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年度报告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717912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332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年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32页
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年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32页
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年度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32页
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年度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32页
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年度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年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年度报告(3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年度报告(2010)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2011年四月目 录第一部分 主要工作概述6一、海洋综合管理6二、渔业经济18三、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27四、海洋与渔业监察执法33五、机关自身建设44第二部分:重要文件51一、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海岸带管理与保护的意见52二、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59三、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海洋与渔业局关于进一步促进海参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的通知68四、关于进一步加强近岸海域定期巡查与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75五、关于印发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安全值班应急处置工作规程的通知84六、关于印发威海市渔业船舶安全管理考核办法

2、的通知91七、关于印发威海市外省籍海洋捕捞渔船管理办法的通知95八、关于印发关于规范市区近岸海域养殖管理保障市民及游客正常亲海活动的通告的通知102第三部分:重要调研报告105一、关于加快渔业调结构转方式的调研报告106二、提高科学管海用海水平 服务蓝色经济区建设123三、关于外籍渔船跨区作业情况的调查报告135四、强化渔政监督 提升管理与服务143五、为蓝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143六、完善创新体系 努力做好科技兴渔这篇大文章151七、发展远洋渔业 逐鹿世界渔场159八、把海洋游钓培植成威海休闲旅游新的增长点171第四部分:重要新闻报道177一、我省远洋渔业有望海外“扎根”178二、河豚

3、鱼“解禁”呼声渐起 拯救产业迫在眉睫182三、海岛保护法:守护美丽的“海洋明珠”186四、2009年威海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解读194五、今日12时,我市进入伏季休渔期199六、“回馈大海 感恩放流”活动邀你参与201七、我市举行大规模渔业资源修复行动10亿单位苗种将放流大海203八、市海洋与渔业局和本报联手组织的“感恩放流”活动举行206九、做强做大海参产业 打响“威海刺参”品牌211十、叫响“威海刺参”品牌大型宣传活动启动214十一、“威海刺参”面向全国征集品牌广告语217十二、威海首届海参养生文化节启动219十三、“威海刺参”:日渐靓丽的城市名片222十四、刺参养殖迎来发展热潮229第五部

4、分:表彰奖励234第六部分:附录一、大事记237二、海洋自然保护区、特别保护区统计表262三、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名单(5家)263四、远洋渔业企业名单264五、威海市渔业企业名牌产品名单265六、全市渔业系统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单269七、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名单273八、水产原良种场名单276九、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名单277十、省级人工鱼礁示范企业名单279十一、全市渔业企业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名单280十二、全市无公害渔业产品产地认证企业目录284十二、威海市无公害渔业产品认证企业目录305十三、地理标志产品名单322十四、威海市渔业企业名牌商标名单323十五、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

5、究中心(海洋与渔业领域)325十六、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与渔业领域)326十七、2010年新争取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海洋领域)汇总表328十八、2010年度获奖的科技项目331十九、2010年全市渔业基本情况统计表334二十、2010年全市海水养殖情况统计表336第一部分 主要工作概述2010年,市海洋与渔业局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强化海洋环境保护,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现代渔业发展,有效克服了海冰灾害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市海洋与渔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实现海洋产业产值1230亿元,增长12%;实现海洋产业增加值603亿元,增长15%,占GDP的比重

6、达到31%;实现水产品产量213万吨,增加5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662亿元,增长9%;渔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达到15020元。一、海洋综合管理(一)海岸带管理与保护【出台关于加强海岸带管理与保护的意见】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海岸带管理与保护的意见,并于10月26日由市政府印发。意见明确了海岸带管理的范围和内容,明确了各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以及发改、城建、规划、海洋与渔业等市直部门的职责分工,成立了市长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各市、区及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海岸带协调管理委员会,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岸段负责和定期巡查制度、违法行为首接负责制度和联合执法制度等工作制度,为开展海岸带综合管

7、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落实海岸带综合管理机制】海岸带综合管理机制自10月份实施以来,先后召开了2次联席会议,组织开展了1次联合执法,启动了由11个部门参与的打击非法采砂联合行动。海洋渔业、城市执法、国土资源、林业等有关部门共制止或查处在海岸带违规填海、海中投石、海滩倾废、乱搭乱建、非法采砂等违法违规行为19起。其中由我局牵头实施了盗挖海砂专项治理,查处经区泊于镇石家河口非法盗挖海砂案件7起,对15名违法人员进行了治安拘留。(二)海域管理【制定区划规划】组织开展了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威海部分)的修编工作,修编意见已经省海洋与渔业厅采纳。启动了威海市区海域使用规划的编制工作,讨论稿已经完成。前岛集

8、中集约用海规划已上报省海洋与渔业厅。【海域使用审批论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鲍志强(左一)来威海开展加强海洋管理与发展现代渔业调研制定了海域使用报批工作规程,进一步完善海域使用项目审查委员会和项目管理小组工作规则,规范和加强围填海的报批。规程要求,重要的围填海项目必须在经过分管市长现场检查、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围填海项目经过市长办公会研究、市规划委员会审查同意后,再行审批手续。严格执行海域使用可行性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重点对占用海域、岸线的必要性和平面设计、施工方式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审查。全年共获批和批准各类用海项目77个,面积28165.59亩。其中,围填海项目36个,面积3613.2亩;养

