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系统设计汇编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7597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系统设计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模拟系统设计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模拟系统设计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模拟系统设计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模拟系统设计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系统设计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系统设计汇编(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1 模拟系统设计方法 6.2 模拟信号常用处理单元集成运放 6.3 模拟信号变换单元 6.4 A/D、D/A转换器和取样/保持(S/H) 电路 6.5 常用传感器及其应用电路 6.6 低频模拟系统设计举例 6 模拟系统设计 6.1.1 6.1.1 概述概述 6.1.2 6.1.2 模拟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模拟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6.1 模拟系统设计方法 模拟电子系统设计特点:模拟电子系统设计特点: 模拟领域中单元电路的类型多,要求设计者具模拟领域中单元电路的类型多,要求设计者具 有较宽的知识。传感器电路、电源电路、放大电路、音有较宽的知识。传感器电路、电源电路、放大电路、音 响电路、视频

2、电路、通信电路(调制、解调、振荡)、响电路、视频电路、通信电路(调制、解调、振荡)、 执行部件电力;执行部件电力; 工作于线性状态。工作点选择、工作点稳定性工作于线性状态。工作点选择、工作点稳定性 、运行范围的线性、耦合形式等很重要;、运行范围的线性、耦合形式等很重要; 输入单元与信号源之间的匹配(提高信噪比、输入单元与信号源之间的匹配(提高信噪比、 不反射)及输出单元与负载之间的匹配(输出最大功率不反射)及输出单元与负载之间的匹配(输出最大功率 、提高效率)。、提高效率)。 调试工作难;布线、连线、接地、供电、去耦调试工作难;布线、连线、接地、供电、去耦 等。等。 模拟电子系统设计自动技术进

3、展缓慢。模拟电子系统设计自动技术进展缓慢。 6.1.1 概述 (1 1)任务分析、方案比较、确定总体方案)任务分析、方案比较、确定总体方案 器件:分立、集成、器件:分立、集成、ASICASIC 功能、性能、体积、功耗、成本功能、性能、体积、功耗、成本 (2 2)划分各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块,得出总)划分各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块,得出总 体的原理框图体的原理框图 根据系统的功能、总体指标、按信号输入到输出的根据系统的功能、总体指标、按信号输入到输出的 流向划分各个独立的功能方框。得到初步总体原理框流向划分各个独立的功能方框。得到初步总体原理框 图,在图上标明各级的功能和主要指标。图,在图上标明各级的功能

4、和主要指标。 如如: : 音响系统:前置放大(匹配、频率均衡)、音调音响系统:前置放大(匹配、频率均衡)、音调 控制放大(音调调节)、功放等;控制放大(音调调节)、功放等; 数据采集系统:输入放大、滤波、取样数据采集系统:输入放大、滤波、取样/ /保持、多路保持、多路 模拟开关、模拟开关、A/DA/D等。等。 6.1.2 模拟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3 3)以集成块为中心,完成各功能单元配)以集成块为中心,完成各功能单元配 置的外电路设计置的外电路设计 根据各单元的功能和指标,首先选用合适的集成电根据各单元的功能和指标,首先选用合适的集成电 路,然后计算其外参数。路,然后计算其外参数。 输入输

5、出单元的匹配设计。输入输出单元的匹配设计。 (4 4)单元之间的耦合及整体电路的配合)单元之间的耦合及整体电路的配合 得到整体系统电原理图得到整体系统电原理图 单元间的耦合:直接耦合时工作点的影响、后级输单元间的耦合:直接耦合时工作点的影响、后级输 入阻抗的影响等;入阻抗的影响等; 系统整体的配合:加负反馈、加校正网络、加电源系统整体的配合:加负反馈、加校正网络、加电源 滤波等;滤波等; (5 5)根据第三、四步得到的结果,重新核)根据第三、四步得到的结果,重新核 算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算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留取一定的裕量。留取一定的裕量。 (6 6)画出系统元器件的布置图和印刷电路)画出系统元

