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179466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实验化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了解做好实验的基本要求,强化安全意识。 3、了解实验条件对化学实验的影响以及实验成 功的关键因素。 一、实验化学的目标、内容与学习方法: 1、实验化学的目标: 2、实验化学的内容: 3、实验化学的学习方法: (1)预习复习或学习相关知识;明确实验 目的、原理、内容;设计实验。 (2)实验按预习时所作设计进行实验;认 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如实记录,必要 时可对原设计进行修改。 (3)完成实验报告认真分析现象及出现的 问题;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失败、误差原 因;小结实验过程,完成“问题与讨论”。 二、保证实验安全: 1、了解安

2、全警示图标: 有腐蚀性的物质: 有毒的物质: 易燃易爆的物质: 浓盐酸、浓硫酸、硝酸、 氢氧化钠等强碱。 CO、CH3OH、NaNO2等。 P4、H2、CH4、汽油等可燃物 。 2、正确取用药品: (1)液体药品少量用胶头滴管滴加;用量 较多时,可用倾倒法。 (2)块状、片状固体用镊子夹取。 (3)粉末状、小颗粒固体用药匙取。 任何药品都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不能品尝任何药品! 3、正确进行基本操作: (1)药品用量用量以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即 可;不超过仪器加药品的最大量。 (4)药品处理用过的药品要倒入指定容器 (钾、钠等要放回原试剂瓶); 有毒气体应回收或吸收 。 (2)加热加热时试管口不得对

3、着人;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向下倾斜; 除试管外,玻璃仪器要隔着石棉网加热; 给试管加热时,要将试管上下移动 (3)点燃气体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 三、实验成功的关键: 亚铁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向FeSO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何现象? 说明原因,并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Fe2+ + 2OH = Fe(OH)2 科学探究:如何制备较纯净的Fe(OH)2白色沉淀 哪些因素可能引入O2? 溶液中溶解; 滴加NaOH溶液时带入; 反应后生成物与O2接触; 若

4、滴入NaOH溶液后未看到白色沉淀,而是生成红 褐色沉淀,试分析原因. 原溶液中的Fe2+部分或全部被氧化成Fe3+。 如何除去亚铁盐溶液中含有的少量Fe3+? 加入足量的铁粉。 如何消除这些影响因素? 将NaOH溶液煮沸除去溶解的O2 将滴管伸入液面以下再挤出溶液。 用油等液体隔绝空气。 Fe+2Fe3+=3Fe2+ 编编号 实验实验 内容操作原理或结论结论 (1 ) 除去FeSO4溶 液中的Fe3+ (2 ) (3 ) (4 ) 实验方案设计与记录 加入铁粉, 过滤 Fe+2Fe3+=3Fe2+ 除去NaOH溶 液中的O2 加热煮沸将溶解的O2赶出 反应体系隔 绝空气 取少量植物油滴 加在F

5、eSO4溶液 上方 植物油比水轻, 浮在溶液上方隔 绝空气 生成沉淀 用长滴管取 NaOH溶液,插 入溶液液面以下 加入NaOH溶液 NaOH溶液在液 面以下加入 FeSO4中,避免 了滴加过程引入 O2 科学探究: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对化学反应产生影响 ? 实验的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浓度等 实验的操作方法:试剂的加入顺序、操作要 点等 小结:实验成功的关键: 实验的原理要科学; 控制实验的条件控制实验的外界条件;控 制实验的操作方法;注重实验的环保性;加强 实验的安全性。 例题2:由于Fe(OH)2极易被氧化,所以实验室很难 用亚铁盐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制得Fe(OH)2白色沉 淀。若用左图所示

6、实验 装置,则可制得纯净的Fe(OH)2白色沉淀。已知两极 材料分别为石墨和铁: (1)a极材料为 ,电极反应式 为 。 (2)电解液d可以是 ,则 白色沉淀在电极上生成;电解液d也可 以是 ,则白色沉淀在两极 间的溶液中生成。A纯水B.NaCl溶 CNaOH溶液DCuCl2溶液 铁 Fe2e-=Fe2+ C B (3)液体c为苯,其作用是 , 在加苯之前对d溶液进行加热煮沸处理,目的是 。 (4)为了在短时间内看到白色沉淀,可以采取的 措施是 。 A改用H2SO4作电解液B适当增大电源电压 C适当缩小两极间距离D适当地降低电解液 的温度 (5)若d改为Na2SO4溶液,当电解一段时间,看 到

7、白色沉淀后,再反接电源继续电解,除了电极上 看到的气泡外,另一明显的现象为 。 隔绝空气,防止生成的Fe(OH)2被空气氧化 排净溶液中溶解的氧气,防止生成的Fe(OH)2在溶液中被氧化 BC 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 为红褐色 实验11:蓝瓶子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控制化学反应条件的重要作用; 通过观察亚甲基蓝和亚甲基白在不同条件下的相 互转化,学习观察方法,体验对比实验法。 静置溶液,部分溶解的O2逸出,亚甲基蓝又被葡 萄糖还原为亚甲基白 实验原理:亚甲基蓝 亚甲基白 碱性溶液中,亚甲基蓝被葡萄糖还原为亚甲基白 被氧气氧化 被葡萄糖还原 蓝色溶液 无色溶液 现象: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振

8、荡溶液,溶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溶解的 O2量增多,亚甲基白被O2氧化为亚甲基蓝 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现象:溶液又由蓝色变为无色 重复以上步,溶液颜色交替出现蓝色无色 蓝色无色的现象,这叫亚甲基蓝的化学振荡 。 振荡周期:由蓝色出现至变成无色所需要的时间。 1、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该反应振荡周期的影响 : 步骤1、将1.5g 葡萄糖溶解在50mL水中,逐滴 滴入810滴0.1%亚甲基蓝至溶液呈蓝色。 振荡锥形瓶,观察记录现象。 步骤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mL 30%的NaOH溶 液,振荡、静置锥形瓶,观察记录现象。 再振荡、静置锥形瓶,观察记录现象。 复习天平、量筒、滴管的使用方法 2、

