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设备 第五讲 锅炉汽水系统 汽水系统 2 直流锅炉 v直流锅炉没有汽包,工质一次通 过蒸发部分,即循环倍率为1直 流锅炉的另一特点是在省煤器、水 冷壁和过热器之间没有固定不变的 分界点,水在受热蒸发面中全部转 变为蒸汽,沿工质整个行程的流动 阻力均由给水泵来克服 3 汽水系统的作用 v合格的除盐水,通过给水管道进 入锅炉,吸收燃料燃烧放出的化学 能变成蒸汽蒸汽继续加热产生势 能在汽轮机内再由势能转换成动能 从而做功 4 汽水系统主要设备 v省煤器、联箱、水冷壁、汽 水分离器、连接球体、大气式 扩容器、减温器、集水箱、顶 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分隔 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低温 再热器、高温再热器 5 省煤器 6 一、省煤器的作用和分类 Ø省煤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热量加热锅炉 给水的热交换设备省煤器是汽水系统中 的承压部件,其主要作用是: 1)节省燃料 2)吸收排烟余热,降低排烟温度,提高 锅炉效率 3)经过省煤器提高了水温,减小了因温 差而引起的热应力 7 二、省煤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 (一)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v钢管省煤器是由许多并列的蛇形管和进出 口联箱组成 v其工作原理是:烟气在管外自上而下横向 冲刷管束,将热量传递给管壁;水在管内 自下而上流动,吸收管壁放出的热量,使 水的温度升高。
这种方式既可以形成逆流 传热,节约金属用量;也便于疏水和排气 ,以减轻腐蚀;另外,烟气自上而下流动 ,还有利于吹灰 9 光管省煤器 10 H型省煤器 11 肋片式省煤器 12 鳍片管省煤器 13 膜式省煤器 14 (三)省煤器的支吊方式 (2)悬吊管式结构 v 省煤器的管卡是挂在悬 吊管上的,由于管排同 悬吊管固定在一起,结 构较紧凑、复杂,因此 倒排、换管都较为复杂 ,检修难度大 15 四、联箱 Ø 现代锅炉都采用圆形联箱,实际上是直径 较大、两端封闭的圆管,可用来连接两部 分相同或不同管数和管径的管子,起汇集 、混合和均匀分配工质的作用圆形联箱 通常用轧制的无缝钢管两端焊上弧形封头 或平封头制成 Ø联箱一般布置在炉外不受热,其材料常用 20号碳钢 16 17 18 水冷壁 19 水冷壁 1、作用: v吸收炉膛辐射热量,使水部分蒸发成饱 和蒸汽 v保护炉墙,简化炉墙结构,还可防止炉 墙结渣 v节省金属,降低锅炉造价 20 (1)光管水冷 壁:由普通无缝钢管焊制而成 (2)销钉水冷壁 (3)膜式水冷壁 v光管焊扁钢结构,鳍片管焊扁钢结构它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v优点:能充分保护炉墙,良好的气密性,可节 省钢材,简化炉墙结构,便于组装和安装。
同 时可制成双面水冷壁,两面受热 (4)内螺纹水冷壁 v亚临界锅炉,热负荷高,易发生膜态沸腾,采 用内螺纹管可以破坏膜态沸腾,冷却效果好 21 3、后水冷壁结构 v后水冷壁采用了折焰角结构,部分管子弯成折焰角, 也有全部弯成折焰角 22 温度/℃ 压力/bar 亚临界 超临界 水分子密度与压力、温度关系 23 垂直水冷壁垂直水冷壁 + + 内螺纹管内螺纹管螺旋水冷壁螺旋水冷壁 + + 内螺纹管内螺纹管 负荷变化负荷变化 和煤种变和煤种变 化适应性化适应性 对比对比 炉膛水冷壁型式炉膛水冷壁型式 节流圈为针对锅炉某一负荷、某一煤 种而设计由于节流圈的固有特性, 对所有负荷进行流量合理分配、调节 较为困难;机组运行一段时间,节流 圈将不可避免地结垢,偏离设计值 对煤种变化、炉膛结渣等所引起的炉 膛热负荷变化适应性较差 采用较高质量流速设计,且进口不需装设节流圈, 螺旋管圈水冷壁的传热、流量分配和介质出口温度 等不会受到燃烧器、磨煤机切换等工况的影响 对煤种变化、炉膛结渣以及机组负荷变化所引起的 吸热量的变化适应性好,变负荷、变压运行能力强 24 螺旋管圈+内螺纹管 漩涡效果 重力作用 管子内表面充满了液体 25 1.螺旋管圈水冷壁 v 对于超临界变压运行锅炉,螺旋 管圈水冷壁是首先应用于超临界 变压运行锅炉的水冷壁型式。
