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十三五”工业信息化融合发展和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17196196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忠县“十三五”工业信息化融合发展和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忠县“十三五”工业信息化融合发展和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忠县“十三五”工业信息化融合发展和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忠县“十三五”工业信息化融合发展和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忠县“十三五”工业信息化融合发展和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忠县“十三五”工业信息化融合发展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忠县“十三五”工业信息化融合发展和(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忠府发201617号忠 县 人 民 政 府关于印发忠县“十三五”工业信息化融合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忠县“十三五”工业信息化融合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162020)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忠县人民政府2016年5月27日忠县“十三五”工业信息化融合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6年5月目 录一、“十二五”工业发展现状7(一)基本成效7(二)主要问题10二、“十三五”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12(一)发展机遇13(二)面临挑战15三、“十三五”工业发展总体要求16(一)指导思想16(二

2、)基本要求17(三)总体思路18(四)发展目标19四、“十三五”工业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21(一)发展方向21(二)空间布局32五、“十三五”工业发展重点任务35(一)调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35(二)谋创新,增强发展动力支撑38(三)抓切入,促进两化加速融合42(四)强招商,吸引优势产业落地45(五)重培育,助推企业发展壮大47六、“十三五”工业发展保障措施49(一)加快硬件建设,提升园区配套能力49(二)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工业发展后劲51(三)注重人才集聚,加强人力资源保障53(四)建立工作机制,确保规划顺利实施54附件1:忠县十三五工业发规划主要经济指标预测目标56附件2:忠县十三五工业发

3、展规划重点项目库57前 言“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市全面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兴渝”建设的重要时期,更是忠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示范县,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巩固“十二五”发展成果,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生态工业强县”战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建成渝东北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充分发挥工业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年

4、2020年。规划总结了“十二五”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成效及主要问题,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立足建设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示范县的战略定位,结合忠县的特色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明确“十三五”建成渝东北特色资源加工基地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提出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及医疗器械、矿产资源及材料加工、轻工及电子信息、清洁能源六大产业发展方向,以及结构调整、创新驱动、两化融合、招商引资、企业培育五大重点任务,并围绕产业发展和重点任务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增强规划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为全县工业发展指明方向和路径。规划依据: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国发201528号)2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3、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商务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信2011160号)4、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的通知(工信部信2013317号)5、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5-2020年)(渝委发201513号)6、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的意见(渝府发201425号)7、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

6、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4-2018年)的通知(渝府办发201429号)8、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渝委发201383号)9、中共忠县县委、忠县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四个功能区打造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示范县的意见(忠县委发201315号)10、中共忠县县委关于制定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忠县委发201519号)11、忠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一、“十二五”工业发展现状“十二五”期间,全县紧紧围绕打造“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示范县”建设目标,通过狠抓运行调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环境优化等工作,工业转

7、型升级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基本成效1.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94.7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1.52亿元(图1),分别是2010年的2.45倍和2.4倍;工业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9.2%、拉动全县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县GDP的36.65%,占比提高5.61个百分点;实现税收收入3.05亿元;工业从业人员达到3.56万人。图1 2010-2015年工业经济发展走势(单位:亿元)2.质量效益进一步向好2015年,规上企业达到67家;规上企业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57.03%,达到28.61亿元;利润总额6.87亿元,比2010年

8、增长5.2%;成本费用利润率为8.9%,比2010年提高4.3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373874万元/人年,比2010年增加106.21%;企业亏损总额227万元,比2010年亏损总额2300万元降低90.13%;工业投资总额47.23亿元,比2010年增加105.35%(图2);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40.3%,比2010年提高21.6个百分点。图2 2010-2015年工业投资额(单位:亿元)3.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图3 2015年“4+2”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单位:%)2015年,装备制造、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医药、轻纺服装、电子信息“4+2”特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分别实现工

9、业总产值11.89亿元、26.63亿元、12.02亿元、35.42亿元、0.48亿元、3.25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3.16%、29.48%、13.30%、39.21%、0.53%、3.60%(图3)。其中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占规模工业的比重分别比2010年提高20.08、33.20、12.94个百分点。4.要素保障进一步强化2015年,初步构建起“一园三组团六基地”的工业发展格局,规划面积达30平方公里,已建成近10平方公里的园区框架、完成标准厂房8.3万平方米、公租房3万平方米,比2010年分别增加5平方公里园区框架、3.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

10、1.49万平方米公租房。工业发展的土地、资金及供水、供电、供气等要素保障不断加强,路、管网及污水处理、公租房、公交、生活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图4 2010、2015园区规模对比5.信息化发展进一步加快2015年,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53.74,比渝东北地区信息化发展指数平均值高7.31个百分点,比2010年提高22.53个百分点。全县固定和移动电话接入总数达57.7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55万户,接入用户数增长率比2010年分别提高38.6、132个百分点。6.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超过6000万元,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0.6%,比2010年

11、提升0.2个百分点;建有9个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比2010年增加6个;新增4家高新技术企业、31种高新技术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45家,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达到1.82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2010年提高0.78个百分点;企业申请专利授权136件,比2010年增加98件,增长357.89%。(二)主要问题1.工业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有限201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列全市第23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第5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列全市第23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第4位;工业投资总额47.18亿元,列全市第25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第6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入库税金57.9亿

12、元,其中忠县入库税金4.14亿元,列全市第30位、第7位。图5 2015年工业经济指标在全市和与东北生态发展区位次排名2.企业规模普遍较小,龙头企业拉动力较弱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340.30,列全市第17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第3位;全县工业企业共879户,规上企业仅有67户,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排第5位;规上企业总产值在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排第6位;企业块头小,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15户,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只2户。3.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工业技术水平不高2015年,全县R&D投入占GDP的比重仅0.25%,比全市平均水平低1.23个百分点,排在全市第23位,居渝东

13、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第5位;规上企业R&D投入强度仅0.33%,比全市平均水平低0.62个百分点,排在全市第26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第6位;发明专利授权数占专利授权数的比重为5%,排在全市第19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第6位。图6 2015年科技创新能力指标在全市和与东北生态发展区位次排名4.节能减排成效不高,环境保护压力增大2015年,忠县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耗总量65.85万吨标准煤,列全市第14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第4位;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22吨标准煤,列全市第15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第7位;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为2.30吨标准煤,列全市第18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第5位;工业

14、固废综合利用率91.9%,列全市第12位、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第4位。5.两化融合进程滞后,工业发展层次较低2015年,全县企业入网率不到35%,比全市企业入网率低32个百分点;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45%,管理信息化系统深化应用率不到50%,生产过程信息化系统应用率不到30%,关键工序设备数控化率不到35%,比全市平均水平分别低15、12、7、5个百分点。二、“十三五”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一)发展机遇1.宏观环境有利于忠县工业实现中高速发展一是创新创业增添发展新引擎。着眼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深刻研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和总体部署,把大众

15、创业、万众创新作为引领经济中高端、中高速发展的新引擎。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创新创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新改革、新举措和新政策。这必将有利于我县能够更快更好地凝聚创新驱动发展共识,紧跟创新创业发展步伐,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中激发新状态、推出新举措、实现新作为,切实增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二是智能化网络化带来发展新机遇。立足于经济发展正面临增长速度换挡、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增长动力转化的新形势,我国先后制定“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我市对工业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安排部署,这必将有利于我县在更高平台上、在更短时间内推进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提升工业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三是开放开发增加发展新优势。围绕构建大开放、大开发格局,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我市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节点,正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