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550620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180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doc(1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讯工程”专业教学大纲目 录第一部分 学科基础课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1线性电子电路教学大纲7常用通信电子线路教学大纲12数字信号处理教学大纲16电磁场理论教学大纲20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教学大纲26集合论与图论教学大纲32微机原理教学大纲35通信接口技术教学大纲41信号与系统教学大纲45通信原理教学大纲51计算机通信网教学大纲55数据结构教学大纲61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大纲67网络操作系统教学大纲72第二部分 实践性环节程序课程设计(C+)教学大纲77电子工艺实习教学大纲81课程设计(微机原理)教学大纲84课程设计(通信原理)教学大纲90网络硬件实习教学大纲93网络软件实习教学大纲96毕业设计(

2、论文)教学大纲99第三部分 专业限选课信息论与编码教学大纲105现代通信技术教学大纲109现代交换技术教学大纲113通信网测试技术教学大纲116网络数据库教学大纲121网络编程语言教学大纲125网络工程与系统集成教学大纲130网络通信设备教学大纲133第四部分 专业任选课数据网教学大纲136融合网教学大纲140无线网教学大纲144数字系统教学大纲150数据结构教学大纲154软件工程教学大纲158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161现代密码学教学大纲166信息安全技术教学大纲170第一部分 学科基础课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课程号:03050008a 80学时)(一)基本部分1、讲授内容(1)电路模型和电路定

3、律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源,基尔霍夫定律。(2)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电阻的Y形连接和D形连接的等效变换,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3)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电路的图,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4)电路定理叠加定理,替代定理,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对偶原理。(5)一阶电路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一阶电路的全响应,三要

4、素法,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6)二阶电路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阶跃响应,二阶电路的冲激响应。(7)相量法复数,正弦量,相量法的基础,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8)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阻抗和导纳,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相量图,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正弦电流电路的功率,复功率,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串联电路的谐振,并联谐振电路。(9)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互感,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的计算,空心变压器,理想变压器。(10)三相电路三相电路,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三相电路的功率。(11)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信号

5、的频谱非正弦周期信号,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12)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割集,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割集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状态方程。(13)二端口网络二端口网络,二端口的方程和参数,二端口的等效电路,二端口的转移函数,二端口的连接,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2、习题和习题课(内容)习题:课后均留课外作业,一般为13题,内容应和讲授内容相一致。习题课:习题课应根据课程的重点内容和教学情况进行安排。内容:(1)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2)一阶电路分析(3)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3、实验本课程实验独立

6、设课。4、课程设计本课程不安排课程设计。(二)选修(内容)1、对称三相电路中的高次谐波2、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3、傅里叶积分简介4、网络函数5、矩阵A、Bf 、Qf之间的关系6、均匀传输线7、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8、PSPICE(三)教学大纲说明书1、课程在培养计划中所处的地位,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电网络分析、设计与综合的基础工程学科,它属于电类专业共同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计算的基本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有关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并为进一步学习电路理论打下初步的基础。2、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难点,深度和广度(1)正确理

7、解理想电路元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的意义,掌握在所示的参考方向下的理想电路元件的伏安方程和功率计算,了解受控源的特点。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要求从物理概念上加深理解,并能正确灵活地运用。(2)正确理解等效变换的概念,熟练地运用电阻串、并联及YD变换来简化电阻网络。掌握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掌握输入电阻的概念。(3)了解网络的图,树及连支的意义。掌握KCL及KVL的独立方程数。熟悉掌握回路法及节点法,深入理解根据这些分析方法所列写的电路方程式中各项的物理意义;能正确地应用这些方法来分析电路。(4)掌握线性电路的基本性质,正确应用叠加定理来分析电路,熟练掌握戴维宁定理及诺顿定理,能正确,灵活

