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管理(2013)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9004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90 大小:9.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口管理(2013)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90页
港口管理(2013)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90页
港口管理(2013)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90页
港口管理(2013)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90页
港口管理(2013)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港口管理(2013)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口管理(2013)讲解(1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港口现代化管理港口现代化管理 讲授者 真虹 联系方式:shzhenhong 2013年稿 引 言 什么要研究“港口”? 当今港口发展遇到了什么问题? 港口今后的发展趋势? 学习方式 自学课堂讨论 自学 每堂课之前:按老师要求阅读教材以及课外文献 准备讨论的题目 课堂讨论 学生针对本堂课学习内容,提问不解之处,或需要与老师讨 论的问题 老师向学生提问题 学生合作讨论和分析问题 学生主讲(每组代表主讲) 学生间相互讨论 阅读材料 教材: 港口管理真虹,人民交通出版社 港口装卸工艺学宗蓓华、真虹,人民交通出版社 参考书: 现代港口发展若干问题研究 真虹等,人民交通出版社 第四代港口及其经营管理模式研

2、究 真虹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柔性化港口的发展模式真虹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陈戊源,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集装箱码头袁志耕,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 港口企业管理学陈家源,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港口生产调度过程优化真虹,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港口法解析叶红军,人民交通出版社 港口通过能力理论与计算方法陈家源,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现代港口经济学邹俊善,人民交通出版社 港口城市发展的动态研究宋柄良,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港口货运真虹,人民交通出版社 全球港口发展报告(月报、季报、年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 杂志 中国港口、水运管理、集装箱化、港口装卸 上海、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网站:htt

3、p:/www.sisi-smu.org/(航运研究中心) 考核 总成绩平时分课程论文 平时分(20)包括:课堂参与(课堂提问、讨论,小组 研究、主讲准备情况和质量等等,没有考勤) 课程论文(80):要求: 5000字左右 要有参考文献 分组撰写(56人一组) 要点: 讲清研究对象目前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谈谈自己的观点 研究的深度 必须同时提交打印稿和电子文件(email) email地址:shzhenhong 提交时间: 最后两次课 课程论文选题 1港口与区域经济发 展的关系 2临港经济 及其发展 3从港口代际发 展分析未来港口发展趋势 4港口开展供应链 管理的案例分析 5世界港口管理模式及其比

4、较 6港口的全球化经营 分析 7港口发展现代化物流模式及案例 8基于绿色经济 的港口发展方式 9智慧港口的发展模式 10港口合作与竞争关系分析 11地主港的管理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12内陆港(无水港)的作用及运营模式 13港口信息化的新发展 14船舶大型化对港口发展的影响 15港口生产作业组织优 化方法 16大件货物的码头 装卸工艺及其发展 17集装箱码头 装卸工艺及其发展 18大宗散货码头 装卸工艺及其发展 19液体货物码头 装卸工艺及其发展 20东亚 港口竞争现状与趋势 分析 21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22天津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23大连东 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24厦门东 南国际航

5、运中心建设 25我国的特殊关税区政策的演变及上海自贸区的发展 26国际上自由贸易区政策的演变及发展 讲述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港口概述 第二章 港口行政管理 第三章 港口选址、规划与建设 第四章 件杂货装卸工艺 第五章 集装卸装卸工艺 第六章 干散货装卸工艺 第七章 港口企业经营管理 第八章 港口经营管理活动评价 第九章 港口企业的生产运作 第十章 港口发展战略 第一章 港口概述 讨论题目: 水运在运输网中存在的价值? 港口作用的延伸 什么叫“港口”?: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 港口的分类 港口与区域经济的管理 几个相关的理论: 贸易基础论 港口生长点理论 中心一边缘理论 资源禀赋差理论 梯度传递理论

6、 什么是“国际航运中心”? 港口的代际划分的标志,第四代港口功能应该是怎样的? 港口生产活动的特殊性 分析“以港兴市” 的观点 第一节 港口的基本概念 一、水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1、水路运输的优点和不可取代性 水路运输利用天然水系,不占用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符合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水路运输的运载工具容量大,运输成本低 水路运输沟通全球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 引导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2、水路运输的不足 运输速度慢,使旅客运输向其他运输方式转移 运输线路受水域的限制,难以单独完成全程运输 港口的主要作用 1、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 2、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 3、港口成为综合物流的中心

7、4、港口在其所参与的供应链中发挥作用 5、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增长 6、港口具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效应 直接经济效应 经济发展效应 - 区域经济效应 -全国经济效应 社会发展效应-社区效应 国土开发效应 二、港口的作用 三、港口的定义 1、港口 港口是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 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 陆域组成的区域。港口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港区组成。 结合供应链管理时代港口功能的变化, 定义港口: 港口是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是运输网络中水陆运输的枢 纽,是货物的集散地以及船舶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它可 提供船舶靠泊、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储存、驳运以

8、及其他 相关业务,并由此延伸出工业和贸易的功能,与上下游之间实 现无缝连接。 2、港界 港界是港口范围的边界线。根据地理环境、航道情况、 港口设备以及港内工矿企业的需要等进行规定。一般利用海 岛、山角、河岸突出部分,岸上显著建筑物,或者设置灯标 、灯桩、浮筒等,作为规定港界的标志,也有按经纬度划分 。 3、港区 为保证港口生产,经营的需要,按照港口的规划,经 政府批准而划定的水域和陆域。 营运港区:是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港口区域。 规划港区:是指根据港口规划为港口进一步开发、建设划定 的具有明确界线的预留水域和陆域。 4、码头:供船舶靠泊,货物装卸和旅客上下的水工建筑物。 5、泊位:供一艘船

