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系统设计_03汇编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717054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系统设计_03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机电系统设计_03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机电系统设计_03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机电系统设计_03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机电系统设计_03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系统设计_03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系统设计_03汇编(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执行元件的分类及控制用电机的驱动 3-1执行元件的种类、特点及基本要求 n一、执行元件的种类及其特点 1 n执行元件的种类及其特点 1电气执行元件 电机、电磁铁 常用 2液压式执行元件 液缸,液马达 执行元件功率密度大(但系统复杂) 3气压式执行元件 气缸,气马达 环保,非线性,一般作定位控制 4其他 如:双金属片,形状记忆合金, 电热、压电元件(用于微量进给) 5内燃机类:柴油机、汽油机、燃气轮机 有自持能力,石油钻机主要动力 2 n 二、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对执行元件 的基本要求 1惯量小、动力大 指标:F(T)、P、比功率 (比功率=dP/dt=d(T)/dt=T=T2/J)

2、 2体积小、重量轻 指标:功率密度P/G, 比功率密度T/G (单位体积) 3便于维修、安装 4宜于微机控制 3 3-2机电一体化系统(或产品)常用的控制用 电机 n一、对控制用电机的基本要求 n(1)性能密度大、即功率密度和比功率大 n(2)快速性好,即加速转矩大,频响特性好 ; n(3)位置控制精度高、调速范围宽、低速无 爬行、分辨率高、振动噪声小; n(4)适应启、停频繁的工作要求; n(5)可靠性高、寿命长。 4 n 控制方式的基本形式 开环方式、半闭环方式和全闭环方式 闭环方式可得到比开环方式更精密的伺服控制。 5 n 二、控制用电机的种类、特点及选用 步进电机 变磁阻型(VR) 永

3、磁型(PM) 混合型(HB) DC伺服电机 有刷 无刷 AC伺服电机 同步型(SM) 感应型(IM) AC交流电机(变频) 6 7 8 9 10 3-3 步进电动机及其驱动 一、步进电机的特点与种类 1步进电机的特点 (1)不连续 (2)角度与脉冲成正比 (3)有分度误差,无积累误差 (4)性能稳定,易控制 11 2步进电机的种类 直线、旋转 单、两、三、四、五、六、 相 VR(反应式)、PM(永磁型)、HB(混合型) 旋转两相HB(混合型)步进电机应用较广泛 12 (1)可变磁阻型(VR型一Variable),反应式 电机结构: 定子齿形铁芯+线圈,各相按一定角度差布置 电磁极 转子齿形软铁

4、 衔铁 原理: 各相依次吸引转子 (通电相定子齿 与转子齿对齐) 步距角以齿距为基准度量 13 (2)永磁型(PM型一Permanent Magnet Type ) 电机结构: 定子齿形铁芯+线圈,各相按一定角度布置 转子永磁铁 原理: 各相依次按极性 吸引转子磁极 步距角以相角为基准度量 14 (3)混合型(HB型一Hybrid TyPe) 电机结构 定子齿形铁芯+线圈 各相按一定角度差布置 转子齿形软铁+永磁铁 原理: 各相依次吸引转子 (通电相定子齿与转子齿对齐) 步距角以齿距为基准度量 15 n二、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如:三相三拍(单) A B C A B 反转 A C B A C 三

5、相三拍(双) AB BC CA AB BC 运行平稳,驱动力矩大 三相六拍 A AB B BC C CA 平滑驱动 16 n 步进电机的环形脉冲分配方式 17 n步进电机的环形脉冲分配方式 18 n 三、步进电机的运行特性及性能指标 (1)分辨力 步距角 (以1.8,200P/r为多) (2)静态特性 矩-角特性 失调角(转子承受外力矩后所偏转的角度,若角度 太大,电机将不再稳定) 19 n(3)动态特性 n 矩一角特性曲线族 n 动态稳定区 电机从一个状态到下一个状态的 过渡区域,区域小说明反应快。 n 起动转矩阵 表示电机单相励磁时所能带动的 极限负载转矩 20 n最高连续运行频率,矩-频