8、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计算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及其输入电阻;了解特勒根定理及互易定理,一般了解替代定理及对偶原理。(5)掌握电感和电容元件的动态特性;熟练掌握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法;深入理解电路的初始值、时间常数、零状态响应、零输入响应、全响应、自由分量和强制分量等物理概念,并熟悉掌握其分析方法,正确掌握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变化规律,掌握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6)了解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法及二阶电路的过阻尼、欠阻尼及临界阻尼的放电过程,掌握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及零状态响应,一般了解二阶电路的冲激响应。(7)深入理解正弦量的有效值及相位差的物理概念,掌握相量法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R、L、C元件的电压相量与电

9、流相量的关系。(8)熟练掌握阻抗和导纳的物理意义并了解它们之间等效变换的概念,熟练地运用相量法分析正弦电流电路。掌握正弦电流电路中的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概念。掌握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的条件及其特征,了解品质因数Q的意义,一般了解电路的选择性及通频带,掌握最大功率传输条件。(9)深入理解互感概念及同名端的意义,熟练掌握互感消去法,能正确地分析互感电路,一般了解空心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掌握理想变压器的电流比与电压比。(10)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方法及三相功率的计算;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中性点位移,掌握三相电路的测

10、量问题。(11)正确理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中的有效值、平均功率的概念,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方法。(12)了解割集、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及割集矩阵。掌握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了解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13)掌握双口网络的Y参数、Z参数及传输参数、了解混合参数、了解双口网络的转移函数及特性阻抗的意义。掌握双口网络的联接、一般了解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3、习题课、课外习题与作业要求习题课是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解题及计算技能的一个教学环节,它可以是有启发、有讨论的电路典型例题的演示或学生在电路计算中发生的典型错误的分析,可以是有指导,有检查的课堂讨论,也可以是有准备的

11、、紧紧围绕大纲基本内容的专题讨论等。课外习题与作业应该紧紧围绕大纲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进行布置,包括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的习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计算题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综合题,以巩固课堂的教学效果。4、实验要求本课程实验独立设课,具体要求见电路实验教学大纲。5、选修部分要求选修内容一般作为扩大知识面,加强工程背景。根据专业实际需要及授课时数而决定取舍,有些内容可留作自学或参考用。6、课程设计要求本课程无课程设计。7、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 材:电路 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邱关源主编 参考书:电路分析基础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李瀚逊编 电路 机械工业出版社 黄锦安编8、本课程对先修课

12、的要求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9、教学(考核)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课堂理论讲授与习题课相结合;教学手段:传统课堂教学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相结合;考核方法:成绩考核采用参考平时成绩,以期末考试为主的方式。10、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课程内容讲授(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习题课或课堂讨论(学时)课程设计(周)小计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66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44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8210电路定理66一阶电路8210二阶电路44相量法44正弦电流电路的分析8210具有耦合的互感电路66三相电路66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44二端口网络66机动44总 计74680线性电子电路教学大纲(

13、课程号:03050034b 64学时)(一)基本部分1、讲授内容(1) 半导体元器件:半导体的基本知识,PN结的形成及其单向导电性,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结构、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及电流分配和放大作用,结型场效应管与绝缘栅场效应管的结构、特性曲线及主要参数。(2) 放大器基础:基本单管放大电路,放大器的图解分析法(Q点的确定,交流负载线、相位关系、放大倍数、放大与饱和及截止三个工作区,调节Q点及对工作波形的影响),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H参数及等效电路,用H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放大器,Au,Ri,Ro的计算),多级放大器的耦合及Au,Ri,Ro的计算。(3) 放大器中的反馈:反馈电路的识别和正、负反馈的区分,反馈电路的连接方式及工程计算,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4)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频率特性的分析方法,晶体管的高频参数及等效电路,单级和多级放大器的频率特性。(5) 集成运算放大器基础:恒流源电路,差动放大电路,运放内部电路梗概,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6) 运算放大器应用:运放的简化分析方法,反相输入运放,同相输入运放,差动输入运放,线性运算电路,非线性运算电路,比较器和模拟乘法器。(7) 功率放大器:功率输出级的主要问题,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的分析与计算,功率放大器的其他电路。(8) 直流稳压电源:整流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