9、舶靠泊的码头长度。 6、港口设施:指为港口生产、经营而建造和设置的构造物和有 关设备,分为港口基础性设施和港口经营性设施。 港口基础性设施:防波堤、导流堤、港口航道、护岸、港池、锚地、船闸、 道路、码头、趸船、栈桥、浮筒、客运站、铁路、给排水、 公共通讯、供电和环保、助导航设施等。 港口经营性设施:机械、设备、车辆、船舶、仓库、堆场、水上过驳平台等。 四、港口分类 1、按用途分,可分为: 商业港:供商船进出使用的公共性质的港口; 工业港:附属于某工矿企业的,主要为企业自己使用的港口 ; 军用港: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 避风港:具有良好的天然地势,为船只躲避台风等灾害设置 。 2、按地理条件分,可

10、分为: 海港:位于海岸线上的港口,如中国的大连港、青岛港等 河口港: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的港口,世界上有许多大的港口 都是河口港,如鹿特丹港、上海港等。 河港:位于河流沿岸的港口,如中国长江上的南京港、芜湖 港等。 湖港:位于湖泊岸壁的港口。 水库港:建于水库岸壁的港口。 3、从运输的角度分,大致可分三种类型: 支线港:挂靠支线运输船舶和短程干线运输船舶。世界上大多数港口均 属这种类型。 中转港:这类港口的地理位置优越,在水路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已成为海 上运输主要航线的连接点,同时又成为支线的汇集点。这类港口拥有大型码 头,主要功能是在港区范围卸船、收受、堆存货物和装船发送货物。 腹地港:国际运输主

11、要航线的端点港,与内陆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相连接 ,是水陆交通的枢纽。服务于内陆腹地货物的集散运输,兼营海上转运业务 。 干线运输 中转港 中转港 腹地港 喂给港 (支线港) 转运港 (支线港) 第二节 港口在国民经济以及 地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006年中国17个沿海城市货物吞吐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 : 一、贸易基础论和港口生长点理论 贸易基础论:港口是由于贸易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港口生长点理论:港口生长点效应在使港口城市获得比其他城市 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中起很大的作用 2006年中国不同区域外贸生成量分布表 单位:亿美圆 外贸生成量所占比例() 全国17606.9100 长、珠、渤三

12、港口 城市群 省市外贸生成量14525.982.5 口岸外贸生成量15563.288.4 沿海省市自治区省市外贸生成量15519.788.1 口岸外贸生成量16379.693.0 非长、珠、渤三港 口城市群 省市外贸生成量3081.017.5 口岸外贸生成量2043.711.6 非沿海省市自治区省市外贸生成量2086.211.9 口岸外贸生成量1227.37.0 二、中心-边缘理论 港口具有扩散效应、聚集效应和港口对货物的吸引中转效应。 扩散效应:当一个中心地区的经济增长后,会扩散到周围地区, 随着中心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形成经济规模。 聚集效应:当一中心地区的经济发展后,会带来对需求的增长,

13、 其边缘地区的产品(原料、生产资料等)自然地汇集到 该城市,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的需求。 中转效应:随着港口规模的扩大,装卸效率的提高,航线的集 中,货运量的增多,港口的到发船密度必然增加。 三、资源禀赋差理论 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各国产品价格上的差异,也就 是说各国资源禀赋的不同。 港口城市与内地非港口城市资源凛赋的一个重要区别,就 在于是否具有港口资源。 四、梯度传递理论 国际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梯度传递的规律,即由经济梯度高 的区域向低的区域传递,产业转移。 这是由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梯度后,它的人工 费用昂贵,地租急剧上升,城市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等 等,它的一部分资源凛

14、赋优势开始丧失,促使它的部分产业向 低梯度的国家的地区转移。 国际经济梯度传递的规律,给新兴的港口城市带来了极大的 机遇。 案例:日本港口对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日本,人们明白无误地认为港口是有区域经济效应和全国性经 济效应的,因为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 。根据一项对神户、名古屋、川崎和北九洲等日本主要港口的调查结果 表明,港口相关产业和依赖港口的产业所产生的增值以及从这些产业活 动所派生出来的其它产业所产生的增值分别占这些城市增值水平的33% 40%。 例如,苫小牧港(1963年开港)是在一个有一家大型纸浆厂、但其 它主要产业很少的地方发展起来的工业港,鹿岛

15、港(1970年开港)是一个 在几乎无人居住的地方发展起来的工业港,对这两个港口的调查表明在 这两个港口开港后,它们的腹地城市的工业产值突然有了很大的增长。 苫小牧开港十年之后,1975年与1965年的货运量的比值是8.6 :1,鹿岛 港1980年和1970年的吞吐量的比值是12.4:1。这些港口产生的效应是显 而易见的。 在大致与苫小牧和鹿岛开港时间同时,这两个港口邻近地区的人 口突然增加,由于这些新增的人口集中在原来人口稀少的农村,可以认 为这些港口对日本的人口分散政策作出了贡献。 此外,对已有的大港神户、北九洲和川崎的调查表明,这些港口 通过当地的港口相关产业和依赖港口的产业为这些城市分别提供了20 0%、17.7%和267%的就业机会。这些港口附近的城市都是日本的大城市 ,每个城市人口都超过一百万,这些港口为这些城市提供大约五分之一 的就业机会这一事实也进一步证明,港口可以成为吸引人口的因素。 何为“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由发达的航运市场、充沛的物流以及众多的 航线、航班、船舶汇集的国际航运枢纽。它由深水航道、港口码头、 通畅的集疏运条件等硬件组成,有完善的服务与管理等软件作保障。 国际航运中心一般以国际贸易中转港为标志,航运要素齐全并 已形成规模,处于全球海运干线网络的重要节点,依托区域经济中心 城市,融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