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17734914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宁夏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宁夏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宁夏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宁夏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川一中2019/2020学年度(上)高二期中考试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答卷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试卷自己保留。课内部分(共24分)1下列加点字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屈贾谊于长沙A襟三江而带五湖 B俊采星驰C悦亲戚之情话 D德合一君2下列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既自以心为形役 急于星火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彼且恶乎待哉 齐谐者,志怪者也 农人告余以春及 乐夫天命复奚疑 而刘素婴疾病A BC

2、D3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6小题,12分)(1)现代人常说放下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的“ , ”蕴含的也是这个意思。(2)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描写归乡途中,轻舟快水的两句“ , ”,表达了作者弃官归乡的畅快心情。(3)滕王阁序中,“ , ” 两句着力描绘寒潭之水和傍晚山峦的色彩变幻,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4)领导人访问墨西哥时强调,庄子说过“ , ”(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5)逍遥游中,庄子认为“ , ”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6)陈情表中,李密向皇帝介绍自家从外到内孤苦无

3、依的近况的两句是:“ , ”。4课内翻译(6分)(1)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分)(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3分)课外部分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孝的普适性首先是因为它产生于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和爱慕之情。只要人类继续生存繁衍,就需要父母,就会产生孝。现代社会虽然“先意承志”式的赡养有违人格自由和独立,但我们仍可将孝转变成一种和谐的亲子之情,即用契约关系调节成年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过这种契约关系不仅是利益的交换,还是利益和感情的对等,也就是用“父慈子孝”式感情对等来主导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和责任,从而避免家长制和家庭成员间

4、的过度依赖和寄生。当然,有人可能反驳东亚之外的社会并不强调孝,特别是欧美社会,其社会发达程度高于中国。这种反驳并不能否定这些社会存在孝的情感。相反,在这些社会中,年迈的父母也常常以子女能够给予经济资助和精神关怀而骄傲,变相地说明他们也需要孝。而且,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别人的关心和认可以获得生存的意义。儒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孝不但维持了家庭的温情,而且增强了家庭成员的社会生存能力。其次,孝是仁爱他人的开端和基础。只要我们崇尚友爱和谐的社会关系,就必须从爱父母开始。基于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因为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父母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最为关键,恩情最深,

5、如果不爱父母,则这个人爱别人也值得怀疑。因此,孝是仁之根源,所有爱人的情感都是在孝之上生长和累积起来的。孝的推广就是将对父母的爱推及于家庭、家族以外的人和物。西方人施爱的对象仍然是从父母子女开始,而不是陌生人,尽管其家庭成员的关系不主要是用孝来调节。由此,我们得出结论说,只要人类家庭存在,只要人类还有爱他人之心,作为爱父母的孝的情感就会自然生起,而且外溢到家庭之外。最后,孝与忠是两种不同质的社会关系,孝没有导致忠的必然性。因此,从批评君主专制的角度来批评孝是比较牵强的。“君明臣忠”“君义臣行”要求君臣以义或理相合,君不义不明,臣可以弃之而去。“父慈子孝”要求父子以仁爱相合。纵然原则上父不慈,子

6、可以不孝。现实中父子关系往往因为血缘亲情的作用,而不会像君臣关系那样容易破裂。血缘上的亲近虽然可以通过“拟亲情化”扩展到君臣关系,但这种扩展毕竟是一种虚拟,经不起感情和利害变故的冲击。明白了忠、孝的区别,我们就可以将儒家的家庭伦理从政治中分离出来,以孝来调整家庭成员的关系和美化风俗,而以契约和法律来调整官员与民众的关系,而避免那种“父母官”的专制倾向。(摘编自谭明冉孝的普适性与宗教性)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运用驳论的方法,通过反驳对立观点来论证孝是一种普适性情感。B作者以儒家的“仁”为依据,证明了西方社会同样存在带有普适性的孝。C作者从社会关系的角度

7、将孝与忠进行对比,从而证明孝比忠更具有普适性。D对于孝的普适性,文章逐层分析,层层递进,最后点明孝的现实指导意义。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基于现代社会和谐的亲子之情的“先意承志”式的赡养不利于人格的独立。B欧美社会中老年人需要子女的经济资助与关怀,实质上也是一种契约关系。C西方人施爱的对象始于父母子女,这一点迥异于儒家提出的“仁”的概念。D血缘亲情无法真正通过“君明臣忠”的“拟亲情化”关系扩展到君臣关系。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类的“爱人”之心不但催生爱父母的孝,同时也推广到了家庭、家族之外。B“父不慈,子便不孝”的命题不成立

8、,因为父子关系可以经受得起某些冲击。 C只要父母子女之间建立起权利和责任关系,就能避免家庭成员间的寄生状态。D“父母官”专制倾向的产生,与混淆了家庭伦理与官员、民众的政治伦理有关。(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失语的秋天符浩勇天才蒙蒙亮,老黄便起身打点行装。透过窗户,依稀可见小村高矮错落的瓦房升起的袅袅的炊烟,疲惫的脸孔不由掠过一缕悲哀,他感受到一阵迷惘、屈辱和压抑两个月前,他作为县农业合作银行的信贷员,被抽调来到四英岭下小村蹲点扶贫。他的目光盯住了村后一片弃荒而又不可多得的红碱土地。年初,他看到一本科技杂志刊载红碱土地培植西洋香菇获高产的经验,他也

