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组合式作文教学初探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72152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片段组合式作文教学初探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片段组合式作文教学初探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片段组合式作文教学初探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片段组合式作文教学初探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片段组合式作文教学初探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片段组合式作文教学初探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片段组合式作文教学初探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片段组合式作文教学初探 作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写好作文,成为我们每一个学生和语文教师的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作文教学多数陷于一个恶性循环中:学生经历生活较少,观察思考不够,读书也不多,因此苦于作文写作,厌于作文写作,拿到题目后不是勤于思考,而是一下子陷于苦恼之中,无法当堂完成一篇较好的作文,而是等待课后回家找一篇作文抄写或者套写,如此下来,难以不断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缺少一个较为系统的作文教学体系,以至于作文教学不系统、随意性较大,这样,几年下来,也变得愁于作文教学。结合平日教学,笔者发现,片段组合式

2、的作文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对于作文写作的恐惧感,便于学生的写作。一 片段组合式作文含义“片段组合式”作文,顾名思义,是指由几个能体现文章主旨的片段共同构建成的作文样式。其整体布局为:总分总,主体部分三至四个片段构成,其结构匀称、明晰,结构模式一般为:开头点题定向,领起下文。主体分承,片段组合,各个片段之间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勾连。结尾呼应前文,点明题旨。二、 “片断组合式”作文的优点:21、中心明确,表达准确,易于发挥,不易错判2、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一目了然。3、选材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很大,既能充实文章内容,作者思路也容易打开,解除了无话可说、写不下去的障碍,4、片断之间无须衔接,省去了过渡语

3、句,因而方便作者不须过多考虑结构安排。5、片断数量可多可少,因此可灵活控制篇幅。三 “片段组合式”作文的类型:1 小标题-主旨式,概括了段的内容,且抽象出了段所表达的中心。如南通中考满分作文嗅觉中的生命一文,小作者着力表现了种子对生命启程的向往和发力、兰花追求生命成熟的热烈奔放、老人面对生命黄昏的纯真深情,重点刻画三个场景,开头与结尾形成呼应,形式整齐,浑然一体。2诗句连缀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新雅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苍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豪迈。如果写以“美”的话题作文,就可顺手来用。恰到好处的引用、化用经典名句,会使文章平添一股书卷气,增

4、加语言亮点。近年来,高考中考的满分作文,有不少是“文化作文” ,其语言中先露出的诗词底蕴,使阅卷者眼前一亮。3岁记式:3岁记式以“岁”为主线,简明地记叙在每个“岁”中的主要事件,而将许许多多的内容作为艺术“空白”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再创造。可以用“五岁十岁 十五岁” 、 “小时侯长大后而现在 ”、 “初一 初二初三” 、 “昨天 今天明天” 、 “过去 现在 将来” 、 “童年 少年 青年”等围绕几个时间段写人生经历或事件,脉络清楚。岁记体经常和回环反复句连用,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回环体的一唱三叹之美。这种写法运用得当,能使作品简洁而不乏韵味,短小而又别具一格。4镜头式它巧妙撷取生活中的小镜头

5、,设置出一种能充当全文的结构线索。如有篇中考作文复习生活剪影拟制了这样的小标题:清晨的闹钟声 数学课上的鼾声 晚自习的笑声。如天门市中考满分作文永恒的乐园一文,小作者分别描绘了古人的三处乐园,即“诸葛草庐” 、 “陶潜东篱” 、 “东坡赤壁” 。全文构思新奇,主旨深刻,艺术感染力强,令人心驰神往。5片段议论式:议论文中的并列式、递进式、对比式等也采用了片段式作文形式。如说“勤” 把中心论点分解为“勤出智慧” “勤出成果”两个片段,体现文章的并列关系;如学习语文要下苦功夫先阐述“为什么” ,然后阐述“怎样做” 。体现文章的递进关系;如保持清醒,祝你成功先从正面阐述,在再从反面阐述,形成对比,体现

6、文章的对比关系。4以上几点只是片段组合式作文中的几个常用样式,在大家的平日教学中,还有很多大家熟知的形式,就不一一赘述。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开头一定要把自己的立意交待清楚,且不可模糊、晦涩、拖沓,各片断都应紧扣话题或中心选材,体现中心的某个侧面,即具体内容不一样,但体现同一话题或中心。2、片断数量适中,两到三个为宜,片断既要有联系,又要有层次,体现主题,反复共鸣 ,各片断之间应是并列关系,而不应互相包含、交叉、重复。3、精心拟写开头和结尾,不可随便省略。每个片断的开头或结尾,结构上要尽量相似,形成遥遥想望的排比或反复。每个片断的开头或结尾要能概括片断意,要能强调文章主题。4、一定要有文采

