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 捕蛇者说8 语文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171228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 捕蛇者说8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 捕蛇者说8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 捕蛇者说8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 捕蛇者说8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 捕蛇者说8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 捕蛇者说8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3课 捕蛇者说8 语文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捕蛇者说 柳宗元 作者简介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 ,河东人(现山西运城),所以世 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 是他被贬永州司马时所作。 说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议 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 一个道理。如爱莲说等。 捕蛇者说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 说说捕蛇人的事。 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啮( ) 募( ) 莅( ) 徙( ) ni m l x 需要重点掌握的词语 黑质而白章: 可以已大风: 当其租入: 向吾不为斯役: 则久已病矣: 而乡邻之生日蹙: 岁赋其二: 君将哀而生之乎: 花纹 可以用来 抵 从前 困苦不堪 一天天 每年 使 活下去 汪然出涕: 谨食之: 虽鸡狗不得宁焉: 以

2、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永之人争奔走焉: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眼泪 喂养 即使 等待 忙着去做( 某件事情) 干肉,作动词, 把肉凉干 一词多义 若毒之乎: 赋敛之毒: 貌若甚戚者: 更若役: 岁赋其二: 复若赋: 可以已大风: 则久已病矣: 怨恨 毒害 好像 你的 征收 赋税 止、治愈 已经 其 当其租入: 专其利三世矣: 视其缶: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他的 这种,指捕蛇而 不纳税这件事 那 那(自己的) 于 吾祖死于是: 余将告于莅事者: 积于今六十岁矣: 苛政猛于虎也: 在 向 到 比 而 黑质而白章: 得而腊之以为饵: 而乡邻之生日蹙: 则熙熙而乐: 而吾蛇尚存: 表并列关系 表承接关系

3、可是 表修饰关系 如果 之 无御之者: 言之: 余悲之: 君将哀而生之乎: 蛇咬后的伤毒 这些话 蒋氏 我,指蒋氏自己 句子翻译 1)君将哀而生之乎?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鸣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 者乎! 你要哀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假如我从前不当这个差,那早就 困苦不堪了。 唉!谁知道搜刮老百姓的毒害有比 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阅读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犬 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 ,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 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

4、吾乡邻 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下列加横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为字三十有四 B、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不知木兰是女郎 C、谨食之 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D、其余则熙熙而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 (D) 2、下列与“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以尽吾齿”中的“以”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C、以残年余力 D、臣是以无请也 (B) 3、翻译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我)一年中冒着死亡的威胁只 有两次。 4、下列对本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捕蛇者以乡邻们在悍吏逼租时“虽鸡狗不得宁 焉”与自己因捕蛇“弛然而卧”相对比,反衬出“ 则吾斯役

5、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B、“又安敢毒耶”这句话既回应了前文,回答了 作者“若毒之乎”的询问,又为下文“赋敛之毒有 甚是蛇者”提供了实证。 C、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句中的“东西” 和“南北”都是“到处”的意思,整句的意思为: 到处吵嚷、骚扰。 D、蒋氏的“弛然而卧”、“熙熙而乐”虽然是用 “犯死者二”的代价换来的,但是生活的现状还是 让他感到轻松快乐的。 ( D ) 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语句 1)“苛政猛于虎也” “苛政猛于虎也”出自礼记 檀弓 。意思是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 凶啊。作者引用孔子的话是作为立 论的根据,但是引用孔子的话的意 义和作用决不仅限于此。引用这句 话的作用更重要的还在于突出蒋氏 遭遇的社会意义,说明“苛政”害 民不是一时一地的现象,而是由来 已久。 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作者以此收束全文,说明了作者 的写作动机。这个结句反映了作 者把变革黑暗现实的希望寄托在 “观人风者”身上,幻想最高统 治者能够体察民情,从而能革除 弊端,这是他思想局限性的表现 ,但是作者对劳动人民疾苦的关 心和同情是真实而深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