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蕴希望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7555667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蕴希望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爱蕴希望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爱蕴希望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爱蕴希望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爱蕴希望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蕴希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蕴希望(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 蕴 希 望作者:点击数: 36 更新时间:2010-03-10引言青岛宜阳路小学,在致力于自身品牌建设的道路上,始终坚持着“爱蕴希望”的品牌建设理念。品牌名称的由来与含义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一有一样东西是越分越多- 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自我牺牲。爱教师最美丽的语言!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爱是师德的灵魂,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为人师表,一直是我校全体教职工矢志不变的追求。“甘做园丁,催三春桃李建百年大业;愿为人梯,育一

2、代英才立千秋功德。”“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是我校全体教职工的人生格言。因此,我校的德育品牌被命名为“爱蕴希望”。它是我们全体教职工的心声,也是我校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深地扎根于宜阳路小学这片教育的沃土,生根发芽,郁郁葱葱,充满着勃勃生机。爱蕴希望:爱心,是从事教育服务事业所应具备的重要条件,它以外显之态完美展现了学校的人文底蕴。学校坚持爱心至上的服务理念,全身心地关心教师生活,关爱学生成长,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办师生之所需,充分地尊重、理解和信任他们,用爱心点亮师生的希望。学校坚持同心一致、共

3、创和谐的服务理念,以良好的情感、情绪影响师生,让全校上下形成情感共鸣。学校服务团队立足于师生幸福,向未来看齐,将真情贯穿在服务的每一步中,为师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用真情孕育其美好未来。它以爱心与竞进为出发点,督促学校为实现教师之价值、学生之理想提供最好的服务。品牌图形标志与含义“爱蕴希望”德育品牌设计理念:标志由学校字母“YY”(宜阳)及众多手掌演化变形为一个抽象的“太阳”造型,其既体现了学校的名称,又凸显了学校以生为本,铸就学生腾飞的理念。标志寓意:标志在整体上神似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象征了孩子们朝气、活泼、健康、快乐的成长。手手相连承载着家长及师长望子成龙,育生成龙的心愿,同时又寓意学

4、校乃育才琢璞之地,是文化的传承之所和传播之地。学生在此陶冶情志,接受知识,唯有从小立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色彩寓意:在色彩上,红色是红领巾的象征,代表着国旗的一角,代表了孩子心中对祖国最真挚的热爱,代表了孩子的茁壮成长,代表了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必将会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代表着新生与活力,代表着孩子身上独有的生生不息及最辉煌的美丽。标志将各种元素巧妙地融为一体,既增加了标志的识别功能,又增添了标志的文化内涵。简洁明了,易于记忆与推广。托起爱心的太阳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那仅是火柴头大的一点火焰啊,可对于一颗渴望温暖的心灵来说,竟被理解为爱的全部。”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大

5、的爱,只有最需要的爱,只要我们肯拿出来,即便这点爱小到如米粒或草芥,也总会有一颗最需要的心灵得到它的呵护和抚慰!爱就是百合花盛开的芳香,别让香魂消沉泥土,请把它带到你要去的地方!而宜阳路小学的全体教职工就是一贯秉承着这样的信念,坚持着我们的坚持,尽我们最大的力量,共同托起爱心的太阳,照亮世界,温暖人心!真情奉献,抓德育队伍建设,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学校校长亲自靠上抓德育工作,德育主任具体抓,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在各自的岗位上承担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责任。我校重点抓好教师群体的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使每一个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楷模。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师德素养

6、。我校经常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和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以及四方区教体局“教师职业道德八项准则”和“教师形象八字要求”,坚持把“育人为本”摆到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牢固树立依法治教的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科学育人的水平,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理论学习采取集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将学习所得以学习笔记的形式加以展示,同时开设师德学习论坛,为教师的学习交流搭建平台,鼓励教师互相交流、切磋,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我校以“敬业、爱生、奉献”为主旋律,开展了“345”师德活动,即三爱:爱学校、爱事业、爱学生;四树:树立学者、师德、师范、师表形象;五承

7、诺:不乱收费、不歧视学困生、不加重学生负担、不怠慢家长、不体罚学生,从而引导教师增强责任感,强化学习型、研究型教师的意识,提高了各位教师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2、促良好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在全体教职工层面开展“微笑面对学生,快乐面对工作”的主题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广大教师的事业心、爱心和责任心,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德育教育中来。学校以爱心岗、心理辅导活动、教师家访等为契机,引导教师多阅读,会学习,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全面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能力,有效促进了良好师德师风建设。3、加强班主任培训。强化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优化班主任工作研讨氛围,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展名师讲座、外出观摩、专题学习等活动,

8、科学规范班主任学习培训。我校鼓励班主任积极撰写德育论文,参与德育研究,提升班主任工作专业水平。“每周一读”读书行动,心理学、教育学、中国文学、古代名著、名家名篇等的广泛阅读,读书行动和班级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班主任自我的文化修养、思想素质、敬业精神和工作能力,为班主任不断发展构建了新的平台。“班主任工作手记”、班主任心语、工作方法介绍、德育案例等,彰显了班级管理中的亮点,在加快班主任的自我成长的同时,达到班级管理的均衡发展。我校进一步完善班主任成长档案,针对班主任工作有突出成绩的老师,在档案中设立名师篇,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班级工作特色案例等内容进行展示。我校经常开展班主任座谈会活动,题目

