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中英第五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6章讲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79582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8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中英第五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6章讲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白中英第五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6章讲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白中英第五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6章讲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白中英第五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6章讲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白中英第五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6章讲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中英第五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6章讲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中英第五版计算机组成原理第6章讲述(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组成原理 1 6.1 总线的概念和结构形态 6.2 总线接口 6.3 总线的仲裁 6.4 总线的定时和数据传送模式 6.5 HOST总线和PCI总线 6.6 InfiniBand标准 第六章 总线系统 计算机组成原理 2 6.1 总线的概念和结构形态 l6.1.1 总线的基本概念 l6.1.2 总线的连接方式 l6.1.3 总线的内部结构 l6.1.4 总线结构实例 计算机组成原理 3 6.1.1 总线的基本概念 l总线:构成计算机系统的互连机构,是多个系统 功能部件之间进行数据传送的公共通路。 l总线支持不同部件之间的地址、数据、控制三类 信息的传送。 l一个单处理器系统中的总线,大致

2、分为三类: 内部总线 CPU内,连接各寄存器及运算器。 系统总线 CPU同计算机系统的其他高速功能部件之间互相 连接的总线 I/O总线 中、低速I/O设备之间互相连接的总线。 计算机组成原理 4 1. 总线的特性 l物理特性 指物理连接方式的规定。 如总线的根数、插头插座的形状和尺寸等 。 l功能特性 指总线中每一根的功能。 如它是数据、地址,还是控制线? 功能特性中,如果描述了n根地址线,则可直接访存 的地址范围为0(2n 1)。 物理特性 功能特性 电气特性 时间特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 5 1. 总线的特性(续) l电气特性 规定每根线上信号的传递方向和有效电平 范围。 从CPU发出的信号,

3、称输出信号(OUT); 送入CPU的信号,称输入信号(IN)。 数据线可传送双向信号,地址、控制线只 单向传送信号。 计算机组成原理 6 l时间特性 规定每根线上的信号什么时间有效。 访存时地址、控制、数据信号的时序关系 计算机组成原理 7 2. 系统总线的标准化 lPC中,系统总线布设在主板上。 为什么主板能支持很多厂家的显卡? 原因是,系统总线是按标准制作的。 l总线标准规定总线的物理特性、功能特性、电气特性 和时间特性。 l微机中的标准总线:ISA总线 (16位,8MB/s)、 EISA (32位,33.3MB/s)总线、 VESA总线(32位,132MB/s) 、 PCI总线(64位,

4、100MB/s) PCI-Express 1.0总线 (250MB/s) 。 计算机组成原理 8 l1.总线的带宽 (MB/s) 一定时间内总线上可传送的数据量 l2.总线的位宽 总线能同时传送的数据位数。 即我们常说的32位、64位等总线宽度的 概念。 l3.总线的工作时钟频率 (MHz) 总线的时钟频率 总线的主要参数 计算机组成原理 9 总线带宽 l总线传输数据的速度。单位:MB/s l例:(1)某总线在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4个字节的数据,假设一 个总线周期等于一个总线时钟周期,总线时钟频率为33MHz,则总线 带宽是多少? (2)如果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64位数据,总线时钟 频率升

5、为66MHz,则总线带宽是多少? l解:(1)带宽= =4f =4B33106 /s =132MB/s。 (2) 带宽=64f =8B66106 /s = 528MB/s。 计算机组成原理 10 6.1.2 总线的连接方式 lI/O设备的种类有很多。 键盘、鼠标、软盘、硬盘、显示器等。 I/O设备的结构、数据传送速度都有差 别。 I/O设备直接连到总线是不可以的。 l适配器(又称接口) 可使CPU、设备分别以自己的速度工作 ; 完成CPU与设备的数据传送和控制。 l单机系统中总线结构的两种基本类型: 单总线和多总线。 计算机组成原理 11 单总线结构 CPU主存适配器适配器 各部件公用同一个总

