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ⅰ岳麓版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解读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719405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选修ⅰ岳麓版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历史选修ⅰ岳麓版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历史选修ⅰ岳麓版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历史选修ⅰ岳麓版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历史选修ⅰ岳麓版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选修ⅰ岳麓版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选修ⅰ岳麓版第9课欧洲宗教改革课件解读(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三 单 元 第 9 课 新知预习巧设计 名师课堂一点通 高频考点巧解密 课后习题解答 创新演练大冲关 主旨概括中世纪教会对意识形态的 垄断推动了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首先开始于德国,在德国 宗教改革兴起以后,其他国家的宗教 改革相继兴起。虽然各国宗教改革的 具体情况有所差异,但它们之间有一 个共同点就是要打破天主教会的垄断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下,俄国彼 得一世开始了改革的历程,努力移植 西方文明,开展欧化改革。改革取得 了很大成效,俄国迅速强大,并积极 对外扩张,但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 个封建农奴制国家。 学法指导 1要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比较有关重大事件、 历史现象等

2、。如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加尔文宗教改革、 英国宗教改革的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俄国农奴制 改革的异同点等。通过比较能够深入理解改革是推动社会 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手段。 2要运用列表法记忆有关改革的内容,如马丁路德 宗教改革和英国宗教改革的内容;要注意运用地图、图片 分析历史现象。如结合相关历史地图,认识宗教改革对欧 洲的影响;结合彼得一世图、彼得一世时期的俄国舰队图 、强迫行人剪胡子图、彼得大帝审问太子阿里克谢等图, 理解、认识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手段。 3要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近代改革的背景或原因。 如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可以从天主教的腐化、资本主义发 展、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思想解

3、放等角度分析。 4要注意运用现象和本质的原理,透过历史现象分 析其本质。如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欧洲宗教改革表面上 是改革天主教,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是资产阶 级的反封建运动。 知 识 点 知 识 要 素 识识 记记 理 解 运 用 宗教改革 的背景 了解中世纪纪天主教的地位 ,认识认识 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宗教改革 的内容 了解马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主张张和欧洲宗教改革的内 容 宗教改革 的作用 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作用 ;理解宗教改革的实质实质 一、背景 1天主教会在西欧的地位 (1)社会生活方面,人人都是 ,每一件事 情都受到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影响。 (2)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

4、 ,占 有大量土地。 (3)政治方面,天主教会建立了等级森严的 制度 ,罗马教皇高高在上; 软弱,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封 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 天主教徒 封建主 教阶 王权 2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 14、15世纪,欧洲近代 产生,却受到天主 教会的阻碍。 3天主教会的腐朽堕落 从西欧各国搜刮巨额财富,并建立 ,残酷迫 害进步人士和对教会不满的人。 4德国社会矛盾的焦点 是受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称为“ ”,天主教会成为德国社会矛盾的焦点。 资本主义因素 宗教裁判所 德国教皇 的奶牛 特别关注 天主教会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这是宗教 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另外,天主教会的腐化、贪婪导致

5、它与欧洲社会各阶层矛盾激化,这是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 基础。而教皇派人在德国出售“赎罪券”成为欧洲宗教改 革的导火线。 二、内容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序幕:1517年, 的发表。 (2)主张: 提出“ ”思想,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根据。 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并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3)影响: 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促进了德国民族语言的发展。创立了新教派 , 主要在德国、北欧传播。 九十五条论纲 因信称义 路德宗 2加尔文宗教改革 (1)内容: 主张 ,认为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 把信仰得救解释为 。 简化 和宗教仪式,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 把 改造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2)影响:

6、教义更加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成为资产阶级革 命的武器。 组织严密,主要在法国、尼德兰、英国等国家传播。 信仰得救 先定论 教会组织 日内瓦 3英国宗教改革 (1)内容: 亨利八世改革:建立民族教会,通过 , 解散修道院,勒令男女修士还俗。 伊丽莎白一世改革:重申至尊法案,通过 ,把圣经定为信仰的惟一标准。 (2)特点: 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的。 具有不彻底性,保留较多的天主教成分。 至尊法案 三十 九条信纲 三、影响 1实质 欧洲宗教改革形式上是反对天主教会的教义和教会组织, 实质上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2作用 (1)政治上: 促进了天主教会内部改革,一定程度上纯洁了 ,也

7、在某种程度上为 做出了贡献。 促进了宗教的宽容,出现了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 教和约与1598年的 。 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 。 (2)思想上:极大地解放了 。 (3)经济上:为 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 洲走向 创造了条件。 天主 教会东西方文化交流 南特敕令 天主教会 人们的思想 欧洲资本主义 现代社会 一、宗教改革首先在德国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经济经济 因素 罗马罗马 教廷利用德国的分裂,把它当作“教 皇的奶牛” 政治因素 德国各阶层对阶层对 教会的不满满,摆摆脱天主教 会统统一德国的需要 现实现实 因素 罗马罗马 教廷向德国征收大量苛捐杂杂税 思想因素 人文主义义的熏陶 导导火线