6、特性 n 步进电机在连续运行时所能接受的最高控 制频率被称为最高运行频率。 n空载起动频率,惯-频特性 n 在空载状态下,转子从静止状态能够不失 步地起动时的最大控制频率。 n 21 n(4)步进电机技术指标实例。 n 各个厂家有所不同混合式步进电机: n如: 混合式步进电机: BYG 励磁绕组相数或代号 混合式(永磁感应式)步进电机 电机外径(mm) 22 n步进电机技术参数一(混合式,部分) 23 n步进电机技术参数二(混合式,部分) 24 n 四、步进电机的驱动与控制 步进电机的驱动组成: 信号 信号 功率 驱动步进电机 产生 分配 放大 各相绕组 25 n 1 环形脉冲分配器 功能:产

7、生驱动电机各相的时序信号 方法: 软环分由计算机直接产生各路脉冲信号 逻辑电路环分方法灵活,能用 环分集成块可靠,针对性强 电机驱动器模块功能齐全 26 n (1)D触发器电路 nD触发原理:输出由D端控制 n应用移位寄存,(循环移位) 27 n三相步进电机环分电路 (D触发电路受初始条件影响) 28 n (2)计数电路(JK、T、D等) n JK触发器特性 29 n计数电路(异步,2路) 30 n 电机驱动 n(四相,22=4) 31 nCH250应用 32 n2 功率放大器 n步进电机工作电流的特点 n i)步进电机相工作电流为脉冲电流,接通时间 (脉宽)随控制频率变化(成反比)。 n i

8、i)步进电机启动过程短,工作电流与启动电流 相当(一般电机I起=23I工)。 n 希望增加启动电流,提高电机工作能力。 n iii)步进电机工作电流的幅值,根据电机静特性 的磁化曲线选择,一般在磁饱和点附近。 市售通用型步进电机驱动器一般为恒流源型 33 n单电压功率放大电路 n基本电路 n D续流二极管 n RL电路过渡过程: n 时间常数 =L/R nL电机线圈的电感 nR电机线圈的电阻。 34 n三相驱动电路(3DD15做开关管用) nR为加速用电阻 35 n高低压功率放大电路 (a)电路电流变化时,变压器产生高电压 (b)使用单稳态触发电路 36 n恒流源功 率放大电路 37 n 斩波

9、恒流功率放大电路 由比较器CP 控制VF1通断 38 n调频调压功放电路 性能较好 由计算机控制 软件硬件结合 39 n 3细分驱动 n形成阶梯波形,相邻两波相互重叠 n 40 n实现方法: 多路功率开关 分别控制开关管 开关状态 功耗小 元件多 41 n叠加脉冲信号 先叠加控制信号再放大 放大状态 功耗大 42 nPWM方法 43 n4步进电机的微机控制 串行控制:只给控制脉冲,另加环形分配器 并行控制:直接控制各相脉冲信号 44 n 5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 一般机械的加速段、匀速段、减速段过程。 控制脉冲频率 软件控制 方便 硬件控制 单一、可靠 45 n 6闭环控制 n 一般步进电机为开环

10、控制,重要场合,也 可采用闭环控制 n 采用旋转编码器检测电机的角位移,步进 电机不连续运转,测速电机测不准。 46 7两相步进电机的结构与控制(P84图3-11) (永磁式或混合式) 控制方式: n正向 A+ B+ A- B- A+ B+ n反向 A+ B- A- B+ A+ B- 47 两相电机需正负电压控制,功率电路一 般采用桥形电路,每相都需一组桥路。 电路更复杂。 48 两相步进电机与四相步进电机 两相电机中间抽头后可作四相用,驱动 简单,但驱动能力降低。 49 n混合式步进电机的实际结构 50 n转子 两个磁极 各50齿 相差180 51 n定子 50齿 八个绕组 分四组 每组相差

