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特有功能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72153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画特有功能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版画特有功能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版画特有功能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版画特有功能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版画特有功能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版画特有功能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画特有功能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版画特有功能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版画教学是中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的组成部份,根据大纲的要求早已纳入中小学美术教材,成为必修课,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由于受教学条件限制的客观原因或观念方面的主观原因的影响,版画教学又往往是中小学中容易忽视、不便进行的教学内容之一,尤其在广大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更为普遍,版画课或只给学生作课堂讲解、或改作版画欣赏、或放弃不教。 其实,版画这一画种不仅同其他美术样式一样,具有较强的审美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更由于兼具绘画和工艺的特性,版画有更突出的动手的实践性特征和动脑的创造性思维特征。版画进行过程的多次转换、多次创造的功能是其他绘画种类所不具备,更无法替代

2、的。这些功能和特性恰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征,对于发展学生素质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正因如此,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等国非常重视在中小学开展以版画教学为中心的展览、交流、陈列、观摹等一系列课内外、校内外活动,甚至发展了一些儿童版画协会,有的协会已存在很多年,收藏收集作品数万件之多。鉴于不少学校版画教学不到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吸取发达国家认识和发展版画教学的先进经验,渝北区在一些学校开展了课内外结合,以课外为主的版画教学、创作、展览竞赛、观摹交流活动。近年,在全区 15 所学校组织了题为 版画教学对中小学2生美术文化素质发展的研究 ,在完成大纲和教材规定的美术教学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多年课外发

3、展少儿版画的实际,突出抓了中小学版画教学及相关活动的探索、尝试和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教育效益和社会效益。或者可以说,在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发展方面、在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方面、在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方面、在向社会展示和交流成果方面产生了四个效益:培养学生效益、美术师资建设效益、美术教育教学改革效益和社会良好的评价反馈效益。通过研究,从中获得更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我们认为,版画教育有几方面的特有的功能应该充分认识,并引起足够重视。一、版画特有的转换功能和创造功能版画作品形成过程的多次转换和几度创造,使其具备特有的转换功能和创造功能。一件版画作品同其他画种的艺术作品形成一样,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构思

4、画稿作品。其中包含了体验生活、收集搜索素材等,必然存在从构思向画稿的转换,由画稿再到终极作品的转换。第一次转换为无形形象(思维形象) 向有形形象( 可视形象)转换、第二次转换为有形形象 (初级视觉形象) 向视觉形象( 艺术视觉形象)转换。除此之外,版画还具有其他画种所不具备的更多的转换层次,我们知道,版画通常是通过构思画稿( 纸稿)画版(画在板材上) 刻3制 印制,从而可以产生多份原作。在画稿向画版的转换,看似重复,实则两种体验,不同媒材和绘制工具给人的心理和身体不同的触动,画版对于画稿是一种再创造过程。由画版到刻制、再到印制成画面,更是经历了几个再创造的转换过程。在这些充满创造的转换环节中思

5、维的创造性因子得到充分的触动、激活,并有了充分释放的天地。版画印制的过程对于学生的作用也不同于其他绘画形式,既充满乐趣,又充满成功的喜悦,版画可以连续印制多份完全一样的画面,更会让学生感到惊喜和意外。之所以充满乐趣,还由于是对前面几个过程辛勤付出的一种轻松调剂,一种将要看到创造成果的好奇和期待的吸引。印制的版画作品,一般是学生手绘的能力很难达到的效果,有象印刷品一样的规整感、精制感,更能给学生美的陶冶和感染。加之印制过程滚动油墨或多次填色、印纸反复覆盖又揭起,反复动手按压摩擦,情感获得充分渲泄,个性思维得到极力发挥,实则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创作创造过程和审美体验过程。二、版画特有的动手功能和育人功

6、能版画制作过程中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特性,使其具备了特有的动手功能和育人功能。虽则一切绘画活动都有手脑并用的特性,但版画的动手从本质上已不同于其他绘画的动手,因为它已具备了体力性较强的工艺或雕4塑中的动手的特征。版画作品的完成是在版材上,使用的是刻制工具而不是绘画工具,有了与画笔完全不同的身体接触,完全不同的使用方法和处理技巧,从而获得审美心理上的不同的体验,带来对情感和兴趣因素的不同作用或刺激。前述不难看出,版画是绘画和工艺有机结合的一种绘画形式,在动手动脑方面的训练比之其他画种,有更明显的独特作用。由于版画创作过程特有的多种转换功能,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和创造能力必然获得更多启迪,得到更好

7、的发展,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个性得到更好的表现。这里面有很多作用因素,但更本质的一点是,版画这种特有动手动脑过程:多种材质的接触使用、多种工具的运用体验、多种视觉的刺激转换,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它的多变更适合儿童求异、求趣、求变的心理需求,它的多种操作更符合儿童好动、好试、好玩的心理特征。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与他的终身定向有关,而终身定向最初往往始于兴趣,学生爱学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主动学,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反之,则不愿学或被动学。从这个意义上讲,版画很适合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的需要,也不难得出,为什么日本等发达国家一直那样重视中小学版画教学和与之相关活动的开展。党和国家“关于深化教育

