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社会学总结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760203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社会学总结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旅游社会学总结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旅游社会学总结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旅游社会学总结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旅游社会学总结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社会学总结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社会学总结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旅游社会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 绪论2、 概述旅游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对象:旅游者,即其动机 态度 反应和角色。旅客和旅游地当地人的关系。旅游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旅游的社会经济后果和社会文化影响。研究内容:1犯罪与恐怖主义,战争与政治动乱2旅游社会影响,性与性别,态度 3真实性3、 概述旅游社会学的主要理论流派。(1) 旅游社会学研究的发展演进观(1观光的起源 2产业的演进 3消费的行为4发展的平台)(2) 新迪尔凯姆学说(1反常态 2神圣 3集中表现)(3) 冲突批评理论(1产业运作与旅游体验的潜在紧张关系 2商业性好客现象 3区域发展的依赖性)(4) 功能学派(5) 韦伯主义学说

2、(6) 形式主义 现象学和民族方法学派(7) 符号互动主义4、 什么是社会学视野下的旅游?(1) 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从整体上看,旅游活动不只是个人或群体的行为,它还是一种社会现象。(2) 旅游活动是一种社会关系1、 宏观方面旅游客源国和旅游接待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2、 微观方面首先,从旅游活动主体形成条件看。期次,从旅游活动客体发利用关系看。再次,从旅游活动媒介之间的关系看。最后,从旅游交往关系看。(3) 旅游活动是一种文化行为这种文化行为既表现为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行为,又表现为旅游业的生产供给行为。1、 从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看2、 从旅游业的生产供给方面看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

3、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通过对旅游服务产品的生产供给满足旅游需求。而旅游服务产品的生产供给能力,无论是交通客运服务、旅行游览服务、住宿餐饮服务,还是购物服务和娱乐服务,无不表现为文化行为。3、 从旅游活动的文化功能看旅游行为可以开阔人的视野,促进社会变革;增进社会交往,密切人际关系;推动科技发展,加速文明进程;陶冶人的情操,激发创作热情;丰富人的知识,提高文化素质等。第二章 旅游活动与现代社会1、何谓现代性背景下的旅游?概述旅游与现代性内在联系与动因。内在联系:(一)从旅游需要产生的角度看(1结构性条件2文化条件) (二)从社会学角度看(旅游在现代性中日益平民化,旅游产品也成为大众化了的消费品

4、) (三)从传统旅行与现代旅游的区别看(1在关于旅游的态度 看法和价值方面 2从旅游的产生 组织和供给角度来看 3从旅游的制度化角度看:旅游成为现代大众的宗教替代品,旅游成为一种现代新民俗。)动因:(一)旅游源于人们对现代性阴暗面的反映(2) 旅游源于人们对于现代社会的“好恶交织”(3) 旅游源于人们对现代社会秩序的“逃逸”(1旅游使人们逃逸现代社会 旅游使人们回归现代社会 3旅游是现代性所固有的反应和体现)2、 分析说明“回归”对旅游者增强社会认同中的作用。出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是一种社会仪式般的返回,而每一次出游都是旅游自我价值的认同,都赋予旅游者“家”以新的意义。旅游使游人

5、在短暂的解脱中释放现实的不满和愤恨 消除日常生活中的不适,从而在返回后更好地适应和整合到日常秩序中去。3、 何谓旅游交往?了解旅游交往的性质和主体。旅游交往:是一种暂时的 异地的非正式的平行交往关系。性质:暂时性 异地性 平行性主体:1旅游者与旅游服务者的交往 2 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的交往 3旅游者之间的交往4、 分析旅游交往是如何对旅游地经济社会产生影响的?(1) 旅游带来的利好。1游客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2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3促进了酒店 餐饮 商贸等服务业的发展 吸引外资,可以有效的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4改善了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5改变了当地人们的服务意识与水平。(2) 旅游形成