9、探究O2或亚甲基蓝对该反应转化速率的影响 : 步骤3、将上述溶液分别倒入两支试管: 号试管装满溶液并用橡胶塞塞紧。 号试管只装半试管溶液并用橡胶塞塞紧。 同时振荡两支试管,观察现象。 有颜色变化的试管,连续观察并记录两次振荡周 期。 步骤4、把号试管中的溶液分一半到号试管 中,向号试管中滴加2滴0.1%亚甲基蓝,塞好 两支试管,同时振荡两支试管,观察并记录现象 和振荡周期 。 3、探究温度对该反应转化速率的影响: 步骤5、把、号试管置于40的水浴中,约 10min后,再振荡、静置观察记录振荡周期。 复习水浴加热时,温度计的放置位置 实验结束后,回收反应溶液,完成实验报告。 本节学习目标: 1、

10、了解绿色化学的含义和微型实验的特点,树 立环境保护意识。 2、利用已有化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微型实验。 又叫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绿色化学: 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或把化学过程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化学。 绿色化学要求原料和产品无害,在化学过程中不 产生“三废”或使“三废”降低到最低程度。 资料:使用化学品的5个原则: 拒用危害品;减量使用;再生;循环利用; 再生利用 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途径: (1)开发绿色实验,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 绿色化。 (2)防止实验过程中尾气、废物等对环境的 污染,加强尾气的吸收,对产物尽可能再利用 。 (3)尽量减少实验试剂的用量,使实验小型 化、微型化。

11、(4)危险或条件苛刻,污染严重或价格昂贵 的实验,可采用模拟实验或看录象等方法。 (5)妥善处置产生的废物,防止污染环境。 上面的实验是否体现了绿色化学的思 想? 实践活动水的电解与氢氧混合气爆鸣的微型实验 思考与交流 与初中做过的电解水实验相比,有哪些优点? 从减少试剂的用量方面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优点:反应物用量少,节约能源,现象、结果未变 ,效果好。 实验室可用哪些反应来制O2?从绿色化学观点看, 用哪种药品较好?有何优点? 用H2O2分解制O2较好。 产物无污染;不需加热,节约能源;反应速率易 控制;反应易控制,节约药品。 实验12:氯气的生成及其性质的微型实验 实验目的:复习C

12、l2的制取原理,用微型实验制取 微量Cl2并试验其性质;体验实验微型化与规范化 的关系;培养实验创新设计的意识。 实验原理: KClO3 + 6HCl (浓) = KCl + 3Cl2 + 3H2O 利用表面皿与玻璃片形成相对密闭的气室,减少 药品用量,现象明显,并可防止Cl2泄漏。 物理 性 质质 颜颜色、状态态、气味 溶解性 化 学 性 质质 现现象方程式 与金属反应应 与非金属反应应 通入含KSCN的 FeSO4溶液 通入KI溶液 遇湿润润的淀粉KI试试 纸纸 遇湿润润的有色布条 与水反应应 与碱反应应 复习:Cl2的物理、化学性质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水中可溶,有机溶剂中易溶 金

13、属剧烈燃烧 H2、P等燃烧 溶液变红 溶液变黄色 试纸变蓝 布条褪色 氯水呈浅黄绿色 讨论:1、Cl2的以上各化学性质哪些不可用微型实 验装置来完成? Cl2与金属、非金属的反应需加热或点燃,无法 利用该微型实验装置来完成。 讨论:2、Cl2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可利 用什么试剂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NaOH溶液显碱性,生成的NaCl显中性,NaClO 显弱碱性,可利用酚酞试液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 向NaOH溶液中加一滴酚酞,接触Cl2后,溶液的 红色逐渐褪去。 问题与讨论 1、利用这套简易装置,可能进行哪些实验?它们 之间有什么相同特点? 可进行的实验有:CaCO3与盐酸反应并检验

14、CO2 的性质;Na2SO3与硫酸反应并检验SO2的性质。 可用来制备气体并试验气体的性质,有关反应 不需加热 实验13:污水处理电浮选凝聚法 实验目的:了解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的原理及 装置;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 实验原理:用Fe作阳极,Al作阴极,电解污水 阳极:Fe - 2e= Fe2+ 2H2O - 4e= 4H+ + O2 Fe2+ +10H2O + O2 = 4Fe(OH)3+ 8H+ 阴极:2H+ - 2e= H2 Fe(OH)3有吸附性,可吸附污物而沉积下来 H2气泡把悬浮物带到水面形成浮渣而除去 1、该实验中的盐酸起什么作用?问题与讨论 提供H+,使之在阴极得电子产生H2 2

15、、盐酸的阴离子对实验有无影响? 有,Cl在阳极也会失电子:Cl- 2e= Cl2, 从而对环境产生污染。 3、如何消除以上影响? 用硫酸代替盐酸 5、加入Na2SO4的作用是什么? 增大溶液中离子浓度,从而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4、加入NaOH的作用是什么? 调节溶液的pH在56之间 6、如何测定溶液的pH值? 将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表面皿中,用洁净、 干燥的玻璃棒沾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待溶液 散开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取溶液的pH值。 讨论: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微型实验有哪些特点? 药品用量少、仪器容量小、对环境的污染少、 操作方便、实验现象明显、实验过程快速安全 。 除以上装置属于微型实验外,我们以前在点滴 板上做的物质的性质实验(浓硫酸的脱水性) 也是微型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