v 炉膛水冷壁采用螺旋管圈+垂 直管圈方式【即下部炉膛的水冷 壁采用螺旋管圈(内螺纹管), 上部炉膛的水冷壁为垂直】,保 证质量流速符合要求 v 水冷壁采用全焊接的膜式水冷 壁 v 水冷壁采用一次中间混合联箱 来实现螺旋管至垂直水冷壁管的 过渡 26 27 28 2.过渡段水冷壁 v 螺旋水冷壁前墙、两侧墙出口管全部抽出炉外 v 后墙出口管则是4抽1根管子直接上升成为垂直水冷壁后墙 凝渣管,另3根抽出到炉外 v 抽出炉外的所有管子均进入24根螺旋水冷壁出口集箱,由 22根连接管从螺旋水冷壁出口集箱引入位于锅炉左右两侧 的两个混合集箱(Φ444.5×95,SA335P12)混合后, 再通过22根连接管从混合集箱引入到24根垂直水冷壁进 口集箱,然后由垂直水冷壁进口集箱引出光管形成垂直水 冷壁管屏,垂直光管与螺旋管的管数比为3:1 v 这种结构的过渡段水冷壁可以把螺旋水冷壁的荷载平稳地 传递到上部水冷壁 29 30 31 锅炉启动系统 给水控制阀 锅炉给水泵 除氧器 疏水扩容器 冷凝水净化器 冷凝水泵 高加 省煤器 水 冷 壁 储水罐 启动分离器 水位控制阀 启动排污 低温过热器 屏式过热器 高温过热器 高温再热器 高压缸 中压缸 低压缸 冷凝器 高压旁路阀 疏水阀 喷水 喷水 低压旁路阀 HPIP 低温再热器 喷水 喷水 L P 喷水 启动循环泵 再循环管路水位控制阀 低加 32 启动系统 v 启动系统的功能及组成超临界直流锅炉启动系统的主 要功能是建立冷态、热态循环清洗,建立启动压力和启动 流量,以确保水冷壁安全运行:最大可能地回收启动过程 中的工质和热量,提高机组的运行经济性:对蒸汽管道系 统暖管。
v 启动系统主要由启动分离器及其汽侧和水侧的连接管 道、阀门等组成,有些启动系统还带有启动循环泵、热交 换器和疏水扩容器 v 启动分.离器的功能与自然循环锅炉的汽包一样,起 到分离汽和水的作用,但是它只是在锅炉启动过程中水冷 壁出口工质还没有全部变为蒸汽之前起作用,当水冷壁出 口工质全部变为蒸汽,它将失去分离作用 33 v启动系统的设备 v汽水分离器、连接球体、 610阀、大气式扩容器、集 水箱、疏水泵 34 610阀 v 在锅炉25%BMCR负荷实现干/湿态转变(循环转直流) 后,才允许锅炉向上继续升温升压,否则会将造成361阀 后参数(压力、温度、流速)过高而致使361阀后管道出 现损伤 v 361阀暖管管路 v 指省煤器出口连接管→361阀→储水罐的管路,主要目的 是对361阀及储水罐至361阀管道进行暖管,以防止361 阀及储水罐至361阀管道出现热冲击对阀门和管道产生疲 劳伤害 35 大气式扩容器 v将锅炉的疏放水进行降 压、汽水分离汽经管路 排大气,水经集水箱回收 水泵回收 36 清洗 v冷态清洗 v汽水分离器Fe≤100μg/l、结束清洗 v热态清洗 v当汽水分离器进口温度达到190℃,手动开启分 离器水位控制阀,开始热态清洗,联系化学值班 员取样化验分离器出口水质。
v分离器排水Fe≤50μg/l、硬度为零时,热态清 洗结束 37 v过热器 v再热器 38 一、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与工作特点 (一)过热器和再热器的作用 v 过热器:将饱和蒸汽加热成具有一定过热度的过热蒸汽 v 再热器:将汽轮机高压缸排汽加热成具有一定温度的再热蒸汽 (二)过热器和再热器的工作特点 1.工质温度高、传热性能差,处于高温烟气段,金属壁温高,达到金属使用极 限 2.再热器受热面工作条件更差 v(1)中压蒸汽放热系数比高压蒸汽小(1/5),导致管壁金属温度高; v(2)中压蒸汽比热小,对热偏差更加敏感; v(3)阻力损失要求严格; v(4)启动中及汽轮机甩负荷时的保护问题; 3.锅炉参数提高,容量增大,锅炉各受热面数量和位置发生变化,过热受热面 向炉膛移动(辐射式过热器),工作条件更差; 4.设计或运行不当,很容易引起受热面金属超温,长期超温会造成爆管,工质 泄漏,停机,是锅炉故障最多的部件之一 39 二、过热器与再热器的型式和结构 v再热器与过热器的结构相似,故重点 介绍过热器 v过热器构成:联箱与并列的受热面管 组连接构成 40 二、过热器与再热器的型式和结构 过热器分类: (1)根据传热方式分: 对流、辐射和半辐射式。
