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学设计与评点.pdf

上传人:da****in 文档编号:117275231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4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鸡》教学设计与评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母鸡》教学设计与评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母鸡》教学设计与评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鸡》教学设计与评点.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母鸡 教学设计与评点 滕宝明刘建锋 母鸡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的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一是通过阅 读课文,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 ; 二 是通过与 猫 的对比阅读, 体会两篇文章的写法虽然 不同, 但同样都表达了对动物的深深喜爱之情 。刘建 锋老师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 紧扣文本 的特点展 开教学 , 为学生在文本和之间架起 了一座桥梁。具体 表现在 以下几点 : 一 、潜心会文。 发现文本表达的秘密 从学生学语文的角度, 母鸡 一文的价值体现在 哪里呢?相较本单元 的其他课文, 本文最应突出的重 点是什么呢? 刘老师在一 次次地 细读课 文

2、 之后 。 发 现 了本 文表 达上的秘密 : ( 1 ) 先抑后扬。先写一向讨厌母鸡, 再写 不敢再讨厌母鸡。通过对 比, 衬托母爱。( 2 ) 用词讲 究。同样是这只母鸡 , 作者对它的态度不同, 用词也随 之不同。品读了这些词语 , 也就揭开了作者写作的奥 秘。 如此一梳理, 母鸡 一文的教学便柳暗花明了。 二 、 精心设计 。 把握课堂教学的核心 本堂课 , 刘老师抓住“ 态度不同, 用词也就不同” 这个核心点, 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导入环节, 借助两 组词语猜谜, 初步引出核心点。接着进入文本, 通过叫 声的前后对比, 初步体会这个核心点。然后由扶到放, 让学生 自己去找词语, 给词

3、语分类, 发现用词 的奥秘, 再次体会核心点。最后 , 再试着转变态度 , 去写一写母 鸡下蛋时的表现, 从文字运用的角度去深人体会这个 核心点。由此, 我们发现, 整堂课的设计 , 始终抓住“ 态 度不同, 用词也就不同” 这个核心点, 有条不紊地展开 教学, 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 三、 用心架设 , 构建读 写结 合的桥梁 在这 堂课 上 , 刘 老师 抓住 “ 态度 不 同 , 用 词 也 不 同” 这个核心点, 引领学生从读到写 , 根据课文第三 自 然段 , 重新写一个母鸡下蛋时的场景。这样的读写结 合 , 既为学生提供了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 , 又 通过练笔 内化 了 习得

4、的知识 。因此 , 对 于提 高学 生 的 习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 刘老师这节课是一堂扎实有效的语文课 , 也 是一堂充满浓浓语文味的课。以上纯粹是个人观课后 备课参 考 的一点感受 , 愿同行们一起探讨 , 一起研究 , 共同享受 语文教学带给我们的快乐。 附 : 刘建锋老师 的教学设计 一 、猜动物 , 体会“ 态度 不同, 用词也就不 同” 1 请看上面 的关键词, 猜猜是哪种动物。( 第一 组 : 小巧玲珑 身手敏捷 才智过人; 第二组: 生性多疑 花言巧语 阴险狡诈) 2 观察一下屏幕上的这两组词 , 你有什么发现。 是啊, 同样是这只狐狸, 我们看的角度不同, 对它的用 词

5、也会不同。L , l n 猫, 可以这样介绍( 贪玩、 胆小) , 还 可以怎么介绍。所以说 , 介绍同一样动物, 我们看的角 度不同, 对它的用词也就不同。 3 有一位作家, 他既写了猫, 又写了母鸡 , 他是谁 呀。( 出示图片) 今天, 我们走进老舍的文章, 看看他 又是用怎样的方法来介绍这只母鸡的。( 板书: 母鸡, 齐读课题 ) 设计意图: 用“ 看关键词, 猜动物”, 激发学生兴 趣 , 并引出本课教学的核心点: 态度不同, 用词也就不 同。为全文教学做铺垫。 二、 对 比阅读 , 体会“ 态度 不同, 用词 也就 不同” 1 通过课前预习单的反馈, x x x等同学认为这段话 比

6、较难读。这段话较长, 里面藏着许多生字。谁来挑 战一下。( 出示第一 自然段, 指导读好母鸡叫声的词 语 。 ) 2 读着读着 , 老舍笔下一只怎样的母鸡呈现在我 们面前。( 板书: 一向讨厌) 3 还是这只母鸡 , 成为母亲后, 它的叫声在作者听 来, 却是这样的( 出示第七 自然段) 读着读着, 一只怎 样的母鸡又呈现在我们面前。( 板书: 不敢再讨厌) 4 从开始的“ 讨厌” , 到最后的“ 尊敬” , 作者对母 鸡的什么改变了。( 板书: 态度改变) 快速浏览课文 , 给课文分段, 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 写“ 讨厌 ” , 哪几个 自然段是写“ 不敢再讨厌 ” 。这两部 分内容 , 是用

