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村新型社区项目申请报告.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7977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2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农村新型社区项目申请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某农村新型社区项目申请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某农村新型社区项目申请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某农村新型社区项目申请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某农村新型社区项目申请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农村新型社区项目申请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农村新型社区项目申请报告.(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镇冯铺农村新型社区项目申请报告第一章 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第一节 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一、项目申报单位及概况本项目的申报单位为某镇冯铺村村民委员会。该公司拟作为本项目的法人单位,负责某镇冯铺农村新型社区项目的开发建设工作。某镇冯家铺村位居205国道北侧,某镇以西2.5公里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全村160户,人口596人,耕地面积920亩,党员16名。近年来,冯家铺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共同致富奔小康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2007年,该村各项工作取

2、得了突破性进展,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被县委授予“五个好党支部”荣誉称号。第二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某镇冯铺农村新型社区二、项目建设的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粮食连续两年

3、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好形势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必须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强村庄规划和

4、人居环境治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村庄规划工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可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导性目录,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凡符合目录的项目,可给予资金、实物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注重村庄安全建设,防止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村庄的危害,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村庄治理

5、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本着节约原则,充分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三、建设地点某县205国道以南、闫家村以北。四、建设内容与规模本项目总占地23.8亩,总建筑面积13704平方米,建设四层住宅楼6栋,共120户。五、工程技术方案(一)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3、某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4、某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5、编制项目申请报告的委托书。(二)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原则;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6、;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土地、相对集中的原则;4、高标准一次规划、加快发展的原则。(三)规划定位项目市场定位某县新型农村社区,具有高品质居住生活环境的现代化生活社区。环境塑造定位充分利用基地特点,强调自然化生活氛围,实现天然景观要素、生态资源与人工优化处理的有机结合,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建筑房型设置定位根据规划设计条件,户型面积主要以107、125平方米为主。(四)规划目标基于项目用地自身特定的区位和环境资源条件,以设计现代化、园林化,创造充满时代感、富有高品质、体现某新风貌的新型农村居住空间为目标,协调住宅区内外部的环境与景观形象,合理确定住宅的布局与开发强度,建设富有特色和

7、文化韵味的现代化、人性化、生态型城市住区。最终达到“为公众美化环境、为城市塑造形象、为开发者打造品牌、为投资者创造利润”的目标。(五)总体规划布局为了建设生态园林小区的目标要求,努力营造生态化、园林化、智能化、人文化与现代化的居住要求。规划布局秉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原则,充分考虑周围的建筑、道路交通以及景观现状,将住宅合理的布置于地块中,结合基地的自然形状,顺其走势形成简洁、明快、动感的构图。(六)规划设计整体框架1、规划手法强调小区建设的整体性,包括:住宅群体布局、院落组合、道路系统、绿化系统与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形成整体。在整体布局的基础上,强化组团规划的相对独立性。(1)人车分流环

8、形车行道系统,住宅组群内部的小路呈枝状挂在主路上。步行系统与景观绿化结合在一起,贯穿各个住宅院落。(2)绿化渗透围绕小区的中心绿地,有机组织每一个住宅组群的相对开放院落空间,使其与中心绿化与景观环境充分联系与融合,使中心生态景观扩展至每一个居住组群,形成整体、统一的住区生态环境。(3)空间轴线与自由布局相结合整个方案的空间构图采用空间轴线控制与自由布局相结合的手法,在强调空间景观轴线的同时,在这个整体空间布局与形态上,又通过道路与建筑的有机布局来强调其自然个性,并通过步行线的组织在人行活动与视觉上将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2、空间形态整个小区以西侧入口的轴线为空间中轴,形成整个住宅区的环境识别特征

9、:住宅的布局围合形成向中央绿地开放的院落空间,构成一个整体。(1)公共空间优先居住活动的集约化是未来都市居住建筑的发展趋势,本方案以此为前提,将住宅、社区的生活服务设施适当的集中,在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现代生活多元需求的同时,有效控制建筑密度,让公共空间、自然生态空间与绿化环境场所成为居住社区的主题。(2)绿化渗透有机组织小区相对开放的院落空间,使其绿化与景观环境充分联系与融合,使中心生态景观扩展至小区每一个角落,形成整体、统一的住区生态环境。(3)群体轮廓本项目住宅部分为四层,在景观界面的处理上注重整体性与融合性。本项目共有6栋住宅建筑,共120户,其中107平方米户型的72户,125平方米户