6、的经济压力 1从宏观方面:旅游接待国在产业分工和经济格局中处在边缘地位,更有可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形成单一型经济,造成依赖性经济发展格局。2从微观利益分配使用方面看:旅游带来消费水平的提升,但大多数当地居民却不得不忍受旅游发展而带来的高消费 高物价的生活压力。6、 为什么说遗产解说是遗产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产旅游:关注我们所继承的一切能反应这种继承的物质与现象,从历史建筑到艺术工艺,优美的风景的一种旅游活动。第三章 旅游者1、你是如何理解旅游者的含义的?定义:旅游者是指离开居住地以寻求改变精神状态 获取身体和心里满足,达到精神愉快过程的人。2、 如何理解旅游者角色类型的普遍性和特殊

7、性两种属性?普遍性:是指游客的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内在需求和旅游经历具有相似性与共质性。特殊性:是指旅游者在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内在需求和旅游经历等我呢方面的特殊性和异质性。旅游者主要从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和旅游经历的共同性质和异质性两个方面出发,探究旅游活动主体角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形态属性。3、 旅游者有哪些特征?1旅游者的社会统计学类型。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家庭生命周期 2旅游者的个体心理特征。自我中心型,多中心型3旅游者的旅游特征(观光型 娱乐型 保健型 文化教育型 宗教型 业务型 猎奇型 社交型)4、 旅游动机的多源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社交 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探索

8、的需要。好奇心驱使 3冒险的需要 4一致性的需要。标准化的旅游地带来舒适 5复杂性的需要。多种动因5、 何谓旅游者社会角色?概述旅游者角色扮演的主要理论特点。定义:主要是指人们对旅游行为的期望,人们为旅游者设立了一整套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规范行为模式,游客在旅途过程中需要承担这种旅游者的社会角色。即以游客的角色进行旅游活动特点:1自致性 2开放性 3非正式性 4表现性5高参与性6、 分析说明角色扮演与角色冲突对旅游者自我认同的影响。社会角色旅游角色分别隶属于生活世界和旅游世界,旅游者的行为是通过旅游者角色扮演实现,所有旅游者都必须扮演旅游者的角色。(1) 自我角色冲突旅游者在角色扮演中可能出现两种

9、情况:一是自我角色认知与实际角色认知心理之间的矛盾。二是一人同时扮演多个角色,造成角色行为冲突。(2) 人际关系角色冲突当自我角色与其他角色的行为规范和利益相矛盾时,就可能发生人际角色冲突。(3) 角色扮演的失败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发生的极为严重的角色失调现象。一种使角色扮演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另一种是扮演者虽然没有退出角色,但实践已经证明其角色扮演失败了。7、何谓背包旅游?背包客有哪些主要特征?1 背包旅游:不同于大众旅游,是指小规模的,密切关注环境影响的多种旅游形式的自助旅游活动。 背包客:泛指独自旅行和少数人一起旅行,背着背包做长途自助旅行的游客。2 特征:背包旅游这的人口统计学特

10、征 (青年,职业和教育水平高,客源大城市)2背包客动机特征(摆脱压力,人际交往,通过旅游学习促进个人发展,追求旅游成就感) 3背包客的行为特征(偏重选择廉价所谓旅游设施,注重与他人交流,旅游计划弹性而自由,旅游时间比一般的旅游时间长,旅游活动以非正式的和参与性的休闲活动为主)3类型休闲,逃离,经验,试验,存在,人本主义型背包旅游8、 举例分析背包客对旅游地经济文化的影响。从经济角度看:1有助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2为背包客旅游者服务的住宿 餐饮设施规模较小 投资少 运作成本低,更容易发展起来。3背包旅游所谓收入当地乡村的部分居民获益 4为当地人经营自己的旅游服务项目创造机会。

