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研究—部编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718196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X 页数:78 大小:8.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研究—部编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研究—部编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研究—部编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研究—部编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研究—部编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研究—部编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研究—部编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研究 部编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是什么 为什么 一 二 三 怎么做 核心素养 关键词 低段语文 阅读教学 核心素养内涵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 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第一次 提到“核心素养”这个概念。 l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 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 l一是五大支柱说。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终身 学习,终身学习的五大支柱 核心素养内涵 l学会求知,包括学会如何学习,提升专注力、记忆力 和思考力; l学会做事,包括职业技能、社会行为、团队合作和创 新进取、冒险精神; l学会共处,包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同理心和实 现共同目标的能力; l

2、学会发展,包括促进自我实现、丰富人格特质、多样 化表达能力和责任承诺; l学会改变,包括接受改变、适应改变、积极改变和引 导改变。 l第一种,交互作用地运用社会、文化、技 术资源的能力,包括运用语言、符号与文 本互动的能力,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 阅读素养、数学素养;运用知识、信息互 动的能力,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科学 素养;运用科技互动的能力。 二是关键能力说 l第二种,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人际互动的能力,包 括同他人建构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和管理与解决冲突的能力。 l第三种,自立自主地行动的能力,包括在广泛脉 络情境中行动的能力;设计并执行人生计划、个人 计划的能力;表达并维护

3、权利、利益、责任、限制 与需求的能力。 l母语沟通、外语沟通 l数学能力及基本科技能力、数位能力 l学会如何学习 l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及公民能力 l创业家精神和文化表达 l贯穿于八大核心素养之中的共同能力,如批判性思 维、创造力等。 三是八大素养说 我国提出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与素质的不同 l“素质”通常指的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教育)交互作用在个 体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结果。 l而“素养”更多的指向后天习得的,通过教育可以培养的,可以更加 凸显教育的价值。 l 以“核心素养”作为基础教育育人目标,并不意味着基础的读写算能 力、具体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就不需要了。核心素养的突出特征在于 个体能

4、否应对现实生活中各种挑战性的复杂真实任务。在这一过程 中,离不开个体能否综合运用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思维模式或探 究技能以及态度和价值观等在内的动力系统。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l语言的建构与应用 l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l审美鉴赏与创造 l文化理解与传承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l语言的理解能力 l语言的运用能力 l思维能力 l初步的审美能力 语文素养 l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l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 l培养语感 l发展思维 l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l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l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 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l通过优秀文化

5、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 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语文核心素养、语文素养与语文要素 l语文核心素养:更倾向于能力 l语文素养:知识、能力、情感、方法、习惯、品德等 的全面发展 l语文要素:必备的知识、基本的能力、适当的策略、 良好的习惯 l教学改革:双基三维核心素养 l 1.02.03.0 l教学目标的确定: l不再是三维的格式,而是按照教学内容的板块呈现。 l行为主体指向学生、行为动词可测、 l要有一定的方法、有一定的标准。 教学目标举例:狐狸分奶酪 l1.能运用形声字等方法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4个字。 l2.运用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等

6、方法说出“奶酪、拌起 嘴、嚷着”等词语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描述“笑了笑” 隐含的意思,想象出狐狸的狡猾。 l3.了解课文内容,想象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 文。 低段阅读教学 o 厘清几个概念: o “阅读”是指从特定形式的语言符号中获取信息的一种心理过程。在语 文教学中,“阅读”仅指阅读语文课本中的文本和课外书籍。 o “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 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 o 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不同的,教师不应该把阅读教学目标简单地理解成 学生读懂课文,应该理解为学会读书。” 低段的阅读教学 对小学生来说,学语文首先是学

7、语言 学习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学习语言,一要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基本 规律,二要逐渐学会欣赏文学语言。 低段的阅读教学 l基于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要求、教材中的语 文要素、编者提供的资源、教师个人的解读 l识字、写字 l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 l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语文要素) 为什么 二 语文教学模模糊糊一大片 o 原因:教学内容的不确定 o 为什么独独语文课存在“教什么”的问题?这涉及课文文本 的“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的问题。 o “原生价值“指文本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概 言之是其信息价值。 o “教学价值“指文本进入语文教材成为课文后,保留“原生价值 “

8、的同时增加的“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 o 语文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来说,则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 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 既包括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对教材内容的“重 构”,即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也是在教学 过程中渐次发生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生产的全部信息,也是 师生双方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o 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是所有的教 材内容都是教学内容,都要一一落实。作为教师,需要 知道教材内容的全部,但教学时不一定都需要。 o 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关系犹如猪与猪肉。 教材是一只 “猪”,全面而完整,但不是猪身上所有东西都可以食用 的。 教学内容

9、就是我们能够食用并有营养价值的那些“ 猪肉”。 o 课程内容是“应该教什么” o 教材内容是“用什么来教” o 教学内容则是“实际教了什么” o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师处理教材的结果。 o 举个例子:比喻的修辞方法 怎么做 三 识字 第一、正确理解识字和阅读的关系 识字 阅读 第二、发现汉字规律,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给予学生有实际运用价值的语文知识 基本知识 建构能力 象形字 会意字 形声字 低年段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强化 学生对汉字构字规律的认识。 除了字理识字、韵文识字,教材还编排了其他多 种集中识字的方法: 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学习。例如: 语文园地五“识字加油站”,教材根据“峰、锋、蜂