8、线“赎赎罪券”的兜售 1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直接原因是 ( ) A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B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发展 C教会在德意志大肆搜刮钱财 D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解析:注意题干关键词“直接原因”。九十五条论纲 是马丁路德在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引起各阶 层人民愤怒的条件下发表的。 答案:A 二、加尔文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异同点是 什么? 1相同点 (1)都主张“信仰得救”,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2)都主张圣经是基督教徒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 人人都可以通过圣经直接与上帝联系、交流,不需要教 会的中介。 (3)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2不同点

9、(1)加尔文的基本思想与马丁路德相似,主张“信仰 得救”,但他比马丁路德更进一步,提出“先定论”的 神学学说。他认为人“得救”与否,都是上帝预先决定的 。上帝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这是人一生无法改变的,而 一个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否是他是否是上帝“选民”的体现 ,从而鼓舞了资产阶级的积极进取精神。 (2)主张神职人员要由信徒选举产生,建立政教合一 的神权共和国。成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武器。 (3)鼓励人们大胆地追求财富与成功,更加符合资产阶 级的利益。所以,加尔文的思想主张更激进,更符合新兴 资产阶级的意志。 2加尔文宗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重要相同点是 ( )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 主张简化宗教

10、仪式 反对教皇权威 主张先定论 A B C D 解析:欧洲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精神独 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利益的新教。都是加尔文宗 教改革和路德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是加尔文的宗教改革 思想,说明加尔文比路德思想更激进。 答案:A 示例 (2012福建高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意志)“所有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 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应该规定,凡属世俗的 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由世俗当局处理。”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民族基 督教贵族公开书(1520年) 材料二 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公开书第一版印 了4 000册,不到一周便销售一空。这本书在一年之中,至

11、少 重版了十三次。 克利斯坦宗教改革 高频考点考查马丁路德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 九十五条论纲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 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 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为什么材料二所述 “公开书”销量这么大?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他划着一支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 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片森林”?推动“点燃了整片森林” 的力量还有哪些?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 信息。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 “凡属世俗的事都不应该送到罗马判决,只应该

12、由世俗当局 处理”进行概括;第二小问从内在原因(公开书的内容)和外 在原因(技术因素)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马丁路德 的初衷与最终的影响角度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归纳。 答案 (1)主张:建立民族教会;司法权实行政教分离 。原因: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迫切要求;印刷技术的应用。 (2)理解:路德原本只是反对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结果 引发了西欧宗教和世俗社会的改革。力量:国王、诸侯等;人 民群众;卡尔文(加尔文)等教会人士。 图文探究欧洲宗教改革过过程和作用 探 究 目 的 (1)知识层面: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影 响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及理解材料的能力 探

13、究示例 材料一 下列两幅图反映了中世纪罗马天主教的情况 材料二 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 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 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 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 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 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材料三 当钱投入钱柜中丁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 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 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 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加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 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教的

14、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 、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民的王国难道 还能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 恩格斯 问题生成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欧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 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 (2)材料三中的论述是针对材料一中哪幅图反映的情况 而提出的?马丁路德提出了什么宗教原则? (3)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信条对上帝的共同态度 是什么?从材料四看,加尔文教对于社会政治变革产生了什 么影响? 探究思路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理解材料的能 力。第(1)问,材料一中图1主要反映了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 材料二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发展状况及中世纪人们的思想面貌, 从

15、上述分析中归纳答案。第(2)问,由材料三马丁路德对购 买赎罪券的否认可推断他针对的是材料一中图2的内容,再由 材料三可知,他提出了“因信称义”的宗教原则。第(3)问, 通过分析可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反对的是罗马教皇及其神 学,但并不反对上帝,即不反对信仰宗教本身。对材料四的理 解要密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的内容,加尔文主张建立 民主教会,教士选举产生,这就为新兴资产阶级争取世俗世界 的民主,即为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提供了精神依据。 尝试解答 (1)中世纪的西欧,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的神 权统治居于垄断地位。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形式的意 识形态宗教和神学。相对弱小的资产阶级只能以宗教 “异端”的方式进行反封建斗争。 (2)针对材料一中图2;原则:“因信称义”。 (3)态度:不反对信仰上帝;影响:为资产阶级民主政 治提供了借鉴。 一、阅读与思考 1提示:宗教改革爆发的直接原因是1515年教皇借重 新修建圣彼得大教堂为名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聚敛财富。 主要区别:天主教会宣扬只有相信教会和神职人员灵魂 才能得救;而马丁路德神学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 2提示:“异端”一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为“选 择”,中世纪后期把那些与圣经内容不合,同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