6、器件的布置图和印刷电路 板的布线图,并考虑好测试方案,设置测试板的布线图,并考虑好测试方案,设置测试 点点 布线、抗干扰。布线、抗干扰。 数字系统与模拟系统的主要区别数字系统与模拟系统的主要区别: : 模拟系统自动化设计工具少。器件种类多、实际模拟系统自动化设计工具少。器件种类多、实际 因素影响大、人工设计成份多、对设计者的知识面和经验因素影响大、人工设计成份多、对设计者的知识面和经验 要求高;要求高; 客观环境影响。对于模拟电路而言,小信号、高客观环境影响。对于模拟电路而言,小信号、高 精度电路、高频、高速电路、微波等,不可能单由理论设精度电路、高频、高速电路、微波等,不可能单由理论设 计解

7、决。(印制板、屏蔽、抗干扰等)计解决。(印制板、屏蔽、抗干扰等) 6.2 模拟信号常用处理单元 集成运放 6.2.1集成运放应用设计基础 6.2.2 数据放大器和可编程数据放大器 6.2.3 隔离放大器 6.2.1 集成运放应用设计基础 (1)种类 通用型: 性能指标适合一般使用,常用于速度和 精度要求均不太高的场合。如: A741:通用单运放,双电源供电(5V18V),典 型值为15V; CF124/CF224/CF324:四运放,军品/工业品/民品, CF324既可双电源供电(1.5V16V),也可单电源 供电(3V32V) 高速型: 有较高工作速度,摆率SR较大。如: F118/F218

8、:摆率SR可达70V/S。 低温漂高精度型:低温漂高精度型: 输入失调电压及其温漂输入失调电压及其温漂 、输入失调电流及其温漂都很小,因而精度很高、输入失调电流及其温漂都很小,因而精度很高 。如:。如: OP-07OP-07:工作速度比工作速度比A741A741低,常用于积分、低,常用于积分、 精密加法、比较、检波和弱信号精密放大等,如精密加法、比较、检波和弱信号精密放大等,如 传感器输出信号等。双电源供电。传感器输出信号等。双电源供电。 高输入阻抗型:输入阻抗很高。如:高输入阻抗型:输入阻抗很高。如: CF355/CF356/CF357CF355/CF356/CF357:输入阻抗约为输入阻抗

9、约为101012 12 , 有较高工作速度,如摆率有较高工作速度,如摆率SRSR分别为分别为5V/S5V/S、 12V/S 12V/S 、50V/S 50V/S 。双电源供电。对应工业品为双电源供电。对应工业品为 CF255/CF256/CF257CF255/CF256/CF257,军品为军品为 CF155/CF156/CF157CF155/CF156/CF157。 (2)集成运放的四个重要参数 集成运放的性能参数包括:输入输出电阻 、差模增益、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失调电流 等。 增益带宽乘积GBW GBW=AvdfH 其中:Avd是中频开环差模增益,fH为上限 截止频率(3dB带宽)。 对于运

10、放而言,GBW是常数。 摆率 摆率SR是表示运放所允许的输出电压对时间变 化率的最大值: 若输入一正弦信号vi=Vimsint ,则输出为 vo=Vomsint: 共模抑制比CMRR 表示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定义为开环差 模增益Avd和开环差模增益Avc之比: 最大差模输入电压VidM和最大共模输入电 压VicM 任何情况下,不能超过此值,否则将损坏器件 。 (3)集成运放使用要点 基本应用 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 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 反相输入比例求和电路 差动放大电路 基本积分电路 单电源应用 集成运放电路一般双电源供电。在交流放大器中,输入输出可 加隔直流电容,为供电方便,也可单电源供电

11、。 (1)数据放大器 又称仪表放大器、测量放大器 。特点:高增 益、高CMRR、高精度(失调、漂移等很小)、 高速(频带宽、摆率大)。 用途:数据采集系统。 6.2.2 数据放大器和可编程数据放大器 用三运放构成测量放大器 图为三运放构成的数据放大电路。 单片集成测量放大器 通用型:INA110、INA114/115、INA131等; 高精度型:AD522、AD524、AD624等; 低噪声低功耗型:INA102、INA103等。 下图给出高精度型单片测量放大器AD522: 引脚说明如下: 1、3:信号同相及反相输入端; 2、14:接增益调节电阻RG; 7:放大器输出端; 8、5、9:分别为V

