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17154996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008级教育硕士(4)班小学教育 学号:2008040554 陈育生【摘要】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创新的实质和核心。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欲望,使培养出来的人,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造性思维一、创造性思维的概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主要表现在人们解决

2、问题的活动中”。创造一般是指首创前所未有的思想(理论)和事物,相对仿造和再造而言。杨文丰,钟定华创造的艺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例如,科学家的新的发明创造,工程师的技术革新等。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表现。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体。吉尔福特在创造性思维的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他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是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他

3、指出,由发散思维表现出来的行为,代表一个人的创造力,这种能力所谓思维的变通性,是指具有创造能力人的思维变化多端、举一反三、一题多解、触类旁通。类似于“一块红砖有什么用处”这样一题多解的试题,回答者从建筑材料展开到十余种其他用途,表现出良好的变通性。所谓思维的独特性,是指对问题能够提出不同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例如,对故事“一位哑巴妻子被医治好了,丈夫却为妻子变得唠叨而苦恼,从而想让医生把自己变成听不到妻子唠叨的聋子”加以命题,结果出现“聋夫哑妻”、“无声幸福”、“开刀安心”等独特、新颖的命题,表现出良好的思维独特性。所谓思维的流畅性,是指思维的敏捷性或速度,也就是说,创造能力高的人,思维活动

4、则多流畅、少阻滞,能在短时间内表达众多的观念。在创造性思维中,既有抽象思维,也有形象思维;既有逻辑思维,也有非逻辑思维;既有发散思维,也有收敛思维。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特性、求异性、灵活性、敏捷性、突发性、跳跃性、综合性、联动性等特征。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意义。1、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是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个体创造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人的左右两边身体的活动是由左、右脑交叉控制的:左脑控制着人体右边的神经和感觉,是理解语言的语言中枢,主要进行逻辑思维,是知识脑;右脑控制着人体左边的神经和感觉,主要进行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是创造

5、脑。而人们一般只重视用左脑而忽视右脑。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毕业,从思维的角度看,接受的大多数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发挥的是左脑的功能,忽视右脑功能的发挥。右手是受左脑指挥的,但左撇子只占人类的10%左右,大多数人都习惯于用右手,这也表明人们习惯用左脑。而创造性死亡则需要大脑两半球功能的联合。因此,培养创造性思维就是要开发大脑潜能,这是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而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其创造力的强弱,一个创造性思维发达的人,一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如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等人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成就,是与他们思维的独特性、灵活性、敏捷性即思维的创新性是分不开的。在

6、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墨守成规、思想僵化的人工作成绩平平;相反,一个思想活跃、勇于开拓的人往往能做出突出的成绩。衡量一个人价值大小的尺度是为社会所做贡献大小,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力是实现个体自我价值的有效途径。2、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创造性思维是现代人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激烈的世界竞争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去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创造性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思维嘱托的主动性,不拘于已有结论,不迷信权威,力求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找到新的不同的结论。因而具有开拓性和开放性,这正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心理素质

7、。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实质和核心。它虽然是一中复杂的、高级的心智活动,但决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的仅属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创新的能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素质,除极少数生来痴呆、弱智或神经有障碍者之外,绝大多数的人都具有创新的禀赋,都可以通过学习、训练得到开发和强化。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曹日昌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时代的发展呼唤创新,民族的振兴需要创造。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

8、达的不竭动力。创造性作为民族自主之本、人类最有活力的行为、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和生命线,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科学进步,起到了灵魂的作用。学校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人,具有高素质、富有创造力,以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在我们的教学中怎样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它同时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师生情感沟通,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师生间、同学间相互尊重,实现教学民主,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

9、,敢问,乐于思考,乐于发表意见,学生才会有参与意识,从而使才智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挥。教师是课堂气氛的调节者,要有意识地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把微笑、游戏、竞争、鼓励、民主带进课堂,提供“表现”的机会和舞台。(二)组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要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教学策略。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满足于自己讲,学生听,不能过分严肃,过多地批评。因为这样做使学生思想紧张、心理压抑、思路不畅,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0、,相反会引起学生畏惧数学,厌倦学习。 1、激活求知欲,促进思考。 学贵有疑,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的。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教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要有意通过情境、故事、疑问和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认真对待,态度要和蔼,对于提出的问题,无论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动辄训斥,以免挫伤其积极性,而要沙里淘金,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给予及时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不断提出新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内在创造欲望,在教学中,不但要教给学生

11、探究问题的方法,更要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习惯,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向“权威” 战,勇于提出新见解、新看法。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学生就对“车轮子是圆形,不是方形”和“车轴装在轮子的中心”两个事实感到好奇,总想弄个明白。这时让学生去发现和找到问题的答案,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和仔细观察形状各异车轮的转动,从而认识轴装在圆心,则圆心到圆上任何一点的距离即半径都相等,这样的圆形轮子转动才能使车子平稳行走,其它轮子则不稳定。这样,学生们都有了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都想在老师没有告知结论前自己找到规律。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12、而且学生在这一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更具独立性。 2、组织探究,实施再创造性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的,教学一定在学生的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之上进行。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再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再复制一遍知识。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也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施再创造林崇德关于创造性学习的特征J教育研究,1998(3),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主动探索、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方式获取知识,促进思维,尤其是对学生的奇思妙想或与众不同都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有深刻性,

13、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圆的面积”一课,首先,学生根据教材的方法把一个圆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后,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S=r2.这时,有的学生提出疑问,除了把圆剪拼成其它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呢?这时,老师并没有因为已得出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而回避学生的问题,而是抓住学生质疑的兴趣,及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剪拼、推算,结果无论是将圆剪拼成近似的三角形,还是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梯形,最后都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S=r2”。这一过程是学生以与前人的推理验证相同的方式在进行学习,已经是在进行一种“再创造性的学习”了,更深刻地理解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

14、是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他们的创新精神。 再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学生在认识了乘法的意义之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出示了这样一道题目:6+6+6+6+4=?学生的反应是情绪化的,快嘴的学生已经在嚷嚷“不能写出乘法算式”了。在这个变异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多动脑,使学生思维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转而成“柳暗花明又一村”,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结果孩子们得出的答案是:64+4(一般思维)、74(4个7创新思维)、47(7个4创新思维)652(创新思维)。“745236这个算式能改写乘法吗?”学生不再急于脱口而出,但片刻就写出了999和93。由此可见,学生不仅认识了乘法的意义,而且得到了深化,这些潜在的创造

15、性思维的因素,就必须积极地去开发。一次次的思维创新成果才会激励学生乐于思考,勇于探索。教师特别要尊重他们的思考和劳动。对差生应采取亲近、鼓励和信任的态度,让他们与优生一块合作,一块探索,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使学困生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我也能行”、“我也能发现”、“创新并不神秘”,从而切实体验到创新的魅力 。 3、提倡和鼓励多法解题,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立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把独立思考的要求作为学生学习的“常规”加以训练。创造性思维具有发散性。从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看,提出多种假设和途径,这对创造性思维问题

16、的解决是十分重要的;从结论上看,众多的答案,能对创造性思维做出验证。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发散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不同的策略,对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 例如,开凿一条1500米长的隧道,8天开凿了全长的, 照这样计算,共需几天完成任务?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得出以下几种方法:8(1);(1)(8)8;1(8);8;1500(15008);1500(1)(15008)8。然后,再引导学生对这些解法加以比较,看哪些方法思维灵活,计算简便。这样通过不同途径、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在解题中,不仅提倡方法越多越好,而且提倡越独特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