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719044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岛市心理健康优质课比赛论文构建生命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谈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青岛大枣园小学 咸威 “12岁女孩吞下60片安眠药”08年4月24日半岛都市报新闻版的标题触目惊心。 “4月23日凌晨5时许,家住人民路的女孩玲玲(化名)竟然偷吃了60片安眠药,而自杀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测试成绩不理想,担心父母去开家长会之后挨骂。幸运的是,经过抢救,玲玲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还需要住院治疗。” “自杀”像毒瘤一样残害着青少年的成长,使他们的人生之花还没有来得及开放,就已经凋落。有人或许不以为然,认为这只是一个个案而已,但据市卫生局的调查报告显示,自杀已经成为青岛市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死亡的第三位原因。而据北

2、京心理危机和干预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在全国青少年意外死亡的原因中,自杀更成为第一杀手。铁一样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某些教育理念,改进心理健康教学,加强生命教育,尽快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健全发展,养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当务之急。一、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生命教育对生命进行关怀,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案例中的女孩并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生命的可贵,不懂得自己的生命对于父母,对于自己的亲人,对于老师和同学意味着什么,更没有看到生命旅程的美丽。我想,这种对于生命的漠视不能仅仅归咎于孩子的心理素质的脆弱,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对于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还

3、有一些中小学生,因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失恋等原因自杀事件频发;一些青少年和学生因不起眼的小事杀人伤人,青少年犯罪、校园暴力也常见于报端;社会上青少年吸毒、堕胎、纵欲等也不在少数。这些恶性事件的产生,也不能简简单单归咎于他们道德水准的低下,心理的阴暗,其实这也与生命教育的缺失有很大关系。生命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引导中小学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人的价值,人的社会性和使命性的教育,从而让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掌握生命,完美生命,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等方面健康、和谐、统一的发展的教育。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理健康贯彻了学生生命成长的整个历

4、程,心理健康教育是在造就一种健康向上、积极达观的生命态度和精神状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应该成为其基本内涵。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着殊途同归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注重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能提升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增强心理健康,让“生命”快乐的成长。二、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树立生命意识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有着殊途同归的作用,可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生命意识培养与品德等学科的教育是不同的,主要是以渗透、体验为主,这就要求心理健康老师要有为生命教育启蒙的意识,要精心培育儿童生命意识的萌芽,使其成长为参天大树。当然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有取之不尽的生命教育的素材

5、与时机。那么应该如何在心理健康课堂中树立生命意识,使其充满生命理念,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心理健康老师首先要确立正确的生命观。教师风范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一些方面会给学生很深的心灵投影,留下长久的印象,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作用。因此要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教师首先要确立正确的生命观,成为学生做人的楷模。教师有了正确的生命观,他的教育才能从生命的角度出发充满生命意味,才是生命化的教育。他才能从爱学生出发,千方百计把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疏导学生成长中的障碍,健全学生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生命教育的内容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和

6、教学实践中去。教师要从整体的教育活动出发来制订目标,因为合理的、有序的教育目标的制定和设计是生命教育成功的前提。生命教育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落实等都决定于具体的教育目标。如果心理健康教师具备了一定的目标意识,那就要在落实目标的手段上作文章,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使计划落实到位。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是保证进行有生命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重要前提。 2、研究学生,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情感。 学生产生消沉,对生命漠视的想法通常是隐蔽的,这些问题又是动态的。有的问题会日积月累,如果遇到某些特殊情况或诱因可能会突然爆发,出现比较明显的特征。因而心理健康老师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

7、任心和爱心,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并正确疏导学生的成长障碍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的情感,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在整个学习生活中时常体验到生命的美好,还要引导他们学会应付生命中不如意的事件,自觉地保持生命之树的健壮。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对生活抱乐观态度。因为乐观者才不为困难所压倒,他们珍惜自己,也会珍惜他人。人在烦恼、悲伤时,如果找不到地方倾诉,则这种情绪会愈演愈烈,最终导致冷漠、孤僻的人格倾向,甚至做出危险的举动,这就需要我们更直接地了解学生,真正地与学生成为朋友,使学生能和你无话不谈,你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学生分担忧愁,解脱困苦。而这一切内容都能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去,使