10、 ” “幕、墓、慕”“抄、炒、吵”3组字的字形特点,创设 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偏旁特点判断字义,把生 字选入恰当的语境中。 册次我的发现 一上木字旁的字大多和 树木有关。 日字旁的字大多和时间 有关。 一下口字旁的字大多和 嘴有关。 虫字旁的字大多和虫子 有关。 二上 我发现“放、防、房”的读音和“方”相似。 低年段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强化 学生对汉字构字规律的认识。 根据声旁猜读音、根据 字义猜偏旁,让学生随 时运用所学的知识。 园地五 园地八 借助图画 借助图画、汉字规律、 语境与生活经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综合运用,自主 阅读全文不注音 的课文。 编排全文不注音的课文,

11、引导 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序列 1.集中识字 2.随文识字(情境识字) 第三、选择恰当的识字方式 1.集中识字六步识字法 第一步,带拼音的生词 第二步,去拼音的生词 第三步,只剩单个生字(互查,反馈) 第四步,随机出示 第五步,出示新词 第六步,放到课文中,自由读文 2.随文识字 雾在哪里 认识的字:雾、淘、顽、于、暗 第一,读带有生字的语句 第二,认读生字、词 第三,了解意思 第四,拓展积累 重读轻讲 读好课文 历史的教训: 重内容理解,轻语言表达 改革的思路: 紧扣语用,向繁琐的分析式阅读教学说再见 朗读的重要性 提高语言感知力 积累规范语言形式 有效语言刺激,保持

12、注意力 小学低年级,是培养语感的关键时期 (语言感受能力 语言的敏感程度) 大量实践证明:低年级不重视朗读能力培 养,后续想弥补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朗读要求 能读出句子的 不同语气。 分角色朗读。 学习默读,试 着不出声。 二上 读好长句子。 读出感叹句和疑 问句的语气。 读好对话。 一下 读准字音。 读出句子恰当 的停顿。 一上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是低年段语文学习的重 要任务,围绕这个目标 ,各册有所侧重。 长句子 学生不易读好的句子 书后思考题中涉及的句子、句式等 叠词、儿化、变调等 人物对话、语言等 朗读读指导导的句子 实实 训练训练 要扎扎实实实实 怎么把句子读连贯读连贯 要不厌

13、厌其烦烦地一遍又一遍地 予以指导导。刚刚开始时时,为为了让让学生读书读书 字字入目,也 可以暂时暂时 用手“指读读”。一段时间时间 后,加大认读单认读单 位 ,训练训练 用眼睛扫视扫视 ,以逐步形成语语流,手把手耐心细细致 地教。 趣 让学生尝到“甜头” 让学生体验到乐趣 让学生觉得学课文有意思 趣二年级级上下册阅读阅读 教学的“靶向 ”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u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u学习借助课文中的图画阅读 u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重读轻讲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突出“四要素”: 读(多种形式的朗读) 说(敢说想说) 背(背诵积累的内容要有价值、终身受用 ) 演

14、(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运用) 读好课文 集体读 个人读 分组读 领读 对读 分角色读 朗读的形式要多样 为中年级“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奠定基础。 分角色朗读 比较读 表演读 (落实语文要素) 凸显语用意识,学语文和用语文相结合 课程定位: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 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课后设置“读一读, 记一记”栏目,形式 多样,引导学生积累 由要认的字扩展的新 词。 重视积累 1 小蝌蚪找妈妈 2 我是什么 强调积累的意识,培养 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 园地三 词语 成语 名言 全册背诵课文7次, 背诵片段两次,抄读 句子的练习有3

15、次。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 树之歌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词句的理解 鼓励学生结合语 境、生活经验以 及词语的构词特 点大胆猜测词语 的意思。 园地五 园地四 园地四 文本只是例子和凭借, 可迁移学习才高效。 多读多背积 累表达方 法。 7 妈妈睡了( 课后第2题) 13 寒号鸟 (课后第2题 ) 20 雪孩子 (课后第2题 ) 词句的运用 词句的运用 凸显语用。此外,词句 的运用于课文的学习、 与理解和积累也紧密地 结合在一起。 19 雾在 哪里 17 难忘的 泼水节 园地一:用“有时候有时候”“在 在在 ” 说说你的日常生活。 园地三:用“一边 一边”说句子。 第四单元 11 葡萄沟

16、课后第3题 仿表达 2.我是什么 9.黄山奇石 细细体会表达的特点和好处,避免只讲修辞术语。 9 黄山奇石 (课后第2题 ) 园地四 选做:我还知道其他别的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植物妈妈有办法课后练习对比 关注具体语境中的积累与运用 将词语按语境进行归类, 给学生提供词语运用的具 体语境。 9 黄山奇石 园地七 单元语文要素 一 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 三 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四 联系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 五 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六 借助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七 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八 借助提示,复述课文。 自主识字,自主阅读。 认真钻研教材 1.1.吃透教学目吃透教学目标标标标 2.2.领领领领会会编编编编写意写意图图图图 3.3.把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