11、从文化角度看:背包旅游者喜欢与当地人接触,这回带来旅游目的地传统文化的复兴,激发自豪感。背包旅游这也能更好的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第四章 旅游消费行为1、何谓旅游决策?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有哪些?定义:是指跟个人根据自己的旅游目的,收集和加工相关旅游信息,提出并选择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并最终把选定的旅游方案或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影响因素:人口统计学特征(性别年龄),旅游社会服务(餐饮住宿),社会支持(社会对旅游的态度),个人心理(兴趣爱好),个人社会经济(时间收入),群体支持(好友家人支持)因素。2、 何谓旅游偏好?旅游偏好如何影响旅游决策的选择?旅游偏好:是建立在旅游者极端肯定态度上的一种针对

12、态度对象的行为倾向。 个人偏好是旅游动机和旅游行为之间的重要环节。旅游偏好趣向到取向的偏好选择,性别年龄等影响偏好再影响决策,食住行游购娱的选择3、 什么是旅游消费态度?试述旅游消费态度的基本特征。旅游态度:旅游态度的对象是旅游,它是指对某一旅游吸引物的认知 评价及出游意向等,旅游态度是影响旅游决策 旅游偏好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征:1性别与旅游态度 2年龄与旅游态度 3地域差异与旅游态度4、 影响旅游态度的方法主要有哪些?(1) 强化旅游者对旅游地的认知(1增强潜意识 2激发有意识注意,使旅游者对旅游地的认识产生“光环效应 ” 3激发旅游动机)(2) 改变旅游地的符号形象(1重塑旅游地形象 2诱

13、导性信息的介入 3激发潜在旅游动机)5、 何谓市场细分?分析女性消费动机对女性旅游细分市场开发的作用。定义:按需求将一个市场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和群体,其主要目的是,设计一种综合的营销方式来准确地满足在一个细分群体中不同个体的需要。作用:第五章 旅游吸引物1、何谓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有哪些类型?旅游吸引物:是吸引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事物和因素,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原材料”则称为旅游吸引物。类型:1文化类旅游吸引物 2非文化类旅游吸引物 3特殊旅游者(风景中的人) 4有效的旅游营运2、 简述旅游吸引物的属性和价值属性1客观属性 2 社会属性 3 符号属性 4变化性 系统性价值1旅游吸引物的生态价值

14、 2文化价值 3经济价值第六章 旅游体验文化1、何谓旅游体验的本真性?本真性研究流派主要有哪些?流派:(一)客观主义的本真性 (1旅游“伪事件” 2舞台的本真性 3后台的舞台正真实 4客观本真性的弱点)(二)构建主义的本真性(1多数游客追求符号的本真 2文化创造中的本真)(三)后现代之一的本真性(1虚真也是一种真实 2虚真构建本真的享受环境 3虚真保护本真)(四)存在主义的本真性(1 存在状态的本真 2存在的本真与旅游客体的本真 3旅游者更注重追求存在的本真性 4存在的本真与东道社会)(五)交往互动是本真性(1 谁是主人 2主人与客人 3伪好客)2、 简述民俗旅游本真性的多重判定标准1专家和决

15、策者标准 2当地居民的标准(民俗本真的变动 民俗利用与保护 民俗的旅游开发)3旅游者的标准(不同消费者对同一产品真实性的需求是不同的 同一消费者对不同产品的感知也不同 同一旅游者对同一旅游产品多次体验的真实性感知也不相同)3、 利用好客旅游的生命周期相关理论,分析好客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1) 在商业化介入传统好客之前,目的地的本地居民通常对陌生人表现出传统的好客情感和行为。(2) 随着传统好客被发现,旅游中介进入,并开始这种传统好客商业化。(3) 当传统好客商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以后,本地主人对待游客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4) 到这个阶段,游客发生分化。注意问题:1表演环境的真实性2表演形式要具有真实性3表演情感要投入真实性第七章 旅游的社会文1、了解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主要理论流派的观点。(一)发展阶段理论:以描述性成果居多,理论研究相当少。倾向与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是益是害这一简单化的价值判断(二)涵化理论:(三)社会交换理论:(四)文化再生产理论 场域理论 和实践理论2、何谓游客的示范效应?概述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示范效应: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介入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