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组织培养-1教材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7734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23.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组织培养-1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动物组织培养-1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动物组织培养-1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动物组织培养-1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动物组织培养-1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组织培养-1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组织培养-1教材(1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 3.1动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 3.2动物组织培养的技术 3.3动物组织培养的技术应用 3.4动物组织培养的进展 动物细胞特点: 无细胞壁 倍增时间长,生长缓慢 需氧量少,对搅拌敏感 聚集体形成 原代细胞培养50代即开始 退化 3.1动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 定义: 从动物体内提出组织,于 模拟体内生理环境等特定的 体外条件下,进行孵育培养 ,使之生存并生长。 分类: 器官培养 组织培养 细胞培养 开始:1907,Harrison用蝌蚪的髓管放于一 滴淋巴液内,培养出神经元 成熟:以人的肿瘤组织为材料建立的各种细 胞系,如Hela细胞系。 研究内容:细胞内代谢活动,外界对其影响 ,细胞间互

2、相作用等。 历史 细胞融合现象的发现 19世纪30年代,Muller等相继在肺结核、天花、 水痘、麻疹等病理组织中观察到多核细胞现象; 1849年Lobing在骨髓中也发现了多核现象的存在; 1855年1858年,科学家们在肺组织和各种正常组织 及发尖和坏死部位都发现了多核细胞; 1859年,A.Barli在研究黏虫的生活史时发现,某些 黏虫存在着由单个细胞核融合形成多核的原生质团的 情况。 据此,他认为多核细胞是由单个细胞彼此融合而形成 的。至此,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多核细胞的事实,才 被生命科学工作者接受。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建立 1907年,Harrison首先培养了蛙胚神 经管区细胞,并

3、观察到从中长出的轴 突细胞(神经纤维),他的工作被认 为是动物细胞培养开始的标志; 1911年,Carrel发现了鸡胚浸出液对 于培养细胞的生长促进作用,并首次 把无菌技术引入组织培养技术中。 1914年,Thomson建立了器官培养技术 。 1940年,1951年,Earle和Gay分别建 立了c3H小鼠结缔组织细胞系的L系和人 体细胞系人体宫颈癌Hela细胞系。 A.Carrel 细胞融合技术的建立和杂交瘤技术的诞生 1958年, Okada发现紫外灭活仙台病毒可引起艾氏腹水瘤细胞 彼此融合。 60年代,Harris(1965)诱导不同动物体细胞融合获得成功并 培养存活。 Lifflefi

4、eld(1964)根据亲本细胞的酶缺陷型,利用HAT选择 性培养基能使亲本细胞死亡而只留下异型融合细胞,并能不 断地增殖,从此形成了细胞融合到杂种细胞选择、培养的一 整套技术。 1975年,免疫学家Kohler和Milstein利用仙台病毒诱导绵羊 红细胞免疫的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选择到能 分泌单一抗体的杂种细胞。该杂种细胞具有在小鼠体内和体 外培养条件下大量繁殖的能力,并能长期地分泌单克隆抗体 ,从而建立了小鼠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动物克隆技术的建立 首例克隆动物成功的报道是在1962年,英国学者 Grudon把非洲爪蟾小肠上皮细胞的核注入同种或异种 非洲爪蟾未受精卵(经紫外线照

5、射杀死卵细胞核)中, 约有1的重组卵发育成为成熟蛙。 这一成功开创了由体细胞培育动物个体的新型实验途 径,其贡献在于:实验证明了完全分化的肠细胞仍然 具有未分化细胞的全部遗传信息,并能在一定的条件 下发育成动物个体,从而证明了动物细胞仍然具有全 能性;初步建立了体细胞核移植的实验体系,证明在 体细胞核转至胚胎发育方向的早期,卵细胞质对体细 胞核的发育功能起着关键性的调节作用,其作用因子 可能是细胞质中的mRNA与有关的蛋白质。 动物细胞培养的优点 理化环境可控制。 细胞经培养后形成的细胞系和细胞株,特征均一。 培养物可直接被观测。 提供大量均一的细胞供制备用。 便于进行人工筛选。 结合电影技术

