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问题(、课)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18526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东问题(、课)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东问题(、课)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东问题(、课)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东问题(、课)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东问题(、课)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东问题(、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东问题(、课)(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请不要 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阿拉法特 材料一:据不完全统计,战后50多年来,全球 共爆发160多次局部战争和较大规模的武装冲 突,其中40余起发生在中东,占总数的四分之 一。 材料二:中东地区(巴以冲突视频)几乎毗邻接 壤的国家都有边界领土纠纷。除些之外,还有 宗教和教派的斗争,各国对石油资源、水源、 交通要道的争夺。冷战期间,两个超级大国对 中东国家的争夺,促使中东各国之间旧矛盾激 化和新矛盾丛生。所以战乱频繁。其中最有突 出影响的是阿以冲突。 -当代世界知识200题 1.地 理 位 置 地理位置: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中东”一般是 指欧、亚、非三

2、 洲连接的地区, 主要是亚洲西部 一带。包括埃及 、巴勒斯坦、叙 利亚、伊拉克、 约旦、科威特、 伊朗和土耳其等 18国。总面积为 七百万平方千米 ,人口一亿多。 一、中东概况: 2.历 史 概 况 历史上统治过这里有犹太教的“希伯来王国”(公元前 1020年)、基督教的“罗马帝国”(公元前30公元 476年)、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帝国”(公元7-13世纪 )和“奥斯曼帝国”(公元16世纪1922年) 犹太教徒认为大卫王曾把耶路撒冷作为统一的以色列王国首都,历史上是犹太人的政 治和宗教中心。 基督教徒认为耶稣是在耶路撒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 伊斯兰教徒认为穆罕默德曾在耶路撒冷“登宵“(遨游七重天

3、,见过先知和天堂)。耶路 撒冷是除了沙特阿拉伯境内的麦加和麦地那以外的穆斯林第三个圣地。 三教圣城:哭 墙(犹)、萨赫莱清真寺(伊)、苦 路(基督教) 世界若有十分美世界若有十分美, ,九分在耶路撒冷;九分在耶路撒冷; 世界若有十分愁世界若有十分愁, ,九分在耶路撒冷。九分在耶路撒冷。 -塔木德塔木德 3、战 略 地 位 中东石油资源丰富:储量占65.4%、产量占30.5% 、出口量占44.7% 。且处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 ,战略位置重要。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 夺的地区。 石油资源:“石油海洋” 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 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建立希伯莱王国。之后分

4、裂为两 个国家,北部称以色列王国,南部称犹太王国; 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被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犹太人 举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从此结束了犹太民族主体在巴 勒斯坦生存的历史。 公元7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并建立了统一的 阿拉伯帝国,公元637年巴勒斯坦并入阿拉伯帝国,形成了 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此后他们成为这块土地 的主人。 1518年,巴勒斯坦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的版图,直至一战 结束。 1.历史悠久而复杂: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 二、巴以冲突的由来: 2.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犹太人流浪到世界各地,但他们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他们的 犹太教义,保持着他们的文化,成为一个独特的、没有

5、自己土 地、没有自己祖国的民族。 因为犹太人无法融入西方基督教社会,被当作异教徒备受 迫害和歧视。犹太人逐渐意识到,要改变犹太人的悲惨命运, 只有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犹太复国主义运 动兴起,大批的犹太人迁到巴勒斯坦地区,想在这里恢复曾经 的犹太国。大量犹太人渗入,势必给当地的阿拉伯人的生活环 境造成很大冲击。 这就使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日益尖锐。 3.英国“分而治之”的中东政策 一战期间,为了削弱自己的对手奥斯曼帝国,英国允诺奥 斯曼帝国境内的阿位伯人单独建国,以从内部打击奥斯曼帝国 。 但是随后阿拉伯领袖与英国政府在”阿拉伯国家”的范围 认定上

