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及滑轮组练习精选含答案(科组教研精品低碳排版)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760156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滑轮及滑轮组练习精选含答案(科组教研精品低碳排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滑轮及滑轮组练习精选含答案(科组教研精品低碳排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滑轮及滑轮组练习精选含答案(科组教研精品低碳排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滑轮及滑轮组练习精选含答案(科组教研精品低碳排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滑轮及滑轮组练习精选含答案(科组教研精品低碳排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滑轮及滑轮组练习精选含答案(科组教研精品低碳排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滑轮及滑轮组练习精选含答案(科组教研精品低碳排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滑轮;滑轮组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1. 使用_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_滑轮能省一半力。2. 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_杠杆,动滑轮实质上是一个_杠杆。3. 如图所示,滑轮A是_滑轮,它的作用是_,滑轮B是_滑轮,它的作用是_。整个装置叫_,它的作用是_,若G=2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_N时可使重物G匀速上升。4. 如图所示,绳子与滑轮重不计,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如果m1=5kg,那么m2应等于_ kg。5. 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A的读数为5N时,弹簧测力计B的读数是 N,滑轮和重物的总重为 N。6. 如图所示,物体A重为20N,滑轮重为1N,绳子重

2、不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5N,则物体B的重为 N。7. 如图所示,物体重为40N,动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重不计,在滑轮组静止时,A、B、C三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 N、 N、 N。8. 如上图所示A物体重为20N,物体受到的水平面的摩擦力为A重的0.2倍,若不计动滑轮的重及动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拉力F N。9. 如图所示重为30N的A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8N,则拉力F为 N,A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N。二、选择题10. 下列关于滑轮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使用定滑轮能省力 B.使用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C. 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

3、以省距离 D.使用滑轮组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11. 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用这个滑轮组提起重物时( )A. 动滑轮半径越大越省力 B. 动滑轮半径越小越省力C. 定滑轮半径越大越省力 D. 用力的大小跟滑轮半径大小无关12. 如图所示,用三个滑轮分别拉同一个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应是( )A. F1F2F3B. F1F2F3C. F2F1F3 D. F2F1F313. (07黄石)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计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A

4、. F甲F乙F丙 B. F甲F乙F丙 C. F甲F乙=F丙 D. F甲=F乙F丙14. (07浙江嘉兴)如图是滑轮的两种用法,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是动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 B. 乙是动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C. 甲是定滑轮,使用时可以省力 D. 乙是定滑轮,使用时不能省力15. 学校国旗的旗杆下有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对该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C.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16. 利用两个定滑轮、两个动滑轮一根不易折断的绳子,组成滑轮组,如果所用的拉力是100N

5、,用这个滑轮组在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时,最多能吊起的物体的重力是( )A. 400NB. 100NC. 500ND. 800N17.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当绳子的自由端拉下2m,物体升高的高度是0.5m,被提升的重物的质量20kg,若不计动滑轮重和摩擦阻力,则拉绳子的力为( )A. 40NB.49N C.98N D.5N18. 若要用30N的力刚好提起40N的物体,下列简单机械中可以采用的是(不计机械本身重和摩擦)A. 一个定滑轮B. 一个动滑轮C. 杠杆 D. 一个滑轮组19. 如图所示重为20N的物体B,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物体B所受到的摩擦力为(

6、 )A. 6NB. 12NC. 0ND. 无法确定三、作图题20. (2分)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利用滑轮组向下用力提起木箱的绕绳方法。21. 站在地面上的人想用尽可能小的力提升水桶。请在图甲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四、实验与探究题22. 小军同学为了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省力情况”,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前,小军用弹簧秤测得动滑轮的重力为1.0N,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实验过程中,小军多次改变动滑轮所挂钩码的数量,分别记下每次所挂钩码的重力及对应的弹簧秤示数,并将其填写在预先设计好的记录表中(见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在忽略摩擦、绳重及实验误差的条件下,弹簧秤的示数F与钩码的重力G

