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化朗读,让学生有章可循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73108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程式化朗读,让学生有章可循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程式化朗读,让学生有章可循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程式化朗读,让学生有章可循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程式化朗读,让学生有章可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式化朗读,让学生有章可循(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程式化朗读,让学生有章可循语文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 “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 ”明确强调了语文朗读的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朗读中却出现了下列现象:一是目的不明。读的花样多,看似热闹,其实读前无要求,读中无指导,读后无评价,学生只是有口无心地“念经” ,没用情去读,缺乏目的性。二是层面不广。不管是检查性朗读还是感情朗读,都是几个尖子在主演,大部分学生当听众,成绩不理想者连机会都没有。三是指导不力。如重声音形式,轻内心体验。只要求把某字词读得重(轻)些,把某句子读得快(慢)些,忽略了朗读的表情达意。四是素

2、质不高。有些教师素质不过关,不能使用标准的普通话教学,甚至带学生唱读;有些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对课文情感把握不准,起坏榜样。五是时间不足。 “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朗读流于形式。 因此,探索小学语文有效朗读教学策略,以提高小语朗读质量,回归小语朗读本位,自然就成了重要的课题。 “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 ”(叶圣陶)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有效的朗读呢?笔者在教学中做到程式化朗读,让学生有章可循,大大提高了朗读的效率。 一、自由朗读,扫清障碍。先让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个人读、小组读) ,碰到不懂的生字新词,自主地翻阅资料解决,或请教2老师,扫除障碍,初步把握

3、课文意情。为了增强目的性,还可通过生字词的练习或听写,考查学生掌握的情况,促进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与有效性。 二、个体朗读,理解内容。抓住重点,理清思路,定好情感。如教 月光曲时,让学生听着“月光曲” ,进行个体朗读,想像和穷兄妹一起静静地听着,想像着月光、大海在唤起的情感中享受美文之情,步入陶醉之境,读出“舒缓升起逐渐增强激昂澎湃”的景韵!再了解贝多芬感情的变化:对穷兄妹的同情遇到知音的激动茅屋里产生的激情,整体把握课文,并从中感悟一些有感情朗读的方法。为了让学生确切把握感情基调,也可通过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或课后思考题,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 三、独立试背,感知情意。线索理清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试背。

4、课堂上,可采用小步子策略,进行分片段背,不求背全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朗读兴趣。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在品读第二自然段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背诵,不但激发学生朗读本自然段的兴趣,还为背诵第三自然段奠定了基础。 四、交叉互背,深入品味。此时让同桌互相有感情地背诵,深入品味感情与文字的融合。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五、表演背诵,逐步升华。演背,声音要洪亮,最能体现大声朗读的魅力。边背边“演” ,当然要深知内容所蕴含的情感,才背3得生动。刚开始时,可让学生指着图片或影片来作解说性的背读,逐步让“想争冠军”的人以形神作手段,绘声绘色地表演背。 从整个小学的教学来看,其教学的

5、序进性是非常清楚的;从整个一篇课文来看,要遵循“读准读通读流利读出感情”这样的一个操作过程。从具体的片段教学来看,根据片段的具体情况要具体对待。第一种,对比较容易理解的课文,这种课文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在读中深入体会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第二种,对内容比较深奥的课文,要先进行理解品味,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后,才能读出情感。第三种,对古诗的教学教师要加强范读的指导,要学生读出节奏,读出押韵,学会吟诵。三种因课而异的朗读指导方法,能帮助学生理解透课文,更加投入地读,读出文章的“味道”来。让学生“读进去” , “读出来” ,形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情境交融之态势,还读书之本性,步入原生态读书之胜境,这正是小语教师的职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