6、线; 任何时刻,只允许一对部件进行数据传送; 主存和IO设备统一编址; 一个部件要发起数据传送,必须先获得总线控制权。 play 计算机组成原理 12 l多总线:在CPU、主存、I/O之间互联采用多条总线。 图6.2 多总线结构 CPU和 cache之间 采用高速 的CPU总 线 。 主存连在系 统总线上 高速总线上可以连接高速 LAN(100Mb/s局域网)、视 频接口、图形接口、SCSI接 口(支持本地磁盘和其他外 设)、Firewire接口(支持大 容量I/O设备) 高速总线通过扩 充总线接口与扩 充总线相连,扩 充总线上可以连 接串行方式工作 的I/O设备 通过桥CPU总线、系统总线和

7、高速总线彼此相连。桥实质 上是一种具有缓冲、转换、控制功能的逻辑电路 计算机组成原理 13 6.1.3 总线的内部结构 l早期的单总线可看作CPU引脚的延伸。 CPU 存储器 输入设备 接 口 输出设备 接 口 驱动 地址 数据 控制 play 计算机组成原理 14 “CPU引脚延伸”的缺陷 CPU是总线控制的主角; 现在接口中增加DMA控制器,但仍无法支持多个CPU 的系统; 总线与CPU引脚相关,通用性差。 计算机组成原理 15 现代的总线观 CPU-cache 模块 中断与同步总线(中断请求与认可) 存储器 模块 I/O 适配器 总线 控制器 仲裁总线(总线请求与授权) 数据传送总线(地

8、址、数据、控制线) 公用线(时钟、电源、地、复位等) 主板 追求与结构、CPU、技术无关的开发标准 完成几个总线 请求者之间的 协调与仲裁 计算机组成原理 16 6.1.5 总线结构实例 南北桥芯片将CPU总线、PCI总 线、ISA总线连成整体。桥芯片 起到了信号速度缓冲、电平转换 、控制协议的转换作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 17 lCPU总线 也称CPU-存储器总线,它是一个64位数据 线和32位地址线的同步总线。 lPCI总线 用于连接高速的I/O设备模块,如图形显 示卡适配器、网络接口控制器等。 lISA总线 用于与低速I/O设备连接。 计算机组成原理 18 内存条 芯片组 BIOS芯片 C

9、PU插座 串行接口 AGP扩展槽 PCI扩展槽 电池 早期奔腾系列主板 计算机组成原理 19 最新I7主板 计算机组成原理 20 6.2 总线接口 l6.2.1 信息的传送方式 l6.2.2 接口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组成原理 21 6.2.1 信息的传送方式 l位信息的表示方法 用持续的高电位(或低电位)表示1( 或0); 3.5V5V 1 0 1.2V 0 用有(或无)脉冲表示1(或0)。 位传送周期 1 0 计算机组成原理 22 6.2.1 信息的传送方式(续) l信息传送的三种方式 串行传送 沿一根线,用“有无脉冲”顺序地传送数 据的各个位。 并行传送 用一组线,各位同时沿不同的线传送。

10、分时传送 不同性质或不同部件的二进制数在不同的 总线周期里传送。 计算机组成原理 23 串行传送 并-串 变换 串-并 变换 00000101 00000101 T1T8T2T3T4T5T6T7 低位高位 10010000 时间 计算机组成原理 24 并行传送 发送 部件 接收 部件 0 0 0 0 0 1 0 1 低位 高位 电位表示;比串行传送快; 主板总线一般采用并行传送。 6-7 计算机组成原理 25 分时传送 8088 CPU 锁存器 地址总线 总线 接口 数据总线 先发地址,后发数据 两种概念: 总线复用方式,某个传输线上既传送地址信息,又传送数据信息。 共享总线的部件分时使用总线

11、 计算机组成原理 26 6.2.2 接口的基本概念 l接口是CPU、内存、外设与总线之间的转换器 l外设有自己的设备控制器。 通过I/O接口接收cpu送来的信息,并传递 给设备。 或者将设备的信息通过I/O接口发送给cpu 。 计算机组成原理 27 部件、控制器、接口、总线的关系 总线 CPU 总线接口 总线接口 磁盘 控制器 总线接口 光盘 控制器 总线接口 打印机 控制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 28 接口的功能 l控制 接收总线传来的控制信息,向控制器 发指示。 例:磁盘接口收到R请求,向控制器发 出找道、找扇区指示。 l缓冲 缓冲总线传来的数据,或部件传来的 数据。 l状态 保存部件的工作状态

