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717529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83 大小:8.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183页
专题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183页
专题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183页
专题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183页
专题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1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国家出路的探索(1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阶级对 国家出路的探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七万里戎来集此,五千年史未闻诸” , 西方国家的入侵,引起中华民族的极大愤 慨与震惊 。在与工业文明的较量中,农业 文明的颓势尽显无遗。两个迫切的问题摆 在了中国人面前:如何救亡?如何图存? 中国的传统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以及新兴的资产阶级都从自身的立场出发 ,根据自己对时局的了解提出了不同的解 决方案。他们的努力和探索构成了中国近 代化的第一支悲怆交响曲。 第一章 统治阶级在内忧外患中的应变举措 第二章 “地上天国”农民阶级的探索 第三章 新兴资产阶级为实现近代民主 社会而奋斗的几种模式 第一章

2、统治阶级在内忧外患中的应变举措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经世思潮 第二节 “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第三节 清末“新政”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经世思潮 清王朝经历了“乾隆盛世”之后,从18世纪末期就开 始每况愈下,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危机。人地矛盾尖锐, 流亡人口大量增加;知识分子仕途堵塞;官场风气更加奢 靡败坏;天灾人祸连年不断。特别是漕运、河工、盐务、 币值、财政、军队等方面,弊窦丛生。边患加剧,鸦片走 私屡禁不止,白银外流,银贵钱贱,物价上涨,更使已有 的危机火上浇油。嘉庆帝和道光帝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 主要是撤换高级官员和节省开支,使得一部分有志解决社 会问题的官员和知识分子获得了一定的地

3、位和条件。他们 把读书治学的眼光从单纯的科举、考据转向“明经致用” 、“经世匡时”,关心和解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他们 的议论,在道光、咸丰年间都基本停留在思想的积极意义 上,因而称为“经世思潮”。 林则徐、魏源、龚自珍、冯桂芬、 包世臣、阮元、贺长龄、黄爵滋 一、代表人物 二、主要思想 龚自珍:“修礼仪、变科考、重臣威 ” 魏源:除“法外之弊”(人才受压抑 ) 林则徐:“师敌之长技以制敌”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修礼仪”:修改完善君臣相处之礼,皇帝与 群臣的关系应该是君

4、使臣以礼,臣事君以 忠,互为因果。前者有礼遇后者的必要, 后者也应该知道自己的地位,忠于君主, 但不能随便更改自己的操守和信仰。 “变科考”:改变以八股文章、辈分资历作为 用人标准的官吏晋升方法。主张改八股为 试策论,用人不拘一格。 “重臣威”:加强大臣和地方官吏的权力。主 张皇帝“总其大纲大纪”,其外一概不问,给 内外大臣以充分的权力,同时增加其薪俸 ,以减少或防止腐化之事情发生。 编译西方著作 积极仿制西方战船 主张建设一支新式海军 近代中国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师敌之长技以制敌” 魏源注重变革的“法外 之弊”主要是指对人才的压 抑。他针对人才问题提出 两个意见,一是君主应允 许

5、臣子提意见,大臣敢于 对皇帝进行批判。二是人 才标准要落到实处,人才 要有济世本领,能处理农 、渔、商、兵、工等各项 具体事务,而不应以空谈 性理仁义为能。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 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手段 目的 三、经世思潮的意义及时代局限性 但其改革的目的仍是为了巩固清朝的 统治,其用以改革的方法也没有超出中国 古代政治思想的范畴。 这种思潮是地主阶级内部面对内忧外 患最先做出的积极反应。开一代风气之先,成 为近代中国人认识世界、走向世界的起点,对后 人探索救国之路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对后来的 洋务派、维新派产生了重要影响作用。 第二节 “

6、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一、关于“洋务派”和“洋务运动” 洋务派: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 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 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 洋务运动:历史学家把部分清朝官员从十九 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从事的“富强之计”,包 括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设立新式学堂和派 遣留学生、建设近代海陆军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称为“洋务运动”。 二 、外国侵略者对华政策的变化和清政府兴 办洋务的意图 侵略者对华政策的变化:总方针:千方百计统治中国 策 略:先打后拉、以华制华 清政府兴办洋务的意图:保持内外相安局面,以坚船利炮提高 镇压农民起义的的战斗力,同

7、时使外国侵略失其凭借的优势。 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寇在西人,似当委曲周 旋,但求外敦和好,内要自强。李鸿章 学习西人含有防御西人之动机,如何才 能得到西人的认可呢? 江浙尚在用兵,托名学制以剿贼,亦 可不漏痕迹,此诚不可失之机会也。若于 贼平之后,始筹学制,则洋匠虽贪值而肯 来,洋官必疑忌而阻挠,此又势所必至者 。奕 三、洋务事业的兴办 1、代表人物: 中央:恭亲王奕; 地方:曾国藩(汉族,道光18年进士,湘军领导人) 李鸿章(曾国藩的门生,汉族,道光27年进士,淮军 领导人,清朝后期的实力派) 张之洞(汉族,同治2年进士,号称香帅) 左宗棠(曾国藩的属下,汉族地主,率领军队收复新 疆) 沈

8、葆桢(曾国藩的属下,进士出身,接替左宗棠创设 福建船政,任南洋大臣 ) 奕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 强之术”冯桂芬 :校邠庐抗议 中:中国传统的皇权政治制度,儒家思 想原则和伦理道德规范 西: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即坚船 利炮、声光电化等等 1)创办军工企业 2)创办民用企业 3)建造新式海陆军 4 4)创办新式学堂)创办新式学堂 5 5)派遣留学生)派遣留学生 6 6)翻译和出版西学书籍)翻译和出版西学书籍 3、创办内容 军事工业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民用工业 上海 天津 安庆 福州 天津机器局 安庆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 江南制造总局 (1919个,雇工

