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形势研究对策加快湖北渔业发展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718204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93.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清形势研究对策加快湖北渔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认清形势研究对策加快湖北渔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认清形势研究对策加快湖北渔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认清形势研究对策加快湖北渔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认清形势研究对策加快湖北渔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清形势研究对策加快湖北渔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清形势研究对策加快湖北渔业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淡水渔业2005年增刊认清形势研究对策加快湖北渔业发展徐汉涛(湖北省水产管理办公室,武汉430060)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快速发展,渔业在各国各地区之间交流合作的广度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盛况空前。市场的开放、科技的进步、新的作业方式的不断涌现等等,都为我国和我省渔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全面了解世界渔业发展现状,正确把握世界渔业发展趋势,客观分析我省渔业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实际困难,是我们确立全省渔业发展方向、完善发展思路、制定发展对策的重要条件。1世界渔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渔产品在目前的全球粮食供应中占到了7的比重。因此,渔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牵动着世界各国的渔业生产者和管理

2、者。国际上,渔产品被称为“穷人的蛋白”,全球约有10亿人依赖各种渔产品来摄取动物蛋白。渔产品为人类提供了约16的动物蛋白质来源。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渔业总产量一直按67左右的速度增加。2002年以来总产量始终在13亿吨左右徘徊。2003年全世界人均水产品占有量2l公斤。由于过去30多年来海产品的捕捞和消费量增长迅猛,使得海洋渔业资源受到严重威胁。从1990年开始,内陆淡水产品的比重开始上升,水产品的养殖产量也持续增加,目前世界水产品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达到30左右。世界水产品生产居前列的国家主要有:中、日、美、秘鲁、印度、印尼、泰国、韩国、菲律宾等。全世界水产品有30用于鱼粉加工,有

3、13进入国际贸易市场。水产品出口总值在400亿美元左右,其中发展中国家占出口总值的60以上,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拉美。主要水产品进口国以日本(占30),欧盟(占30),美国(占20)为主。综合起来看,世界渔业在本世纪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一是全球渔产品供应短缺不断明显的趋势。有关分析结果显示,未来20年中,全球渔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15,渔业增产跟不上世界人口增长步伐。加上全球绝大多数渔业资源遭到破坏或过度捕捞,渔产品供应短缺将进一步加剧,短缺的结果将直接导致渔价飞涨。二是水产养殖业在全球渔业生产中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趋势。由于过度捕捞,野生鱼的产量已接近其再生能力,捕捞产量开始停滞不前,但全球对

4、水产品的需求量有增无减。于是养殖业成为弥补水产品供求巨大缺口的主导力量。目前,世界水产品总量的增加几乎都来自养殖业的大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养殖业的发展。养殖产量占到食用鱼产量的30。其中,亚洲国家占世界养殖产量的87。在可预见的将来,这种状况仍将持续。到2020年,养殖份额将从目前的30上升到40,水产养殖业将成为解决人类水产品供应的主要渠道。三是渔业生产力的提高不断依靠科技进步的趋势。渔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主要通过科技进步来实现。科学技术在世界渔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遥感技术、信息化、自动化、新原料、增氧技术、水处理技术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渔业生产力。英国通过其雄厚

5、的科技实力,开发了一种工厂化养鱼装置,可以在2030个星期内,使2英寸的幼鱼长到2磅,相当于在自然环境中2年的成长量。因此,加强渔业科学研究和创新渔业生产技术,做好技术成果储备,提高应对渔业发展变化的能力,已广受世界各国关注。四是渔业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展的趋势。最典型的就是世界休闲渔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国家迅速崛起。随着时代的发展,渔业逐步实现了与休闲、娱乐、健身、旅游、观光和餐饮的有机结合。渔业内容的充实,为渔民、渔业创造了更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以美国2001年为例,休闲渔业对全社会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总效益达到1160亿美元,给全国各地创造了1068万个工作机会,创造