7、以及动滑轮的重力G0的关系为_;在动滑轮的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的条件下,使用动滑轮_。五、计算题23. 由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站在地面的人用力向下拉绳子,提起重为1000N的物体。问:(1)若不计滑轮重,所用的拉力F多大?(2)若实际所用的拉力F为300N,则动滑轮总重是多少?(3)物体升高0.1m时,绳子的自由端所移动的距离是多少?【试题答案】一、填空题1. 定 动2. 等臂 省力 3. 动 省力 定 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组 即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也可以省力 100N4. 105. 5N 10N6. 12N7. 20 20 208. 2N9. 16N 8N二、选择题10. D1

8、1. D12. D13. B14. B15. D16. C17. B18. C19. B三、作图题20. 21.四、实验与探究题22. F 不省力五、计算题23. (1)250N (2)200N (3)4m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力和机械滑轮组绕绳练习如图所示滑轮,用它们组成滑轮组,按各自的要求,请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并填写出省力情况。(不计摩擦和绳子的重力)n=1 n=2 F= F= F= F= F= n=3 F= F= F= n=4 n=5 F= F= F= 关于滑轮组的设计及组装1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方案画出来。并根据组装的滑轮组,数一数重物由

9、几股绳子承担?F= F= S绳= S绳= 2如果提起物体时,想使作用在绳端的拉力为物重的1/3,而且拉力的方向向下,应该怎样设计滑轮组?画出你的设计方案。3用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你能设计出几种组合方式?把方案画出来。并根据组装的滑轮组,数一数重物由几股绳子承担?4如图,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工人利用滑轮组将重物G提起来,请用笔画线代替绳索,将它们连接起来。5请在下图中画出用滑轮组提升水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6一根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牛,一个人站在地上,想用这根绳子提起1800牛的重物,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7.(江苏常州)下图中,站在地面上的小华借助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画出最

10、省力的绕线方法中.考.资.源.网8. (浙江萧山中学,5题)如图所示,有一根绳子从一黑箱的左侧穿进去,又从箱子右侧孔中穿出。左侧的线上拴一个玩具卡车,右侧的线上拴一个玩具汽车,用手拉右侧的玩具,左侧的玩具也向前动了一动,当继续把汽车向前拉时,汽车才走出约10cm,卡车已前进了20cm。黑箱里有什么神秘的东西使卡车走得比汽车快?试画出该装置的示意图。9.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将绳子自由端移动1.5m时,重物升高0.5m,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设计、组装滑轮组解题方法总结:1. 确定绳子股数:根据拉力和物重的关系、或绳端移动的距离与物体移动距离的关系判断。2. 确定动滑轮个数:绳子

11、股数为2股、3股应用_个动滑轮;4股、5股应用_个动滑轮。3. 确定定滑轮个数:一般情况,一动配一定; 变向加一定。4. 确定绳子固定端位置:奇动偶定如果需要的绳子股数是奇数,绳子固定端系在动滑轮上;如果是偶数股,绳子固定端系在定滑轮上。5. 绕绳:按顺序由内向外绕;将绳子拉紧。二、滑轮A一、填空:1.定滑轮和动滑轮在构造上是相同的,只是在使用中, _的滑轮叫定滑轮, _的滑轮叫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_动滑轮的作用是_。2.定滑轮实质是一个_杠杆,使用定滑轮时不能_,但能_。3.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_ _的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_力,但费_。4.动滑轮下面挂一个20千克的物体A(如图

12、),挂物体的钩子承受_牛的力,挂绳子的钩承受_牛的力(动滑轮重不计).5.如图,物体重10N,且处于静止状态。该滑轮是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F2F3。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只能改变力的。6.如图用三种方法把砂子运上三楼,根据图中数据算出三种方法所施加力的的大小分别为_ _ _二、选择:1.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力均为20N分别用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0N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大于 B. =C. 小于 D. 和大小无法确定2.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