7、。或运用比喻、排比、对偶修辞手法;或运用整句增强气势;或引用名言、诗歌、典故。5、各片断应力求简洁,只求关键,不求其余,力戒拉杂繁琐。几个片断所占版面基本相当,不可有大的悬殊。五 美文共赏:诗人 月光 美景风裹满月光的香气,穿越古今,把历史的天空吹得更高,更远,吹醒了繁星,于是他们陷入了历史的沉思,什么是美?李清照清风。弯月。黄花。5她抬头仰望,星星的忧伤落满她的瞳孔,挂在树梢上的一抹弯月,勾起她冰封的记忆。回首往事,她浸入沉思,美到底是什么?是“知否,知否,应星绿肥红瘦”的情趣,还是“一处相思,两处闲愁”的牵挂,是“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放,还是“学诗漫有惊人句”的无奈,她陷入沉思,并

8、未注意到清风卷过的丝丝凉意,最后却是“人比黄花瘦” 。也许美丽是一种挥抹不去的忧愁,你感受到了吗?李白长河。孤月。流水。背后的依依柳条,让他的背景略显孤独,独自站在江头,远处天与江水连接成为一点,他陷入了沉思,美到底是什么?或许美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张望的思念,或许美是孤立黑夜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乡愁,又或许美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抑郁。不知美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还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骨格,或者云游四海亲近自然的恬适?也许美是锁在眉间的豪迈,你感到了吗? 李煜梧桐。哀月。西楼。 6莹玉似的月光,刺破黑夜,繁

9、星从夜的伤口中逃逸出来,点缀他的满地愁绪,什么才是美,美到底是什么? 美是“林花去了春红,太匆匆”的无奈吗?是“朝来寒雨晚来风”的苦楚吗?是“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的沉默吗?是“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悲伤吗? 也许美是失去后的惋惜,你感受到了吗? 易安的忧、青莲的狂、后主的伤都一一诠释了“什么是美” 。点评:文章用词典雅、文采斐然。作者巧妙引用,精彩的诗句与丰富的典故相结合,语言情景交融,文采飞扬,三个文人的名句随手拈来却恰当合宜,文段整齐,起段,文字不多,笔墨却极富感染力,三个词语成段,词简,意丰, “也许美丽是一种挥抹不去的忧愁,你感受到了吗?” “也许美是锁在眉间的豪迈,你感到了吗?”

10、“也许美是失去后的惋惜,你感受到了吗?”句式相似,又形成一种排比美。结尾“易安的忧、青莲的狂、后主的伤都一一诠释了“什么是美” 。更是恰然结束,令人怦然心动。 ”给感情一把尺无论何时,月光都会将皎洁的亮色洒向大地,不管它是高是低;无论何地,蒲公英都会把种子撒向大地,不管它是贫瘠还是肥沃;身处“非典”病房的白衣天使们,更是在每个人心里种上了一棵“爱心”树,不管他是敌是友;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给心灵、给情感一把尺,别让感情的亲疏迷乱了你我的良知。7(一 )给感情一把尺,给理智一条路;生活给了我们无数路口,让我们用心去选择,当面临亲与疏的判断之时,该给心灵一把尺,去警示自己凭正义作出选择;该给感情一

11、把尺,别让亲切阻断了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长途,让理智的感情伴你人生长途,才会使心更轻松,才会使世界更加美好。是什么让唐太宗不认亲疏让洱海的风,回纥的幔帐,琳褐的大风雪吹成民族的团结!是什么让伽利略不以旧的理论为纲,让真理之步迈进了人类文明的史册!是什么让贝多芬不成为传统者的奴隶,开创了充满生命豪情的第九交响乐!是感情这把尺,是它让人们不以感情的亲疏,让人类向着认识真理迈进;是它让人们不以感情的远近,让人类向着探索真理奔跑;是它让我们给理智一条路,给智慧一条路,给文明一个永恒!(二)给感情一把尺,给民族一个振兴;林则徐给感情一把尺,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思想背景下,发起了爱国思想运动,使

12、中华民族的认知向世界迈进;邓小平给感情一把尺,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中,提出了祖国统一的新思路,让中国社会的发展选择了理智;战争中一位位母亲给感情一把尺,为了全民族的胜利,毅然献出了孩儿们的生命,让苦难的民族在鲜血的力量下奋起!而今啊!战斗在抗“非典”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也给心灵一把尺,8这把尺需要的不仅仅是奉献与理智,更需要英明果敢的大智,生死相许的大勇,勇于奉献的大义和这悲天悯人的大爱,他们不仅给理智一条路,更给民族精神一个完美的展现,他们无论感情的亲疏,为每一个病人送去了同样的爱!月光可以忘却感情之尺,蒲公英也可以忘却这把尺,但你千万别忘了用感情之尺去衡量你的心,因为中华民族的振兴需要你用理智思维开辟一条成功之路。点评:文章立意深刻,精神昂扬,字里行间充盈着丰厚的底蕴与充沛的情感。标题“给感情一把尺,给理智一条路” , “ 给感情一把尺,给民族一个振兴” 深刻的抒发了“把握情感 追求真理振兴民族”的情感之路。所用事例,朴实有力。总之,片段组合式作文是一种新的作文样式,其特点散而不乱,粗中求精,精中显旨。它既具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又具有诗歌“言简而意丰”的文学特质,易于下笔,易于写作,在日常教学中只要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多读书,勤思考,多动笔,就可以使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写出精彩的文章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