10、型的48户。(4)住宅布局识别性与认同感住宅布局强调空间塑造,强调单体的布局,通过住宅单体的造型和空间限定,并结合户外绿化环境设计,形成相对内向围合的邻里空间,并且通过步行绿轴串联各个组群空间,创造空间丰富、亲近自然且具有人情味的居住环境。(5)公用建筑设施布局小区内设物业办公室、会所、诊所、配电室、锅炉房、公共厕所等。(七)市政工程管线规划1、给水系统(1)用水量生活用水量:依据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确定居住生活用水量标准为120升/(日人),小区规划人口为360人。时变化系数kh=2.2,则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应为95.04立方米/日。未预见用水量:规划范围内未预见用水量包括浇洒道路、绿地

11、及管网漏失水量,按生活、公建总用水量的15%考虑,则最高日未预见用水量为14.26立方米/日。总用水量:项目建成后最高日用水量为109.3立方米/日,年用水量为3.99万立方米。(2)水源、水质供水水源由城市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水压为0.25MPa的主管线,以确保区内给水的安全可靠。水质需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3)消防消防水量按同一时间发生火灾的次数为一次,每次消防用水量15升/秒考虑,并用消防水量与规划区最高时用水量之和校核管网。消防用水采用与生活用水管道混合供水方式。火灾发生时,最不利点满足0.1MPa充实柱。消防栓布置间距不大于120米,在主要交叉口必须设置消防栓,消防栓采用地上式消

12、防栓。(4)管网布置给水管网接入城市管网,规划给水管线采用环状网的供水方式,以提高供水的安全可靠性。2、排水(1)排水体制本规划排水体制采用雨、污水分流制。(2)污水量污水量按最高给水量的85%计,则小区污水排放总量应为92.91m3/日,年污水排放量为3.39万m3。(3)污水管线布置小区内主管线为DN400。每栋楼前均设化粪池,通过污水管有组织的汇入设在小区内部主要道路上的污水管道中,然后通过污水管道排入某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4)雨水管线布置依据小区的地形特点,雨水管道充分利用地形坡度,将雨水就近排入城市干管内。3、供电系统小区内电力管线规划为VV型电力电缆穿保护管地下直埋。项目

13、用电由当地供电公司保证供电。4、电信小区内设电话线路交接箱与本地电话网交接,小区内电话管线规划为HYA型通信电缆穿保护管地下直埋,由棣新八路接入。5、供热系统采暖符合指标:公建供热 80W/m2住宅供热 58W/m2线路敷设:拟建项目所需供热可由城市热力主干管引入小区换热站后,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向各住户、各建筑供热,供热有保障。6、燃气燃气管线由城市燃气主干管引入小区调压站后,采用地下敷设方式向各住户、各建筑供气。主管线为DN150,燃气供应有保障。六、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自筹800万元,拟申请银行贷款700万元,项目建成后,由村民购房款偿还。七、主要技术经济

14、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单位数量备注1总规划占地面积亩23.81.1项目占地面积亩23.82.建设规模2.1总建筑面积m2137042.1.1住宅建筑面积m2137042.2建筑指标2.2.1建筑平均层数层42.2.2规划总户数户1202.2.3绿化率%402.2.4容积率0.912.2.5建筑密度22.753.总投资15003.1开发建设投资万元15004.资金筹措4.1项目单位自筹万元8004.2银行贷款万元700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第一节 发展规划分析一、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拉动

15、投资、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坚持政府统筹、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实施农村新居建设工程,有序开展农村危房改造,节约集约用地,协同推进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村扶贫开发,加快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2009年起,我省用3年时间实施农村新居建设工程,每年确保新建农房75万户,力争达到100万户,3年直接拉动投资3000亿元左右。冯铺农村新型社区项目是某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本项目的建设非常符合国家发展房地产业的各项政策,项目建设对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解决农村居民住房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