(2)根据烟气与管内蒸汽的相对流动方向分: 逆流、顺流和混合流 (3)根据对流受热面的放置方式分:立式、卧式 (4)根据管子排列方式分:顺列、错列 (5)根据管圈数分:单管圈、双管圈、多管圈 (6)根据结构分: 屏式过热器、末级过热器、对流过热器 41 (一)对流式过热器 v对流过热器布置在对流烟道中,以对流传热为主,吸 收烟气的热量它由进出口联箱,及许多并列的蛇形 管组成, 蛇形管与联箱之间通过焊接连接联箱一 般布置在炉墙外,并进行保温以减小散热损失烟气 在管外横向冲刷蛇形管,并将热量传给管壁;蒸汽在 蛇形管内纵向流动,吸收管壁传入的热量 v对流过热器区的烟气流速受传热性能、飞灰磨损和受 热面积灰等诸多因素制约,烟气流速高,则传热性能 好,受热面积灰轻,但管子磨损严重;反之,烟气流 速低,则管子磨损轻,但传热性能降低和受热面容易 积灰 42 高温过热器 43 v 按烟气与管内蒸汽的相对流动方向,对流过热器可分为顺 流、逆流、双逆流和混合流等四种布置方式,如上图所示 44 (二)辐射式过热器 v 辐射过热器是指布置在炉膛内部,以吸收炉膛辐射热为主 的过热器根据布置方式分屏式过热器、墙式过热器和顶 棚过热器等三种形式。
v 1)屏式过热器由进出口联箱和管屏组成,做成一片一片“ 屏风”形式的受热面,管屏沿炉宽相互平行地悬挂在炉膛 上部靠近前墙处(所以又称为前屏过热器 v 联箱布置在炉顶外,整个屏通过联露吊挂在炉顶钢架上, 屏式过热器对炉膛上升的烟气能起到分隔和均流的作用, 故也有的称之为分隔屏或大屏现代大型锅炉的前屏过热 器屏的片数一般较少,故屏间横向节距大(2500~ 3500mm) 45 组装好的屏式过热器 46 v 3)顶棚过热器布置在炉膛顶部,一般采用膜式受热面结 构由于它处于炉膛顶部热负荷较小,故吸热量较少 采用顶棚过热器的目的主要是用来构成轻型平炉顶,即在 顶棚上直接敷设保温材料而构成炉顶,使炉顶结构简化 47 (三)半辐射式过热器 v 半辐射过热器布置在炉膛出口处,它既接受炉膛的辐射热 量,又吸收烟气对流热半辐射过热器也采用挂屏形式, 又称后屏过热器 v 半辐射过热器的热负荷很高,而且并列各管的结构尺寸和 受热条件相差较大,造成管问壁温可能相差80~90℃, 为保证其安全工作,除了采取与辐射过热器相类似的安全 措施此外,还应将烟气流速控制在5~6m/s 左右 48 (四)包覆墙式过热器 v 在大型锅炉的水平烟道、转向室和垂直烟道内壁,一般都 布置有包覆墙过热器。
由于靠近炉墙处的烟气温度和烟气 流速都较低,因此包覆墙过热器的辐射和对流吸热量都很 少这样布置包覆墙过热器的主要作用便于采用敷管式炉 墙、以简化烟道炉墙的结构和重量,为悬吊结构创造了条 件;同时提高了炉墙的严密性减少了烟道漏风 49 50 三、过热器的汽温特性 v 对流过热器的汽温特性是: 出口汽温随锅炉负荷的增大 而升高;反之,锅炉负荷减 小则出口汽温降低,如图所 示曲线a v 辐射过热器的汽温特性与对 流过热器相反、,即锅炉负 荷增大时,出口汽温降低; 反之,锅炉负荷减小时,出 口汽温升高,如图中曲线 b 所示 v 对于“辐射一半辐射一对流”组 合式过热器,若配合和布置 恰当可以获得比较平稳的汽 温特性其汽温特性与半辐 射过热器相似 51 再热器 v作用为了提高大型发电机组循环 热效率,广泛采用中间再热循环 从锅炉过热器出来的主蒸汽在汽轮 机高压缸作功后,送到再热器中再 加热以提高温度,然后送入汽轮机 中压缸继续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