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发展第三方物流构筑统计信息化系统是关键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7542815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8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发展第三方物流构筑统计信息化系统是关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铁路发展第三方物流构筑统计信息化系统是关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铁路发展第三方物流构筑统计信息化系统是关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铁路发展第三方物流构筑统计信息化系统是关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铁路发展第三方物流构筑统计信息化系统是关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发展第三方物流构筑统计信息化系统是关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发展第三方物流构筑统计信息化系统是关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路发展第三方物流 构筑统计信息化系统是关键 广铁( 集团) 公司统计中心林琳 现代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 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其发展水 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 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2 0 0 1 年年初,国家经贸蚕等六部委联 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 J I L ,将物流产业作 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支柱产业。特别是人世后未来小长的 时期内,国内运输市场将不断面对外资的渗透,甚至会被迫与国外的 物流企业平分天下,铁路货运受到的冲击将尤为严峻。据专家预测, 到2 0 1

2、 0 年中国物流市场容量将发展到1 1 9 7 2 亿元,面对这个“黄金 市场”,中国铁路必须立足自身优势,迎接激烈的市场竞争向现代物 流领域拓展,实现货运物流化,融人市场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 程,促进企业深化改革,实现自身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已是刻不容 缓。 发展第三方物流( T h i r d P a r t yL o g i s t i c s ,以下简称T P L ) 无疑是中 国铁路货运的最佳选择和必然的发展方向。T P L 是相对于自营物流 而言的,它是指商品的流动不是由商品的供应方( 第一方) ,也不是 由商品的需求方( 第二方) 来完成,而是由独立于商品的供应力和需 求方之外

3、的社会化物流企业( 第三方) 求实现的物流活动,是以计算 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支撑,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将原本 分离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购、运输、仓储、代理、配送等环节紧密 联系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以最少的费用、最高的效率、客户 最满意的程度,将货物送达用户的手中。最终以高效的服务达到为 客户降低产品流通费用为目的,物流企业与客户同时受益,实现“双 1 0 2 赢”。铁路运输本身就是供应链中的核心环节,发展第三方物流具 有相当的优势,在于:( 1 ) 遍布全国庞大的运输网络,由于我国的资 源分布与她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长途、重载仍然是铁路唱主角,路 网广阔、机车车辆、一定规

4、模的仓储服务、站场等基础设施完备具备 开展物流业务的硬件基础;( 2 ) 投入巨资创建起并已启用的信息系 统,其规模和涵盖的运作过程是其他物流企业所不町比拟的;( 3 ) 货 运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提高了市场占有率,运输形式多样化,如 “ i 定班列”、“行包专列”,“大宗货物直达列车”、“快速集装箱运 输”等;( 4 ) 满足物流对战略联盟要求的较为稳定的承运关系等等。 在这些优势中建立完善的、功能强大的统计信息系统是开展物流业 务除硬件建设以外的重要和必须的条件。 虽然铁路在物流领域中已崭露头角,如近年来开展的货运代理 等服务受到社会欢迎。2 0 0 2 年,国家经贸委组建的中国物流企业

5、“国家队”3 4 名成员中,中铁集装箱运输中心、中铁快运有限公司名 列其中。另外,“中铁联合物流公司”的成立,也使铁路加快了在物 流领域中的发展步伐,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初具规模,但内在质量 及运作效率亟待提高,迄今为止铁路的物流企业普遍缺乏较完整的 与国内、国际标准相衔接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和较为有效地利用铁 路企业内部本已经具有的信息系统为“物”的流通服务,“物流”1 j “信息流”分离,没有恰当的交忙机能,铁路物流企业内部、铁路物流 企业与客户等之问的信息资源无法共享,无法对物流服务的全过程 做出准确、有效的衡量。因而着眼于国际物流发展的趋势,结合铁路 物流企业的特点,统一物流管理标准,拓

6、展铁路现有信息系统的服务 功能,构筑涵盖物流相关环节的信息系统是不容忽视的。 一、建立橱流统计信息系统必需做好以下工作 1 制定与国际物流信息互通的、适合铁路物流企业性质的统计 指标体系,规范相关的指标定义及其适用范围,贯穿子运输、仓储、装 卸、配送等环节。 铁路既然向T P L 业务发展,其服务的范围就必然延伸至生产 1 0 3 商、用户,其成本核算及统计指标的适用范围就不能拘泥在铁路内 部。铁路现有统计指标体系如财务核算、车辆运营效益统计、运输统 计等等仅仅适用于铁路内部运输生产的不同部门。计划经济体制的 影响,使社会各行业独立发展、形成了各自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企 业格局,备行业或多或