6、出现分歧。(阿拉伯人认为“阿拉伯国家”自然应该包 括巴勒斯坦地区,而英国要求把巴勒斯坦列为“国际共管区” ,实质上是一战后英以“委任统治”名义对巴勒斯坦实行殖民 统治。) 于是英国又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把原先许诺 给阿拉伯人的土地又交给了犹太人。(“贝尔福宣言”) 这就加剧了巴以之间的矛盾 影响:“贝尔福宣言”为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 提供了依据,也埋下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纠纷 和冲突的祸根。 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 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 同情,1947年11月联 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 治决议,规定在巴勒 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 国和阿拉伯国,耶路 撒冷国际化。1948年 以

7、色列国宣告成立, 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 诞生。 .联大181号决议 决议规定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1948年8 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阿拉伯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包括北部的加利 利、约旦河以西地区和加沙地区; 犹太国面积14000多平方公里; (犹太人占巴勒斯坦56%的土地,居民只占当地人口 1/3;相反占人口2/3的阿拉伯人,土地只有44%。) 使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 ,由联合国管理。 “联大”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联大181号决议) 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 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1.内因: 大国的干涉(战略利益的

8、需要) 第二次中东战争前:英法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美苏 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 民族矛盾与宗教矛盾突出(耶路撒冷三教圣地) 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 2.外因: 4.冲突关键: 3.现实原因: 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分治没有解决巴勒斯坦建国等问题(“贝 尔福宣言”、“联大181号决议”) 中东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历史原因: 当代的中东问题,主要指 阿拉伯和以色列的矛盾。 耶路撒冷问题。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 坦问题。 时间时间名称名称起因起因参战国参战国结果结果 第一次第一次 19481948 第二次第二次 19561956 第三次第三次 19671967 第四次

9、第四次 19731973 第五次第五次 19821982 以色列以色列 建国建国 埃等国埃等国 VSVS 以以 以获胜以获胜 埃及收回运埃及收回运 河河 埃及埃及 VSVS 英法以英法以 埃及胜利埃及胜利 以色列以色列 袭击袭击 埃叙埃叙 VSVS 以以 以占埃叙领以占埃叙领 土土 埃叙收复失埃叙收复失 地地 埃叙埃叙 VSVS 以以 埃叙夺回部埃叙夺回部 分土地分土地 以打击巴解以打击巴解 总部总部 巴解黎叙巴解黎叙VS VS 以以 以胜利以胜利 二、五次中东战争 巴勒斯坦巴勒斯坦 战争战争 苏伊士苏伊士 运河战争运河战争 六日战争六日战争 十月战争十月战争 黎巴嫩战争黎巴嫩战争 ( (教材

10、教材123)123) 四次中东战争后的局面 说明:地图中绿色为巴勒斯坦国土,白色为以色列国土。 连年战争的后果: 中东战东战 争据不完全统计统计 ,约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战 争中伤伤亡,十多万阿拉 伯人伤伤亡,数百万巴勒 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沦为 难难民。战战争使阿拉伯国 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军费 负负 担,债债台高筑,民生凋 敝,严严重制约约了经济经济 的 发发展,以色列全民皆兵 ,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预 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 首。更为严为严 重的是威胁胁 了中东东地区乃至整个世 界的和平与稳稳定。 在加沙北部杰巴利耶难难民营营,一名巴 勒斯坦男子搂搂着儿子坐在一片废废墟中 从前四次次中东战争,你

11、能得出哪些结论? 议一议 1、战争严重阻碍了中东地区社会、经济、文 化的发展,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战争并不能解决中东问题 3、大国插手加剧了中东矛盾 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的几乎全部领土和其它阿拉伯国家的 部分领土,却无法使阿拉伯邻国承认它在中东的合法地位; 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无法通过战争收得失地 战争难以化解阿以间的分歧和积怨!认识: A、埃以和解: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 总理贝京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开启 中东和谈先河; 1980年埃以建交。 1989年,以色列将占领的埃及土地全部归还 萨达特遭暗杀:和平的代价(1981年) 萨达特首开中东和平进程

