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01》2015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94369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员工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01》2015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新员工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01》2015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新员工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01》2015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新员工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01》2015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新员工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01》2015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员工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01》2015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员工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01》2015讲解(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课程导入 当人走在太阳底下,就会使人在地面上投下影子。那大家知不知道投 影有几种情况或方式? 深圳新利环宇五金有限公司 SUNLEE Air Duct Limited 新员工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本节课程是学习工程图样识图、放样入门的最重要,且最基础的知识 ,必须在清楚地了解三视图形成过程的前提下,从而理解并初步能应 用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看、画简单的三视图。 投影方法 中心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正投影法 斜投影法 投影法分类投影法分类: : 一、常见的投影一、常见的投影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中心投影法 投射线 投射中心 物体 投影面 投影 物体位置改变,

2、投影大小也改变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平行投影法 投射线互相平行 且垂直于投影面 正投影法 投射线互相平行 且倾斜于投影面 斜投影法 工程图样一般都是采用正投影工程图样一般都是采用正投影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二、正投影的基本特征二、正投影的基本特征 真实性积聚性收缩性 物体上的平面(或直 线),与投影面平行 时,它的投影反映 实形(或实长)。 真实性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二、正投影的基本特征二、正投影的基本特征 真实性积聚性收缩性 积聚性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 ),与投影面垂直时, 它的投影积聚为一直线

3、(或一点)。 二、正投影的基本特征二、正投影的基本特征 真实性积聚性收缩性 收缩性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物体上的平面(或直线) ,与投影面倾斜时,它 的投影缩小(或缩短)。 讨论: 单一投影能不能完整的确定物体的结构形状?(参考下图)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图一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结论:单一正投影不能完全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讨论: 单一投影能不能完整的确定物体的结构形状?(参考下图) 图二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要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常常需要三个投影 。而且,当我们用视线代替投影线,并把所 看到的投影图形叫做视图时,这样

4、,就产生 了“三视图”。 工程图样一般都是采用三视图工程图样一般都是采用三视图 小结: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三、三视图三、三视图 1 1、三视图的三投影面体系、三视图的三投影面体系 a.a.正面投影面用正面投影面用“ “V V” ”标记;标记; b.b.侧面投影面用侧面投影面用“ “W W” ”标记;标记; c.c.水平投影面用水平投影面用“ “H H” ”标记;标记; 三投影面之间两两相交的交三投影面之间两两相交的交 线称为投影轴,分别用线称为投影轴,分别用OXOX、 OYOY、OZOZ表示;三根轴的交点表示;三根轴的交点 称为原点。称为原点。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

5、基础识图 想一想 能不能在我们生活中找到这样的投影体系?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2 2、三视图的形成、三视图的形成 C、从上向下看,即得在H面 上的投影,称为俯视图。 A、从前向后看,即得V面上 的投影,称为主视图; B、从左向右看,即得在W面 上的投影,称为侧视图或左 视图;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3 3、三视图的展开、三视图的展开 大家发现三个视图展开后的方位关系吗? W H V 长对正 高 平 齐 高 平 齐 宽相等 宽相等 三视图的展开 以V面为基准,沿 Y 轴剪开,然后 H 面 绕X轴向下转90 W面绕Z轴向右转90 三视图的位置 主视图在图纸的左上角

6、 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正下方 任何物体均有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位,方 位关系是用于分析每一视图如何反映物体的这 些方位。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3 3、三视图的展开、三视图的展开 大家发现三个视图展开后还存在着别的关系吗? 俯视图和左视图 主视图和俯视图 主视图和左视图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W H V 长对正 高 平 齐 高 平 齐 宽相等 宽相等 主视图和俯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长 主视图和左视图都反映了物体的-高 左视图和俯视图后反映了物体的-宽 三视图的三等关系: 任何物体均有长、宽、高三个方向尺寸,该关系 是用于分析每一视图如何反映物体的这

7、些尺寸 分析的前提必须先规定物体的长、宽、高尺寸方向。强调正 对主视图(V面)的水平方向为物体的长度方向,然而,其宽 度和高度方向就自然地确定下来了。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4 4、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总结三视图投影规律: 俯视图和左视图 主视图和俯视图 主视图和左视图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W H V 长对正 高 平 齐 高 平 齐 宽相等 宽相等 三等关系: 任何物体均有前后、左右、上下六个方位,方位关系是用 于分析每一视图如何反映物体的这些方位。 小结:1、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有两个,三等关系和方位关系。看、画图过程缺一不可。 2、主俯和主左视图视图

8、的对应对应 关系比较较直观观,易于理解掌握,而难难点在于左俯两图图的宽宽相等和前后方位的理解和判断 。 方位关系: 分析方位的前提必须先规定物体的前面方位。强调正对主 视图(V面)的当面为物体的前面方位,这样其他方位就 自然地确定下来了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 左右、上下 方位; 不反映 前后 方位(原因:该方位与主视的投射方向重合)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 左右、前后 方位; 不反映 上下 方位(原因:该方位与俯视的投射方向重合)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 上下、前后 方位; 不反映 左右 方位(原因:该方位与左视的投射方向重合) 三等关系方位关系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5、三视图的绘制 常用工

9、具 除此之外还有三角板、曲线板、铅笔(硬度:H/HB/B) 圆 规 分 规 丁字尺 图 板 比 例 尺 分规是用来截取线段和尺寸、等分直线段或圆周。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5、三视图的绘制 常见的图线说明 图线的国标规定 图线名称线型图线宽度一般应用 粗实线b=0.5-2mm可见轮廓线 细实线约b/2尺寸线、尺寸界限、引出线、剖面线 虚线约b/2不可见轮廓线 细点划线约b/2轴线、对称中心线 波浪线约b/2断裂处边界线、视图和剖视分界线 双点划线约b/2假象轮廓线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5、三视图的绘制 圆锥体三视图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5、三

10、视图的绘制 圆柱体+长方体三视图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5、三视图的绘制 圆柱体+八面体三视图 取45度角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四、延伸拓展(1) 下面所给的三视图表示什么几何体? 直五棱柱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四、延伸拓展(2) 下面所给的三视图表示什么几何体?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四、延伸拓展(3) 下面所给的三视图表示什么几何体?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四、延伸拓展(4) 下面所给的三视图表示什么几何体?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四、延伸拓展(5) 下面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试说出它的形状

11、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分别画出下列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五、练一练(1)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你能说出下面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吗? 五、练一练(2) 正视图 俯视图 侧视图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你能说出下面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吗? 六、考考你(1) AA B ( ) ( ) ( ) 俯视图 左视图 正视图 CBA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你能说出下面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吗? 六、考考你(2) B ( )俯视图 ( ) 左视图 ( ) 正视图 A B C B C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1)用小立方块搭出符合下列三视图的几何

12、体 七、探究你能根据三视图还原实物吗?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正确 错误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2)依据下列简图画出其三视图,并还原几何体 七、探究你能根据三视图还原实物吗? L=1230mm 主视图 H=650m m L=1230mm 俯视图 W=350mm W=350mm 侧视图 H=650mm J20 注意体现此几何体是中空的 L1230 x W350 x H650 mm 的中空长方体 新员工入门培训课程-三视图及基础识图 读苏轼题西林壁诗,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不同视觉感受。 八、结束篇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苏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