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号XXX2004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11715472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DF 页数:52 大小:18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案号XXX2004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备案号XXX2004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备案号XXX2004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备案号XXX2004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备案号XXX2004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案号XXX200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案号XXX2004(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XX.X XX PXX 备案号:XXX2004 S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0002004 泵站安全鉴定规程 (报批稿)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appraisal of pumping station 2004发布 2004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发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泵站安全鉴定规程 SL0002004 的通知 水国科 2004 XX 号 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 ,各计 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 根据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由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以江

2、 苏省水利厅、扬州大学为主编单位制定的泵站安全鉴定规程经审查,批准为水 利行业标准,并予以发布。标准的名称和编号为: 泵站安全鉴定规程SL0002004。 本标准自 2004 年 X 月 X 日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如 有问题函告主持部门,并由其负责解释。 标准文本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 OO 四年 X 月 X 日 3 前 言 根据泵站安全运行和更新改造的需要及水利部水利水电技术标准制定、 修订计划 的要求,编制泵站安全鉴定规程 。本规程体例格式以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 (SL12002)中的编写规定为依据。 泵站安全鉴定规程共 6 章 11 节 117 条和

3、4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安全鉴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安全鉴定工作程序; 现状调查分析; 现场安全检测内容; 工程复核计算; 安全评价; 安全鉴定报告书; 主水泵现场安全检测标准。 本标准中以黑体标注的 1.0.2、1.0.4、1.0.5、2.0.4、4.1.1、4.1.2、6.0.6 条款为强 制性条文。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本标准主编单位:江苏省水利厅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浙江省水利厅 甘肃省水利厅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中心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本

4、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储 训 陈 履 杨 淮 钱 钧 蒋 屏 曹文遴 李效栋 刘玉年 张建华 凌松山 伍 杰 张欣哲 关永杰 王文和 许建中 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窦以松 顾宇平 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 4 目 次 1 总 则 1 1 2 鉴定程序 2 2 3 现状调查 3 3 4 现场安全检测 4 4 4.1 一般规定 4 4 4.2 混凝土结构及砌石结构 4 4 4.3 泵房上部结构 5 5 4.4 主机组 5 5 4.5 电气设备 7 7 4.6 辅助设备 8 8 4.7 金属结构 10 10 4.8 压力管道 11 11 4.9 计算机监控系统

5、及微机继电保护装置 12 12 4.10 专项检测 12 12 4.11 检测报告 13 13 5 复核计算 14 14 6 安全评价 16 16 附录 A 本规程引用标准目录 18 18 附录B 泵站安全鉴定报告书样式 20 20 附录C 主水泵现场安全检测标准 27 27 附录 D 泵站建筑物和机电设备安全类别评定标准 29 29 标准用词说明 31 31 条文说明 32 32 5 1 总 则 1.0.1 为保证泵站运行安全, 及更新改造的需要,规范泵站安全鉴定工作,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下列条件的各类排灌及供水泵站的安全鉴定: 1 总装机功率 1000kW 及以上或总流量

6、 10m3/s 及以上的泵站; 2 水泵叶轮直径 900mm 及以上或单机功率 300kW 及以上的轴流泵和混流泵泵站; 3 水泵进口直径 500mm 及以上或单机功率 500kW 及以上的离心泵泵站。 小型泵站的安全鉴定,可参照执行。 1.0.3 安全鉴定范围包括:泵房及进、出水侧工作桥,进、出水建筑物,主机组、电气设备、辅 助设备、金属结构、压力管道、计算机监控系统和属于泵站管理的变、配电设备等。 1.0.4 泵站在达到下列条件之一时,应申请进行全面安全鉴定或专项安全鉴定: 1 投入运行达到 25 年及以上; 2 建筑物发生较大病情、险情; 3 主机组、主要机电设备状态恶化; 4 列入更新

7、改造计划; 5 规划的水情、工情发生较大变化, 而影响泵站安全运行; 6 泵站遭遇超标准设计洪水、强烈地震或运行中发生建筑物和机电设备重大事故。 1.0.5 泵站安全鉴定应由泵站管理单位按本规程 1.0.4 的规定, 向泵站上级主管部门申报。 泵站 上级主管部门应负责主持安全鉴定工作。 1.0.6 本规程引用的标准,除已在相应条款中列出外,并在附录 A 中列出。 1.0.7 泵站安全鉴定工作,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6 2 鉴定程序 2.0.1 泵站的安全鉴定工作,应按下列程序进行: 1 现状调查分析; 2 现场安全检测; 3 工程复核计算分析; 4 安全评价