6、了415亿美元的总消3费,实现了联邦和地方税收73亿美元。其休闲渔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美国乡村经济面貌的改变。五是国际市场对淡水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趋势。目前,全世界水产品产量主要来自于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分析表明,海水养殖通过近20年的迅猛发展,已达到水体能够承受的高峰区段,世界大型沿海渔场捕捞量已达到饱和或超过天然生产能力,需要一个休养生息的阶段。同时,随着国际社会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强化了对环境和渔业资源、特别是公海渔业资源的保护。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的产量不可能大幅增长。国际市场需求的增长与世界海洋水产品生产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将为淡水渔业发展提供广阔

7、的空间。六是国际渔业贸易壁垒不断叠加的趋势。在渔业的持续发展中,发展中国家增长的产量几乎全部输往他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60以上的出口水产品来自发展中国家。因此,渔业生产对国际贸易的依赖越来越强。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对水产品的安全高度重视,设立了许多保护性的非关税壁垒。日本对进口水产品实施包括微生物、农药残留及大肠杆菌等近30个项目的检测。欧盟的检验甚至多达100多项,有些甚至细化到了包装印刷层面。要满足他们对产品及其加工包装的标准,出口商必须具备相当的经验、技术和资金。只有能够达到水产品卫生标准、安全标准、劳工标准及环保要求的发展中国家,才有机会占据利润丰厚的国际市场。2我国渔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8、和巨大潜力渔业作为我国的传统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在大农业中率先进入市场,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渔民的生产积极性,渔业生产一日千里,水产品产量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2004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达到4850万吨,约占全球水产品总量的13。从1989年以来,已连续16年位居世界水产品生产之首。水产品人均占有量37公斤,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约16公斤。水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1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65亿美元,居大宗农产品出口榜首。尤其是养殖产量已占到世界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作为快速崛起的水产大国,我国渔业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前景之一:水产资源

9、丰富。一是水域辽阔。四大海区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渔场82万平方公4里,浅海、滩涂面积13万平方公里,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优良港湾。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内陆淡水总面积最大的国家,内陆水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其中河流5万平方公里,湖泊75万平方公里,池塘2万平方公里,水库3万平方公里,还有大量的稻田、沼泽、地热等资源可供渔业开发利用。二是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拥有水生生物物种2万余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海洋动植物2000余种,淡水水生动植物800余种。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为我国未来渔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储备资源。前景之二:消费潜力巨大。国内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水产品营养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们

10、所接受,水产品的消费群体逐步扩大。资料显示,尽管我国对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均食用量仍很低,不到13公斤,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内陆农村,人均消费量才几公斤,如果一并考虑未来人口增长的因素,水产品的消费潜力惊人。前景之三:国际市场广阔。尽管目前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受到一些非贸易壁垒的影响,但从长远看,一是国际渔产品供应短缺以及由此带动的价格上涨,在捕捞业零增长的情况下,必定对养殖业的依赖性提高,这将给我国发达的养殖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二是我国由于可养水面和渔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在国际水产品市场占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前景之四:产业优势明显。一是渔业在大农业中的比较优势。渔业生

11、产的效益明显高于其它行业,在相当一部分地区,渔业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主要的经济增长点。二是渔业是较早进入市场的产业,市场经济发育相对完善。其国际化程度高于农业中的其他行业、贸易条件也优于其它行业。三是渔业已发展成为一个由养殖、捕捞、加工、流通、工业以及科研、技术推广相配套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前景之五:淡水渔业发展迅猛。淡水渔业在国家改革政策的鼓励和市场发展、消费升级的拉动下,产量由1978年的1059万吨发展到2004年2100万吨,年均增长125,在全国水产品中的比重稳步上升。近几年,随着中国淡水渔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罗非鱼、鳜鱼、斑点叉尾鲴、淡水小龙虾等一批名优品种在国际贸易中崭露头

