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信号放大电路.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493907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PPT 页数:120 大小:3.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控-信号放大电路.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测控-信号放大电路.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测控-信号放大电路.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测控-信号放大电路.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测控-信号放大电路.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控-信号放大电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控-信号放大电路.(1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信号放大电路 2.1 运算放大器的误差及其补偿 2. 2 噪声的基础知识 2. 3 典型测量放大电路 2. 4 隔离放大电路 作用: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种类繁多。 2.1 运算放大器的误差及其补偿 2.1.1 实际运算放大器及其特性 序号 参数名称 理想值 实际值 1 差模增益 90100dB以上 2 共模增益 0 0dB以上 3 输入阻抗 100k数兆欧 4 输出阻抗 0 10数百欧 5 带 宽 0 010Hz(或010kHz) 6 动态范围 0供电电压 有限部分 7 输入失调电压 0 纳伏至毫伏 8 输入失调电流 0 皮安至微安 9 噪 声 0 纳伏至微伏 2.1 运算放大器

2、的误差及其补偿 2.1.1 实际运算放大器及其特性 uo ui + - +N R1 R2 R3 反相放大电路 ui + + - N uo R1R2 R3 同相放大电路 2.1 运算放大器的误差及其补偿 2.1.2 失调及其补偿 2.1.2 失调及其补偿 2.1.2.1 输入失调电压: 零点漂移: 随时间或温度的变化而引起。 引起的输出失调电压为: 输入电压为零时的输出,由于前置放大级不对称造成。 2.1.2.2 输入失调电流: 引起的输出失调电压为: 2.1.2 失调及其补偿 减小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的方法: (1)uo1=(1+R2/R1)Uos 稳定温度、放大倍数不可过大 (2) u

3、o2=IosR2 R2不可过大,一般取10100k 2.1.2.3 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的测量 1. 闭合时,输出电压为 2. 打开时,输出电压为 2.1.2 失调及其补偿 2.1.2.4 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的调整 1外部调整法 (1)把调整电压 (mV)加 在运放的反相输入端 2.1.2 失调及其补偿 调 零点调整。 2.1.2 失调及其补偿 (2)把调整电压 (mV)加在运放的同相输入端 调 零点调整。 2内部调整法 通过运放的调整端子,调 零点调整。 2.1.3 转换速率和最大不失真频率 1转换速率: (表示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的能力 ) 运算放大器的输入为正弦波时,而输出

4、为三角波的斜率 。 2最大不失真频率: 若 ,则最大速率为: 2.1.4 运算放大器的振荡与相位补偿 2.1.4 运算放大器的振荡与相位补偿 1加相位滞后RC网络 2加相位超前RC网络 2.1.4 运算放大器的振荡与相位补偿 3.在负反馈放大器中,若输出与输入相位移相 ,则 负反馈正反馈,从而产生自激振荡,故外加RC补偿网络。 2.1.4 运算放大器的振荡与相位补偿 4常用的相位补偿电路 2.2 噪声的基础知识 噪声:就是干扰有用信号的某种不希望的扰动。通常,把 外部来的称为干扰,把内部产生的称为噪声。 一、电子线路固有特性噪声可分为 1、热噪声:由导体中的电荷载流子的热激振动引起的噪声 k

5、玻耳兹曼常数,k =1.3810-23J/K; T 导体的绝对温度(K); B 测量系统的噪声带宽(Hz); R 导体阻抗的实部()。 2.2 噪声的基础知识 2、低频噪声:与晶体管表面状态以及PN结漏电流有关的噪声 式中 k1 与材料有关的常量,其量纲与a、b有关; I 工作电流(A); a、b 由实验确定的常数,对各种半导体, b=0.81.5,a通常为1; f 工作频率(Hz)。 2.2 噪声的基础知识 3、散弹噪声:流过二极管、三极管位垒层的载流子不是连续 的,而是脉冲性质的,电流的方均值或方均根值不为零 式中 q 电子电荷,为1.5910-19C; IDC 直流电流(A); B 测量

6、系统的噪声带宽 (Hz)。 2.2 噪声的基础知识 二、电子线路固有特性噪声可分为 1、白噪声 白噪声或白杂讯,是一种功率频谱密度为常数的随机信号或随 机过程。信号在各个频段上的功率一样,由于白光是由各种频 率(颜色)的单色光混合而成,因而信号的这种具有平坦功率 谱的性质被称作是“白色的”,此信号也因此被称作白噪声。 2、有色噪声 相对白噪声不具有这一性质的噪声信号被称为有色噪声。 2.2 噪声的基础知识 减小噪声影响的主要措施 (1)采用噪声小的器件; (2)采用信号调制解调与滤波,限制通频带; (3)采用屏蔽措施; (4)采用高共模抑制比电路。 减小漂移影响的主要措施 (1)采用低漂移放大

7、电路; (2)合理设计偏置电路; (3)采用信号调制解调。 作用:放大传感器输出的电压、电流或电荷信号。 类型:由传感器决定。如:应变式传感器采用电桥放大 电路,压电式传感器采用电荷放大电路。 2.3 典型测量放大电路 几个重要术语: 差模信号:集成运放两输入端同时输入极性相反的信号。 共模信号:集成运放两输入端同时输入极性相同的信号。 差模增益Kd:差模信号输入时的增益。 共模增益Kc:共模信号输入时的增益。 共模抑制比:CMRR=差模增益Kd/共模增益Kc。 开环增益K:集成运放在开路状态下的差模增益。 闭环增益Kf:集成运放在闭环状态下的差模增益。 测量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 输入阻抗应与传