6、,可观察细胞代谢活动和反应。 广泛应用于病毒学,免疫学,遗传学,肿瘤学,分化及发 育,细胞毒理试验,生物技术等各个领域。 3.11培养细胞的特性 根据形态特征分类 贴壁型 上皮细胞型、 成纤维细胞型、 游走细胞型、 多形细胞形。 悬浮型 悬浮在溶液中 两种贴壁的培养细胞 细胞贴壁过程 接触抑制 定义:细胞从接种 到长满底物表面后 ,由于细胞繁殖数 量增多相互接触后 ,不再增加。 培养细胞一代生长过程 1)游离期 2)指数生长期 3)稳定期 4)衰退期 培养细胞的生存环境 1.环境无毒和无菌; 2.适宜的温度;人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最适温 度均为3537。 3.气体环境和氢离子浓度;需要一定量的O

7、2( 19959975pa)和CO2(95空气+5%CO2);pH7.2-7.4 4.渗透压;260320mOsm/kg适用于大多数细胞 5.营养物质;六碳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还需 要12种基本氨基酸和谷胺酰胺等 培养群体细胞的生命期 贴壁细胞原代培养 定义:从新鲜供体取得组织细胞后在体 外进行首次培养,一般持续14周。 将 分离所得的细胞沉淀,按实验要求,用 培养液配制成需要浓度的细胞悬液,接 种培养瓶内,水平放置,37度,进行培 养,12天换液一次,大部可见细胞贴 壁生长。 贴壁细胞传代培养 定义:当原代培养的细胞相互汇合时, 细胞由原培养瓶消化、收集、稀释后传 到新的培养瓶的过程。 注意

8、: 如细胞没有生长到足以覆盖瓶底时, 一般不要传代。 原代细胞类型不一,利用不同的消化 时间和消化液。 细胞系(株)的建立 细胞系:原代细胞经第一次传代后,形成的细 胞群体,即具有增殖能力,类型均匀的培养细 胞,一般为有限细胞系。 细胞株:细胞系经过克隆或其他方法而得的单 一类型的细胞群体。 原代培养后得到细胞系,再经多次传代培养后,一部分 细胞死亡,一部分细胞继续生长并转化为连续细胞系或 无限细胞系。 转化时间和细胞类型与培养条件和培养方法有关 CO2培养箱 纯化水装置 金属器材 辅助器材 加样器 支架 离心管 冷冻管 清洗和消毒过程 过滤除菌消毒 血清、合成培养液、酶液等含有蛋白质,具有生

9、物活 性,不能采用高温、高压消毒的方法进行灭菌,因此 须采用过滤除菌 Zeiss滤器:中间夹石棉的一次性纤维滤板,可承 受一定压力,是过滤血清等粘稠液体的滤器。 玻璃滤器:以烧结玻璃为滤板,固定在一玻璃漏斗 上,用于过滤除血清等粘稠液体以外的各种培养液体 微孔滤膜滤器:中为混合纤维素滤膜,又可分为 加压式和抽滤式。 过滤器 3.12 培养液的组成成分 氨基酸:十二种氨基酸必需,谷氨酰铵,谷氨酸等 盐类: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钙离子,氯离子 ,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 葡萄糖:供能 缓冲系统:CO2缓冲系统或HEPES 生长因子:PDGF,EGF,FGF等 其它成分:维生素,矿物

10、,有机补充物,激素等 平衡盐溶液(BSS) 功效:维持渗透压提供缓冲系统提供水分和 无机盐 要求:和培养物来源的动物血清相似等渗 天然培养基 血清:提供营养和生长因子,促进细胞生长繁殖 ,粘附及中和有毒物质 血浆:支持培养组织块及供给细胞生长的营养物 质,现在不常用 组织浸出液:可用鸡胚胎浸出液,含大分子核蛋 白质和小分子氨基酸,能促进细胞生长 水解乳蛋白:氨基酸含量高,由乳白蛋白质经水解 得到淡黄色粉末,一般可配制成0.5%溶液。 人工合成培养基 人工合成培养基:化学成分明确的培养基, 便于重复和标准化管理和控制。 基本成分:氨基酸,维生素,糖,无机离子等 常用培养液:199培养液,Eagl

11、e培养液, RPMI1640培养液等 三种常用培养基配方 其它常用液 消化液:胰蛋白酶、二乙烯四乙酸二钠 (EDTA)及胶原酶溶液 HEPES氢离子缓冲剂:调节pH值 NaHCO3溶液:调节pH值 NaHCO3+H2ONa+HCO3 +H2ONa H2CO3OH- Na+OH-+H2O+CO2 抗生素液:防止污染 台盼蓝 注意 每一个细胞系都要进行大量,费力,费时的 工作后,才能找到适当的培养液配方,对正 常细胞,转化细胞,原代培养,建株培养, 悬液培养等所选用的培养液、培养方法可能 不同。 在开始培养细胞前,应查找有关文献。 3.2 动物组织培养技术 防止污染、无菌操 作是动物组织培养 成功