7、少地拥有与本行业相关物资、仓储、运输等机 构,形成似物流、又不完全物流的局面,逐渐形成各自的统计体系,如 物资统计、市场统计、交通运输统计、储运统计等,并且。专业统计不 能等同于物流统计,物流统计却必需涌盖相关统计分支义能反映现 代物流的经营状况,其指标的内涵与外延相对于专业统计的要求高 硬广泛,使用通常的货运量、货运周转量等指标来衡量物流的规模尚 可,但不能反映物流的全过程。特别是铁路运输统计不仅与其他交 通统计相容性低,更不可能与非运输环节的物流业务统计通用。因 此铁路的物流企业要站在物流的全程的角度,结合自身行业特点综 合融人各个统计体系的可适用指标,借鉴国外的物流统计经验,吸取 传统的

8、优秀统计方法,如在经济效益综合评判中采用效益综合率法、 效益平均指数法、综合功效系数法;在分析物流成本中采用因子分析 法;在物流的活动及变化中采取模糊统计法、动态分析法、回归与相 关分析法等,在这些统计方法应用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制定出能反映 各个环节运作效率,包含企业发展总量指标、物流发展结构指标、综 合派生指标等在内并且能与国际物流标准相通的统计指标体系,界 定好相关指标的定义及使用范围,真正做到与向市场相衔接,准确反 映铁路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 2 褴合铁路内部现有的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各信息系统间、铁路 物流企业与生产商、用户间的信息共享。 面对运输市场的竞争,“十五”期间,中国铁路把信息

9、化建设作 为加强营销服务和推进体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完成井将要完成六个 层次的信息化构架,从低往上依次为:通信网络系统、过程控制与安 全保障系统、铁路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办公信息系统、社会化信息服 务系统、决策支持与综合应用系统,后两者是信息化建设的更高发展 1 0 4 目标。作为铁路信息化核心的铁路运输管理系统( T M I S ) 已经基本 建成,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业已投入使用,继而运输调度管理信息系统 ( D I M S ) 也正处在积极的构建中。这些系统使铁路嘻勺信息化水平大 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铁路在发展物流业务方面拥有了外界所不可 比拟的信息化优势,但这些庞大系统中的信息目前仍然是以分支

10、、分 部门地存在着的,互动性不强。铁路内部各个部、系统都有各自的 管理上报模式,如财务系统、收人系统、运输统计系统等各个系统均 不相融,综合分析企业的经营效益时通常只能各说各的理,跨部门、 跨系统的分析论证多数停留在浅层次上的泛泛而淡。其次同是 T I M S 系统中的子系统,列车预确报系统、车号识别系统无法与货票 庠中的信息结合,各个系统的信息均不完全、叉重复设置,不是没有 车次,就是没有发、到站信息等。这些不足掩盖了物流业务要求中 “物”的流通的透明度,货主甚至发货车站都无法得知货物的运输径 路、准确到达的期限等等。铁路内部系统的设置尚且如此,那么与生 产商、用户端的信息沟通必然是不畅通的

11、,或是不完全畅通的。物流 企业很难深人生产商的从原材料的购入到成品的承运的全过程中 去,哪怕是物流企业对其服务对象的生产状况及需求了如指掌,其信 息只是在供应链的一到两个环节中流动,在铁路现有信息枸架的模 式中,信息的全程畅流不易做到。统计信息只有经过传递、交流、应 用越广越多才能形成信息资源积累和优势转化,才能创造更多的经 济效益。所以,首先纵向整合铁路企业内部现有信息系统,实现对外 横向多级用户间的信息共享是保证物流信息有序、高效流动的重要 举措。 3 利用信息技术架设信息共享渠道,统一供应链各环节信息标 准,实现物流业务流程的透明化和标准化。 供应链各环节标准的统一,是做好构筑统计信息化

