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热电阻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7303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8.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电偶热电阻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热电偶热电阻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热电偶热电阻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热电偶热电阻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热电偶热电阻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电偶热电阻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电偶热电阻讲解(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度测量 温度测量 热电偶温度计 热电阻温度计 双金属温度计 热电偶温度计以热电偶作为感温元件,一般用于测量 500以上的高温,长期使用时其测温上限可达1300, 短期使用时可达1600,特殊材料制成的热电偶可测量的 温度范围为20003000。 特点:热电偶具有性能稳定、测温高、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经济耐用、容易维护和体积小等优点,还便 于信号远传和实现多点切换测量。 应用:电厂生产过程中的主蒸汽温度、过热器管 壁温度、烟气高温等都是采用热电偶来测量的。热电偶是 目前世界上科研和生产中应用最普遍、最广泛的温度测量 元件。 热电偶温度计 一、热电偶的基本原理 热电偶测温主要利用热电效应热电偶

2、测温主要利用热电效应 热电效应: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组 成闭合回路,如下图所示。当A和B相接的两个 接点温度T和T0不同时,则在回路中就会产生 一个电势,这种现象叫做热电效应。由此效应 所产生的电势,通常称为热电势,用符号EAB (T,T0)表示。 热电偶原理图 TT0 A B 热端冷端 什么是热电偶? 图中的闭合回路称为热电偶,导体A和B称 为热电偶的热电极。热电偶的两个接点中, 置于被测介质(温度为T)中的接点称为工 作端或热端,温度为参考温度T0的一端称为 参考端或冷端。 理论和实践都证实,热电现象中产生的热电势 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两种电势的综合效果 。 1接触电势 T

3、+ AB eAB(T) - 接触电 势原 理图 接触电势:是指两热电极由于材料不同而 具有不同的自由电子密度,而热电极接点 接触面处就产生自由电子的扩散现象,当 达到动态平衡时,在热电极接点处便产生 一个稳定电势差。 接触电势用EAB(T)表示,其数值可用下 式表示 式中 e 单位电荷,1.602X10-19C; K波尔兹曼常数,K=1.3810-23J/K ; NA(T)、NB(T)材料A、B在温度为 T时的自由电子密度; TA、B接触点的温度,K。 结论: 1.从理论上可以证明该接触电势的大小和 方向主要取决于两种材料的性质(电子 密度)和接触面温度的高低。 2.温度越高,接触电势越大;两

4、种导体电 子密度比值越大,接触电势也越大。 2温差电势 温差电势:同一 热电极两端因温 度不同而产生的 电势。 为了分析方便,温差 电势可由下面函数差 来表示: A eA(T,To) To T 3. 回路热电势 如果tt0,NA(t)NB(t),则在回路内便产生两 个接触电势eAB(t)和eAB(t0),两个温差电势eA(t,t0)和eB (t,t0),各电势的方向如图所示。回路的总电势EAB(t,t0) 等于回路中各电势的代数和。即 结论: 1.热电偶回路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组成 热电偶的材料和材料两端连接点所 处的温度有关,与热电偶丝的直径 、长度及沿程温度分布无关。 2.只有用两种不同性质的

5、材料才能 组成热电偶,相同材料组成的闭合 回路不会产生热电势。 3.如果保持热电偶冷端温度to恒定 不变,对一定材料的热电偶,其fAB (t0)亦为常数,设为C,则热电偶 的热电势只与热电偶热端温度t有 关,若测得EAB(t,t0) 值,便可知 温度t值,这就是热电偶测温原理 。即 EAB ( t, t0 )=fAB ( t ) C 4.工程上所使用的各种类型的热电偶 均把E(t)和t的关系制成易于查找的 表格形式,这种表格称为热电偶的 分度表。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1.热电偶的热电势与热端温度的关系一般为非 线性关系。 2.热电极与热电势的极性 热电偶的两个热电极有正负之分。 热电势也有正