9、殖用海项目26个,面积24054.85亩;保护区等其它项目用海15个,面积494.54亩。对奔腾港航等四个围填海项目方案进行了修改调整,减少填海面积500多亩、节省自然岸线1600米。【海域有偿使用与抵押贷款】 全年全市共征缴海域使用金19798.08万元(其中上缴省级和国家海域使用金9201.54万元),其中围填海项目18403.08万元,养殖用海项目1350.87万元,其它用海项目44.13万元。全面推广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办理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200余宗,金额达7亿元。【加强围填海管理】 经反复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形成关于进一步规范围填海管理的意见,并于12月20日由威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

10、究通过。意见从规划布局、初审把关、在建项目监管、提高管海用海水平等四个方面,提出了10项管理措施;决定启动编制全市海域使用规划,着重对集中围填海区域进行规划论证和管理;要求市县两级政府建立围填海项目审查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项目必要性、合理性审查。意见通篇贯彻了实行最严格的海域使用管理制度的原则。【海域动态监管】 制定了2010年威海市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工作方案,规范了海域使用动态监管工作流程,明确了工作职责与分工,形成变事后监管为“审批前介入、建设中监督、使用后检查”的全程监管工作流程。针对岸线较长,工程区较密集的特点,开展了分区监管、海域使用动态和海洋环境影响双项监测;建立了海域使用

11、视频监控系统,实现远程监控,智能监管。确定双岛湾、皂埠湾、石岛湾和大乳山等7处围填海重点区域,建立视频监控系统,进行海域使用动态实时监控,防范或督促业主及时改正填海过程中出现移位、扩大、施工不规范等行为。全年共动用各类监测车辆80余车次,监测船只20余航次,行驶里程3.5万余公里,对58个用海项目进行了海籍调查工作,19个在建用海工程进行了监视监测,5个疑点疑区进行了现场核查和执法监察。【解决市民游客“亲海难”问题】 制定工作意见。根据市政府指示精神,经过多次调研,与市法制办、三区、养殖业户反复讨论,制订了规范市区近海养殖管理保障市民及游客正常亲海需求的意见,并经过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通过。意见

12、确定了市区近岸海域养殖管理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措施,将近岸海域划分为三类海域:三类海域(不对外开放区域)包括海上筏式养殖区、网箱养殖区、人工鱼礁区、水产原良种场以及港口区、航道区、军事管理区;二类海域(限制部分活动区域)包括近岸及环岛浅海底播增养殖区;除三类、二类海域以外的为一类海域,为完全开放海域,市民及游客可以在此区域选择安全地带从事垂钓、游玩、游泳、赶海等亲海活动。搞好宣传发动。会同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威海日报、威海电视台等媒体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市区近岸海域养殖管理保障市民及游客正常亲海活动的通告,明确各类用海功能区的管理要求以及养殖业户和市民游客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公布咨询和举

13、报电话。同时,由所在区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与近海养殖业户签订了依法用海、文明看护承诺书,规范养殖业户的养殖管理行为,严禁养殖业户阻挠市民及游客正常亲海行为。落实工作措施。为切实保障市民和游客的正常亲海活动,将市民亲海活动咨询和举报工作与机关值班工作相结合,保证24小时接受市民和游客的咨询和举报。建立了咨询和举报登记制度,制定了市民和游客亲海活动咨询和举报处置程序,圆满答复和处置了多起市民咨询和阻挠市民亲海行为。【市区养殖用海普查】9-10月份,组织开展了市区养殖用海普查工作。根据普查结果,目前市区各类养殖用海共306宗,使用海域总面积为9585公顷(双岛湾除外)。其中,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

14、权证书的63宗,养殖面积3430公顷;仅持有养殖证的35宗,养殖面积3160公顷;无证养殖2995公顷。距岸1000米以内的无证养殖107宗,养殖面积1180公顷。通过这次普查,为进一步规范市区养殖用海管理提供了基础依据。【服务重点项目】 全年共审查海域使用项目30多个,其中市政府批准12个,年度核发海域使用权证书30本。在做好海域使用审批的同时,积极做好青烟荣威城际铁路工程、双岛湾开发工程、金线顶改造工程等大项目用海服务保障,保证了重点项目的顺利进行。(三)海岛管理【海岛普查】 2月-3月,在全市开展了无居民海岛普查工作。调查成果经自检、自查,完全达到无居民海岛使用情况调查技术规范的要求。年

15、底,开展了海岛地名普查试点工作,实地调查海岛,核实疑似海岛,对海岛地名进行标准化,对海岛历史演变、风俗传统、人口民族、人文特点、自然特征等社会人文资料进行收集,彻底摸清海岛(礁)的基本情况,为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我市被国家海洋局确定为全国海岛地名普查试点市。调查结果显示,我市目前共有海岛168个。面积500平方米以上海岛98个,其中有居民海岛6个,军事用岛2个,人工陆连岛9个,有领海基线岛屿2个,共有6个领海基点。500平方米以下海岛70个。【海岛开发与保护】根据省海洋与渔业厅要求,结合威海市海岛区位、自然资源、环境等自然属性以及社会实际需求,确定环翠区褚岛和乳山市宫家岛为我市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并申请列为国家首批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名录。(四)海洋环境保护 【监测预报能力建设】 年内,与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共建的地波雷达站正式投入运行,与蓬莱地波雷达站组成覆盖渤海口的观测网络,将观测数据传输到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实现对黄渤海交界处海流的实时观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