某种独立性,而且历史上几千年一再出现的“道”与“势”的冲突往往显示着他们的骨气,但是,“道”与“势”的冲突是有限的、暂时的,从理论上讲,只有遇到“无道昏君”时这种冲突才会发生。如果皇帝宝座上坐的是“有道明君”,这“道”与“势”就是统一的这种统一之所以是常态而不是偶然,是因为古代帝王不仅多是圣人之徒,与

3、读书人本是同门弟子,而且即使不是儒家信徒,在统治国家时也决不拒绝孔孟之道。儒家学说的命运来如此:所有旧秩序的破坏者都要反孔,到旧秩序破坏完了,要建设自己的新秩序时就转眼变成尊孔的表率,这原因在于儒家学说是一种有利于安定团结的学说,它有助于使人做稳奴隶。正因为这样,在古代中国,“道”与“势”没有根本的冲突。同时,科举制在弥合着“道”与“势”的裂缝。“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现念使古代文人没有承担知识分子的使命,而去探寻新“道”,这就避免了许多冲突,然而,正因为这样,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话语,中国文学也一样没有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空间。知识分子往往都很敏感,但有鲁迅那种感觉的大概不多。鲁迅

4、总有一种压迫感,总感觉自己是奴隶,仔细想想,社会并未与鲁迅特别过不去,压迫放在别人身上也许根本没有感觉,鲁迅却为之痛心疾首.然而,正是这种感觉分出了觉醒和麻木,分出了甘于做奴隶和不甘做奴隶。在文坛上,则从帮忙与帮闲的文学中分出了独立的知识分子话语,这种感觉使他与权势者格格不入。鲁迅反复抨击奴才,反对奴性,反对奴隶道德,是对奴隶制度和奴隶主义的彻底反叛。这与鲁迅对权威的反抗是一致的,是鲁迅反抗权威话语的一种表现。反对奴性之举与社会统治者制造奴隶的愿望是背道而驰的。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希望知识分子帮忙制造听话的奴隶。鲁迅却坚决拒绝这种合作,背离了传统的康庄大道,而走上了孤独的险途。这是一切有奴隶主思想

5、的人都不欢迎的,然而,没有这一点,就没有知识分子话语的独立性。摘编自李新宇鲁迅: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基石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与权威话语之间的关系对立,他不直接干预政治,极少发表政治时评,是政治家视鲁迅为洪水猛兽的原因。B.无论有什么样的压迫,鲁迅也决不放弃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独立批判权,捍卫知识分子独立的话语空间。C.因为古代帝王多是圣人之徒,在统治国家时决不会拒绝孔孟之道,所以在中国历史上“道”与“势”统一是常态。D.鲁迅反复抨击奴才,反对奴性,反对奴隶道德,是对奴隶制度和奴隶主义的彻底反叛,是反抗权成话语的一种表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

6、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比喻的论证手法,把鲁迅对政治权威的反抗比作推翻吃人的宴席、捣毁安排宴席的厨房。B.文章以中国历史上几千年一再出现的“道”与“势”的冲突,论证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独立性的局限性。C.文章以鲁迅对权威话语的反抗为前提,论证鲁迅以自己的话语实践确立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话语的独立性的观点。D.文章首先指出鲁迅与政治权威格格不人,接着阐述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局限性,最后归结论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儒家学说是不利于团结的,科举制没有弥合“道”与“势”的裂缝,古代文人就能承担知识分子的使命,去探寻新“道”。B.因为所有旧秩序的破坏者都要反孔,所

7、有新秩序的建设者都要荨孔,所以儒家学说成了一种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的学说。C.鲁迅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身份,但他在精神上已经不是奴隶,他的这种反抗态度和立场使他与权威形成了一种紧张的对立关系。D.社会统治者希望制造奴隶,而鲁迅反对奴性之举与此相矛盾,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帮忙制造听话的奴隶,而鲁迅却坚决拒绝这种合作。二基础知识。(52分) 4.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浸渍(z) 屏息(bng) 敛裾(lin) 锲而不舍(q)B、袅娜(nio) 绯红(fi) 颤栗(chn) 长歌当哭(dng)C、蓊蓊(wng) 修禊(x) 请贴(ti) 力能扛鼎(kng)D、晤面(w)