9、万余个,雇工万余 人,花费人,花费50005000万两万两 白银)白银) (2727个,雇工个,雇工2.5-2.5- 2.92.9万人,经费万人,经费29642964 万两,利润丰厚)万两,利润丰厚) 太平洋 洋务运动A 汉阳 开平 开平矿务局 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官官 办办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 政府拨款政府拨款 绅商入股绅商入股 ( (主主) ) 不计利润不计利润追求利润追求利润 封建性质封建性质 与市场联系密切与市场联系密切 封建衙门式封建衙门式 以雇佣为主以雇佣为主 配给军队配给军队 基本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基本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比较项目比较项目

10、企业类型企业类型 军军 事事 工工 业业民民 用用 工工 业业 办厂形式办厂形式 管理方式管理方式 资金来源资金来源 生产目的生产目的 产品去向产品去向 企业性质企业性质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特征一览表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特征一览表 近代海军近代海军 近代教育近代教育 洋务运动B 京师 福州 上海 天津 京师同文馆 福州船政学堂 天津武备学堂 天津水师学堂 天津电报学堂 上海广方言馆 福州电气学塾 旅顺 威海卫 北洋海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四 洋务派“求强”“求富”的破产 1、“求富”的破产: 衡量标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 由于外国资本

11、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垄断的洋务 企业的排斥和压制,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很 不顺利。从1872年到1894年,中国官僚、地主和 商人总共办了72个厂矿,资本2100万元,这个数 目还不足一个颐和园的修建、维护费用,约等于 马关条约规定中国赔款的十分之一。而其中 真正商办的企业仅有54家,资本仅有480万元。 同期外国资本在中国设立工矿企业100余家,资 本总额达2800万元;洋务派官僚李鸿章死时,私 产达4000万两,盛宣怀私产多达6000万两。相比 之下,中国民族资本少的可怜。洋务派求富”目 标破产。 2、“求强”的破产 衡量标准:抵御外侮的能力 在整个洋务运动期间,人们首先看到的是中 国不断被

12、列强蚕食吞并,领土完整收到越来越严 重的威胁。福建水师在中法战争中覆灭,是洋务 派的“自强新政”漏了底。中法战争后,李鸿章重 金购买外国铁甲船,装备的北洋舰队,也在甲午 战争中覆灭了。它的覆灭,无情宣告了洋务运动 的彻底破产。 历史作用历史作用: 1 1、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工具、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和工具 2 2、培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培养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3 3、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刺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4 4、一定程度抵制外国经济扩张、一定程度抵制外国经济扩张 5 5、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在改革封建教育制度上打开 了缺口了缺口 1 1、官办,维护反动统治、官办,维护反动统治 2 2

13、、军事工业主要为镇压革命、军事工业主要为镇压革命 3 3、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 的困难的困难 4 4、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洋人、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洋人 5 5、经营管理腐败、经营管理腐败 积极方面积极方面 消极方面消极方面 五、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五、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一)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从历史的眼光来看, ,我们应该充分我们应该充分 肯定洋务运动把封闭的中国打开一道肯定洋务运动把封闭的中国打开一道 缝的功绩缝的功绩, ,而不应该一味指责它把这道而不应该一味指责它把这道 缝开得如何如何小。缝开得如何如何小。

14、中华创始之举, 古今未有之事 “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 自从来到美国,人人善用 时间,研究学术各门学科 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 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 。他们不愧为大国国 民的代表,足以为贵国增 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 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 国的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过于成人.” 耶鲁大学校长波特 (摘自中国青年报-清末中 国留美幼童的故事) (二)洋务运动的失败:(二)洋务运动的失败: 1 1、内因:、内因:阶级局限性阶级局限性 2、外因: 主观目的:主观目的:反动性反动性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保守性保守性 组织领导:组织领导:无序性无序性 经营方式:经营方式:落后性落后性 根本原因:根本原因

15、: 启启 示:示: 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 没有彻底变革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没有彻底变革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 历史重任。历史重任。 西方列强的阻挠西方列强的阻挠 封建顽固派的破坏封建顽固派的破坏 洋务运动开启了向西方学习之门,也洋务运动开启了向西方学习之门,也 就为思想启蒙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洋务就为思想启蒙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洋务 运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眼界开阔了的运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眼界开阔了的 人们又认识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此后人们又认识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此后 才有了早期维新思想、维新变法

16、思想、才有了早期维新思想、维新变法思想、 革命思想。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就是这革命思想。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就是这 样递进的。样递进的。 从1898年镇压维新变法运动,到1900年叛卖义和团,再 到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的倒行逆施已经到了 无以复加的地步,它已经成为20世纪初全国人民共同斗争的 打击目标。 义和团的余部汲取血的教训,打出“反清灭洋”的 旗帜,坚持斗争。此外,民众的抗捐、抗税、抗租、“抢米” 斗争,也在各地此伏彼起。1894年由孙中山等领导的反清革 命运动正在兴起,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以后逃亡海外的康有为 、梁启超等人,继续进行反对慈禧太后专制、揭露清朝黑暗 统治的斗争。 在内外压力下,被称为“洋人的朝廷”的清王朝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