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糖蜜发酵生产酒精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7166221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糖蜜发酵生产酒精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第二章糖蜜发酵生产酒精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第二章糖蜜发酵生产酒精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第二章糖蜜发酵生产酒精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第二章糖蜜发酵生产酒精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糖蜜发酵生产酒精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糖蜜发酵生产酒精资料(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糖蜜发酵生产酒 精 第一节 概 述 酒精,学名乙醇,分子式C2H5OH。 用常压蒸馏方法蒸馏出来的酒精,其最高浓 度为95.57(质量分数),其沸点为78.15, 1、 酒精具有一般醇类的化学性质。 2、酒精还具有生物学上和对人体生理上的性质 。 3、酒精的用途。 4、酒精的工业生产方法:包括发酵法和化学 合成法两种。 5、酒精的分类: 按国标(GB394-93)可分为四个等级 :P8表1-2-1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粗酒精 按用途分类: 工业酒精:用作燃料,原料、溶剂 医药酒精:用作防腐,消毒、制药 高纯酒精:勾脱各种饮料酒 精馏酒精:勾脱各种饮料酒 无水酒精:化工原料,含量要求

2、达 99.95%以上。 第二节 酒精发酵的机理 一、糖蜜酒精发酵的微生物 酒精发酵使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它是一种 兼性厌氧性的微生物,有氧时进行生长、繁殖, 缺氧时进行厌氧发酵。 酵母菌是一种以单细胞作为生命活动方式的 微生物。酵母菌适宜生长的极限温度为045, 最适生长温度是2530,最适发酵温度是30 34,在60温度下, 1015min则死亡。酵母 菌适宜生长的极限pH为2.58,最适生长pH值是 4.55.5,最适发酵pH是44.5, pH过高或过 低都会使酵母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酒精发酵的酵母菌特性要求: (1)发酵能力强,有较强的酶活性 (2)繁殖速度快:受温度影响 30

3、1hr 203.5hr 109hr (培养繁殖时间) 培养时,T,酵母不易衰老 (3)耐酒精能力: 酒精浓度 3%(抑制开始) 6%(抑制作用较明显) 8%(影响生长) 10%(影响生长和发酵) 12%(发酵停止) (4)耐酸能力 酵母菌对酸的抵抗能力比乳酸菌强,一般适于偏酸 的环境。pH=4.5-5.5 (5)耐温能力 对常用的菌种来说,在2834的范围内,温度越 高发酵越迅速,在34以上,发酵速度将减慢,温度在 40以上时,酵母衰老,难于发酵,且产酸细菌迅速繁 殖。若温度低于28,发酵则缓慢,设备利用率低,产 量下降。 高温地区,应设法选筛适宜高温发酵的酵母菌种 (6)耐渗透压性能强。 (

4、7)能抗重金属的毒害作用 目前我国常用于甘蔗糖蜜酒精发酵 的酵母菌种有AS.2.1189,AS.2.1190, 台湾396号,甘化I号。川345及川102 等。 这些酵母菌种一般用10Bx麦芽汁 固体斜面培养基,接种后,于3032 培养48h,然后置于冰箱,在35下 冷藏保存。 二、糖蜜酒精发酵机理 研究以糖蜜为原料的酒精发酵过程 ,则是研究酵母菌如何首先利用菌体内的 蔗糖酶,先将蔗糖水解为可发酵性单糖, 然后如何经过酵母菌体活细胞内的酒化酶 (参与酒精发酵的各种酶及辅酶的总称) 的作用,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最后通过 细胞质膜将这些产物排泄出来的反应过程 。 由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的主

5、 反应式(未计算ADP磷酸化的水分子出入在 内)为(见11页): 上述反应简单地用如下反应式来表示:上述反应简单地用如下反应式来表示: 酒精发酵过程的机理实质是酵母菌在酸 性缺氧条件下,并且有无机态磷酸及镁 离子、钾离子等存在时,分泌出各种酶 所引起的一整套酶促过程。其详细反应 过程可参看微生物代谢的EMP途径。图 1-2-1(12页) 酒精发酵过程主要经历下述四个阶段,共12 个步骤: 第一阶段:葡萄糖磷酸化,生成活泼的1,6-二 磷酸果糖。这个阶段主要是糖的活化。 第二阶段:1,6-二磷酸果糖分裂为两分子磷酸 丙 糖。 第三阶段:3-磷酸甘油醛经氧化(脱氢作用)并 磷酸化,生成1,3-二磷

