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周期及IE相关知识.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7153673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周期及IE相关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制造周期及IE相关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制造周期及IE相关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制造周期及IE相关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制造周期及IE相关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造周期及IE相关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周期及IE相关知识.(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制造周期 硬盘单块耗时43.6,1人传50块(两台传盘机)需18分钟,再加运输交接时间。 主板平均每决耗时20秒,一条线备50块需16.7分钟,再加运输交接时间。 装配线(18分钟) 线体速度13米/分钟,线体长33.6M,移载速度10秒/台,节拍15秒,工位34。 33.6X2/13+20/60+15/60X34=14分钟,再加一架时间3.25分钟,合计:17.25分钟。 调试I组(50) 标准作业时间(一架)为58分钟,主要通过简化作业内容,缩短操作时间。 高温(90分钟) 缩短高温时间。 调试II组(40人) 标准作业时间40分钟,缩短时间办法与调试I相同。 包装组:(16分钟) 一卡

2、板按20台计算,节拍按18秒计算,需时间6分钟。 主机包装标准时间167秒,约3分钟。 外观检查时间3分钟。 其它时间4分钟。 合计16分钟。 建议措施 1、 从上面算法分析可以看出,包装、装配时间再无法压缩,只可考虑备料和调试。 2、 备料组:如改变现有领料交接方式,可缩短约10至20分钟。 3、调试组:参考CELL线测试方式,CELL线现有测试时间合计30分钟左右。将调试时间缩短30分钟可能性很大。 制造周期今后目标制造周期今后目标 9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v 制造周期 v 标准工时 v 效率体系 v 方法研究 10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标准工时名词解

3、释标准工时名词解释 标准时间:指对此项工作熟练的作业者,在良好的作业条件下, 按照标准的作业方法和作业条件,以在精神和肉体方 面都不勉强的前题条件下用一定的作业速度完成一个 周期或一个单位的指定作业所必需的时间。 标准时间=正常时间+宽放时间(1+宽放系数) 定额时间:指在正常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工人为完成一定量 的工作所必须消耗的时间(包括:作业时间,布置工 作地时间,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准备和结束时间) 。 11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标准工时名词解释标准工时名词解释 工序:是指一个工人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劳 动对象或一组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完成生产过程的一 部分。(一

4、道工序是指操作者、操作对象、操作工具 (设备、工作地)均不变时,否则就不是一道工序) 操作;是工序的组成部分,是工人为达到一个明显的目的, 使用一定方法所完成若干动作的总和。 动作:是手工操作的构成因素,指工人接触物件、移动物件 或离开物件的行为。 12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标准时间测定方法(标准时间测定方法(1 1) 秒表时间研究:利用秒表或电子计时器,在一段时 间内,对作业执行情况作直接的连续观测,把工作时间以及 与标准概念相比较的对执行情况的估价等数据,一起记录下 来给予一个评比值,并加上遵照组织机构所制定的政策允许 的非工作时间作为宽放值,最后确定出该项作业的时间标准 。 工

5、作抽样:在较长时间内,以随机的方式、分散的观测 操作者。 13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预定时间标准法(PTS:Predetermind time standard):预 先对各种动作制定的时间标准来确定进行各操作所 需要的时间,而不是通过直接观测或测定。能精确 地说明动作并加上预定工时值,不需对操作者的熟 练、努力程度进行评价,目前采用的方法有模特法 、MOST法。 标准资料法:将直接由秒表时间研究、工作抽样、预定时间标 准法所得到的测定值,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分析 整理为作业的时间标准。 标准时间测定方法(标准时间测定方法(2 2) 14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作业测定作业测

6、定秒表法(秒表法(1 1) 1、收集资料:制定某一操作的标准时间,必须对整个操作有详细而完 整的了解,不能遗漏任何一部分,或有任何错误。 2、划分操作(单元):总时间所包含的动作不但数量多,而且性质亦 很复杂,很难评比其快慢。将操作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 单元的数量不但减少,并且均为性质相同的动作,评比单 元作业的快慢较容易且准确。 3、测定时间; 观察时间:实际观察所得时间。(采用连续测时法,记录现场情况 ,剔除异常值,决定观察次数,决定观察时间) 正常时间:个人动作可能比标准动作快也可能比标准动作慢,为使 快、慢动作变成标准动作,就必须对快、慢动作加以“修 正”,这个时间就被称为正常时间。

7、15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作业测定作业测定秒表法(秒表法(2 2) 宽放时间:由于作业者在连续操作过程中会存在疲劳感、 个人需要、检验工作等现象,所以在制定标准 时间时,必须加入这一停顿时间,我们将这一 停顿时间称为宽放时间。 宽放时间=正常时间X宽放系数(宽放率一般定为: 18%24%) 标准时间:是由最初用秒表测得的时间,经过评比率修正 为正常时间,再加放宽放时间得到标准时间。 标准时间=观测时间X X(1+宽放率) 16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作业测定作业测定模特法模特法(海特)(海特) 在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根据人的动作级次,选择以 一个正常人的级次最低、速度最快、能

