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模施工方案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8184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97.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模施工方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翻模施工方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翻模施工方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翻模施工方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翻模施工方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翻模施工方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模施工方案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河高速公路ZB1项目部LJ5分部乡宁西互通冷泉沟1#大桥、冷泉沟2#桥墩身翻模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复核: 审核: 平阳路桥桥梁二工段二O一三年五月目 录 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施工方案2四、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6五、劳动力组织及主要机械设备7六、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8七、质量保证措施9八、安全保证措施10九、文明环保施工和职业健康措施12冷泉沟1# 大桥、冷泉沟2#桥墩身(翻模)施工方案冷泉沟1# 大桥、冷泉沟2#桥墩身(翻模)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1、吉县至河津高速公路路基ZB1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图纸,总监办下发的文件和要求;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

2、1;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二、工程概况乡宁西互通冷泉沟1#大桥是吉县至河津高速公路经乡宁县前冷泉村北100m时斜跨冷泉河而设的一座大桥。桥梁中心桩号AK1+222.312,上部结构采用525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现浇连续箱梁+64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325米装配式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实心墩,桥台采用柱式台;基础采用桩基础,桥梁全长446.4米。乡宁西互通冷泉沟2#桥是吉县至河津高速公路经乡宁县前冷泉村北100m时斜跨冷泉河而设的一座大桥。桥梁中心桩号AK2+065,上

3、部结构采用325+33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箱+325米装配式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箱梁;下部结构桥墩采用柱式墩、实心墩,桥台采用柱式台、肋板台;基础采用桩基础,桥梁全长296.4米。冷泉沟1#大桥711号墩为矩型实心双墩,共包括10个单实心墩。最高墩身9号右侧墩柱高32.20m,总延米258.016m,平均高度25.802m。墩身截面尺寸为3.02.2m,外角30cm半径圆角。主要工程量包括:C30砼1684.2m3 ,钢筋199.695t。冷泉沟2#桥26号墩为矩型实心双墩,共包括10个单实心墩。最高墩身9号右侧墩柱高32.20m,总延米316.882m,平均高度31.688

4、m。墩身平面尺寸为2.52.0m(4号墩为2.52.2m),外角30cm半径圆角。主要工程量包括:C30砼1294.3m3 ,钢筋158.825t。序号名称墩台号左侧(cm)右侧(cm)截面形式长(cm)宽(cm)1冷泉沟1号大桥719.10019.100等截面实心方墩3002202825.90826.000等截面实心方墩3002203932.10832.200等截面实心方墩30022041028.10028.100等截面实心方墩30022051123.70023.700等截面实心方墩3002206冷泉沟2号大桥225.06025.280等截面实心方墩2502007329.99630.110等

5、截面实心方墩2502008440.92140.953等截面实心方墩2502209534.13734.137等截面实心方墩25020010628.14428.144等截面实心方墩250200三、施工方案3.1、总体施工思路冷泉沟1#大桥、冷泉沟2#桥高墩身采用翻模分节段依次进行施工,翻模模板分三节,每节高2.25米,翻模施工以首节2.25m开始,标准节段混凝土浇筑高度为4.5m,顶节浇注高度根据墩身实际高度确定。因墩身设计为实心墩双柱结构,每个实心墩投入翻模模板一套 (2.25m外模4节)。第一次浇筑一节2.25m,剩余每次浇筑两节4.5m。共投入模板四节,左、右幅流水作业,搭接1节墩身施工时间

6、。平均每节施工时间为5天,钢筋绑扎2天,模板安装调整2.5天,混凝土浇筑0.5天。3.1.1、垂直运输起重设备配置冷泉沟1#大桥7号墩8号墩9号墩10号墩11号墩19.125.90832.10828.123.725T吊车25T吊车50塔吊(10号墩安装)25T吊车冷泉沟2#桥2号墩3号墩4号墩5号墩6号墩25.0629.99640.92134.13728.14425T吊车40塔吊(3号墩安装)40塔吊(5号墩安装)3.1.2、翻模模板周转方案序号型号规格改装规格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3.0mX2.2m1号桥7号墩1号桥10号墩1号桥8号墩22.5mX2.0m3.0mX2.2m2号桥2号墩1号桥9

7、号墩32.5mX2.0m3.0mX2.2m2号桥3号墩1号桥11号墩42.5mX2.2m2号桥4号墩52.5mX2.0m2号桥5号墩2号桥6号墩3.2、施工准备3.2.1、工程施工前,工程部,测量组和现场技术员进行图纸的审核,确认图纸无误后,由测量组依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在承台上面定出墩身角点实际位置,测量标高,标出墩身轮廓线;对图纸审核及现场放样时,如发现问题及时提交监理、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工程顺利开展。3.2.2、模板进场后, 为了保证墩身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首先要进行模板预拼装, 检查模板各部分的尺寸、模板接缝及平整度,为墩身施工奠定基础。3.2.3、高墩在承台顶面用全站仪放出

8、墩身边线, 并放出墩身纵横方向的护桩, 以便在以后的墩身施工中校模时使用3.2.4、从墩位相邻的变压器分别接线到各施工墩位处,另设200KW的发电机备用。3.2.5、对进场的钢筋、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提前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用于工程施工。3.2.6、由试验室对墩身施工的C40、C50混凝土进行配合比设计并报监理审批,合格后用于工程施工; 3.2.7、施工前组织进场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高墩翻模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施工注意事项,提高人员安全、质量意识。3.3、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绑扎第一节钢筋安装第一节模板浇筑第一节砼绑扎第二、三节钢筋安装第二、三节模板浇筑第二、三节砼拆除第一、二节模板,