8、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素质教育简而5言之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重视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根据这种理解,我们认为首先是转变教育观念,包括教人观念和育人观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去开发有助于创造学习的教学资源。我们认为版画特有转换过程形成的创造功能和手脑并用功能,在教学中集中表现为很强的审美功能和育人功能,符合素质教育重视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要求,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育人内涵,宜于在

9、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得到进一步强化,从课程的设置上可作调整增加,更应在活动课、课外活动中提倡。三、版画特有的交流功能和社会功能由于版画通过印制,能够产生多份原作的特点,决定了版画在参展参赛、出版发表、赠友送人等方面具有优于其他美术样式的交流功能,由此也就有了优于其他美术形式的社会功能。现代教育提倡让每一个孩子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和成功感受。成功感是学习的源动力之一,由于版画特有的便于交流的社会功能,能够在校园内外的各种交流活动中和媒体上获得更多的机会,因而有更多的成功体验,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成功激励。这种交流功能、社会功能,受益的不仅是获得成功机会的孩6子,对孩子本校、本年级、本班

10、及其周围的孩子,甚至亲友的孩子、孩子的兄弟姐妹,都有积极的鼓动激励作用或影响。渝北区近年来,数百件中小学美术作品,在国内外获奖,在人民日报等刊物发表,编入四川和重庆地方美术教材等,其中主要为版画作品。 重庆日报91 年以来连续四次专版发表渝北版画。2001 年 11 月。渝北少儿版画纳入本世纪最大规模、由中国美协、版协等主办的“中国重庆版画节”内容,展出 85 年以来的版画127 件,编入由文化部长孙家正题写书名、中华出版社出版的渝北少儿版画集175 件。这样一个年段跨度的学生画作能够得到较完整的保存,并参加多种展览交流,其他画种是不可想象的。王琦、宋源文、力群及欧洲木版画基金会董事、日本友人

11、等参观了展览和学生现场制作版画,并现场题词,给予高度评价,且收藏版画 10多件。多家电视、报刊给予了报道,刊发学生作品、发表专家评介文章等。此次盛会在中小学校园中造成的影响和振动,不仅给参与学生带来成功的喜悦,对学校师生也是一种鼓舞。四、版画对多种媒材的发现功能和利用功能由于版画是通过制版,然后印制完成,因而为在板材的发现、选择利用的多样性提供了更大可能。结合我们的探索和实践,介绍几种作为版画制作媒体的板材的发现利用和师生在版画创作中的多种7处理方法:(一)吹塑纸版画。吹塑纸纸面有一定纹理,具有质地比较柔软,便于刻划,受墨(油墨) 力强、印制方便等特性,很适合中小学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学习和创作

12、版画之用。渝北少儿版画始于 90 年代初,目前已形成以黑白吹塑版画为主体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少儿版画师生群体。在吹塑版画刻制中使用工具主要为铅笔(削尖的和未削的)、圆珠笔、竹筷、铁钉、小刀等,刻制方法有线刻划法,单层或双层剥刻法、切挖法、刮划法、压划法、搓揉法等多种方法,既可混用,也可一种方法完成,还可多种并用。由于方法多样,运用灵活,出现了十分丰富多变的画面效果,有的象木刻、石刻,有的象铜版、丝印。还有的象岩画或实物版画等。(二)拼贴纸版画。常见的拼贴纸版画多以平面的卡纸块拼贴在底板上构成供印制的画面,这种纸版画往往比较单调、容易重复、给学生发挥的余地不大。通过探索,我们作了很多实践尝试:一是

13、拼贴造型的纸块的多种选择,如包装箱纸盒背面瓦棱肌理的利用,其他具有凹凸,类似浅浮雕包装盒等的利用。其次,图画纸等通过搓、揉,然后根据需要展开,剪或撕后用作拼贴材料,还可以将纸块折叠后拼贴成画面等。由于有了多种具有创造性的处理,所使用的拼贴媒材已不再是纯自然的卡纸或其他纸块了,这时已赋予它们艺术生命,因此出现的版画画面,必然丰富多彩,甚至出现始料未及的8效果和预料以外的艺术感染力。另外在印制版画的纸张探索方面也取得很好成绩,可以用各种厚度、各种纹理、各种色泽的纸进行印制,出现各种需要的效果。总之,版画是一种纯粹审美意义上的既朴素又高雅的艺术形式,版画又是一种较早且广泛用于人类活动的实用艺术或工艺

14、。据资料介绍,被认为迄今发现最早的木版画,即唐咸通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其刻技纯熟、印刷精美,已可证明它的前面已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生发展时期,另在旧石器时代人类早期的岩画中,就有用手蘸色按压印在岩石上或以手作模周围刷色,类似今天版画的阳刻和阴刻等,在古代先民制陶工艺中用绳或其他东西在泥胎上压印图案花纹等。如果说人类进化始于劳动,那么艺术则源于生活。由于我们的研究强调通过开发形象思维和创造思维、个性思维,从而达到发展以审美为主线的美术文化素质的目标,因而教师非常重视学生面对社会、走向生活,通过版画语言表现社会、反映生活。这样的过程,学生必然要更多地认识了解社会生活和各种事物,也就必然通过他们自己的切身感受观察和体验,获得更深刻、更实在的认识和理解,因而在版画作品中表露的儿童特有的版画语言必然真诚、真切而丰富多姿。专家们称渝北少儿版画语言独特、形式多样,真情感人。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