8、; 5 安全鉴定工作总结。 2.0.2 在组织泵站安全鉴定时,泵站上级主管部门应承担下列工作: 1 审批泵站管理单位的安全鉴定申请报告,下达安全鉴定任务; 2 聘请有关专家,组建泵站安全鉴定专家组。 2.0.3 在泵站安全鉴定工作中,泵站管理单位应承担下列工作: 1 提出安全鉴定工作计划; 2 进行工程现状调查分析, 并为安全鉴定提供必要的数据和资料; 3 委托有关单位进行现场安全检测和工程复核计算分析, 并做好现场配合工作;在鉴定过 程中发现尚需作补充检测或复核计算分析工作时, 及时组织实施; 4 配合安全鉴定专家组工作; 5 编写安全鉴定工作总结。 2.0.4 现场安全检测应委托经省级(含

9、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证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 或省水行政主管部门认可具备相应检测条件的检测单位进行。 特种设备和设施的检测, 应按国家 质量技术监督局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2000 年第 13 号令)中有关规定, 由当地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进行。 工程复核计算分析工作应根据建筑物的等级选 择具有相应资质的规划、 设计单位进行。 承担上述任务的单位应按时提交现场安全检测报告和工 程复核计算分析报告,并对出具的现场安全检测结论和工程复核计算分析结果负责。 2.0.5 根据泵站规模和鉴定内容, 泵站安全鉴定专家组应含有水工、水机、电气及金属结构等方 面的专家, 人

10、数 7 13 名,其中高级职称人数不少于 2/3。 2.0.6 在泵站安全鉴定工作中,安全鉴定专家组应承担下列工作: 1 审查工程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现场安全检测报告和工程复核计算分析报告, 必要时还应进 行现场重点检查和复测; 2 主持召开安全鉴定会议,进行泵站安全分析评价,评定泵站建筑物和机电设备安全类别, 提出泵站安全鉴定结论,编写泵站安全鉴定报告书。其编排格式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B 的规定。 2.0.7 安全鉴定工作结束后,泵站管理单位应编写安全鉴定工作总结, 并和安全鉴定报告书及工 程现状调查分析报告、现场安全检测报告、工程复核计算分析报告一起, 报泵站上级主管部门批 准。安全鉴定资料

11、应归档长期保管。 7 3 现状调查 3.0.1 泵站现状调查资料应真实、完整,满足安全鉴定的需要。资料收集包括以下方面: 1 设计资料 1) 工程地质勘测和模型试验资料; 2) 工程(包括新建、改建、更新、加固或技术改造)的设计文件和图纸。 2 机电设备资料 1) 机电设备(包括原设计、改装、改造或更新)的图纸; 2) 机电设备型号、额定参数、出厂日期和出厂试验报告; 3) 机电设备交接试验及历年定期试验资料。 3 施工、安装资料 1) 施工、安装技术总结资料; 2) 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和工程建设监理资料; 3) 观测设施的考证资料及施工期观测资料; 4) 建筑物和机电设备安装竣工图和验收交接文

12、件。 4 技术管理资料 1) 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 2) 机电设备运行记录; 3) 历年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安全鉴定报告; 4) 历年观测资料成果; 5) 建筑物和机电设备大修档案; 6) 重大事故处理报告。 5 水文、水情及规划资料等。 3.0.2 泵站工程现状的全面检查应在原有检查、观测、试验成果基础上进行,应特别注意检查建 筑物和机电设备的薄弱和隐蔽部位。对检查、观测、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和缺陷,应分析其成因和 对泵站安全运行的影响。 3.0.3 泵站现状调查分析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基本情况: 应充分反映泵站建筑物和机电设备的现状, 更新改造和计算机监控系统状况, 水文、水情、工情和水利规划调整,电网变化情况等。报告内容包括工程概况,设计、施工及机 组安装情况, 泵站续建、配套和技术改造的情况, 技术管理情况, 技术经济指标考核情况等。 2 泵站建筑物和机电设备安全状态初步分析: 应对泵房和进、 出水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 砌 石结构等安全状态和主机组, 电气设备, 辅助设备, 断流设施, 金属结构, 进、出水管道(流道), 计算机监控系统等的完好程度以及观测设施的有效性逐项详细描述, 并对建筑物和机电设备存在 问题和缺陷的产生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3 建议:根据初步分析结果,提出需要进行现场安全检测和工程复核计算分析的项目。并 8 提出对建筑物进行大修、加固,对机电设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