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卷一).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556006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卷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卷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卷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卷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卷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卷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卷一).doc(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2009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卷一) 试 卷 一 提示:本试卷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2007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有关”三个至上”中”宪法法律至上”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宪法法律至上”是指宪法和法律在效力上地位相同,都具有最高效力 B”宪法法律至上”仅仅强调实现法律效果,是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的价值指引 C肯定”宪法法律至上”是执政党

2、在思想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D”宪法法律至上”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原则,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 2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 A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思想 B马克思主义有关法的本质和作用的思想 C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方法论 D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3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本质区别,它与后者之间不存在继承关系 B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 C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指引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身属于社会主

3、义法治的制度体系 4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有关这一表述,下列哪一说法是不成立的? A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同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实际逐渐结合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中国化进程从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创新 D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问题 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这个理论体系包含邓小平理论。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主要代表邓小平曾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法律思想。

4、判断下列哪一项不是邓小平理论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字方针 B一手抓建设和改革,一手抓法制 C用法律措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6法律格言说:”紧急时无法律。”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在紧急状态下是不存在法律的 B人们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紧急避险行为可以不受法律处罚 C有法律,就不会有紧急状态 D任何时候,法律都以紧急状态作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7奥地利法学家埃利希在法社会学原理中指出:”在当代以及任何其他的时代,法的发展的重心既不在立法,也不在法学或司法判决,而在于

5、社会本身。”关于这句话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法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 B国家的法以社会的法为基础 C法的变迁受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D任何时代,法只要以社会为基础,就可以脱离立法、法学和司法判决而独立发展 8摩奴法典是古印度的法典,法典第五卷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妇女要终生耐心、忍让、热心善业、贞操,淡泊如学生,遵守关于妇女从一而终的卓越规定。”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不忠于丈夫的妇女生前遭诟辱,死后投生在豺狼腹内,或为象皮病和肺痨所苦。”第八卷第四百一十七条规定:”婆罗门贫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将其奴隶首陀罗的财产据为己有,而国王不应加以处罚。”第十一卷第八十一条规定:”坚

6、持苦行,纯洁如学生,凝神静思,凡十二年,可以偿赎杀害一个婆罗门的罪恶。”结合材料,判断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摩奴法典的规定表明,人类早期的法律和道德、宗教等其他规范是浑然一体的 B摩奴法典规定苦修可以免于处罚,说明法典缺乏强制性 C摩奴法典公开维护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 D摩奴法典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与现代法律精神不相符合 9关于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下列哪一说法可以成立? A作为一种法律思维活动,法律推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绝对事实和真相 B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活动,法律推理完全独立于法律解释 C法官在进行法律推理时,既要遵守和服从法律规则又要在不同利益冲突间进行价值平衡和选

7、择 D法律推理是严格的形式推理,不受人的价值观影响 10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从法的要素角度看,该规定属于任意性规则 B从法的适用角度看,该规定在适用时不需要法官进行推理 C从法的特征角度看,该规定体现了法的可诉性特点 D从法的作用角度看,该规定为行为人提供了不确定的指引 11物权法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天然孳息,

8、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 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该规定属于法律要素中的确定性法律规则 B该规定对于具有物权孳息关系的当事人可以起到很明确的指引作用和预测作用 C该规定事实上允许法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习惯作为司法审判的依据 D对”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重要法律概念含义的解释应该首先采用客观目的解释的方法 12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四条规定:”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

9、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关于这一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该条是关于权利的规定,因此属于授权性规则 B该规定表明法律保护人的自由,但自由也应受到法律的限制 C公民在行使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因此国家利益是我国法律的最高价值 D该规定的内容比较模糊,因而对公民不具有指导意义 13杜甫有诗云:”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对诗歌涉及的典当制度,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A唐代的典当形成了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 B唐代的典当契约称为”质剂” C唐代的典当称为”活卖” D唐代法律

10、规定开典当行者构成”坐赃” 14关于宋代法律和法制,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宋刑统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法典 B宋代法律因袭唐制,对借与贷作了区分 C宋仁宗朝敕、例地位提高,”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于敕、例” D宋建隆四年颁行”折杖法” 151903年5月1日,在上海英租界发行的苏报刊载邹容的革命军自序和章炳麟的客帝篇,公开倡导革命,排斥满人。5月14日,苏报又指出:革命军宗旨专在驱除满族,光复中国。清廷谕令两江总督照会租界当局严加查办,于6月底逮捕章炳麟,不久,邹容自动投案。由谳员孙建臣、上海知县汪瑶庭、英国副领事三人组成的审判庭对邹容等人进行审理,最后判处章炳麟徒刑三年,邹容徒刑两年。

11、对这一案件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这表明清廷实行公开审判原则 B这表明外国人在租界内对中国司法裁判权的直接干涉 C这表明外国人在租界内的领事裁判权受到了限制 D这表明清廷变法修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 16关于德国法律制度,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德国统一前普鲁士曾制定过禁止组织新党法 B德国1877年民事诉讼法确认了司法独立原则 C德国1900年民法典被誉为19世纪”德国法律科学之大成” D希特勒统治时期颁布了以种族主义和恐怖主义为指导的加洛林纳法典 17由专门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规定始于下列哪一部宪法? A1958年法国宪法 B1787年美国宪法 C1799年法国宪法 D190

12、8年苏俄宪法 18关于专门人民法院,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专门人民法院是设在特定部门或针对特定案件而设立,受理与设立部门相关的专业性案件的法院 B军事法院负责审判军事人员犯罪的刑事案件,军事法院的基层法院设在师级 C海事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由最高法院管辖 D铁路运输法院、森林法院只设基层法院 19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和省、自治区人大代表的名额,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的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我国选举权的平等原则既着重于机会平等,也重视实质平等 B我国选举法自颁布以来进行了四次修改,每一次都依据当时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对城乡代表名额的分

13、配比例进行了调整 C”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我国选举制度发展的方向 D我国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20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下列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团的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代表团团长、副团长由各代表团全体成员选举产生 B两个代表团以上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属于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 C三个以上的代表团可以提出对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国家主席、副主席,国务院和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罢免案 D一个代表团和三十名以上的代表可以联合提出对国务院及其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 21根据宪法和选举法规定,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14、选民登记按选区进行,每次选举前选民资格都要进行重新登记 B选民名单应在选举日的十五日以前公布 C对于公布的选民名单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向选举委员会申诉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 D法院对于选民名单意见的起诉应在选举日以前作出判决 22关于经济制度与宪法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自德国魏玛宪法以来,经济制度便成为现代宪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B宪法对经济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的确认与调整构成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C我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六条规定,法律范围内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我国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 23关于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在教育和文化领域享有的权利和自由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B宪法规定的文化教育权利是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