7、什么连接起来的。( 认识过渡段的作用) 5 刚才, 我们从作者对母鸡叫声的描写中, 体会到 他前后态度的变化。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改变 了, 所以 用词也改变了。像这样 的地方, 书上还有很多处。请 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 , 男生用横线画出表示讨厌的词 2 0i 7 8 证 丈 备课参 考 语, 女生用波浪线画出不敢再讨厌的词语。等会儿我 们来交流。 设计意图: 通过叫声对比, 发现作者前后态度的 变化, 体会 : 态度不同, 用词也就不同。 三 、 词语分类 , 体会 “ 态度不 同。 用词也就 不 同” 1 我把同学们找到的词语摘录在大屏幕上。之前 我们根据母鸡的叫声, 把其 中的一些词语分 了

8、类。那 么剩下 的词语 , 可以怎么分类 。 2 我把同学们说的, 总结在下面的表格里。请你 认真观察, 想一想, 从这个表格里 , 可以获取到哪些信 息 。( 生观察 , 指名 回答 ) 一 向讨厌 不敢再讨 厌 没完没 了、 细 声细 放声 啼 叫 、 顶 尖 锐 、 顶 叫声 气 、 如怨如诉 凄惨 不 反 抗 、 欺 侮 、 下 警戒 、 预备作战 、 出击、 对待 同类 毒手 赶出老远、 怕它三分 发 了狂 、 吵得受不 下蛋 的时候 J 咕咕地警 告、 咕 咕地 紧 对待 自己的 叫 、 让 它 的儿 女 吃 、 一 孩子 天不知教 多少 次 、 半 蹲 着 、 一声也不哼 3 你

9、再看看作者的用词, 对待同类, 差不多的动 作 , 前面是“ 欺侮、 下毒手”, 写得像个坏人; 后面是“ 预 备作战、 出击” , 写得像个英雄 , 这是为什么。( 作者对 母鸡的态度发生改变, 所以用词也会发生变化。 ) 设计意图: 学生 自己去找词, 给词语分类 , 去获取 信息。在自主学习中, 再次体会: “ 我” 对母鸡的态度 改变了, 所以用词也改变了。 四、 小练笔深人体会“ 态度不同, 用词也就不同” 1 是的, 他对母鸡的态度改变了, 所 以用词也就改 变了。同样是母鸡下蛋这个行为, 当作者的态度发生 改变后 , 他 的用词又会发生 哪些改变 呢。( 口头交流 ) 2 现在,

10、 请拿出学习单( 见右图) 。让我们换一种 态度, 带着喜欢, 带着尊敬去描写母鸡下蛋这个行为。 让母鸡那份浓浓 的母爱, 在你的字里行间荡漾起来。 ( 生写 , 写好 后交流。 )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练笔, 深入体会“ 态度不同, 用 词也就不同。 ” 从感知到运用。 五 、 了解全 文写法 , 感受母爱 1 既然老舍这么喜欢母鸡, 直接写喜欢的内容不 1 2 母鸡 F t- 帐 它 懂苇 麓矗 就行了, 为什么还要写讨厌, 他的用意何在。( 对比, 衬 托母鸡的伟大。 ) 这样的写法, 叫做( 板书 : 先抑后扬) 。 2 再看这幅图, 假如你带着讨厌去看, 你会想到哪 个词。( 出示母鸡

11、图) 假如你心怀尊敬呢。你看 , 当我 们对母鸡的态度发生改变时, 用词也会随之改变。 当我们心怀尊敬去看时, 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母鸡。 出示: 它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 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 它伟大, 因为它是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 齐读 ) 3 读着读着, 我们发现, 作者 的感情在逐渐 ( 加 深) , 作者的语气在逐渐 ( 加重) 。作者不仅在赞美鸡 母亲, 还在赞美( 所有的母亲) 。带着你的体会, 读: 她 负责 、 慈爱、 勇敢、 辛苦, 因为她有了孩子。她伟大, 因 为她是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设计意图: 了解全文写法, 进一步感受母爱。 六、

12、对比写法, 推荐动物小说 1 冈 0 才, 我们欣赏了老舍笔下的母鸡, 作者是抓住 态度的改变, 用了先抑后扬的方法来写的。 猫 这篇 文章 , 老舍又是抓住什么来写的。( 大猫小猫的特点 ) 是啊, 虽然它们写法不同, 但从字里行间, 我们能充分 地感受到作者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2 其实, 还有很多作家也写过动物的文章。( 出示 题 目) 还 有 一 位作 家 , 写过 一 系 列 的动 物 小 说 。( 出 示: 沈石溪动物小说集图片) 课后, 同学们找出来看看, 去感受不同的作家笔下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设计意图: 对比不同文章的写法, 拓宽视野。 板书设计: 一 向讨厌 态 I 先 母 鸡 I 警 母 亲 变 扬 不敢再讨厌 文 2 0 1 7 3 作者单位: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教研室( 3 2 1 0 0 0 )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育才小学( 3 2 1 0 0 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