12、角,受到国际市场的普遍欢迎。我国淡水渔业在未来国际市场对淡水产品需求进一步增加和自身增产潜力巨大的好形势下,只要能整合好资源,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搞好配套扶持工作,就一定会取得更大发展。3湖北渔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湖北是千湖之省,水产资源丰富。水域总面积2044万亩,其中可养水面1100万亩,居全国第一;现有鱼类176种,占全国四分之一,主要水禽、水生植物种类占全国的50以上。具有发展淡水渔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全国淡水产品的主要产区。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我省水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指标概括为“13357”,即淡水产品总量301万吨,连续9年保持全国第一;全省农民增收三分之一

13、来自水产;农产品出口创汇,水产占三分之一;淡水产品总量占全国的五分之一;可养水面、养殖面积、鱼苗生产、淡水产品总量、人均淡水产品占有量、斑点叉尾鲴苗种、黄鳝产量等七个以上指标居全国第一。回顾我省渔业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一是改革开放前的近三十年时间,是我省水产业的初始徘徊阶段。养殖生产处于低水平,以人放天养为主。到1978年,水产养殖面积只有300多万亩,产量只有11万吨,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不到1,承受着“千湖之省”吃鱼难的重负。二是从改革开放到1990年,即上世纪整个八十年代,是我省水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国家“两放”(放开水面经营权和水产品经销权),全省上下迸发出发展水产业的极大

14、热情,大搞商品鱼基地建设。精养鱼池从无到有,八十年代末期达100万亩,为水产品产量的增加奠定了物质基础,产量发展到70万吨,成功地解决了“千湖之省”吃鱼难的问题。淡水产品总量由过去全国第三位上升至第二位。三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水产业在保持量的增加的同时,注重质的提高。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发展水产品加工。到上世纪末,养殖面积达到900万亩,水产品产量突破200万吨,名特优所占比重超过50,1996年淡水产品总量跃居全国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水产大省。同时,开始了水产品加工的探索,以粗加工为主,如冷冻包装、鱼丸、熏烤品、水生植物饮料等,实现了水产品加工“零”的突破。

15、四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省水产业呈现崭新的发展局面,开始逐步实现由水产大省向渔业经济强省的跨跃。概括起来,我省水产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31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品种结构随着水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了保持常规品种稳定增加的同时,大力发展市场好、价值高、适销对路的名特优品种。当前,我省推广养殖了黄鳝、黄颡、河蟹、虾类、鳜鱼、银鱼、鲟鱼、叉尾鲴、泥鳅、龟、鳖、珍珠等品种,面积达600万亩,占养殖面积的60。在养殖方式上,由过去粗放经营到精养高产高效,由单一养殖到立体混养,由开放式的池塘养殖到设施渔业,渔业生产力有

16、了显著提高。2004年,全省河蟹养殖面积达220万亩,产量32万吨;网箱养殖14万亩,产量65万吨;养殖龟鳖、鲟鱼类设施渔业面积300万平方米。32发展规模渔业,水产板块初见成效为了使水产品形成规模效益,不断使水产品形成批量,使产品产得出,销得好,效益高。我省从2003年起着力发展水产板块,率先建设了鄂州、仙桃两个水产板块,两个板块各建设了50万亩水产养殖基地,产量在10万吨以上。为巩固成果,2004年又新增了洪湖、监利、石首、江夏、阳新、黄梅、江陵、汉川、应城、嘉鱼、孝南、潜江水产加工园区以及省水产良种场、梁子湖、省水科所等15个省级板块,大力推动了优势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业的发展。由于省级板块的带动与促进,各地板块建设高潮迭起,省、市、县三级板块面积约360万亩,占全省养殖面积的三分之一。而三级板块鲜鱼产量和产值都占全省的一半以上。规模渔业的优势效果明显,“一块一品,一品一块”专业化养殖格局凸现,规模渔业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33注重水产品质量,发展无公害水产生产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