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地位与人际交往对象特点——对萧山323名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755570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DF 页数:59 大小:271.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层地位与人际交往对象特点——对萧山323名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阶层地位与人际交往对象特点——对萧山323名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阶层地位与人际交往对象特点——对萧山323名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阶层地位与人际交往对象特点——对萧山323名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阶层地位与人际交往对象特点——对萧山323名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阶层地位与人际交往对象特点——对萧山323名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层地位与人际交往对象特点——对萧山323名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阶层地位与人际交往对象特点对萧山323名居民的问卷调查 分析 姓名:陈果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社会学 指导教师:雷洪 2006110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摘摘 要要 本研究主要考察和探讨不同阶层地位萧山居民的主要人际交往对象的特点。通 过对 323 名杭州市萧山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在界定人际交往对象的基本组成与内涵 的基础上,考察了居民人际交往对象的总体状况、影响因素,并试图揭示阶层地位 对居民人际交往对象的独立影响,并尝试对本次研究的发现进行解释。论文主要内 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问题的背景,对相关研究状况

2、进行了综述;阐明了本研究 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思路;对主要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和操作化,并说明了所采 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基于问卷调查资料,通过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居民人际交往对象的 总体状况,发现居民的主要人际交往对象是家人或亲缘群体;并运用双变量相关统 计方法,考察、分析不同特征居民的人际交往对象,发现不同特征(包括不同阶层) 居民的人际交往对象存在一定差异。 第三部分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试图探讨阶层地位对萧山居民人际交往 对象的独立影响,发现不同阶层地位者人际交往对象有四个特点,即底层阶层人际 交往对象的亲缘化,中层、上层阶层人际交往对象的情缘化,下层阶层人际交往对

3、象的非业缘化,底层阶层人际交往对象的地缘化。 第四部分基于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探讨了阶层地位对人际交往对象的影响、社 会交往成本模型、人际交往对象影响因素的定量分析方法和人际交往的分层意义四 个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关键词:阶层地位 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对象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probes the contactile objects of different class status. As a result of questionnaire from 323 residents in Xiao

4、shan area of Hangzhou, the fundamental composition and the content of the contactile objects are defin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influence elements of the contactile objects are reviewed, how class status decides the contactile objects independently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end, this paper attem

5、pts to explain this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following 4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this study, reviews relevant study situation, clarifies this study purpose、significance and basic concepts, defines the main concepts and their contents, offers main study m

6、ethods. In the second part, based on questionnaire, univariate descriptive statistic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o disclose current status of Xiaoshan residents contactile objects. The main contactile objects are family members or relative colonies. Then bivariate correlation statistic analysis is perf

7、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contactile objects of the Xiaoshan resident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different Class Status). In the third part,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is useed to investigate how class status influences the interactive contactile objects. We find the interacti

8、ve contactile objects of the different class status have four characteristics: Firstly the bottom class members affiliate with family members and relative colonies mostly; secondly the middle and upper class members affiliate with friends and classmates mostly; thirdly the low class members affiliat

9、e with leaders colleagues less; fourthly the bottom class members affiliate with neighbors mostly. A basic conclusion is drawn out in the fourth part, which attempts to probe deeperly into the influents of class status on interactive contactile objects, the social contact cost-benefit model, the qua

10、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layered significance of social contact. Key words: class status interactive contact interactive contactile objects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11、。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1 导导 言言

12、1.1 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 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们,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和周围的人发生各种各样 的联系、沟通和交流,人际交往是同人类起源同步发生的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 “生 活中只存在交往失败或不善于沟通的情况,不存在缺乏交往动机” 1。社会学、社会 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等都对人际交往进行过探讨和研究。 人际交往属于社会生活过程,社会生活的限制影响了人们对交往对象的自由选 择:文化价值观念规定了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选择倾向,社会结构因素(例如政治和 经济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及一个社会中的人口构成)影响个人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23。一种社会角色的相对重要性和这种角色在个人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网络中

13、发挥独 特功能的程度受到结构和文化两方面的限制。 从根本上来说,人际交往伴随着物质生产与物质交换产生,伴随着物质生产方 式的变化处于一种运动和变化中。中国正处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社会的各个层面 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也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那么,作为 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际交往是否发生变化?处于不同社会阶层地位的人群 其人际交往状况又将呈现什么特点?本文将运用2004年在杭州市萧山区进行的问卷 调查资料,探讨不同阶层地位人群的主要人际交往对象的特点。 1.2 相关文献综述相关文献综述 1.2.1 理论研究理论研究 1.2.1.1 社会交往理论的基本假设社会交往理论的基本假

14、设 社会交往的研究领域中有两个最基本的假设,即同质性假设和声望性假设。 (1)同质性假设:即两个人在地位、态度、信仰和行为方面越相似,越可能建 立密切或一致的关系。劳曼在其关于“朋友网”的经典研究中发现 4,各个阶级的男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性最可能从自己或邻近阶级中选择亲密朋友,这个趋势在两个极端(即顶层阶级和底 层阶级) 表现得最为明显。但是阶级内部选择的趋势在中间阶级中比较微弱。后来, 劳曼的这一发现在另一项研究中 5再次被证实,被概述为同质性原理。根据该原理, 占据类似社会经济地位的人通过有价物品(包括信息与情感交流)和服务的互惠交换 促进了密切关系的

15、形成。此外,占据类似社会、经济和政治位置的人享有相似的社 会价值观,他们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并对他人产生相同的期待,因此也将采取相近 的行为。这些共享的价值、问题和期待,为其共同利益提供了基础。与同质性假设 类似,布劳从结构社会学的传统出发,在其社会交往的宏观结构理论中阐述了一个 “接近性”假设,即:人们更多地与本人群或社会阶层中的其他成员交往,处于相 同社会位置的人们有着共同的社会经验和角色以及相似的属性和态度,这一切都将 促进他们之间的交往,例如婚姻、朋友等性质的交往关系。在布劳看来,这一假设 具有社会交往理论的首要基本公理的性质 67。在国内,边燕杰关于中国四城市居民 饮食网络 8和拜年网

16、9的研究也发现中国城市居民网络构建的阶层内选择倾向,张文 宏等人对北京城区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模式的研究再次证明了同质性原理的正 确性 10。 (2)声望性假设或上攀效应:即不管自己的职业地位或阶级身份如何,人们有 时倾向于与较高职业地位或阶级身份的人建立密切的社会关系。该原则在劳曼 1966 年的研究中得到证实 11。此外,一项关于台湾跨越社会人群结构性社会资本的比较 分析指出,就跨越社会界限的交往关系来说,在族群、性别、文化资本和社会阶级 四种社会类别中,以跨越社会阶级的交往关系所占的比率最高(53.3 %),其次为文 化资本、族群和性别。其中,向上实现阶级跨越的占 66.6 %,向下跨越的占 33.4 %, 这反映出劳曼等发现的社会网络建构的声望性原则或“上攀”效应也存在于台湾社 会 12。张文宏等人对北京城区居民社会网络的阶层构成模式的研究发现声望原则或 上攀效应仅仅表现在小雇主阶层中 13。 以上各研究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