12、+、V-及地端; 4、6:接调零电位器; 11:参考电位端; 12:用于检测; 13:接输入信号的屏蔽网,以减小外电场的干扰; AD522电桥放大电路如上图。 几点说明: 信号地必须与电源地9脚相连; 负载接于11脚与7脚之间; 11脚必须与9脚相连,以使负载电流流至 地端。 (2)可编程数据放大器 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可由一组数据控制端来控 制,以满足大动态范围的要求。 如AD526、PGA102、BB3606等。 下图是三运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编程数据放 大器BB3606。 表给出可编程数据放大器的数据输入和增益关 系。 几点说明: A1、A2 、A3组成三运 放数据放大器。 A4是末级放大

13、,两者通过3脚 和8脚相连; D3、D2 、D1、D0是模 拟开关,受四位 锁存译码与驱动 器控制,共有16 种状态; 放大器的 放大倍数以2的 幂次分档; 输入输出之间没有直接耦合的电路,即输入输 出不共地。 使用场合:医用(确保病人安全)、仪用(提 高精度)、工业用(强弱电隔离等)。 隔离方式:光电耦合隔离。特点:重量轻、成 本低、线性范围宽、带宽宽。变压器隔离。 下图给出TLP521-1/2/4(用于数字信号隔离) 及HCNR200/201(用于模拟信号隔离)引脚图及 实际应用图。 6.2.3 隔离放大器 几点说明: IPD1和IPD2是两个 特性相同的光耦合器件; 输入信号经A1、 I

14、PD2、A2输出; IPD1的输出信号反 馈到运放A1的反相端组成 非线性负反馈电路,以补 偿IPD2的非线性特性。 A1 A2 IPD1 IPD2 6.3 模拟信号变换单元 6.3.1 6.3.1 集成电压比较器集成电压比较器 6.3.2 6.3.2 多路模拟开关多路模拟开关 6.3.3 6.3.3 跨导型放大器(电压跨导型放大器(电压/ /电流转换器电流转换器 ) 6.3.46.3.4、V/FV/F转换器和转换器和F/VF/V转换器转换器 6.3.1 集成电压比较器 电压比较器:完成两个电平大小的比较,并 将结果以逻辑1(高电平)或逻辑0(低电平) 输出的电路。 高精度通用型:CJ111等

15、; 高速型:CJ119系列(双电压比较器) 低功耗低失调:CJ193系列(双电压比较器 ) CJ139系列(四电压比较器) 电压比较器需注意OC输出,使用非常简单 。 下图电路是由CJ111构成的过零比较电路。 几点说明: 输出为集电极开路电路; 电位器W用于调零,电容C用于防止振荡,典型值 为1000pF; 电阻R1和D1、D2构成比较器的输入端保护电路; 6.3.2 多路模拟开关 多路模拟开关常用于测控系统中模拟信号通 道的选择。 常用的CMOS多路模拟开关: 四1对1双向开关 CC4066; 三2对1单向开关 CC4053; 双4对1单向开关 CC4052; 单8对1双向开关 CC405

16、1; 单16对1双向开关 CC4067; 图是CC4051逻辑图、引脚图和真值表。 6.3.3 跨导型放大器 (电压/电流转换器) 远距离传送信号时,将电压信号转为电流信号传送, 抗干扰、提高精度。 (1)基本电压/电流变换电路 图给出基本电压电流变换 电路。 特点: 负载RL不能直接接地,RL处 于浮地状态; 待变换的输入电压VI受到 最大共模输入电压的限制; (2)允许负载接地的电压/电流变换电路 下图给出允许负载接地的电压电流变换电路。 A1:同相放大器; A2:电压跟随器。 特点: 允许负载接地; 当运放为双电源供 电时,随VI极性的正、负 可提供双向电流输出。 (3)跨导可数控的电压/电流变换电路 采用双向模拟开关和相应的电阻R0R7代替原电路中的 RO,即构成了跨导可数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