6、负极性之分。 二、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这些定律已在理论分析和实践中得到证明,对保证热电 偶正确测量温度至关重要。 1均质导体定律 由一种均质导体组成的闭合回路中,不论其截面和 长度如何以及沿长度方向上各处的温度分布如何,都不 能产生热电势。反之,如果回路中有热电势存在则材料 必为非均质的. 结论: (1)热电偶必须由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构成。 (2)由一种材料组成的闭合回路存在温差时,回路 如产生热电势,便说明该材料是不均匀的。据此,可检 查热电极材料的均匀性。 2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只要 第三种导体两端温度相同,该导体的引入对 热电偶回路的总电势没有影响。 引出结论:热电

7、偶回路中接入多种导体后, 只要保证接入的每种导体的两端温度相同, 则对热电偶的热电势没有影响。 T2 T1 A a B C23 EAB A T0 2 3 A B EAB T1 T2 C T0 (a) (b) T0T0 第三种材料 接入热电偶 回路图 应用: 该定律表明热电偶回路中可接入各 种仪表或连接导线。只要仪表或导线处 于稳定的环境温度,原热电偶回路的热 电势将不受接入仪表或导线的影响。 E T0 T0 T E T0 T1 T1 T 3中间温度定律 热电偶回路中,两接点温度分别为T、T0 时的热电势,等于接点温度为T、TN和TN、 T0的两支同性质热电偶的热电势的代数和。 EAB(T,T0

8、)=EAB(T,TN)+EAB(TN,T0) 作用:该定律为制定和使用热电偶的热电势- 温度关系即分度表奠定了理论基础。 B B A Tn T T0 A A B 4.热电偶分度表 不同材料制成的热电偶在相同温度下产生 的热电势是不同的,可在分度表中查得,分 度表中数据都是以t0=0的条件下进行分 度的,配套使用的仪表也是以冷端为0进 行刻度的,如实际测温时, t0不是0,则热 电势与温度间的关系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做一做 1用镍铬-镍硅K型热电偶测炉温,当冷 端温度为30 (且为恒定时),测出热端温 度为t时的热电动势为33.31mV,求炉子 的真实温度。 解: E(t,30)= 33.31m

9、V 由K型热电偶分度表查出 E(30,0)=1.20mV E(t,0) E(t,30)+ E(30,0)= 34.51mV 再通过分度表查出其对应的实际温度为 :t=830 某只铂铑10铂(S型)热电偶测温,冷 端温度30,测得回路热电势为7.385mV ,求被测介质温度。 E(t,30)=7.385mV E(30,0)=0.173mV 根据中间温度定律: E(t,0)= E(t,30)+ E(30,0)=7.531 mV 查表t=820 5.热电偶冷端温度的修正和处理方法 为什么要对热电偶进行参考端的温度处理? 答:热电偶的热电势是两个接点温度的函数差 ,只有当冷端温度不变时,热电势才是热端

10、温 度的单值函数。但在实际应用中,热电偶冷端 所处环境温度总有波动,从而使测量得不到正 确结果,因此必须对热电偶冷端温度变化的影 响采取补偿措施,使热电偶的热电势只反映热 端温度(被测温度)的变化,而不受冷端温度 变化的影响。 公式修正法(校正法) 恒温箱法(冰浴法) 冷端集中补偿方法 补偿导线法 补偿电桥法 1.公式修正法 当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延 长到某一温度T0处(通常是环境温度 ),然后再对冷端温度进行修正。 三个步骤:测温,查表,计算查表 EAB(T,T0)=EAB(T,TH)+EAB(TH,T0) 做一做 1用镍铬-镍硅K型热电偶测炉温,当冷端温度 为30 (且为恒定时),测出

11、热端温度为t时的热 电动势为33.31mV,求炉子的真实温度。 解: E(t,30)= 33.31mV 由K型热电偶分度表查出E(30,0)=1.20mV E(t,0) E(t,30)+ E(30,0)= 34.51mV 再通过分度表查出其对应的实际温度为: t=830 思考:采用直接用测得电势查分度表得到温度 值,再加上30 ,计算得到炉温的方法对不对 ?为什么? 某只铂铑10铂(S型)热电偶测温,冷 端温度30,测得回路热电势为7.385mV ,求被测介质温度。 E(t,30)=7.385mV E(30,0)=0.173mV 根据中间温度定律: E(t,0)= E(t,30)+ E(30,

