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院考研-谢益显 新中国外交史笔记55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717850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3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交学院考研-谢益显 新中国外交史笔记55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外交学院考研-谢益显 新中国外交史笔记55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交学院考研-谢益显 新中国外交史笔记5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交学院考研-谢益显 新中国外交史笔记5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才思教育网址:才思教育网址: 1 三、搁置主权争议,争取同东盟国家睦邻友好 1、坚持和平外交,反对挑拨离间,廓清中国威胁论 90 年 代 , 西 方 大 国 借 着 中 国 同 某 些 东 盟 国 家 存 在 南 沙 主 权 争 议 未 提 来 挑 拨 。 中国 1984年,邓小平提出搁置主权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 “只要本地区有关各国共同努力,南中国海地区不仅不会成为新冲突热点,而且沿岸各国还可望开展广泛的 互 利 合 作 ” 。 钱 其 琛 外 长 在 1992 年 7 月 第 25 届 东 盟 外 长 会 议 上 的 讲 话 第 25 届东盟外长会议通过了东盟关于南中国海宣言,呼吁有关国

2、家“通过和平手段,而不是诉诸武力 去解决争端。”2、增进交往,增多理解,增加信任,发展合作(1)中国和东盟成员国的关系全部实现正常 化。 1990年8月8日中国和印尼两国正式复交。 1990年10月中国新加坡正式建交。 1991年中国和文莱建交。 1991 年 11 月,以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和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访华为标志,中国与越南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中国和老挝 1961 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中,两国关系曾出现曲折,1989 年恢复正常。 (2)90年代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得到全面发展。 从 1990 年 起 , 东 盟 国 家 就 酝 酿 使 中 国 成 为 东 盟 的

3、 对 话 国 , 中 国 对 此 反 应 积 极 。 从 1991 年 7 月起,中国开始以磋商国的名义后来以对话国的地位,参加了每一届的东盟外长会议。 中 国 还 参 加 了 东 盟 的 其 他 一 些 活 动 : 东 盟 的 议 会 组 织 会 议 、 东 盟 的 地 区 论 坛 等 。 (3)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 中 国 同 各 国 都 签 订 有 经 贸 或 科 技 合 作 方 面 的 协 定 , 建 立 了 经 贸 方 面 的 磋 商 制 度 。 1988 年后,中国同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额增幅在 20%以上。1994 年,东盟已经是中国的第六大贸易伙伴。 四 、 在 普 遍 睦 邻

4、友 好 的 格 局 下 争 取 更 多 的 互 利 合 作 关 系 1 中 印 关 系 的 改 善 1988 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双边经贸和文化关系有所进展,但在边界问题上没有根本突破。 双方同意在边界问题解决之前,共同维护实控线地区的和平与安宁,同时努力改善和发展双边关系。决定 成 立边 界问 题联 合工 作 小组 和经 贸、 科 技联 合小 组。 两国 还 签署 了科 技和 民 航合 作协 定。 1991 年,LIPENG 总理访印,两国签署了领事条约、恢复设领协议、恢复边贸备忘录和和平利用外空科技 合作谅解备忘录。 1993 年,拉奥总理访华,两国签署了保持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

5、和平与安宁的协定、环境合作协定、广播电 视合作协定以及增开边贸点议定书 1994 年 2 月,中印双方的外交和军事专家小组就边界问题举行会议。 1995 年 8 月 , 会 谈 取 得 初 步 成 果 , 达 成 关 于 撤 除 同 对 方 距 离 过 于 接 近 的 几 个 哨 所 。 2中越关系的改善 1990年9月 柬 埔 寨 问 题 显 示 出 政 治 解 决 的 前 景 , 中 越 交 恶 开 始 消 融 。 1990 年, 越南 部长 会议副 主席 来北 京参 加由中 国主 办的 亚运会 ,标 志中 越关 系开始 好转 。 1991 年 11 月,越南共产党总书记和部长会议主席武文

6、杰率团访华,双方宣布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两党两 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3中国同韩国建交 1992 年 8 月 24 日,中韩两国外长在钓鱼台国宾馆正式签署了中韩建交公报。1992 年 9 月,卢泰愚总统应 杨尚昆主席的邀请访华。 1993年5月,中国外长应邀正式访问了韩国。 4发展中日友好关系 才思教育网址:才思教育网址: 2 1993 年 起 日 本 成 为 中 国 最 大 的 贸 易 伙 伴 , 中 国 成 为 日 本 第 二 位 的 贸 易 伙 伴 。 日本对中国提供资金援助。 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中国 (1)强调睦邻友好 ( 2 ) 强 调 “ 以 史 为 鉴 ” ( 3 ) 强 调

7、中 日 关 系 发 展 的 主 流 是 好 的 (4)采取顾全大局、面向未来的态度,为中日长期睦邻友好作出努力邓小平谈中日关系“中日关系概括起 来 就 是 中 日 两 国 人 民 世 世 代 代 友 好 下 去 ” , 这 是 “ 我 们 长 期 的 国 策 ” , 要“把中日关系放在长远的角度来考虑,来发展。第一步放到二十一世纪,还要发展到二十二世纪、二十三 世纪,要永远友好下去” “如果说中日关系有点问题,那就是中国人民担心日本有很少很少一部分人,其中可能有的是有政治影响的 人,存在复活军国主义的倾向。我们只担心这么一点。中国人民也很高兴地看到,日本绝大多数人是反对 这种倾向的。一个多世纪

8、以来,日本军国主义的所作所为,受害的不仅是中国人民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民, 日本人民也是受害者。” “孤立起来看,问题并不大,但积累起来就代表了一种倾向,一种力量,一种破坏中日友好的力量”,所以“两 国领导人要及时加以解决,不要拖延”,“我们双方考虑问题都要立足于长远,要解决长远问题。对现在和将 来可能发生的纠葛,都要冷静、迅速地共同合作,尽快解决好,以免影响我们长远关系的发展。”“有些不愉 快的事情,需要妥善处理。这对两国和两国人民都有好处。中日关系历史上的纠葛,坦率地说中国方面没 有责任。对历史的认识,对历史的评价,要强调以新的向前看的态度,不要找麻烦,不要引起不必要的新 的纠葛。现在这些纠葛没有一件是中国引起的。对这些问题中国采取了最大的克制态度,包括说服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