12、的关键! 1)培养前准备:制定实验计划和操作程序。 2)超净台要用75%酒精擦洗,然后紫外线消毒30 分钟,工作台面上用品不要过多或重叠放置。 3)个人进入无菌培养室原则上须彻底洗手并按外 科手术要求着装,开始操作前要用75%酒精或0.2% 新洁而灭消毒手和前臂。 4)实验中需保持无菌操作要求。实验前要点燃酒 精灯,烧过的器械要注意冷却,以防细胞损伤。 5)分别使用不同吸管吸取营养液、PBS、细胞悬 液及其它各种用液,而不能混用 6)不要用手触及已消毒的器皿,如已接触,要用 火焰灼烧或取备用品更换。 7)注意操作时勿大声讲话或咳嗽。 取材 1)理论上讲,各种动物和人体内的所有 组织都可以用于培

13、养。 2)幼体较成体、分化程度低的较分化 程度高的、肿瘤组织较正常组织容易培 养 3)组织取材应先切成1cm3的小块,可置 于培养液中4度保存,不易超过24小时。 4)取材时避免污染及化学物质的损伤。 皮肤取材 1)皮肤细胞培养的来源 2)方法类似断层皮片手术的操作, 面积为23mm2 3)不用碘酒消毒,但要严格灭菌消 毒,必要时使用抗菌素。 血细胞取材 1)静脉取血 2)指尖或耳垂取血 3)用肝素抗凝剂20u/ml 4)抽血严格无菌 取鼠胚 1)用引颈 法杀死动物 2)浸入75 酒精中5 分钟消毒 3)开腹取 材 取鸡胚 1)选新鲜受精鸡蛋,37度孵育912天,每天 翻动鸡蛋一次。 2)无菌

14、条件下,将鸡卵置于一个小烧杯中, 令气室端向上,用碘酒消毒卵壳,再用酒精消 毒。 3)用弯剪刀环行剪除气室端卵壳,切开卵膜 ,暴露出鸡胚。 4)用弯头钝玻璃棒伸入鸡胚头体之间下方, 取出鸡胚。 组织块分离 切割分离 组织法 用剪刀剪 至1mm3左 右的大小 的块。 机械解离分离法 某些软 组织如 脑、胚 胎和一 些肿瘤 等 消化分解法 胰蛋白酶 法 适用消化细胞间 质较少的软组织 ,如胚胎组织、 羊膜、上皮、肝 、肾等 钙离子、 镁离子、血清等 都对其有抑制作 用。 胶原酶解细胞法 结缔组织复合胶原 ,用胶原酶解,使 胶原酶最终浓度为 200u/ml,36.5 ,静置448小时 ,上面悬液经离

15、心 获得或纤维细胞沉 淀。 EDTA法 二乙烯四乙酸二钠,非酶性消化物 用于消化分离传代细胞,能螯合钙离子 ,镁离子, EDTA工作液用不含钙离子和 镁离子的BSS配制成0.02%的浓度 通常和0.25的胰蛋白酶1:1合用 细胞悬液的分离方法 材料为血液、羊水、胸水和腹水等 细胞悬液时,可以采用离心法分离 细胞。 一般多用5001000rmp,510分钟 。 培养细胞的纯化 自然纯化:靠自然的增殖能力,留下优势细胞 ,去除其他,达到纯化目的,如恶性肿瘤细胞 酶消化法: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对胰蛋白酶 的耐受性不同,成纤维细胞会先被消化 机械划除法:用机械外力划除混杂分区呈片的 不需要细胞 反复贴壁法:根据不同细胞贴壁的速度不同。 克隆法,培养基限定法,流式细胞分离法等 3.21采用的一些培养方法 悬滴培养法 培养瓶培养法 旋转管培养法 灌注小室培养法 悬浮培养法 载体和生物反应器 1、悬滴培养法 单盖玻片悬滴培养法 将培养液滴于盖玻片上并铺展 开 将待培养的组织块铺展于培养 液中央 将盖玻片翻转放于凹载玻片上, 密封 贴壁24小时内,细胞就能从组 织块四周游走 适用于组织量少的原代培养 单盖玻片的再培养 1)用消毒剃须刀刮去盖玻片 四周的石蜡 2)用镊子小心揭开盖玻片, 培养物面朝上,放入培养皿 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