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教程失业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7945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教程失业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经济学基础教程失业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经济学基础教程失业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经济学基础教程失业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经济学基础教程失业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基础教程失业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基础教程失业汇编(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失业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第二节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第一节 失业的描述 一、失业的数据 1.失业: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都是失业 。 2. 充分就业 :根据凯恩斯理论,经济中消除了非自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 u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是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经济学家认为存在4%6%的失业率是正常的,(说明:发展中国家,这一数据会 偏高)此时社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我国劳动年龄范围的下限为16岁,上限为男59岁,女54岁。 失业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 并正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成年人中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衡量指标: 劳动力参与率

2、:劳动力占成年人口的百分比。 2004年美国人口的分类 成年人口 (2.234亿亿) 劳动劳动 力 (1.474 亿亿) 就业业者 (1.393 亿亿) 非劳动劳动 力 (0.76亿亿) 失业业者 (0.081亿亿) 16岁以上的成年人分为 : 就业者 失业者 非劳动力 (全日制学生、家务劳动者、 退休人员) 计算2004年美国的 失业率 劳动力参与率 如何衡量失业? 计算2004年美国的失业率和劳动力参工率 失业率 = 劳动力参与率 = 失业人数 100% 劳动力人数 劳动力人数 100% 成年人口数 20042004年,有年,有66%66%的美国成年人(男性和女性)参与了劳动市场,这些劳的

3、美国成年人(男性和女性)参与了劳动市场,这些劳 动市场参与者中,有动市场参与者中,有5.5%5.5%的人没有工作。的人没有工作。 0.081 100% = 5.5% 1.474 1.474 = 100% = 66% 2.234 案例研究:美国1950年以来男性和女性的劳动参工率 100 80 60 40 20 0 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2000 劳动劳动 参与率(%) Women Men 19952005 男性 女性 在过去的50多年中,更多的女性进入了劳动力市场, 而一些男性则离开了劳动力队伍。 87% 73% 33% 59% 劳动劳动 力市

4、场场中,成年男性与成年女性各自的劳动劳动 参工率 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 经济大危机之后,美国失业率最高达到25% 美国1960年以来的失业率 10 8 6 4 2 0 19701975196019651980198519902005 失业业率 19952000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失业业率 1982年美国失业率接近10% 70年代两次石油冲击,19731975;19781981 引起了较高的失业。 中国的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左右。2007年的目标4.6%以内。 登记失业率不高,但实际上失业率是比较高的。下岗职工没有登记,如

5、果 加上下岗职工失业率是,实际失业率达到11左右。 包括民工在内的部分失业人口没有“登记”在案。 我国目前面临的就业压力:我国目前面临的就业压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常年外出务工劳动力1.2亿,随着城市化推进,农村剩余劳动 力仍有1亿左右需要转移。 新增劳动力,1200万人/年。 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下岗,需要再就业的劳动力。 2009年1月,美国人口3.05529亿人, 2008年10月,日本人口1.2776亿人 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和登记失业率 年份研究生和本、专科招 生人数(万人) 增长率()高校毕业生 一次性就业率() 1996102.5293.7 1997106.413.7997.1

6、 1998115.618.6576.8 1999168.946.0979.9 2000233.4638.2282 2001284.821.9990 2002340.7619.6580 2003409.0920.0470 2004479.9717.3373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幅度扩招,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较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19962004年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数据 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 历经一年半。 第二节 失业的分类 1.1.摩擦性失业摩擦性失业: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因为劳动者转换工作寻找发挥

7、自己特长和嗜好的工作需要时间) l对于家庭和个人,为过渡性的。 l通常起源于劳动力的供给方。 2.2.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u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劳动力市场失衡) u 往往是“失业与空位”并存。失业者缺乏就业技能,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业空缺 u 结构性失业在性质上是长期性的。 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通 常起源于劳动力的需求方: u劳动力需求相对较低的原因: 技术变化; 消费者偏好变化; 劳动力的不流动性。 问题思考: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 3.3.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非自愿失业。 由于

8、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的萧条阶段。 凯恩斯对需求不足的失业的解释: n以MPC递减规律来说明消费需求不足; n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n对货币流动性偏好与流动性陷阱 n消费、投资需求的不足 n总需求不足 n周期性失业 说明投资需求不足。 三、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 (P608) 10 8 6 4 2 0 19701975196019651980198519902005 失业率 19952000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失业业率 自然失业率 5.5% 在实际统计中,用长期的平均失业率表示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