9、为“智囊班主任一言堂”,即总结一点经验进行交流,提出一点困惑共同探讨。目的是通过班主任之间的交流,提高管理班级的能力,通过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倾听青年教师的管理心声等形式,促进班主任管理能力大提高,管理经验大风收。编写宜小德育风采录,以树立典型,表彰在班主任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爱的教育,树教师良好形象德育品牌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教学、管理、服务部门的齐抓共管,更需要全校教师的通力合作。因此,我们倡导以管理促进教育,以服务护助学风,以环境养育学风,形成齐抓共管、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 我校在课程和各学科中落实了德育教育的教育方法、策略的研究,挖掘了教材中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等的因素。

10、全体教师共同探讨学科中的实施德育教育的要点和难点,并在备课过程中着力渗透。全体教师注重潜移默化,注重全方位教育,努力形成分学科、级段教学体系,将德育教育有效融入到三维教学目标中,扎实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我校还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在其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一支理念先进、育德能力强的骨干队伍。我校还围绕着教育的均衡发展,拓宽领域,挖掘深度,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绿色活动为主要突破口,加强德育校本课程,将绿色理念渗透到每一个教育细节。全体教师还共同围绕着“民俗教育”,一起汇编了民俗教育校本教材,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民俗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等。为了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通

11、安全知识,真正参与到交通安全的学习中,老师们“变成了”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卡通人物,各种鲜艳的图片和着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们立刻喜欢上了交通安全课。课余时间,老师们一起搜索素材,编出了有关交通安全常识的儿歌顺口溜,很快在孩子们中传唱起来。学校不断尝试让交通安全教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数学课上,老师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计算车距、车速、时间;英语课上,老师教学生用外语说、记一些简单的交通术语。英语组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编排了“颜色与交通”英语小诗歌,应用于一年级的英语教学,受到学生的喜爱。这种融安全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的教育方式,寓教于乐,产生了可喜的教育效果。特别的爱,浓浓的师生情我校有6名在智力上、

12、身体上有残疾的学生,为了让每一个残疾儿童享有同正常学生同样接受义务教育,让每一个残疾儿童都能梦想成真。我校开展了“阳光行动” 助残活动。“阳光行动”确立了以诱其成长、援其自我发展的潜能,培养残疾儿童适当的生活态度,教育他们如何在社会环境中生活,逐步培养成“残而有为”的小公民的教育目标。“阳光行动”实施以来,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通过开展大量富有教育实效的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们将“阳光行动”融入到所有的学校活动中,为残疾儿童开通绿色通道,让他们享有更多的权利。雏鹰争章活动中,班主任会和这些孩子一起定章,重新设计获章标准。他们的手拉手小伙伴和他们一起练章。他们的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更受辅导员的“青

13、睐”,每一次活动都尽可能地调动这些孩子的积极性。“校内体验”活动,老师们根据他们的特点安排了合适的岗位,每届艺术节的颁奖仪式上都会看到他们的身影。鼓乐团、合唱团、美术小组这些兴趣小组随时为他们敞开大门。老师们精心的辅导、班主任及时而不夸张的表扬,使这些孩子在各项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对自己也越来越自信。渐渐地,这些学生真正融入到了集体之中。学校抓住每一个有利的教育时机,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每年的助残日,学校都联合开展助残活动。党员、团员老师为残疾学生捐款买学习、生活用品;青年教师争当残疾学生的“辅导员妈妈”;退休老教师为残疾学生购买花花泥,少先队员代表带着自制礼物看望社区中的残疾儿童通过这样的活动

14、,学校每一位教师成为残疾学生的好朋友,随时帮助这些学生,在教师中形成了浓厚的助残氛围。看到有些队员瞧不起这些学生,学校在几个中队开展了“走进无光的世界”中队会,使孩子们争着成为智残学生的好朋友;了解到这些学生因为家庭困难没有照片,利用“四个一”特困基金为他们拍摄了“写真集”这样的主题活动,使校园里形成了越来越浓厚的爱残、助残氛围。我校少先队被评为全国红领巾手拉手助残先进大队,“阳光行动”青年教师集体被评为四方区超越青年人物。用爱驱散阴霾,用心见证未来“用爱驱散阴霾,用心见证未来。”为了这个相同的信念,2007年9月17日,青岛宜阳路小学“宜阳爱心超市”正式启动。学校在干部、教师、学生及家庭中广

15、泛开展了“真心献真情,同心助伙伴”活动,发动大家将家中闲置的物品捐至“宜阳爱心超市”,主动为有需求的孩子提供物质帮助。在教师节“用爱心照亮一片童心”活动中,干部、教师为“宜阳爱心超市”捐款,筹集活动基金;学校还争取了周边共建单位及热心教育公益事业的企业的募捐。“爱心超市”的建立,增强了我校全教职工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起社会以及媒体的广泛关注,汇聚了各界对贫困生的关爱。有许多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单位和个人都纷纷向超市捐款捐物,让贫困家庭的学生和外来务工子女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营造了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助学活动的良好氛围。“超市” 每周根据学生需要不定时开放,供持卡学生、家长按需领取物

16、品,“超市”管理员将学生所选物品一一登记,做到帐物相符。自超市开张以来,这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家长得到了物质上的帮助,感受到了师生们浓浓的爱。学生们愉快地在超市内选择自己心仪的学习用品等。大至书包、衣物,小至铅笔、小刀等,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这个超市真正体现了我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爱心服务学生,创建和谐校园”的宗旨。学生和家长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宜阳爱心超市”不仅对学生提供物质帮助,而且发挥教师“爱心助学团队”的积极作用,为学生解决学习、心理、交往等多方面的帮扶,体现四方区教体局“真情融教”服务品牌的内涵,用爱心点燃孩子们的希望,为他们注入成长的力量,用我们的善举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助学活动的良好氛围,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爱心超市”运行期间,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和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