8、心理健康教育更充实,更有针对性,也更具有生命理念。3、利用多种手段,开展生命教育。 现行的许多心理教育材料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或显性的,或隐性的。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或生命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教育教学的创造性。根据学生实际,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手段进行生命教育。(1)进行心理辅导活动课。比如山东省地方课程教材青岛版生命教育中的“活着真好”、“我是独一无二的”都可以直接运用心理辅导课的形式来开展生命教育,实践证明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2)团体辅导,利用团体动力学原理来帮助需要开展生命教育的群体,如对四川地震后把学校的家属在灾区的川籍儿童进行集中,进行基于

9、生命教育的情绪心理辅导。这种做法针对性强,对团体中共同的发展性问题能有很好的作用。(3)开展有生命意味的个别心理辅导,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安全、尊重、信任的关系,通过个别心理辅导的方式来协助受辅的学生开放自己,更好地认识自己,欣赏自己,珍爱自己。 4、明确目的,发挥心理场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展生命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目前一些教育工作者尚存在着模糊认识,或认为可有可无,或仅把它当作一种事后“补丁”式的手段,平日缺乏生命教育,一旦学生出现问题,才忙不迭地开展一场场生命教育。如进行自杀倾向的测试,自我保护的指导等等。其实,这些临时的面对问题式的教育,作用是短暂而微弱的,生命意识的培养是

10、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能靠一两次有针对性地说教,也不能单靠一两门学科的支撑,生命教育必需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学校上下协调一致,创造生命教育的浓厚氛围,形成富有吸引力,凝聚力的心理场,让学生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从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是尊敬生命、珍爱生命,完善生命的意念。形成这样的心理场,就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此外,就学生个体而言,要重视生命教育中对学生心理的各种要素的协同发展,以收到协调,同步,互补的功效。因此笔者认为学校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应形成共识,实行战略合围,创建生命教育的心理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心理健康教师可利用其学科自身特有的优势,率先起步,大力推动,充分发

11、挥“心理场”中的中心作用。三、心理健康教育要引领生命的成长 儿童的心理尚未成熟,阅历也十分浅薄,不能像成人那样去理解生死,所以对于学生的生命教育需要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提升生命价值,实现生命意义,显然应该成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从指向现实的和当前开始指向学生的未来生活,对学生生命的终身发展发挥作用。从生命视角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次挖掘,也是当前为教育界颇为关注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人的生命成长,提升生命价值,实现生命意义为根本目标,或者说是以促进人的生命发展为

12、使命。那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唤醒学生自身的生命意识,更新人的生存方式,使作为生命体的个人能勇敢面对生活,面对问题、面对困惑,自我更新,自我创造,实现自我生命价值,提升生命意义是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这也是人的生命成长和生命发展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对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起着引导、示范、催化、矫正与疏导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具有维护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充分激励和发挥学生个人潜能的功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目标着眼于学生生命健康成长与健全人格培养,充分开发潜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心理基础。培养

13、学生积极的自我信念,健康的情绪,高尚的情感,积极的社会适应与生存能力。这些基本品质都将在学生生命成长和生命发展过程中起到引领的作用。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注了学生现实生命的生存和成长状况,还将不断促进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提升生命意义。现代教育中,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生命、关注生命成长的过程,心理健康教育在生命成长和生命发展中的作用也凸显独特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生命意义视角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选择。爱一切生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只要爱自己的生命,并爱一切的生命的人才拥有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积极引导,用教育的理念唤醒儿童的生命意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起点。作为一名心理健康的老师,我们有责任大声地呼唤学生:“让我们高举关注生命,热爱生命,成就生命的大旗,健康自信地向着光辉的未来前进!”参考书目: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生命教育 山东省地方课程教材青岛版 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 宁波出版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问题探究中国人事出版社 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心海扬帆网站 http:/ 台湾心理咨询网 http:/heart.ncue.edu.t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