8、感器输出阻抗相匹配; 稳定的放大倍数; 低噪声; 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以及低的漂移; 足够的带宽和转换速率; 高共模输入范围和高共模抑制比; 可调的闭环增益; 线性好、精度高; 成本低。 1、反相放大电路 特点:性能稳定,输入阻抗(R1)低 。 而且提高输入阻抗与提高增益之间存在矛盾。 uo R3 ui R1 R2 N - + + 2、提高输入阻抗和增益的变形反相放大电路 要求: uo R3 ui R1 R2 R5 R4 N - + + 增益提高了 特点:输入阻抗高,易受干扰(没有虚地共模电压大) 。 3、同相放大电路 R2 uo R3 ui R1 N - + + 4、跟随放大电路

9、特点: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小,电压跟随,电流放大。 R2 uo ui R3 N - + + 5、差动放大电路 定义:把二个输入信号分别输入到运算放大的同相和反相二 个输入端,然后在输出端取出二个信号的差模成分,抑制二 个信号的共模成分。 R3 uo R4 ui2 R1 R2 ui1 + - + N uo + - + N ui1 R1 R2 R4 ui2 R3 ui1作用时电路的输出uo1 ui2作用时电路的输出uo2 令Kc =0,得 R2/R1=R4/R3 , 即取R2/R1=R4/R3得: uo + - + N ui1 R1 R2 R4 ui2 R3 为减少器件品种和提高工艺性,工程上常取

10、: R1=R3,R2=R4。 uo + - + N ui1 R1 R2 R4 ui2 R3 特点:只有差模信号,CMRR高达80分贝,但Zi较低,增益调 节困难。 关于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的几个概念 (1)作用:用来抑制传感器输出的共模电压,提高共模抑制 比 。 (2)应用场合:要求共模抑制比大于100dB的场合,例如人 体心电测量,信号很微弱,而干扰很大。 (3)方法:采用多个集成运放串联组成的测量放大电路;采 用差动放大电路,使ui1和ui2的共模电压抵消,但要求外接电 阻完全平衡对称。 关于分贝的几个概念 (1)分贝dB 是以美国发明家贝尔(decibel)命名的。因为贝 尔的单位太粗略

11、而不能充分用来描述我们对声音的感觉,因此 前面加了“分”字,代表十分之一。1分贝等于1/10贝尔。声学领 域中,分贝的定义是声源功率与基准声功率比值的对数乘10的 数值。用于形容声音的响度。 (2)还可表示两种电压或电流值或类似声量(如声压或质点速 度)之比的一种单位,等于电压或电流比的常用对数的20倍,如 果两种电压或电流是在相同电阻上测得的话。 (3)功率量:因此功率值A与另一个功率值B之比用分考虑功 率或者强度时, 其比值可以表示为分贝,这是通过把测量值与 参考量值之比计算基于10的对数,再贝表示为:dB=10lg(A/B) 。 (4)场量:考虑到场的幅值时,通常使用A的平方与B的平方

12、之比。这是因为大多数场量应用的功率与幅值的平方成比例; 并期望对同一应用采取功率计算的分贝与用场的幅值计算的分 贝相等。因此使用下述场量的分贝定义:dB=20lg(A/B) =10lg(A2/B2)。 (5)对数标度表示的优点:例如,用对数标度来表达声音和 噪音人类的听觉反应,是基于声音的相对变化而非绝对的变化 。,对数标度正好能模仿人类耳朵对声音的反应,1分贝正好 是人类能够区分的声音差别。你知道一个声音与另一个声音结 合时,会产生什么结果吗?我们都知道60个苹果加60 个苹果, 等于120个苹果。但是,这并不适用于以分贝来表示的声音。 事实上,60分贝加60分贝只等于20lg2+60=66

13、分贝。 20lg(A/B)=60分贝,即A/B=103 。两个声音合成是声压叠加: 20lg(A/B+A/B)=20lg(2103 )= 20lg2+ 20lg(A/B)= 66分贝。 (7)共模抑制比 共模抑制比定义为当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运放差模增益与 共模增益的比值: CMRR=差模增益Kd/共模增益Kc。 由于共模抑制比很大,大多数运放的共模抑制比一般在数万 倍或更多,用数值直接表示不方便比较,所以一般采用分贝 方式记录和比较,CMR=20lg(Kd / Kc)。一般运放的共模抑制 比在80dB(Kd / Kc=104),几个运放组成的测量放大电路的 共模抑制比可达100120dB之间

14、。 6、反相串联结构型双运放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 ui2 ui1 R1 R2 R4 R6 R5 R3=R1R2 R7 =R4R5R6 uo + - + N2 + - + N1 uo1 ui2 ui1 R1 R2 R4 R6 R5 R3=R1R2 R7 =R4R5R6 uo + - + N2 + - + N1 uo1 ui2 ui1 R1 R2 R4 R6 R5 R3=R1R2 R7 =R4R5R6 uo + - + N2 + - + N1 uo1 uo=(R6R2/R4R1-R6/R5) uic +(-R6R2/2R4R1-R6/2R5) uid 令Kc =0,得R2/R1=R4/R5 即取R2/R1=R4/R5得 只有差模信号,但输入阻抗低。 通常取:R1=R5,R2=R4 外接电阻平衡对称。 7、同相串联结构型双运放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 uo ui2 ui1 R4 R3 uo1 R2 R1 + - + N1 + - + N2 uo ui2 ui1 R4 R3 uo1 R2 R1 + - + N1 + - + N2 IR 令Kc =0,得R1/R2=R4/R3 即取R1/R2=R4/R3得 uo ui2 ui1 R4 R3 uo1 R2 R1 + - + N1 + - + N2 只有差模信号,输入阻抗很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