9、提升至第四、五节安装浇筑第四、五节砼绑扎第六、七节钢筋进入下一循环。3.4、钢筋工程在承台施工时,先加工好墩身预埋钢筋,预埋钢筋按照长度5.5m和6.5m下料,预埋深度分别为2m,钢筋外露端长度分别为3.5 m和4.5 m米,钢筋外露端需用胶皮套套住防止生锈。墩柱施工前先调整墩身预埋在承台中的预埋钢筋,使其直顺,将预埋筋上的水泥浆敲除掉,采用逐根主筋连接的方式与承台顶预埋钢筋连接,再绑扎箍筋。在预埋墩身钢筋的同时在承台上墩身范围外预埋8根锚固钢筋方便调整墩身模板。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钢筋间距和连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受力钢筋加工长度偏差为10mm;箍筋各部分尺寸偏差为5mm;绑扎

10、成型的钢筋骨架,受力主筋同排间距偏差为20mm;骨架长度为10mm,宽度偏差为5mm;保护层偏差为10mm。墩身竖向28主筋连接采用镦粗直螺纹套筒连接,主筋接头错开布置,同一断面的接头不超过该截面钢筋总数的50%,接头断面距离不小于1m。为保证镦粗钢筋的质量,每加工一根镦粗直螺纹钢筋, 用通规和止规检测。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 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镦粗头不得有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表面裂纹。不合格的镦粗头应切去后重新镦粗, 不得对镦粗头进行二次镦粗。绑扎第一节钢筋时在墩身四周搭设脚手架做钢筋安装的施工平台,用钢管或角钢斜撑固定住钢筋笼,防止钢筋歪斜、倒塌。绑扎第二节以后钢筋时用钢

11、管支架支撑在模板顶层操作平台上。通过定位钢管架对钢筋骨架进行定位,保证钢筋骨架垂直度及其间距。钢筋骨架连接完成后绑扎、焊接水平箍筋。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定位的准确性,钢筋骨架上事先牢固设置垫块,垫块采用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垫块,垫块应错开布置,一般按间距1m布设(每平米4个布置)。在钢筋的交叉点处应用绑丝按逐点改变绑扎方向(8字形)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钢筋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模板安装。3.4、模板工程3.4.1、模板组成模板采用大块定型钢模板,面板采用厚5mm大块钢板,横肋、竖肋加劲骨架采用槽钢焊接而成。施工平台采用槽钢或角钢焊接而成,宽度为80cm,与模板焊接成整体

12、,既能增加模板刚度又能作为护栏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模板单节高度为2.25m,每节由四块大面板和四个特制倒角端模组成,拼装时采用高强螺栓拼接。三节模板循环使用,每次拆除两节模板,留下一节作为连接支撑模板,将拆除的两节模板采用吊车或塔吊提升至连接支撑模板之上拼装。除首节施工高度为2.25m外,每次施工高度为4.5m。3.4.2、模板安装模板的固定和调整通过拉杆和两层模板之间的连接螺栓实现。模板吊装到位后用采用对拉螺杆固定,对拉螺杆用PVC管做套管便于重复利用和结构成品保护,在PVC套管两端安装PVC喇叭口,将喇叭口与内外模顶紧,防止漏浆;首节模板调整采用在承台上预埋地锚拉缆风绳的方式校正,从第二节

13、开始,采用手拉葫芦拉住下面用于支承模板的肋进行,首节模板定位准确后,每上一节模板均用垂球控制其垂直度,然后再用全站仪与水准仪复核模板的四角坐标及高程;为便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首节外侧模板,在首节模板安装前,用砂浆在模板四周浇筑一个约10cm宽,35cm高的平台,水泥砂浆顶面在同一水平面内,以保证模板底部不漏浆,在拆模前,凿除水泥砂浆,使模板有足够的空间自由下落、拆除。模板安装好后,对模板的位置、倾斜度、顶部标高、钢筋保护层厚度等进行全面检查,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再浇筑混凝土。3.5、混凝土工程3.5.1、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水平运输采用罐车,垂直运输采用塔吊或吊车吊灰斗入模。混凝土通过串桶进

14、入模板。因每次浇注4.5m 高的混凝土, 为防止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 m。3.5.2、混凝土的浇注浇注混凝土前,先将墩身内杂物清理干净。混凝土分层浇注,根据试验墩经验控制砼浇筑分层厚度,在30cm左右,每放一层料时先将料扒平再开始振倒,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器的移动距离在30-35cm范围内,与侧模保持5-10cm的距离;振捣顺序为:先振捣倒角处,再从两边向中间振捣,振捣时间控制在20s左右,以混凝土不再下沉、不再冒气泡、表面泛浆为准,在混凝土的振捣过程中有现场技术人员严格控制。为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在混凝土的浇注过程中进行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流动性,并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基本相同,以保证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有专人看护模板,防止跑模影响混凝土质量。3.5.3、混凝土顶面高度的控制因墩身混凝土分节浇注,控制好每次浇筑的混凝土顶面高度可以保证相邻两段墩身接缝良好,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外观美观。当混凝土浇注到顶层时,使混凝土面稍高于模板顶,以便凿毛时方便清洗处理;浇注完毕后派专人将模板四周附近的混凝土抹平,保证混凝土面与模板顶面平齐,以保证上下两节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