6、酸甘油酸,然后将高能磷 酸键转移给ADP,以产生ATP,再经磷酸基变位 和分子内重排后又给出一个高能磷酸键,而后变 成丙酮酸。 第四阶段:乙醇的生成。在此阶段,酵母菌在无 氧条件下,继续将丙酮酸进行降解,产生乙醇。 上述酒精发酵机理的几点说明: (1)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 的全过程必须经过酵母菌体细胞内酶系中的十二 种酶分别顺次作用才能完成。 (2)整个酒精发酵过程是放能反应过程。 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所放出的能量,部分用 于合成ATP( ATP的主要用途是使葡萄糖磷酸化 以促进发酵作用),其余的能量则发散为热,导 致发酵液温度逐渐升高。因此在发酵工艺管理上 必须严格控制温升

7、和调节温度。 (3)在酒精发酵过程中总是附带产生多 种多样的副产物。若改变酒精发酵的条 件,发酵反应的方向是可以改变的,产 物和副产物也将随之改变。 第三节 糖蜜酒精发酵 一、糖蜜发酵前的处理 1稀释 目的:降浓降粘。 (因在高浓度高粘度的情况下,酵母菌 是难以甚至无法直接利用糖蜜进行有效 发酵的)。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的不同,通常稀释 要求的浓度大致如下: (1)单浓度发酵流程 稀糖液浓度控制在2225Bx。 (2)双浓度发酵流程 酒母用稀糖液浓度控制在1720Bx; 发酵用基本稀糖液浓度控制在3639Bx 。 (3)稀释加水量的计算 为了制备一定浓度的稀糖液,以便满足发酵 工艺技术条件的要求

8、,糖蜜稀释所需的加水量 和糖蜜量通常用以下公式计算: Mc前 = Vc后 式中 M糖蜜量(kg) c前稀释前糖蜜浓度(Bx) V 稀释后稀糖液体积(m3) 稀释后稀糖液密度(kgm3) c后稀释后稀糖液浓度(Bx) 所需糖蜜量: Vc后 M = c前 稀释时所需加水量: M ( c前 - c后 ) W c后 2澄清 糖蜜澄清处理通常运用加酸酸化、加热灭菌和 静置沉淀等多种手段来完成。 (1)酸化 甘蔗糖蜜本身为微酸性,而酵母发酵的最适pH 为4.04.5,所以工艺上要求糖蜜稀释的同时要 加酸酸化。 酸化的目的: 除可调节适宜发酵的酸度外,还能使部分蔗糖 转化为酵母可直接利用的单糖,有利于促进酵

9、母 迅速增殖、发酵; 可有效地抑制其他杂菌的繁殖; 除去杂质。 方法:可用浓硫酸外或盐酸,加酸量为 (密度1.86,66B的工业硫酸)每吨原 糖蜜加2.5L3.5L,约为稀糖液量的0.2 0.3。 对于双浓度流程来说,发酵用的基 本稀糖液一般不加酸而酒母用稀糖液加酸 控制酸度(注)应在67。 (2)灭菌 糖蜜中常有杂菌,当发酵时,这些杂 菌会消耗糖分而降低酒精产率,并会生成 其他有害物质而影响酒精质量。 方法: A、采用蒸汽加热至8090,维持1h即 可达到灭菌的目的。 B、化学防腐剂,如漂白粉、甲醛、氯化钠、五 氯代苯酚钠等。一般按1:10溶化稀释后加入糖 蜜中搅拌均匀,静置34h 即可。若

10、用量过多或 作用时间过短则残余防腐剂进入发酵工序将会影 响酵母生长,繁殖 。 C、利用噬菌体来防止糖蜜发酵时的杂菌。 D、用抗菌素来防止杂菌的。 (3)静置沉淀 糖蜜中的胶体物质、灰分和其它悬 浮物质在加酸、加热后,相当一部分已 凝聚或生成不溶性的沉淀物,静置沉降 可使固液进一步分离,易于取出清液而 除去这些有害杂质。静置沉降的时间一 般需要若干小时。 传统的澄清方法有冷酸通风处理法和热酸处理法。 冷酸通风处理(沉淀)法 先将糖蜜稀释至50Bx左右,加人为稀糖液量 0.20.3的浓硫酸,酸化的同时可加入0.01 高锰酸钾,并通入无菌压缩空气12h,然后静置沉 淀取上清液。加入高锰酸钾,可使糖蜜

11、中的亚硫酸 盐、亚硝酸盐等氧化,减轻其对酵母的毒害或生成 沉淀除去。通风则可驱走如SO2、NO2等有害气体 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同时还可增加糖液中的溶氧量 ,有利于酵母的增殖。此法在广东一些大型糖蜜酒 精厂较多采用。 热酸处理法 先用60温水将糖蜜稀释至5558Bx ,同时添加浓硫酸调节pH至338进行 酸化,然后静置沉淀56h,取出清液再稀 释至培养酒母所需的浓度。后来此法改良 为将半稀释的糖蜜先加硫酸酸化后再加热 ,最后再稀释,效果更好。 对于糖蜜澄清处理的意见,近年来国外 酒精发酵资料和国内的研究均有提出如下结 论: 经澄清处理的稀糖蜜,其发酵率和产品质 量比不澄清的高; 经澄清处理的稀糖