11、45 52 360/50=7.2 45/7.2=6.25 90/7.2=12.5 53 n 8步进电机驱动器 n 驱动器分相,如两相、三相、四相等,以 适应不同相的步进电机 n 靠脉冲控制电机,有细分电路,正反转控 制接口(使能接口) n 一般为恒流源驱动 54 55 n9其他步进电机 (1)电磁式步进电机(专利) 电磁铁+棘轮式 56 n9其他步进电机 (2)单相步进电机 永磁式(2倍数但非4倍数),如钟表 微型(如手表)9.0*3.8mm重 1.2g 57 n(3)直线步进电机 索耶(B. A. Sowyer)电机专利 结构 动子 永磁铁+电磁铁(两相轮流通电) 定子 软磁材料板刨槽用环氧

12、树脂填充 动子定子用压缩空气隔开 原理 永磁铁+电磁铁 通电相 强(永磁+电磁) 零(永磁-电磁) 不通电相 弱(永磁) 弱(永磁) 58 n(平面步进电机)步进推进器 59 3-4 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及其驱动 n一、直流伺服电动机及其驱动 n1直流伺服电机的特性及选用 (1)直流电机的原理与结构 定子磁极 转子载流导体 左手定则 换向器 改变电流方向 60 (2)直流电机的固有特性 他励(并励)等效电路 角标:a转子电路 f励磁电路 n磁场强度 n电磁力矩 n电路电压 n反电势 n固有特性 61 励磁方式: 并励或他励 硬特性 串励 软特性 复励 (两个线圈, 一并一串) 差复励 (串联线

13、圈反接) 62 (3)直流电机的人为特性(调速特性) 串转子电阻 Ra+RRa n 改变斜率 浪费功率 弱磁调速 n0 n 改变空载转速与斜率 调节方便,比例差,动力常用 降压调速 v n0 改变空载转速 成比例,大功率控制设备,控制常用 63 n 2直流伺服电动机与驱动 n可控硅整流(SCR)方法 nsilicon controlled rectifier n50Hz 64 n 脉宽调制( PWM)方法 nPulse Width Modulation n驱动 电压 n导通率 =/T n1-10 kHz 65 n PWM电路 基本电路:锯齿波形成电压比较方波输出功率放大 实用电路:三角波形成电

14、压比较方波输出功率放大 66 桥式功率电路 (可实现正反转): 正转 T1、T3“导通” T2、T4截止 反转 T2、T4“导通” T1、T3截止 导通方式: 同步方式 两个同时关断 主控方式 一个全导通 另一个改变脉宽 67 n大功率电路,三相全波整流 68 69 70 n 直流电机的限制:(换向器) (1)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体积大 (2)表面线速度(转速)、电压、电流不 能太高 (3)惯性力大 (4)需要定期维护(换碳刷) (5)对环境要求高,无易燃气体、灰尘、 潮湿等 (6)大功率直流电控制困难(需整流设备 ) 无刷电机 (永磁电机) 71 n3 无刷电机(去掉换向机构,碳刷) 电子

15、换向器 传感器检测转子的位置 电子开关换向电路 定子稀土永磁转子 转子电子换向定子 (通换向的直流电) (方波正弦波,交流伺服) 72 73 无 刷 电 机 74 75 n二、交流(AC)伺服电动机及其驱动 1电机结构 同步式(SM) 永磁 类似无刷直流电机 频率控制 感应式(IM) 矢量控制 鼠笼式转子(SL)体积小 空心杯型转子(SK)运行平稳 76 2矢量控制基本原理及方法(电力传动) 控制输入电流大小和相位。 77 n 3电路图 主电路与直流电机控制基本相同,但控制电 路不同。 78 79 n 4电机特点 n磁极形状独特,使转矩波动最小; n定子外面无机壳,利于散热; n有高转矩惯量比,能承受高的加减速; n控制电流精确,电机低速能平滑旋转,如 电机3r/min,丝杠螺距10mm,跟踪误差为 lm; n电机的体积小而且重量轻; n高频脉宽调制控制,电机噪声和振动小。 80 松下 MINAS A系列 交流伺服电机 驱动器 81 n参数设置 n松下MINAS A系列交流伺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