9、下的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 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 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态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态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通常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美国美国1960196020052005年的自然失业率为年的自然失业率为5.5%5.5% 自然失业率的表示方式自然失业率的表示方式 设: N表示劳动力人数, E代表就业者人数, U代表失业者人数, 则NEU, 得到: 设L代表离

10、职率,即每个月失去工作的就业者的比例。 失去工作的人数为 L E 设f代表就职率,即每个月找到工作的失业者的比例。 找到工作的人数为 f U 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状态时:失去工作的人数 = 找到工作的人数 LE = fU L(N-U) = fU 自然失业率 考察劳动力在就业与失业之间的转换: LE fU U N 就业 employment 失业 unemployment 离开 leave 找到 found E 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l出清的劳动力市场:失业的解释 l竞争性劳动力市场 , l设 P1 N D SW W* NEN* 就业 自愿 失业 出清的劳动力市场中的失业 E 劳动供求曲线的均衡点为E

11、 均衡的工资水平为W* 厂商愿意雇用的工人数量为NE 此时,另有(N* -NE)数量的工人,虽 然愿意工作,但要求的工资较高。 是自愿失业。 中国部分城市最低工资 上海从2006年9月1日起,最低工资标准为750元/月。 深圳市2006年度最低工资为:特区内810元/月;特区 外宝安、龙岗两区最低工资为700元/月。 武汉2007年,最低工资标准: 中心城区580元/月, 远城区460元/月。 第三节第三节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 (1)对个人来说,非自愿失业会使得他的收入减少,从而生活水平下降。 (2)对社会来说,一方面失业会增加社会福利支出,造成财政困难; 另一方面,失业

12、率过高也会影响社会安定,带来其他社会问题。 (3)失业率上升,就业降低,国民收入减少。 当出现严重失业的时候,产量损失很大,收入急剧下降当出现严重失业的时候,产量损失很大,收入急剧下降 就好像大量的汽车、房屋、衣服及其他商品被简单地扔进大海一样。就好像大量的汽车、房屋、衣服及其他商品被简单地扔进大海一样。 在高失业期间的损失是现代经济中有文献记载的最大浪费。在高失业期间的损失是现代经济中有文献记载的最大浪费。P611P611表表18181 1 美国公共健康的研究表明,失业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退化:较多的心脏病、酗酒和自杀。美国公共健康的研究表明,失业会导致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退化:较多的心脏病、

13、酗酒和自杀。 对许多人来说,非自愿失业会对他们造成非常严重的心灵创伤。对许多人来说,非自愿失业会对他们造成非常严重的心灵创伤。 一、失业的影响一、失业的影响 二、二、奥肯定律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为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分析 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发现: 失业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就降低2个百分点 奥肯定律: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设实际产出为y,潜在产出为yf, 实际失业率为u,自然失业率为u*, 为0的参数: 例如:实际失业率为8%,自然失业率为6%,由奥肯定律得, 实际GDP比潜在GDP低: 奥肯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4、奥肯定律: 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 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关于对失业问题的治理 摩擦性失业治理: 通过缩短选择工作的时间来减少摩擦性失业。 如:增设职业介绍所、青年就业服务机构和建立人才库网站以更多的 途径传播有关就业的信息。 结构性失业治理: 对受结构性失业威胁的人进行教育、技术培训以适应经济结构的变化 ,还可以帮助劳动力迁移、使劳动力在不同的工作与地区之间流动。 周期性失业治理: 国家积极干预经济,设法刺激有效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 如:刺激私人投资; 增加政府购买支出。 问题:第1题: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结构性失业问题严重一些。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

15、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因 为劳动者转换工作寻找发挥自己特长和嗜好的工作需要时间)摩擦性失业者可以 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增加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增加就业的信息、协助劳动者家 庭搬家都有利于减少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 产业兴衰转移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 到这些部门工作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些? 第2题 能否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才是充分就业? 不能, 因为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100%的就业,即使有

16、足够的职业空缺, 失业率也不会为为0。经济中仍然会有摩擦生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所以总有少部分人处于失业状态。 什么是充分就业呢? 凯恩斯认为: 如果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失业仅限于磨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经济社 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提示:有劳动能力的人未必愿意工作。 如在校大学生有劳动能力,但并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 如有的人不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不愿意工作。 第3题 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 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 业率。这里的稳态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也就是充业率。这里的稳态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