12、蜜,可采用较高浓度进 行发酵; 经澄清处理的稀糖液,其发酵速度比未澄 清的或澄清后的残渣都慢; 胶体被除去后,会削弱酵母对高浓度酒精 的抵抗力。 基于上述见解,在考虑糖蜜澄清方法 时,应尽量除去非糖杂质中有碍酒精发酵 工艺的成分而尽量保留那些能促进酵母生 长、对于发酵有利的物质,以求达到既提 高发酵率和产品质量,又保持理想的发酵 速度的目的。 目前我国大多数糖蜜酒精厂只考虑用作 培养酒母的稀释液才进行澄清处理,而对 发酵用的基本稀糖液则不作澄清处理。( 见P17稀糖液制备的工艺流程)。 3添加营养盐 酵母生长繁殖时需要一定的氮源、磷源、 生长素、镁盐等。 氮源:硫酸铵,用量为糖蜜质量的0.10

13、.2 磷源:磷酸液,用量为糖蜜质量的0.030.04 。 镁盐:硫酸镁,用量为糖蜜质量的0.040.05 。 生长素:一般不用添加生长素但对于纯度很低 的糖蜜和劣质糖蜜,则有必要适当添 加生长素(如米糠或玉米浆等) 二、酒母的制备 糖蜜酒精发酵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酒母指具有一定酵母细胞数量的酵母菌菌种。 成熟酒母的要求:健壮饱满、纯粹无杂菌、繁殖速 度快、酶的活力高、 发酵能力强。 酒母制备:分为两个阶段的培养 1、酵母种子纯粹扩大培养(实验室阶段) 2、酒母扩大培养(车间阶段) 酒母扩大培养的方法可分为间歇式 、半连续式和连续式三种: (1)间歇式培养法 (2)半连续式培养法 (3)连续式培

14、养法 酒母成熟后质量指标: a.酵母细胞数 11.2 亿mL b.细胞出芽率 2025 c.死细胞 1% d.耗糖率 4550 e.酸度 5.56.5(pH4.04.2 ) f.含酒精 33.5 三、酒精发酵的方法 基质 (稀释糖蜜) + 酒母醪 发酵 糖蜜酒精发酵方法分为: 间歇法 连续法( 多用) 连续发酵方法: (1)单浓度连续发酵 发酵糖液浓度与酒母培养液浓度相同,即 为22 25BX 工艺流程:图1-2-5 (2)双浓度连续发酵 酒母培养液采用低浓度稀糖液(17-20BX ) 发酵用的基本稀糖液采用高浓度稀糖液 (36-39BX) 工艺流程:P23图1-2-6 (3)固定化酵母连续发

15、酵 把酵母固定在特殊的载体内,用不锈 钢网围放在1号发酵罐内,载体不会流失, 而且载体内的酵母数可高达20亿/g,酵母 在载本中不断生长繁殖并渗透到发酵液中 。 其发酵速度比双浓度流加法快10 30,发酵周期可缩短为2835h,设备 利用率和产酒率相应提高。 (4)连续发酵蒸馏法 特点:采用发酵和蒸馏结合起来的一种 新工艺。 优点:酵母循环回用,罐内形成酵母 优势,发酵时间短,产酒率高,且节省了 酵母生产繁殖的耗糖;蒸馏废液部分回流 至发酵作内部稀释,再结合低pH的发酵工 艺,既实现了内部灭菌,又减少了生产用 水量和废液排放量,且废液的浓度高,有 利于废液的再利用。 四、发酵动态 酒精发酵过程从表观现象看,可分为前发 酵、主发酵和后发酵三个阶段。 1前发酵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酵母的增殖和积累,由 于酵母的总数量还不多,发酵作用不强,糖 分消耗较慢,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生成不多, 所以醪液的温度上升很慢或基本不上升。 2主发酵阶段 酵母细胞已大量生成,可达1亿mL 以上。此时主要进行缺氧发酵。糖分大量 被分解,酒精和二氧化碳的生成较多,并 放出大量热量,醪液的温升很快。 在此阶段必须严格控制温度,以30 34为宜,确保酵母的活力。如醪液温度 过高,酵母易衰老,酶活性降低,影响产 酒率;如温度过低,则延长发酵时间,降 低发酵罐利用率。 3后发酵阶段 发酵醪液中的糖分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