12、,供其他部件查 询。 例:磁盘已将数据放置在数据总线上 。 计算机组成原理 29 接口的功能(续) l转换 例:总线和接口之间为并行传送,而接 口与控制器之间是串行传送,则从总线收到 的数据变为串行数据再发给控制器。 l整理 例:接口中可能包含计数器,完成一次 数据传送后计数器加1;接口中可能保存访 存地址,一次访存后需要修改地址,准备下 次访存。 l程序中断 外设请求CPU服务时,接口发出中断请 求。 计算机组成原理 30 接口的“两面性” l与系统总线的“一面”; 一般是并行传送。 l与外设控制器的“一面”。 也采用并行传送时,称接口为并行数据接 口; 采用串行传送时,称接口为串行数据接口

13、 。 计算机组成原理 31 例2:串行传送时,每秒传送的位数称波特率。若数据传 送速率为120字符/秒,每字符包含10位(1个起始位、8个 数据位和1个停止位)。计算波特率,以及位传送周期。 解:波特率为10位120字符/秒1200波特。 位传送周期为1/1200 0.000833(秒)。 1264538712 起始位 数据位 停止位 起始位 计算机组成原理 32 6.3 总线仲裁 总线上的两种部件,一个为主方,另一个 为从方。 只有主方有权启动一个总线周期,从方只能 响应主方的请求。 任何时刻,只有一个主方,但可有多个从方 。 主方可放弃总线控制权,让位于请求总线控 制权的部件。 不是任何部

14、件都可成为主方,例如,存储器 只能作为从方。 计算机组成原理 33 当多个可作主方的设备请求总线控制,谁优先呢? 公平策略 例,多CPU系统中,CPU之间是平等的。 优先级策略 I/O设备之间一般有不同的总线请求优先 级。 l主方持续控制总线的时间,称为总线占用期。 l按照总线仲裁电路的位置不同:总线的仲裁方式分 为集中式仲裁和分布式仲裁两类。 计算机组成原理 34 6.3.1集中式仲裁 l总线仲裁部件 中央仲裁器 l每个功能模块有两根线连到中央仲裁器。 送仲裁器的总线请求线(BR, Bus Request); 仲裁器送来的总线授权线(BG,Bus Grant) 。 l三种集中式仲裁 链式查询

15、方式; 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 独立请求方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 35 集中仲裁:链式查询方式 总 线 控 制 部 件 I/O接口0 BS BR I/O接口1I/O接口n BG 数据线 地址线 BS -总线忙 BR-总线请求 BG-总线授权 I/O接口1 BS(Bus State)1时,总线正被某设备使用。 当接口使BR为1且BS为0时,仲裁器置BG为1。 BG 串行的从一个接口传到下一个接口,无总线请求继续向下查询。 计算机组成原理 36 链式查询方式特点 优点:BG线只有一根、容易扩充设备。 缺点: 靠近仲裁器的设备优先级最高,优先级低的 接口可能长期无法使用总线。 故障敏感:如果第i个设备有

16、问题,其后边 的设备都不能使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 37 0 BS -总线忙 BR-总线请求 总 线 控 制 部 件 数据线 地址线 I/O接口0 BS BR I/O接口1I/O接口n 设备地址 集中仲裁: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 I/O接口1 计数器 设备地址 1 计算机组成原理 38 计数器定时查询方式特点 BR为1且BS为0时,仲裁器的计数器开始计数,并从“设备 地址线”发出计数值;接口发现设备地址与BR的设备地址 相同时,置BS为1,撤消BR。仲裁器发现BS为1,停止计数 。 如果从“0”开始,各设备的优先次序与链式查询法相 同,优先级的顺序是固定的。 计数器的初值也可用程序来设置,这可以方便地改变 优先次序,但这种灵活性是以增加线数为代价的。可方便 的改变优先级。 计算机组成原理 39 排队器排队器 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