9、去函联系购买了少许菌种,意想谋求推广。他不会忘记他发动大伙儿培植西洋香菇的那个夜晚。低矮剥落的村部小屋,人声嚷嚷,挤着村中的父老兄弟姊妹。村长姓李,睨着眼,干咳两声,说:“老黄是镇上营业所的,从科技兴农着眼,有心让大家脱贫致富,大家欢迎!”小屋里,响起了噼里啪啦的掌声。他咧口一笑,从一只衣袋里掏出一把菌种,说:“这是西洋香菌种,一月余一个种植周期,希望大家都种上。五元一斤,不过现在不收钱,等秋天收获后再从菇菜款中扣”“那样金贵的西洋香菇,恐怕我们侍养不活。”有人顾虑说。“种植技术,由我负责,种不活的不收钱。不过有个条件,菇菜收获了,一定卖给我,每公斤十元。”“哟,每公斤十元。”屋里人吵嚷起来。

10、“老黄,真能那样,你算是为大伙儿办了件积德事!”“只怕嘴说不算,等种出菇菜,你不收,一拍屁股走了,怎么办?”他手一挥,说:“大家不要担心,种了菇菜,我哪有不收之理?告诉大家,菇菜收后还要经过加工、消毒最后出口外销。为了慎重,我们还是订个合同吧。到时,我还怕你们不卖给我呢!”“不卖给你卖给谁?我们不懂得消毒,如何脱手?”村长抢过话,笑开了怀,“你放心,有我在,菇菜一定能卖给你,不过履行手续,订下合同也好!”之后,他从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一万元,亲自跑了一趟省城,买回了八百斤菌种。他跑东家、走西舍、去南院,订合同、核亩数,指导播种、点粪、浇水、遮阳、开光月把一过,红碱土地长出了白花花的香菇菜,映照在

11、一张张喜悦的脸上。收获季节到了,他估算了一下全村的菇菜收成,又跑了趟县农业合作银行,贷款十万元用来收购菇菜。他刚回小村,就踏进村长的家,说:“村长,你没白忙。你种香菇收成有四百公斤,可赚四千元呀。”村长却眨了眨眼说:“老黄,把这香菇每公斤十元卖给你,你转卖给别人每公斤多少元?”“村长,不瞒你说,我同别人订了合同,每公斤卖十二元!”“十二元?一公斤赚两元,全村有万余公斤,你就赚了两万多元,好轻松呀。”村长打着哈哈说。“没有这么多,村长你也知道,我收了香菇,还要同别人联营过滤、消毒,除去贷款本息、过滤成本、货运杂费能有三两千元就不错了。” “老黄,不是我作难你。我同大伙儿说了,香菇菜,我们自己联系

12、自己卖,卖了后,菌种钱,我们给。待到你蹲点走时,我们再好好聚一餐”村长盯着他像一个陌路人。“村长你怎能这样?我们订了合同的呀!”“订了合同有屁用,你上告,也没有人理。”村长嗓门提上来,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老黄知道拗不过村长,他跑东家,他走西舍,他去南院他没有想到,大伙儿支支吾吾,都是同样的回答。转眼,香菇菜收获完了,村长派人外出联系,销路一直没有着落。等到有一天,村长像个泄了气的皮球,找上门来。老黄跑去一看,愣住了:原先白花花的西洋香菇变质、长霉、褪色了,失去了销售的价值,他顿感一阵悲哀。一万余公斤的西洋香菇报废了,菌种的钱自然也收不上。他赔去了一万元贷款本息不算,没有想到,竟有人怨起他领着大

13、伙蛮干了一番,毫无结果。昨天,镇政府来人,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说,农民脱贫致富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蛮干,一下子就想富起来未了,调整他到别个村庄去。天渐渐地亮了。他拎起了行李,走出门去。门外,站了一却憨厚朴实的农民,呼地围了上来,嘘寒问暖,他们仿佛欠了什么重债,负疚、惭愧、不安他心头一热,大步流星,离开了小村(有删改)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了倒叙的形式,从蹲点扶贫的老黄离开小村写起,然后讲述了他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叙事起伏有波澜。B在培植西洋香菇的动员会上,村民们兴致勃勃,但也流露出心中的顾虑和对老黄的不信任,这为后面村民的违约做了铺垫

14、。C村民看到白花花的香菇菜时的喜悦,与不愿将之卖给老黄时的冷漠形成反差,突出了村民们的自私冷酷、贪得无厌。D“失语的秋天”中的“失语”一词,意蕴丰富,既表现了老黄经历风波后的无奈,更表现了村民们事后的感动。9请简要梳理小说中“老黄”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10 “村主任”在小说中有哪些主要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3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小题,1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李文祥,字天瑞,麻城人。祖正芳,山西布政使。父,陕西参政。文祥自幼俊异。弱冠举于乡,成化末登进士。万安当国,重其才。以孙弘璧与同榜,款于家,文祥意弗慊也。未几,孝宗嗣位,即上封事,略曰:祖宗设内阁、六部,赞万几,理庶务,职至重也。顷者,在位多匪人,权移内侍。赏罚任其喜怒,祸福听其转移。仇视言官,公行贿赂。阿之则交引骤迁,忤之则巧谗远窜。朝野寒心。望陛下密察渠魁,明彰国宪,择谨厚者供使令。更博选大臣,谘诹治理,推心委任,不复嫌疑,然后体统正而近习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