8、 囹圄(y) 鲰生(zu) 不胜杯杓(sho) 5.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屠戳 桎梏 长篇累牍 陨身不恤 B. 愠色 尸骸 赁屋授课 嗷嗷待哺C. 步履屠戮 微漠悲哀 桀骜不训 D. 嗟叹 和霭 无端谍血 甚为寥落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经过90分钟苦战,中国男足在主场20兵不血刃地战胜卡塔尔队,奇迹般地登上了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的末班车。 生活在这个快节奏时代的我们,已经很少静得下心来好好读书了,即便读也是东鳞西爪浮光掠影的文字信息的汇集,难得有对着美食大快朵颐式的阅读快感。 作为一名学者,他胸无城府,始终都保持了天真纯朴的本性,不求名,不为

9、利,不媚上,不畏权;即使处在政治漩涡中,也丝毫没有改变。 参加第三届“黄河文化杯”全国美术创作大赛的艺术家们着手成春,将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呈献给大家。 短小精悍的吕厚民,1950年被调到中南海,专门给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照相,开始了前后12年不平凡的人生历程。 近日,涉嫌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的一部分相关责任人被问责,广大市民对此无不弹冠相庆。A B C D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B自开展禁毒斗争以来,我国每年新发现的吸食海洛因人员增幅从2008年的13.7%降至2

10、013年的6.6%,近五年来戒断毒瘾三年以上人员已逾120万。C在线教师时薪过万的消息自从引发社会关注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意识到,如何与力量巨大的互联网相处正成为教育不得不直面的问题。D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对昆曲牡丹亭华美的唱腔和演员娴熟的技巧惊叹不已,赞美昆曲精美绝伦的服装与简洁的舞台设计形成了奇妙的平衡。8.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B.备他盗之出入于非常也C.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悟言一室之内9.下列句子与“若属皆且为所虏”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B、虽无管弦之盛C、吾属今为之虏矣 D、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10.下列

11、句子中加点的词按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沛公军霸上(2)群贤毕至(3)籍吏民,封府库(4)刑人如恐不胜(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6)项伯杀人,臣活之(7)死生亦大矣(8)既东封郑 (9)所以游目骋怀(10)吾得兄事之A、(1) (2) (3) / (4)(7) / (5)/ (6) (9)/ (8) (10)B、(1) (3) (4) / (2)(6)(7)/ (5) / (9) / (8) (10)C、(1) (2) (3) / (4)(7) / (5)/ (6) (9)/ (8) (10)D、(1) (3) (4) /(2)(7) / (5)/(6) (9)/ (8) (10

12、)11.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悟言一室之内 D、所以游目骋怀12.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A、和相同,和也相同 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 D、和不同,和也不同13.选出加点“于”字用法、意义不同的一项(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C、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D、因击沛公于坐14.下列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

13、学者和爱国知识分子。B.鸿门宴上,座次有讲究。刘邦、张良、项羽、范增的座次依次为北面、西面、东面、南面。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中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年来的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情况及帝王将相、儒生游侠等重要人物的事迹。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230篇。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兰亭集序也称兰亭序,作者王羲之是我国西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15.翻译下面句子。(10分)(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16.默写。(9分)(1)兰

14、亭集序中,作者写泛舟赤壁,如同驾风飞行,飘然欲仙的语句是 , ; , 。(2)兰亭集序中感伤个人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 , 。(3)纪念刘和珍君中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 , , 。三诗歌鉴赏(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出塞词 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17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首句诗中作者不说其头盔铠甲,也不说其长短兵器,只言其腰带,色为金色,质为金属,紧束腰间,提携战袍,仅此一句,就写出一个英武将军的雄姿。B第二句写骑兵部队出征突出的场景。从“马头冲雪”四字看出,大雪纷飞,唐军赴战之艰辛,骑兵队列,奔腾如潮,直赴敌阵,透出此战必胜的勃勃雄心。C“卷旗”,表明将军旗卷在旗杆上,悄然指向敌军兵帐;“夜袭”,是说这次战斗是实行的夜间突袭,看出这场战斗是出其不意,奔袭敌营。D这首诗除具有一般边塞诗那种激越的诗情和奔腾的气势外,还很注重语言的精美,并善于在雄壮的场面中插入回忆的内容,酝酿诗情,勾勒形象。18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的人物形象。(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