12、三、曲折的中东和平之路 1、原因: 前四次中东战争并没有解决双方的矛盾,反而形势更加复杂 ,并且对双方造成很大的损失,双方逐渐意识到和平谈判才 是最明智的选择 2、和解表现: 前四次中东战争的启示 沙龙与埃及总统萨达特握手 1978年, 萨达特 同贝京 共获诺 贝尔和 平奖。 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 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它是 我们这个地区所有国家全体 公民和每一位公民的战斗。 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 权利 (19771977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前往以色列在年埃及总统萨达特前往以色列在 一次演讲中讲的一句话。)一次演讲中讲的一句话。) 埃及总统萨达特、美国总统卡特和以色列总理贝埃及总统萨达特、

13、美国总统卡特和以色列总理贝 京于京于19781978年年3 3月月3131日签署了埃以日签署了埃以戴维营协议戴维营协议 萨达特墓碑上的铭文是这样的: 以宽大仁慈的真主的名义 你不要认为那些为了真主而被杀害 的人是死 了,因为他们与真主同在 。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总统是 战争的英雄,和平的英雄, 他为和平而生 为原则而死于 (穆斯林阴历)一四O一年十二月八日 , 公元一九八一年十月六日, 他的胜利第八周年之际。 埃及总统萨达特遇刺过程 阿拉法特 拉宾 “今天我们在这里达成的协议是一个 需要用巨大的勇气去达成的协议。” “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 ,不要让橄榄枝从

14、我的手中失落。,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 ” 阿拉法特阿拉法特 “我们今天用响亮而又清楚的声音对 你们说:血和泪已经流够了,够了!我们 无意报仇,我们对你们不怀怨恨。我们和 你们一样,是正常的人,是想建造房屋、 种植树木、谈情说爱以及与你们一起生活 的人。今天,我们有和平一个机会 ” 拉宾 B、巴 以 和 解 20世纪80年,双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 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1993.9 以总理拉宾同阿拉法特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在 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以色列 的生存权得到承认。这是和谈的重大突破。 1998年10月 经双方艰苦谈判,阿拉法特与以总理内

15、塔 尼亚胡在白宫签署了一项“以土地换和平”的临时和平 协议。通过谈判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已为越来越多 的人接受。 2003年以巴双方接受“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 19931993年,在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年,在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 ,拉宾同阿拉法 拉宾同阿拉法 特签署了特签署了奥斯陆协定奥斯陆协定, ,中东和平出现了曙光。中东和平出现了曙光。 拉宾(左)、佩雷斯(中)和阿拉法特 (右)接受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 萨达特颁奖词:当战争英雄难,当和平英雄更难;当中东地区的 和平英雄难上加难。萨达特是第一个,但不会是最后一个。 颁奖理由:率先走上与以色列的和解之路,签订“戴维营协议”

16、, 埃以首先实现和解并建交,开启了中东和平之路 拉宾颁奖词: 颁奖理由: 课堂探究 请为拉宾拟一句颁奖词和颁奖理由 是战争英雄,更深知和平之宝贵;“给和平一个 机会”,推动巴以双赢。 拉宾是以色列杰出的军事将领,曾为夺取与阿拉伯 国家的战争胜利发挥重要作用;在出任以色列总理 后致力于巴以和解,使中东和谈出现重大突破。 和平的路拉宾 在这片苦难的土地上,我们和炮火、地雷、手榴弹 生活在一起。 我们深深种下,他们连根拔起; 我们建筑,他们摧毁; 我们守卫,他们攻击。 我们几乎每天在埋葬死者。 一百年的战争和恐怖使我们伤痕累累, 但并不会毁掉我们的梦想 我们百年来对和平的 梦想。” 一百多年了,我们在寻找家园 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平静地生活, 种下一棵树, 铺好一条路 一百多年了,我们试图和邻居修好, 过免于恐惧的生活 一百多年了,我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