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教程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7394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5.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课件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教程(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hapter 10 宏观经济观经济 学概 论论 二、其他宏观经济 指标 一、国内生产总值 及核算方法 三、宏观经济 学的内容与流派 关键词键词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及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 的含义 二、国内生产总值 的计算方法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及相互关系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五、国民生产总值 与国内生产总值 六、国内生产总值 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一、国内生产总值 的含义 国内生产总值 (GDP)是指一国一年内 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 值的总和。 第一,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第二,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称 第三,最终产

2、品(最后供人们使用)的总值 第四,无形的产品劳务(旅游、服务、卫生、 教育等) 第五,产品的现期价格 二、国内生产总值 的计算方法 1、支出法 2、收入法 3、部门法 1、支出法 产品流动法、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从产品的 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 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个人消费支出(C)+私人国内总投资(I)+ 政府购买支出(G)+净出口(NX) 个人消费支出(C) 耐用品 非耐用品 住房租金 其他劳务 私人国内总投资(I) 厂房 设备 居民住房 企业存货净变动额 (年终存货年初存货) 政府购买 支出(G) 联邦政府支出 州与地方政府支出 净出

3、口 出口() 进口() 2、收入法 要素支出法或要素收入法,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把 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 非公司利润 合营企业 农民 企业税 间接税 公司税 资本折旧 误差调整 工资和其他补助 净利息 租金收入 利润 公司利润 红利 未分配利润 3、部门法 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 电、煤气、水业 批发、零售商业 金融、保险、不动产 服务业 政府服务和政府企业 统计误 差 农林渔业 采掘业 建筑业 制造业 运输业 邮电和公用事业 国内生产净值 (NDP):一个国家一年内新增加的 产值,即在国内生产总值 中扣除了折旧之后的产 值。 国民收入(NI)

4、,一个国家一年内用于生产的各种 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 和地租的总和。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 及相互关系 个人收人(PI):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 部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PDl):一个国家一年内个人可以 支配的全部收入。 GDP折旧NDP NDP间接税NI 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政府给居民户 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PI PI个人所得税PDI消费储蓄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称为名义国内生 产总值 。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某一年的国内生产总 值,称为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不变价格是指统计 时确定的某一年(称为基年)的价格。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5、 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之比,称 为国内生产总值 平减指数。 四、实际 国内生产总值 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五、国民生产总值 与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年内本国常住 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的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 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本国居民在国外生 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居民在本国生产的 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六、国内生产总值 与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 据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统计 ,2007年中国人均国内 生产总值为 2461美元,在181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居 第106位,仍为中下收入国家。 GDP的缺陷:不能完全

6、真实反映 社会进步的程度物价因素: 要扣除物价 指数 破坏环境的 损失 地下经济 无薪酬的经 济活动 忽略休闲价 值 人口增长率 的影响 第二节 其他宏观经济 指标 一、物价指数 二、失业率 三、遗憾指数及其他 一、物价指数 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成为通货膨胀,物价水 平普遍而持续的下降成为通货紧缩 。 物价指数是衡量物价总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 通货膨胀率=(计算期物价指数基年物价指数) 基年物价指数100% 消费物价指数是用一篮子消费物品和劳务计 算的物 价指数。 生产物价指数是用一篮子生产资料计算的物价指数 。 GDP平减指数的一篮子固定物品包括经济中所有的 物品与劳务,是某一年的名义G

7、DP与实际GDP之 比。 二、失业率 失业者是指一定年龄范围内能够工作,愿意工作又 正在寻找工作,但仍然没有工作的人。 劳动力与工作年龄人口之比称为劳动力参工率。 失业率就是失业人口与劳动力的比例。 非工作年 龄人口 非劳动力 失业者 就业者 工作年龄 人口 劳动 力总人 口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 三、遗憾指数及其他 遗憾指数又称痛苦指数,是指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 之和。 不受欢迎指数是人们对现 政府不满意的程度,等于 通货膨胀率加6倍的失业率。 稳定政策指数,即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指数,2失 业率通货膨胀率。 第三节 宏观经济 学的内容与流派 一、宏观经济 学研究的问题 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

8、 学发展演变的历史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 学发展演变的历史 四、凯恩斯主义经济 学与新古典宏观经济 学的分 歧 一、宏观经济 学研究的问题 宏观经济 学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实现经 济稳定和增长。 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经济增长 失业:由于各种难以克服的原因引起的事业,称为 自然失业;由于经济中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称 为周期性失业 一、宏观经济 学研究的问题 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繁荣与衰退的交替。 经济增长是指GDP长期持久的增加。 中心:GDP 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 学 发展演变的历史 凯恩斯主义经济 学是强调市场机制自发调节 不能 实现宏观经济

9、稳 定时,因此需要政府运用经济政 策调节的宏观经济 学派。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 就业、利息和货币 通论(1936) 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 学 发展演变的历史 第一,市场机制并不完善; 第二,短期中经济周期的原因在于总需求; 第三,要使经济稳 定运行,政府必须用宏观经济 政策对经济进 行干预。 新古典综合派:保罗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经济 学的最后一个通才 新凯恩斯主义:曼昆 三、新古典宏观经济 学发展演变的历 史 新古典宏观经济 学是强调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 能 实现宏观经济稳 定,因此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的宏 观经济 学派。 货币 主义: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1912年7月31日2006年11月16日) 理性预期学派:卢卡斯 实际经济 学派: 四、凯恩斯主义经济 学 与新古典宏观经济 学的分歧 主要分歧:短期宏观经济 分析 凯恩斯主义经济 学:市场机制不完善 新古典宏观经济 学:市场机制是完善的 B B youSe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