12、0)=7.531 mV 查表t=820 2.恒温箱法(冰浴法) (1)把冷端引至冰点槽内,维持冷 端始终为0,但使用起来不大方便 。 mV B B T C 仪表 铜导线 试管 补偿导线 热电偶 冰点槽 冰水溶液 T0 冰点槽法是准确度很高的冷端处理方法, 然而使用比较麻烦,需要保持冰、水两相 共存,一般限于实验室精确测温或热电偶 检定时使用。 3.冷端集中补偿方法 冷端连接到数据采集设备上,利用计 算机查表计算。 一般计算机数据采集时一个设备上连 接的热电偶是同型号的。 图2-21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热电偶冷端集中补偿方法 u原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与配用热电偶的热电 特性相同的一对带有绝缘层

13、的廉金属导线为补偿 导线。 补偿导线 补偿导线 4.补偿导线法 u按照补偿原理分为补偿型及延伸型两种 补偿导线 u按使用温度可分为一般用(0100) 和耐热用(0200) 补偿导线使用须注意事项如下: 各种补偿导线只能与相应型号的热电偶匹配使 用; 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点的温度,不得超过规 定的使用温度范围; 补偿导线的正负要和热电偶正负相连。 由于补偿导线与电极材料通常并不完全相同, 因此两连接点温度必须相同; 在需高精度测温场合,处理测量结果时应加上 补偿导线的修正值,以保证测量精度。 1. 热电偶结构 普通型、铠装 型和薄膜型 普通型: (1)热电极 (2)绝缘套管 (3)保护套管 (4

14、)接线盒 三、常用热电偶的材料及特点 普通型热电偶的结构 普通型热电偶的结构 2、铠装热电偶 铠装热电偶是由金属套管、绝缘材料和热电极经 拉伸加工而成的坚实组合体。 优点:1、热惰性小反应迅速;2、具有良 好的机械性能,可耐强烈的振动和冲击; 3、除热电阻头部外,其它部分可以任意 弯曲,适宜于安装在结构复杂的设备上进 行测温;4、其电阻体由金属套管和绝缘 材料覆盖,不易受到有害介质的腐蚀,使 用寿命长。 缺点:耐高温的性能很差。 铠装热电偶图型 WRTK2-434/8*1000mm 铠装固定卡套法兰热电偶 WRSK-143/6*1000mm Gh3030 铠装防爆热电偶 WRNK-332/4*

15、1000mm Gh2520 铠装可动卡套螺纹热电偶 2. 分类 (1)廉价金属热电偶 1)T型(铜康铜)热电偶,测温范围-200-350 2)K型(镍铬镍铝或镍硅)热电偶,范围-200- 1100 3)E型(镍铬康铜)热电偶,上限1000 4)J型(铁康铜)热电偶 5)镍铬考铜热电偶 (2)贵金属热电偶 1)S型(铂铑10铂)热电偶 2)R型(铂铑13铂)热电偶 3)B型(铂铑30铂铑6)热电偶 4)铱铑热电偶 1铂铂铑热电偶(S型) 测量温度:长期:1300、短期:1600。 标准化热电偶 2镍铬镍硅(镍铝)热电偶(K型) 测量温度:长期1000,短期1300。 3镍铬考铜热电偶(E型) 测量温度:长期600,短期800。 4铂铑30铂铑6热电偶(B型) 测量温度:长期可到1600,短期可达1800。 (二)热电偶的使用与安装 1. 使用注意事项:测温范围,正负极性, 热偶与仪表配套否等。 2. 安装原则 热电偶热电偶 小结 1热电偶测温原理。 将两种不同性质的一端焊接起来,即构成 一支热电偶。当热电偶的两端温度不同时 ,在热电偶回路中将产生热电势;如果冷 端温度恒定,则热电势只与热端温度有关 。因此测出热电势,即可测得热端温度。 2热电偶的基本定律。 均质导体定律、中间导体定律和中间温度 定律为制造和使用热电偶奠定了理论基础 。 热电阻温度计 WZP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