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促进化学课堂有效生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73121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促进化学课堂有效生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促进化学课堂有效生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促进化学课堂有效生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促进化学课堂有效生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促进化学课堂有效生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促进化学课堂有效生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化学课堂有效生成摘要:化学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在向未知方向挺进的过程中,随时有可能产生许多生成性问题。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敏锐地捕捉动态生成的资源并加以利用,在师生交流中促成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动态生成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学生资源 一、问题的提出 生成,是指生长和建构。新课程教学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无法准确预见。化学课堂在生成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过程向我们敞开,这里有疑惑,有错误,也有洞见和各种奇思妙想,超出了预设方案之外。然而正是这些不确定性和可变因素的引入,才使课堂教学有可能更

2、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可能让学生思绪飞扬、兴趣盎然,使师生积极互动,摩擦出创造的火花,涌现出新的问题和答案。生成在情境中萌芽,生成在“冲突”中提炼。二、促进化学课堂“有效生成”教学的实践探微 案例:勒夏特列原理的教学片段 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实验中,由于实验条件有限,笔者请两个同学上实验讲台来演示。收集二氧化氮在三个同等规格的圆底烧瓶中,使烧瓶内气体的颜色大体相同,然后塞紧塞子备用。把上2面的三个烧瓶分别放在热水浴液中,冰水浴液中和实验台上,比较三个烧瓶里气体的颜色。同学们观察到浸泡在冰水中的 NO2 球的红棕色明显变浅,浸泡在热水中的 NO2 球的红棕色明显加深,这时,一个意外出现了

3、,浸泡在热水中的 NO2 球的瓶塞“啪”的一声,被弹起半尺高,做实验的同学赶紧塞紧瓶塞,奇怪的是,塞子它不听使唤地继续跳起,而在冰水浴液中的塞子却安然无恙。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探究这些现象的缘由。有的同学根据观察到的颜色变化,认为在热水中 NO2 的浓度在增大,N2O4 的浓度在减少;而在冰水中 NO2 的浓度在减少,N2O4 的浓度在增大;认为平衡在向生成 NO2 的方向移动,而在这个平衡体系中正好是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更有的同学觉得勒夏特列原理与物理学中的楞次定律很类似,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产生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虽然是“阻碍”原理,但并不是阻碍到底,是“减弱” ,不是“

4、消除” ,此时平衡移动的方向将会阻碍温度的升高或降低的变化。2NO2(g)(红棕色)N2O4(g)( 无色)H=56.9kJ/mol 当出现偏离原教学预设的意外问题时,我及时对这些“意外”进行“过滤” ,准确捕捉、判断、整合由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信息,顺水推舟地让学生用“阻碍”这个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更好地理解化学平衡原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减弱”两字的含义,不要错误地认为是“消除” 。在后来的测试中发现,全班同学在化学3平衡中错误率极少,而以往这个内容学生的错误率是挺高的。 “意外”促进了化学课堂的有效生成,收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促进化学课堂“有效生成”中应注意的问题

5、 1.不能信马由僵,任由学生发挥 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构建动态生成性的课堂更不是教师不用备课,不是盲目、被动、天马行空地开展教学。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激活、捕捉和应对,需要以教师的知识和经验积累为基础。因为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动态的、多变的。所以,我们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尽可能考虑细致全面些,问题的设计严谨些,点拨精要些。上课时应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 2.反思化学课堂 “生成 ”教学 我们在化学课后要及时记录成功和失败之处,并与备课时预料的情况进行比较。记录自己对教学的灵感,记录学生的奇思妙想,用来整合、丰富、深化我们的教学内容。反思课堂

6、教学的成功、失误、创新,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经验,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机智和灵活驾驭教学的能力。 我也要求学生进行反思,如果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反思,他们就不再会将自己视作知识和技能教学的被动接受者。在很大程度上,学生反思是在对自己的科学态度负责,是对他们参与的有意义的学习和思考负责。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促4进“生成”价值最大化。 总之,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与建构、共同成长的过程。作为一名新课程教学的实施者,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把“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过程转变为“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在关注“学生体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高靖华放开学生的手抓住学生的心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9,6。 2王赛萍化学非预设课堂初探.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8,6。 3叶澜重建课堂过程教学观J.教育研究,2002, (10) 。 4肖丽华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