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5课《论语》十则5 语文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7171015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5课《论语》十则5 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5课《论语》十则5 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5课《论语》十则5 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5课《论语》十则5 语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5课《论语》十则5 语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5课《论语》十则5 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第25课《论语》十则5 语文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类要在二十一世 纪生存下去,必须 要从两千五百年前 孔夫子那里去寻找 智慧。 摘自世 界诺贝尔获得者在 巴黎的宣言 2019/11/181课件来源于 关于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 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被尊称为“万 世师表”、“千古圣人”。 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 说,认为“仁”即“爱人”, 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自汉朝以后,孔子的学说 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影响极其深远。 孔子讲学 2019/11/182课件来源于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 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 。内

2、容上以教育为主 ,包括哲 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 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论语论语 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 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 天下”。 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2019/11/183课件来源于 论 说 愠 罔 殆 诲 女 知 哉 di hur zhzi ln yuynwng “悦”的古字,愉快 同“汝”,代词,你。 “是知也”,通“智”。 2019/11/184课件来源于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3、” 时常 yu 通“悦”,愉快 志同道合的人了解 yn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 表转折 但是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表递进,并且 2019/11/185课件来源于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 常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 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 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译文 2019/11/186课件来源于 理解:讨论学习方法、乐趣与个人修养。 不断温习,方能牢固,学习之乐; 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诗、书、礼(礼节)、乐(音乐) 射(射箭)、御(驾车) 。既要学书本知

4、识, 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 学习方法 学习乐趣 做人的道理 2019/11/187课件来源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 不信乎?传不习乎? 2 每天 泛指多次 xng,反省 wi,替谋划,出主意忠实 真诚,诚实Chun,老师传授的知识 温习,复习 交往 2019/11/188课件来源于 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 别人 办事是不是忠实呢?跟朋友往来是 不是诚 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 复习了呢?” 译文 这一则谈人的品德修养 2019/11/189课件来源于 旧的(知识) 领悟 可以 凭 (这一点)wi 做 了 3 子曰:“温 故 而 知

5、新, 可 以(之)为 师 矣。” 新的知识 2019/11/1810课件来源于 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 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凭这一点当老 师了。” 译文 常复旧课,领悟新知识。正确的学习方法是: 2019/11/1811课件来源于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wng 迷茫 di 有害 4 表转折,但是 2019/11/1812课件来源于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 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 会有害。” 译文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 学思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2019/11/1813课件来源于 子曰:“由, 诲 女 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6、知也。” 教导 教诲 r 通“ 汝” 你 吧 是 代词,这 zh 通“智” 聪明,智慧 固定句式:“也”,译作“是” 5 知道 代词,代孔子教给 学生的道理、学问 2019/11/1814课件来源于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 要诚实谦虚、诚实,不要不懂装懂。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 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 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 译文 2019/11/1815课件来源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 贤 而内自省也。 6 形作动,看齐贤人 就,表承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指优点表承接,来 虚数,几个人 相当于“于之

7、”,在其中 他们的 跟从 7 2019/11/1816课件来源于 这两则讲正确的学习态度是: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 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 相似的毛病。” 译文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 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 ,(看到)自己有他们的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 2019/11/1817课件来源于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 8 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刚强勇毅 指有抱负、有地位的人 即“以仁为己任”,把“仁”当作自己的任务。重大 “仁”即孔子的“爱人”学说。 停止然后 2019/

8、11/1818课件来源于 这一则指品德修养问题。 8、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心胸开阔、意志 坚定,因为他肩负的使命重大,路途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 不也很重大吗?到死才停止,不也很遥远 吗?” 译文 2019/11/1819课件来源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 之后凋也。” 9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 终身行之者乎?” 10 比喻社会现象。指在浊世,然后才 知君子之正不苟容,不同于凡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奉行 大概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勿施于人。” 2019/11/1820课件来源于 9、孔子说:“(碰上)一年中寒冷的日 子,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9、译文 10、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 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 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 加在别人身上。” 这两则讲品德修养。 2019/11/1821课件来源于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择善而从 温故知新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9/11/1822课件来源于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返回 2019/11/1823课件来源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19/11/1824课件来源于 谈修身做人的: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10、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19/11/1825课件来源于 拓展延伸 1、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 德的。” 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3、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 与何诛?” 译文 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 拿他怎样?” 2019/11/1826课件来源于 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5、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 代不如前一代呢?” 2019/11/1827课件来源于 1、搜集关于学习的名言。 作业 2、抄写词语 3、分类归纳课文字词的解释,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一词多义 (2)通假字 (3)古今异义 (4)词类活用 2019/11/1828课件来源于 1 “信” 2 “达” 3 “雅” (忠实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不随意增减。) (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不走。)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 容、形式和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 2019/11/1829课件来源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