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案例引导教学法”提高审计课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72735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案例引导教学法”提高审计课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用“案例引导教学法”提高审计课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用“案例引导教学法”提高审计课教学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用“案例引导教学法”提高审计课教学的有效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用“案例引导教学法”提高审计课教学的有效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案例引导教学法”提高审计课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案例引导教学法”提高审计课教学的有效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用“案例引导教学法”提高审计课教学的有效性【摘要】脱离案例来讲授审计学这门课程,难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在审计课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案例引导教学法”以提高审计课教学的有效性作了分析。 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而这种学习效果是从教学规律出发,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实现的。 审计学的技术性及实践性极强,且审

2、计部门的用人原则一般又以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前提,学校教育必须对此予以重视,因此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非常重要的课题。在多年的审计教学过程中,高校教育已探索出一种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法,即“案例引导教学法” 。它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所追求的是一种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和学习方式,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性教学方式。在审计课教学中,案例的作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理论知识形2象直观的反映,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恰当的案例分析,不但可以锻练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

3、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如何运用好“案例引导教学法” 传统的案例教学方法是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举出案例,运用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内容。这种“理论案例”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讲解理论、分析问题的目的,但是容易导致老师在讲解相对单调、枯燥的理论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记忆不够深刻,掌握不够扎实,到分析案例时再回头去翻看书或笔记。例如在讲独立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时,如果先讲独立审计的概念、起源、发展过程等内容,然后再提出案例:国外审计诉讼案例 英国南海公司舞弊案件 ,理论和案例的结合性不强,收不到案例为理论服务的良好效果;如果先介绍这个案例内容,即“(

4、概括说)1720 年,英国爆发了南海公司破产事件,公司股东和债权人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会计师查尔斯斯内尔受议会聘请对南海公司会计账目进行了检查,并以“会计师”名义出具了一份“查账报告书” ,指出南海公司的财务报告存在着严重的舞弊行为” ,这标志着注册会计师的正式诞生。这样同学们一下就明白了注册会计师是如何产生的,是基于什么原因而产生的。 “案例引导教学法”就是将案例提出放在理论知识讲解之前,在讲解理论的过程中予以3分析。这种“案例理论案例”的方式能做到理论与案例的恰当结合,迫使学生在老师讲解理论时就主动思考、判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并突出了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的案例教学法过程分为“

5、三步曲” ,即先讲解理论,再提出案例,然后用理论分析案例。而“案例引导教学法”则是先提出案例,再讲解理论,最后进行案例分析。具体来讲它可以分为“四步走” 。 第一步,引出要讲解的理论知识的中心 采用“设问”的方式。例如:在讲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一章时,可以首先设问:审计的责任是什么?在我国,为什么注册会计师被卷入法律诉讼的案件越来越多?在讲审计证据时,可以首先设问:什么样的证据更有效?在讲内部控制及评审时,可以首先设问: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时为什么首先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呢?在讲审计报告一章时,可以首先设问: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后应发表什么样的审计意见?在讲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时,可以首

6、先设问:被审计单位的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会发生哪些错报、漏报和舞弊行为?如何查出来这样,既引出了讲解分析的中心点,又突出了讲授重点,引起学生注意。这一步要求老师要做到设问准确,中心突出。 第二步,教师提出案例 这一步要求老师选择案例时要注重案例的恰当性,与所要讲解的理论知识紧密相联,要充分体现和说明理论的中心,并且案情4不要太复杂,要便于阐述。案例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举出案例后,可以让学生初步作一分析判断。此时学生一般似是而非,不能得出肯定、准确的结论。如:承第一步中的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例子,可以先提出“银广厦舞弊案” ,把案例内容介绍一下,并强调案例的结尾部分,即“真相大白之后,银广

7、厦集团进入(PT)公司的行列。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信誉全失,已经解体。签字注册会计师刘加荣、徐林文被吊销注册会计师资格;事务所的执业资格被吊销,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被吊销;证监会已经依法将李有强等七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此时如果让学生分析“其结果为什么会是这样”?可能同学们都各有不同的想法,原因是未将第一步提出的知识点弄懂。这样学生就带着疑问主动产生了对要讲解的理论的渴求,迫切需要用它来解决上述案例。这时老师不提醒,不分析,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下一步。 第三步,教师讲解理论 这一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要求老师详细讲解理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得出准确结论。一方面,老师层层推进,讲解理

8、论知识, (由于审计离不开会计知识,所以,讲解中还要联系或简要复习一下所涉及的会计知识,这样便于学生对审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另一方面,学生弄懂了理论知识后,之前产生的疑问就逐渐明了。如前例,经过老师对审计理论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明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等知识之后,一般都能对该案例得出初步结论,但还不能确定是否与别人的想法一样,想尽快知道。于是就让5学生带着这种急切的心情进入第四步。 第四步,讨论分析案例 这一步重点解决的当然是先前第二步举出的案例,由老师组织对上述案例进行讨论、辨析。因为有现学的理论作为基础,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分析,对案例,学生一般有自己的结论和比较充足的理由

9、。因此在讨论时,学生一般会踊跃发言,且有理有据。最重要的是同学们的意见不一定是统一的,最后老师可以对案例作出简要的分析。二、运用“案例引导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引导教学法”的这四步在一个审计理论知识点的教学中是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的。不能简单地砍掉哪一步,或打乱其顺序,也不是教条地将所有的审计理论知识都适用这一模式讲授。在选择运用“案例引导教学法”讲授的知识点时,要大小适中,不能是过大的章节,也不应是小而简单的问题。否则不能发挥“案例引导教学法”应当发挥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案例的选取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选取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性、针对性、理论性;必须与我国经济环境相适

10、应。 (二)教师要积极参与实践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发现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实6施案例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三)建立审计教学案例库 实施审计案例教学,要运用大量的教学案例,教师要十分重视收集和整理教学案例,建立教学案例库。其取得途径是:1.教师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2.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实际情况设计案例;3.从有关参考资料中收集案例;4.学校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合作,由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师事务所提供案例。 (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可以带一些相关图片等,增加直观、真实的感觉。 (五)在案

11、例引导教学中,正确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在案例引导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而是教学内容的促进者、教学过程的引导者。 三、 “案例引导教学法”的优点 通过多年的实践得知, “案例引导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案例教学方法而言,在提出案例的时机上是不一样的。但这不仅仅是一个7单纯的先后顺序问题,在理论、案例的先后位置的交换之中,孕育着传统案例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一) “案例引导教学法”始终坚持把“引导”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 案例引导教学法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则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是“案例引导教学法”最大的优点。 (二)加深

12、学生对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巩固会计等相关知识 “案例引导教学法”能做到理论和案例的完美结合,让审计案例充分为审计理论服务,真正达到以案例带动教学的目的。运用该教学方法,在审计理论和审计案例的多次反复中,完成了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全过程。这种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不断总结中的不断提高,这种总结又大多是学生以案例为动力自己完成的,可以更加牢固地理解和掌握审计理论知识和学过的会计知识,具有无法比拟的良好效果。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学生在“案例引导教学法”中首先要思考案例,从思考到得8出自己的看法就是最初的思考过程;而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讨论,听取别的同学的不同看法,便进入到再一次的思考过程中;最终得出更加成熟完善的结论。这样,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然而然中也得到了锻炼。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学生的主体思想,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综上所述, “案例引导教学法”旨在以强化案例对学生的吸引作用及实践价值为出发点,以引导式教学、激化学员主动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师恰到好处的适时引导为保障,以灵活多样的现代教学方式为支撑,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为基本目标。实践证明, “案例引导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