8、量消耗最少的一次手指 动作的时间消耗值,作为它的时间单位,即1MOD=0.129S。 原理: 1、所有人操作时的动作,均包括一些基本动作。 2、不同做同一动作所需时间基本相等。 3、身体的不同部位动作时,其动作所用的时间值互成比 例。 17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作作 业业 测测 定定 模模 特特 法法 (海特(海特 ) 18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效率体系效率体系 v 制造周期 v 标准工时 v 效率体系 v 方法研究 19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生产能力(生产能力(1 1) 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的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在正常的 技术组织条件下,经过综合平衡后所能生产

9、的一 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 生产能力的计算: 按设备计算:P=FeSg= (P为生产能力,S为设备数量,g为 产量定额,t为台时定额) 按生产面积计算:P=Aq (A为生产面积, q为单位面积的平 均产量) 按流水线计算:P=Fe/ r (r为流水线节拍) 20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生产能力(生产能力(2 2) 由于设备的效率、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和劳动积 极性、管理工的效率等都会使用产能力发生变化,在确定有 效生产能力时一般采用如下公式: Pe=PK1K2K3 K1:为定额完成率; K2:为工时利用率; K3:为合格品率; 21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生产能力算法举例(生产

10、能力算法举例(3 3) 调试组 场地计算方法:设定单架标准工时58分钟, 直通率92%,工时利用率 估计90%。定额完成率90%, P=Aq*K1*K2*K3(A为架位数,q为每架位的产量,P为产能) A= =83(个架位) 人员计算:设定单架标准工时58分钟, 直通率92%,工时利用率估计 90%。定额完成率90% P=Aq*K1*K2*K3(A为人数,q为每人的单位产量,P为产能) A= =83(人) 注:标准工时包括机型自动运行时间。 22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生产率(生产率(1 1) 生产率:为生产系统产出与投入的比,生产包括制造和服 务,产出为合格品的产出,投入为制造产品所

11、 耗费的所有资源。 劳动生产率(实物):等于产出所有合格产品所耗时间与 生产该批产品所耗时间的比。 PC制造劳动生产率=合格产品入库数量X标准工时(分机型 )/(总投入工时-停工、返线工时-测试组滞后 机(维修机)时间)。 23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生产率计算举例(生产率计算举例(2 2) 以生产处25周状况进行计算生产率,总投入时间1127965 分钟,停工、返工时间186930分钟。生产合格品的标准时 间467901分钟, 生产率(P)=合格产品标准时间/(总投入时间-停工、返 工时间) =467901/(1127965-186930) =49.73% 24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

12、培训材料 效率体系效率体系 v 制造周期 v 标准工时 v 效率体系 v 方法研究 25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方法研究方法研究动作经济原则: 关于人体的运用: 1、双手应同时开始并同时完成其动作。 2、除规定的休息时间外,双手不应同时空闲。 3、双臂的动作应该对称,反向并同时进行。 4、手的动作应以最低的等级而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5、物体的运动量应尽可能地利用,但是如果需要肌力制止时, 则应将其减至最小的程度。 6、连续的曲线运动,比方向突变的直线运动轻快自如。 7、动作应尽可能地运用轻快的自然节奏,因节奏能使动作流利 及自发。 26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方法研究方法研究动

13、作经济原则: 关于工作地布置:工具物料应放置在固定的地方。 1、工具物料及装置应布置在工作者前面近处。 2、零件物料的供给,应利用其重量坠送至工作者的手边。 3、堕落应尽量利用重力实现。 4、工具物料应依最佳的工作顺序排列。 5、应有适当的照明,使视觉舒适。 6、工作台及坐椅的高度,应保证工作者坐立适宜。 7、工作椅式样及高度,应能使工作者保持良好姿势。 27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方法研究方法研究动作经济原则: 关于工具设备: 1、尽量解除手的工作,而以夹具或脚踏工具代替。 2、可能时,应将两种工具合并使用。 3、工具物料应可能预放在工作位置上。 4、手指分虽工作时,其各指负荷应按照其本能予以分配。 5、设计手柄时,应尽可能增大与手的接触面。 6、机器上的杠杆、十字杆及手轮的位置,应能使工作者极 少变动姿势,且能最大地利用机械力。 28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课后练习题课后练习题 1、请计算本组或所负责组别最理想的制造周期(批量50,一条线)。 2、分析用秒表法、模特法对本组的标准工时进行测定。 3、根据标准工时计算本组或所负责组别的产能,生产率。 参加培训人员必须将以上习题在下周内完成,如对以上算法不清楚 请与IE组人员联系。 29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30制造周期&IE相关知识培训材料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