12、体系上述两 方面工作的先决条件。信息快速、准确的流动更是铁路物流企业开 展业务的根本保证。现阶段铁路物流企业的知名度不广、经营范围 狭窄且发展的步履艰难,其主要琢因是供应链各环节的运作标准不 1 0 5 统一,导致信息传递渠道不通畅,各环节的流通成本无形增大,影响 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铁路物流硬件标准不统一加大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增加 物流成本0 硬件标准体现在:站场等建设的合理性、配套性;供应链 各环节作业的规范性;运输、装卸设备标准的一致性以及信息系统计 算机硬件设备配鼹的统一性、完善性。现阶段铁路物流企业的自动 化、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低,物流器具的标准不配套,诸如铁路运送货 物的托

13、盘标准与多式联运企业的标准不统一,路用集装箱与国际通 用集装箱不统一、部分与国际联运口岸相通的线路轨距与邻国不直 接相通等等,制约了铁路物流企业向外发展的步伐。现在国内经营 物流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其中出现了不少的佼佼者,如中国 首家物流示范基地的海尔物流配备的仓库是自动化、机械化的立体 库,对货物进行标准化的包装,机械化的搬运,物料进出用条形码管 理,应用了机器人、通信传感等国际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并配有激光 导航车以及进口的堆垛机。因此,铁路物流企业要跟上先进物流企 业的发展水平,必须注重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只有 基于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硬件布局合理、规模协调统一、运作标准

14、致、功能完善基础上铁路物流企业才能拥有规模效应,增强竞争能 力,更是为信息快速、准确流动、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奠定基础。 其次,铁路物流企业信息化体系( 软件) 中的关键因素各类 基础信息必须实行标准化,借助信息技术铺设共享桥梁,才能保证供 应链各环节信息通畅。理想中的铁路物流企业供应链信息流被认为 是:( 1 ) 在采购环节中,生产商借助商品条形码技术以及订货系统 ( E O S ) 、电子数据交换( E D I ) 系统采集货物完整的相关信息,通过特 别数据端口输进到铁路物流企业的供应链的信息管理系统中。铁路 物流企业对信息进行存储、分析、整理,根据供应商的运输需求,将与 下一运输环节有关的信

15、息直接做出配装计划,短途货流采用汽车等 或交与合作企业运送,中长途货流直接生成铁路申请耍车计划,通过 电子商务系统与供货者实现资金的安全、及时交流( 2 ) 在铁路运输 1 0 6 环节中,借助信息共享通道将铁路物流企业转入的货物信息,分类、 综合,使符合承运要求的信息汇总成为启运的货票信息进入T I M S 系统的货票库中。此时需运送的货物由铁路物流企业送人车站启 运,做到货物与信息及时进入运输环节。途中货物在经过整合的铁 路共享信息系统中能够查询跟进其流动的状况。信息伴随货物经过 全部运输环节到达目的地。( 3 ) 运输环节结束后信息与货物进入配 送环节中,铁路物瘫企业依据用户的需求,选配

16、合适、灵插的运送方 式将货物及时送达用户手中。实物的流通到此结束,与之相关的信 息保留在铁路物流统计信息化体系中,也可作为反映供求关系变化 的信息反馈到生产商的数据库中,充分利用信息科学蛾指导供应商、 用户企业的经营运作。( 4 ) 以上三个环节由仓储、装卸环节贯穿成 统一的物流供应链。货物与信息在仓储环节周转的时间必须尽可能 短,在装卸环节尽可能便捷,才能保证供应链的时效性、准确性。 只有统一铁路物流企业供应链备环节阀的信息标准,使信息传 递遵循上述流动原则,企业间的经济交流、贸易往来以及技术合作等 才能步调一致,协调发展,铁路货物运输“物流化”才有可能真正实 现。 4 统计信息系化体系的构建必须是以被服务对象为中心,具备 层次分明、协调作用的基本功能、扩展功能和智能化控制等功能。 统计信息系化系统的构建除了满足铁路物流企业经营需求外, 众多的太、中、小型的被服务企业具体的、不断提高的物流需求应作 为企业的工作中心,不断完善系统的基本功髓、加强扩展功能、提高 智能化控制的水平来适应他们的发展。对于中、小企业客户,铁路物 流企业应制定“一体化”服务政策,站在客户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