腻子批刮常见的五大问题及解决对策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7154667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5.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腻子批刮常见的五大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腻子批刮常见的五大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腻子批刮常见的五大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腻子批刮常见的五大问题及解决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腻子批刮常见的五大问题及解决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腻子批刮常见的五大问题及解决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腻子批刮常见的五大问题及解决对策一、腻子层掉粉腻子在施工完成及干透后,用手摸有掉粉的现象。掉粉原因1、腻子粉抛光时间掌握不好,表面已经干燥后再进行抛光处理就会脱粉。2、产品超过保质期,粘结力度大幅度下降。3、产品储存不当,吸潮后粘结力大幅度下降。4、基层吸水率高,导致腻子干燥速度很快,没有充足的水分进行固化。掉粉解决办法1、内墙腻子面层抛光时要掌握适宜的抛光时间,抛光的最佳时期就是待腻子表面水印消失后,立即进行抛光。2、产品一定要在保质期内使用,如果超过保质期,必须进行试刮,经检验合格后,再行施工。3、产品一定要注意防水处理,应存在在阴凉干燥处,并且保证包封完好。4、夏天或高温强风气候条件下,

2、在施刮腻子前最好先用清水润湿墙面,墙面表面无明水后即可施刮腻子。二、腻子层变黄腻子施工完成后,不久即局部或全部呈现黄色。变黄原因1、与聚酯漆(油漆)或脱模剂同时施工,导致腻子膜变黄。2、基层有油污或其他油脂类污物,未清理干净,导致腻子膜变黄。3、腻子膜被铁锈或其它有色物质污染,可能导致腻子膜变黄。变黄解决办法1、避免与聚酯漆(油漆)或脱模剂同时施工。2、基层需处理干净,避免油污等未被清理干净。3、腻子施工完成后,注意做好成品保护,避免污染。4、施工温度不能过低,不能低于5以下。腻子批刮常见的五大问题及解决对策三、腻子层开裂腻子施工一段时间后,表面开裂。开裂原因1、基层未彻底干透就施工,施工基层

3、的含水率10%。2、底层腻子未干透,就过面,表层先行干燥,而内层还在继续干燥过程中,层间干缩程度不一样,容易开裂。3、基层处理时,补缝和补平材料未彻底干透,上面就施刮硬度较强的内墙腻子,容易造成开裂。4、施工太厚,内部干燥较慢,表面干燥速度较快,也容易造成开裂。开裂解决办法1、已经开裂的腻子,需铲除,如果裂纹不太大,也可采用柔性腻子进行第一道施工,然后按规范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2、每道施工不宜太厚,两道施工时间间隔一定要大于4小时以上,前道腻子彻底干透后,才进行后道施刮。四、腻子层起泡腻子施工过程中产生气泡以及过一段时间后,腻子表面起泡。起泡原因1、基底过于粗糙,批荡速度过快。2、一次施工腻子

4、层过厚,大于2.0mm。3、基层含水率过高,密度太大或太小。空气被封闭在空隙空腔内,不容易消除。4、施工一段时间后,才在表面出现的爆裂起泡,主要是搅拌不均匀造成的,浆体中含有来不及溶解的粉状颗粒,施工后,大量吸收水分,溶胀形成爆裂。起泡解决办法1、出现大面积起泡的腻子面,用铲刀直接压破小泡口,重新用合适的腻子施刮起泡的面层。2、腻子一般在搅拌均匀后,静置10分钟左右后,然后用搅拌机再次搅拌后上墙。3、施工第二道或者最后一道面层出现起泡现象,应在水印消除前用刮刀进行压泡破除处理,保证腻子面上不出现气泡。4、在墙体过分干燥或风大光照强烈的环境下,先尽可能用清水润湿墙面,待墙体无明水之后,再进行批刮。五、腻子层脱层腻子施工一段时间后,腻子层出现脱落现象。脱层原因1、基底含有大量的脱模剂(比如废机油、蜡乳液)。2、基底严重粉化,吸水量过大。3、底层腻子粉化严重,下层腻子太硬,干燥太快也会造成脱落。4、两层腻子之间施工间隔过长,一般15天以上,饰面层有时也会造成脱层。脱层解决办法1、铲除脱落层,重新选择专用腻子批荡。2、严重粉化的施工面,最好进行封固,待干燥后,再进行相应的腻子层施工。3、注意施工过程防护,在腻子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后8小时之内,腻子最好不要被水浸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