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五变”教学策略来激活课堂教学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72730 上传时间:2017-06-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五变”教学策略来激活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用“五变”教学策略来激活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用“五变”教学策略来激活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用“五变”教学策略来激活课堂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用“五变”教学策略来激活课堂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五变”教学策略来激活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五变”教学策略来激活课堂教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用“五变”教学策略来激活课堂教学【摘 要】面对目前政治教学的现状和困境,笔者从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总结出用“五变”的教学思路来激活课堂活力,以此来打破陈旧、沉闷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教学 策略 课堂 一、整合相关知识,变单科为综合 目前我国课程改革的明显趋势之一就是课程结构从分科走向综合,课程内容从学科的纵向挖掘走向各学科的渗透和整合。但课堂教学实践中,不同学科的老师往往会有意强化本学科的地位和作用,对其他学科缺乏宽容和兼容的态度,这与新课改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知道 21 世纪是知识创新、知识高度综合的世纪,作为政治课教学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危机感,要与时俱进,努力适应新形势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2、积极吸收兼容其他学科知识,从政治学科出发加强各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和渗透。要不断扩大政治学科的外延,主动把历史、地理、心理学、美学、文学、法律、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融进政治学科中来。把热门的话题诸如航空科技、克隆技术、环境、能源、人口、医学问题、经济、国防、军事知识结合到课堂研讨中来,扩展课堂内容的外延,努力使政治学科具有前2沿性、综合性、实用性的特点。 二、营造宽松环境,变被动为主动 传统的政治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毒害,过分强调政治的应试性,忽视了政治学科蕴含的人文性,不注重情感体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效果的最后达成,

3、不全看教师教得怎样,主要看学生学得如何。学习本是一种自主的实践行为,带着问题,自主获得能力。 政治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师应当是学生发展的服务者、激励者,教师应当由演员变为导演,由权威者变为参与者;学生由观众变为演员,由被动接受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课堂是个大舞台,学生都是有灵性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求知欲强,表现欲旺。教师一定要积极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学识、才智去思考、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让学生明白课堂是发生错误的地方,课堂是展示特长的地方,激发学生各抒己见,发表多元化的答案。鼓励

4、学生冲破盲从书本,膜拜师长的思想牢笼,具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实践证明,政治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要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变被动3学习为主动学习。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革新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三、拓展教学内容,变封闭为开放 政治教育很大的一个问题就在于教材难以对一日千里的当代生活做出及时的反应。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的一些框架,不必为教材所囿。可大部分政治教师总是拘泥于课堂,拘泥于教材,从而失落了现实的生活世界。其实政治教师完全不该“照本宣科” ,死把书本传经诵道,而应活用教材,不断从内容延伸出

5、去,要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开发课堂教学的空间,从课外,从深广的社会生活中选取符合时代潮流,反映社会新气象、新动态的事件来丰富、深化学生的认识空间。 虽然新课程的教材已经注重贴近生活,但学生生活仍与教科书上的例子有一些距离,教师应当努力分析材料的时代意义,找出它们与学生生活的内在联系,把学生的生活实际引进课堂,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来感受理论,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这就促使我们要让政治生活化,把“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让学生自觉地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政治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贯彻政治强大的“经世致用”实用功能。如在教学高一政治“市场

6、配置资源”一框中的市场秩序时,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在课前预习时编演小品“手机店的兴衰” ,大意是:4一对夫妻开了一家手机店,因为诚实守信,生意不错。一天,丈夫外出办事,妻子把低价收购的几台旧手机翻新后,按新机价格出售。于是这天比往日多赚了 300 元钱。丈夫回家后,妻子将自己的发财秘诀告诉了丈夫,不料丈夫却责备妻子说:“你把我们店里最值钱的东西给卖掉了!”果然,从此这家手机店的生意一蹶不振。小品结束后,接着引导学生根据小品情节提问, “被妻子卖掉的最值钱的东西是指什么呢?被卖掉的东西对手机店来说真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于是,教师又不失时机地提出:“假如你是店主的朋友,你能帮助他重新找回被卖掉的

7、最值钱的东西,重振这家店吗?”此时,学生带着一种积极的求知欲及问题意识进入新课的探究。这就自然而然的将政治教育的视角延伸到生活的广阔天地,开发现实生活中的政治教学资源,加强课内外的沟通,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内容上不断获得“源头活水” ,变封闭为开放,政治教学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四、改变组织形式,变乏味为精彩 传统政治教学是以班组授课为主要形式,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不断记诵着理论,政治课只在教室这一“螺丝壳里做道场” ,这种单一的形式是学生讨厌政治的一大主要原因。政治学科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素养靠实践和积淀。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对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的积极性其实是很高的。因此,政

8、治老师要努力5改变这种课堂的组织方式,大胆地开放课堂。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课和课外探究活动来帮助学生丰富生活知识,培养生活能力,激发学政治的兴趣和热情,变厌学为乐学。 (一)开展政治主题活动课 教师可在遵循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现实性、创造性的原则下积极开展相关主题活动课。如:信息处理系列:初入互联网,广而告之;读新闻,找热点,议焦点。社交模拟系列:采访地方代表,举办校园“跳蚤市场” ,模拟法庭听证活动。社会实践系列:当小记者下乡采访,城乡居民节日花销调查,当地热点新闻追访,环境保护调查活动。自然探索系列:生态环境考察,旅游名胜考察活动。让学生在市场中领略价值规律无形作用的魅力;在

9、工厂中体会提高企业效益的内涵;在观看 315 晚会中反思保障消费者合法权利的迫切性和规范市场秩序的紧迫性;在模拟场景中体验和谐社会的美好前景。 (二)组织政治课外探究活动 我们还可以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开展一系列课外探究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对政治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要。例如:1.开展社会实践和调查。如:模拟物品拍卖会等。 2.成立各类沙龙。3.举行各种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抢答赛等。 4.组织观看富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5.开辟课外阅读课堂: 带学生进阅览室;带学生上网。6.欣赏书法、名画、名曲。 7.邀请乡镇企业家及职业经理人和金融部门主管作报告。 6通过老师和学生双向的信息传递互动,改变教师包办课堂一切,学生不须感悟、思考,只充当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被湮灭的陈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只要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学生就有了思维的空间,只要他们能在课堂上大胆而自由地发表见解,他们就会学得快,学得乐。 参考文献: 1王丙琴.对话教学的历史性探索 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3):2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